课程思政优秀案例5——《大学综合英语》
《大学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课程所在部门:国际教育学院
课程学时/学分:64/4
课程性质:通识必修课
适用专业:金融学(合)、会计学(合)
授课教师:
团队负责人:钮萌,讲师,硕士研究生。
团队成员:张楠楠(副教授)、张效梅(助教)、钱恒(讲师)、戴馨洋(讲师)。
课程团队成员
案 例 1
基于“一平三端”智慧教学平台的大学英语课程
“双课堂闭环式”思政资源库构建与教学应用实践
——以Unit 6 Travel and Tourism为例
一
本案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价值目标
二
本案例思政教学目标
三
本案例课程思政设计
教学环节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和资源的设计:
四
实施过程
(一)
思政材料课前准备
(二)
思政元素课堂教学
(三)
第二课堂活动
五
教学成效
一是建设“看、学、练、测”英语课程思政资源信息库。按照学术素养提升、文化自信培养、核心价值引领、思辨能力训练四大模块,开发思政素材、制作思政视频、筛选阅读文献。将思政素材通过课前情感铺垫、课上升华主题、课后感化认同三个环节,循序铺垫,加深学生的内在认同感。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思政育人模式,形成“看懂学会、练习内化、测评输出”为体系的互动式学习方式。
二是开展“讲、研、辩、思”线上线下思政教学活动链。教师在备课时及教学中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人格因素,把品格教育融入英语知识的分析与讲解中,并结合社会实际,对课文内容进行与时俱进,进一步补充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人物和事件,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启发学生思考,实现英语课程“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
六
特色与创新
在教学内容上,选择的是适合学生学情的规划教材《新视野英语教程》,深挖教材,找准结合点,依据教材对英语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和补充,运用微视频、图片、音频等多 模态技术将补充的语料融入英语教学,使之变得生动有趣、有意义。
在教学方式上,创建线上和线下外语混合式教学新生态,线上利用超星的在线课程平台以及动画、音频、图片、文章等,线下丰富课堂活动,从单一因素转向多维因素,遵循听、说、读、写、译并重和“边学边用、学用结合”的原则,设置情景、发布任务、提出问题、发起讨论,学生进行相应的话题演讲、讨论、辩论和戏剧表演等。
在教学评价上,本课程采取多元评价体系,思政融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教学评价,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重点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任务展示进行评价,并形成电子材料并存档。
案 例 2
基于OBE目标导向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学、练、赛、考”教学实践与应用
——以Unit 3 Life Experience为例
一
本案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价值目标
二
本案例思政教学目标
三
本案例课程思政设计
教学环节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和资源的设计:
四
实施过程
(一)树立思政目标,优化课前思政教学设计与准备
(二)融入思政教学,实施多元课堂教学讲练与活动
(三)检验思政效果,赛考结合实现思政目标与价值
五
教学成效
1. 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消费观念,引导青年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 在面对“校园贷”、“网贷”甚至“裸贷”的不良现象,学生可以做出正确选择;
3. 同学之间分析理财小妙招,老师加以点评,帮助学生学习正确理财方法;
4. 通过课上老师提供的翻译材料学习语言知识,并通过完成作业将知识内化;
5. 通过参加英语学科竞赛,提升了个人学习能力与竞争力,积累了宝贵的学业财富。
学生在课前根据导学案的要求,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课文、学习通上的微视频及相关拓展资料等)自主学习,在课堂上与同学、老师就仍存疑惑的知识点进行探讨,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概括来说,就是“先学后教”。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形式,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六
特色与创新
采用“基础-综合-设计-创新”和“启发-引导-讨论”的英语教学方法,实现了教育观念由注重理论的知识传输向面向英语运用的能力培养转变,教学模式由验证式教学的继承型向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创新型转变,教学手段、方法由单向灌输的传统型向师生双向互动的现代型转变,教学管理模式由墨守成规的封闭式向创新的开放式转变。
在教学方法上,本课采用了SPOC教学模式,借助微课补充、完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运用“学、练、赛、考”综合教学形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达到思政教育的效果。混合式教学的线上部分依托于超星平台,能给予每一位学生提出疑惑、分享观点和体会的机会,从而弥补线下课程因时间限制,仅有部分学生能“发声”的缺陷;也给那些羞于在传统课堂上发言的同学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教师能从学生的提问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教学和辅导,使教学更高效,学生也能获得个性化教学服务。这种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学形式,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支持,使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结合切实可行。
案 例 3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以Unit 5 Customs为例
一
本案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价值目标
二
本案例思政教学目标
三
本案例课程思政设计
教学环节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和资源的设计:
四
实施过程
(一)课前准备阶段
(二)课堂教学阶段
(三)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五
教学效果
在这节课的课堂上,同学们无论是角色扮演,还是主题谈论,到最后的作业完成度都非常高,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作业的完成度是百分之百。可见,同学们对本单元的思政教学内容还是十分感兴趣的,并且积极地参与了进来,学生小组研讨,团队协作,深挖创造力,锻炼集体协作能力,课堂由“沉默型”转向“思辨型”。从作业的反馈来看,同学们也真正地学到了东西。本课的思政内容引入真正实现了育人功能,达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六
特色与创新
本课运用了“产出导向法”,教师精心选择为产出任务服务的输入材料、巧妙设计教学活动,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为探索实践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布置形式灵活,难度较大的课堂活动,来考察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语言实践操作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让探究式下的“课程思政元素过程考核”变为可能。测试采用proposal撰写的形式,将本课所学的语言技能与思政元素融为一体,对较长的文字材料进行逻辑梳理并拓展话题,生成自身观点并予以更深层次的论证与解读,主要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课程思政元素过程考核”这一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考试中覆盖知识要点却忽视课程思政的现象,让试题更具灵活性、开放性与探究性,使考试的内容不是简单地去考学生记了多少,背了多少,而是学生思考了多少,领会了多少,促进学生有好想法,好创意,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维的创造性,促使学生真学、真想、真领会,加深了学生对课程思政元素与语言知识相结合的感悟。
★
河金教学
★
• 策划|刘濛(教务处)
• 撰稿|钮萌(国际教育学院)
• 排版|孙万昌(20金融五班)
• 审核|杨帆(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