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优秀案例15——《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课程所在部门:外语教育教学部
课程学时/学分:51学时/3学分
课程性质:通识必修课
适用专业:非英语专业
授课教师:
杨国藏,讲师,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杨国藏老师任职9年以来,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改革,主持1项河北省课程思政教改课题、4项校级教改课题项目,主持完成2项市厅级课题,获得第六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比赛二等奖、全国首届课程思政外语教学比赛二等奖、河北省首届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二等奖,第六届外语微课大赛河北省三等奖,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指导教师特等奖、一等奖,“世纪之星”英语演讲大赛指导教师二等奖、河北省写作比赛指导教师三等奖等。
· 案例一 ·
基于PAD和BOPPPS的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以Unit 1 Time-conscious
Americans为例
一、本案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课文相关的重点词汇句型;
了解中国汉字和中国古诗中有关时间的表达;
了解中国古代的时间观与现代的时间观的差异;
熟悉中国的时间观与美国的时间观的差异。
(二)能力目标:
通过思辨活动,提高学生对中西时间观的批判思维能力;
通过写作和分享活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本案例思政教学目标
树立正确的时间观
增强语言自信和文化自信
开拓国际视野,关注中国灵魂
批判学习西方文化,提升跨文化素养
传播中国汉字之美、时间之美和文化之美
三、本案例课程思政设计
教学环节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和资源的设计:
四、实施过程
概括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考核与评价等。
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本课程采取“对分”课堂(PAD Class)和BOPPPS结合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提供了一个涵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完整框架和理论支撑。通过“对分”课堂(PAD Class)来组织《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利用BOPPPS来设计本节课45分钟的课堂。基于“对分”课堂(PAD Class)和BOPPPS结合的课堂教学设计,既解决了教师讲授过程中的“有效教学结构”问题,又激发了学生在参与式学习环节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学习进入良性循环状态。从而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三位一体,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隐性育人渠道,既形成“惊涛拍岸”的声势,也产生“润物无声”的效果。
2. 通过头脑风暴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并挖掘时间与文化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开展自我反思。
3. 通过批判性思维教学法,引导学生对中美时间观进行深刻解读,掌握时间在两种语言中的语义和文化内涵。
4. 通过对比教学法,启发学生思考中美时间观差异,以及引发学生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进行跨文化、跨时空探索。
二、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
本案例的授课内容为“Time-conscious Americans”(《时间观念强的美国人》),下图为课程思政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设计框架图。
本案例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框架图
本案例贯彻课程思政隐性教育理念,将思政内容巧妙融合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之中,课程思政巧妙实现了课内和课外的对接,同时融合于课内BOPPPS六个教学步骤,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时间观。
课前教学资源准备。教师发挥“脚手架”作用,准备微课视频资源、PPT资源、时间与文化思政资源的建设、题库资源和信息资源库建设。课前准备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时间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是时间中的文化,时间是文化中的时间,时间观念具有文化性,文化背景不同所形成的时间观念也不同。时间是文化的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里,折射出一个文化的真实面貌。
课堂教学过程。导言环节(B),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时间观。时间是中国文化之本,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时间文化。和时间相关的汉字,都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观念,例如晨,体现“日出而作”。前测环节(P),通过选择题了解学生对时间与文化关系的理解。参与式学习环节(P),学生对比学习美国的时间观与中国的时间观。美国文化是一种以逻辑和空间文化(粒子性)为主的、为根本导向的文明体系, 时间性只能是其从属性存在。中国文化则是一种以历史和时间( 波动性) 为主的文明体系, 空间性、逻辑性是辅助。后测环节(P),通过主题讨论,测评目标达成度。总结环节(S)引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时间段的论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
思政元素:中国汉字体现出“日出而作”的时间观
思政元素:时间相关的汉字与“天人合一”文化之关系
课后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完成ChatterPix任务,撰写反思日志,完成课后评价任务。
三、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将根据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进行教学测量与评价。
第一,对于前测中的翻译练习,采用学习通线上评价的方式,测量学生掌握的时间术语在中英文语境中的语义内涵。第二,对于后测中的话题讨论,通过词云的方式,测量与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时间观和人生观。第三,对于小组任务,坚持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考察语言完成度,又考察思想和内容。
五、教学成效
一、教学内容
该课的教学目标达成,教学难点已化解。学生具体收获如下:
1. 通过课前微课视频的观看、前测的选择练习、后测的话题讨论和课后的视频,增加在时间观方面的中英语境中的语料积累;
2. 通过手机APPChatterPix,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完成模拟联合国活动,介绍不同国家的时间观,实现绘写作和口语相结合的产出。
二、思政效果
1. 思政巧妙融合在课程的每个教学步骤,该思政课程教学设计如“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学生没有对课程思政的抗拒和不适,反而乐在其中,积极参与。
2. 思政效果,课后学生完成问卷调查,词云结果显示,学生更加了解中西方时间观差异,提升价值判断能力,了解跨文化差异,同时增加文化认同,强化文化自信等。
3. 学生成果:一幅图和一句话解释时间的真谛。
4. 学生成果:用手机APP ChatterPix,完成“模拟联合国”任务,阐述不同国家的时间观,从跨文化思辨的角度,更加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的根本,坚定文化自信。
六、特色与创新
课程思政的教学测量与评价:本设计不仅重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考核与评价,而且对于思政目标的达成度也进行测量与评价。总体上,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具体而言,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即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此外,坚持评价形式多样化,通过问卷调查、反思日志等多种形式。
· 案例二 ·
基于PAD和BOPPPS的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以Unit 3 A Good Heart to Lean on为例
一、本案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翻译练习,使学生掌握 “good heart”在中英文语境中的语义理解;
通过前测、后测和总结,拓宽学生关于人性价值方面的中外语料积累;
通过思辨、改写和APP项目的完成,使学生掌握人物分析技巧。
(二)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本案例思政教学目标
通过参与式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化语境意识,使学生透过这篇记叙文,读懂美国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从对方的视角看中国,唤醒中国“善”文化的强烈认同,反思中国的青年学子应该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课前的外刊阅读、后测中的问题和总结,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升华学生的思想,从个人层面的“善心”升华到国家的“仁爱之心”;
u提高学生对美国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和中国的社会本位价值观的跨文化思辨,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
三、本案例课程思政设计
教学环节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和资源的设计:
四、实施过程
概括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考核与评价等。
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本课程采取“对分”课堂(PAD Class)和BOPPPS结合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提供了一个涵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完整框架和理论支撑。通过“对分”课堂(PAD Class)来组织《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利用BOPPPS来设计本节课45分钟的课堂,包含导言(Bridge-in)、学习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六个部分。
2. 通过头脑风暴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并挖掘父亲身上具备的良好品质,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开展自我反思。
3. 通过批判性思维教学法,引导学生对中英文语境中的“good heart”进行深刻解读,掌握“good heart”在两种语言中的语义和文化内涵。
4. 通过对比教学法,启发学生思考在“善”的价值观方面的中美差异,以及个人层面的“善心”与国家层面的“仁爱之心”的跨文化、跨时空差异。
二、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
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主要体现在3T(Three Triangle Model)教学模式。宏观层面,课程思政聚焦三位一体,将价值塑造寓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中观层面,课程思政聚焦三对接:中外对接,古今对接,课上和课外对接;微观层面,实现三融合,即课文主题与思政元素融合,词汇语言与思政元素融合,篇章理解与思政元素融合。
本案例的授课内容为《善心可依》(A Good Heart to Lean on),下图为课程思政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设计框架图。
本案例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框架图
本案例将课程思政融合于课内BOPPPS六个教学步骤,环环相扣,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善”之价值观的塑造和人生观的思考。
本案例的具体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课前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准备,包含文本资源、视频资源、多媒体资源、题库资源等。教师完成教学资源准备,学生完成预习任务。课中教学过程,导言(O)环节,学生完成简单的课堂汇报,围绕着善心“good heart”这个话题, 跨越历史与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语境与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找寻相关或相似的思想,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跨文化思辨意识。前测环节(P),通过选择题了解基于共性的跨文化联想,使得Homer、John Donne和孔子、孟子等开展跨文化和跨时空对话。参与式学习环节(P),课文中发生在美国的故事,和中国儒家价值体系中“仁义礼智信”之中的“仁”遥相呼应,使我们想起孔子的“泛爱仁而亲仁”、墨子的“兼爱”、孟子的“仁者爱人”,又与现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不谋而合,彰显人性光辉。后测环节(P),通过主题讨论,测评目标达成度。总结环节(S),从古典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从书本到实践,让学生感受到:原来遥远的智慧之光离我们这么近。在这样一堂人文化的、联想思维训练的课堂中,语言的学习与价值观的塑造有机融合了起来,最终帮助学生实现了自我反思与自我成长。引导学生不忘“善”之初心,牢记家国使命,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课后教学环节,学生完成课后任务,撰写反思日志,教师完成教学评价。
中西善之跨文化思辨
三、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核教学效果。
第一,采用学习通线上小测的方式,测量学生掌握的 “good heart”在中英文语境中的语义内涵。第二,对于参与式学习中写作(Write)和分享(Share)环节的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即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综合测量学生的写作能力、口语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第三,对于后测中的话题讨论,通过词云的方式,测量与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生观、价值观。
五、教学成效
一、教学内容
该课的教学目标达成,教学难点已化解。学生具体收获如下:
1. 通过课前外刊的阅读、前测的翻译练习、后测的话题讨论和课后的视频,增加在价值观方面的中英语境中的语料积累;
2. 通过ChatterPix APP,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掌握人物分析的技巧,实现绘画、写作和口语相结合的产出。
二、思政内容
学生对于本课的思政认知,经历4个阶段。从无意识到浅显的理解,再发展到更深刻地理解,最终在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思辨中实现对个人层面的“善心”到国家层面的“仁爱之心”的深度解读, 培养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六、特色与创新
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思政内容巧妙实现了课内和课外的对接,同时巧妙融合在课内BOPPPS六个教学步骤,环环相扣,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善”之价值观的塑造和人生观的思考。基于对分课堂(PAD Class)和BOPPPS结合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将思政元素和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起来,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有趣的教学活动,实现课程与思政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 案例三 ·
基于PAD和BOPPPS的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以Unit 3 A Good Heart to Lean on为例
一、本案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建筑相关的重点词汇句型;
掌握描述建筑的5W1H结构;
熟悉引入—支撑性细节—总结写作结构;
熟悉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
(二)能力目标:
通过思辨与写作活动,探析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通过分享活动描述中国著名建筑提高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为建筑保护献言献策,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本案例思政教学目标
树立古建筑保护意识
增强建筑文化自信
关注中西建筑文化差异
传播中国建筑文化之美
三、本案例课程思政设计
教学环节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和资源的设计。
四、实施过程
概括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考核与评价等。
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 本课程采取“对分”课堂(PAD Class)和BOPPPS结合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提供了一个涵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完整框架和理论支撑。通过“对分”课堂(PAD Class)来组织《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利用BOPPPS来设计本节课90分钟的课堂。
2. 通过头脑风暴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并挖掘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开展跨文化思辨。
3. 通过批判性思维教学法,引导学生对古建筑保护产生关注,同时献言献策,积极支招,真正推动我国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4. 通过对比教学法,启发学生思考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既能掌握建筑在两种文化中的内涵差异,又坚持建筑文化的美美与共。
二、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
基于PAD和BOPPPS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设计,通过先进理论融入教学、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和课程思政融通教学,实现课程与思政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本设计将思政教育巧妙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环环相扣,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建筑与文化的思辨,同时助力中国古建筑的保护和建筑文化的外宣推广。总之,从古典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从书本到实践,本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开展跨文化思辨之旅,致力于实现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
本案例的授课内容为“Culture and Its Manifestation in Design”(《文化及其在设计中的体现》),下图为课程思政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设计框架图。
课程思政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框架图
课前,教师发挥脚手架作用,在智慧学习平台上传TED演讲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总结出演讲者对建筑的定义,并展开主题讨论。课中教学活动,充分考虑到注意力机制原则,将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教学活动之中,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功能。导言(B)环节,通过看图竞猜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实现思政元素的融入和启迪,将建筑与文学作品联系起来,即触发了建筑与文化的关联点之一。学习目标(O)环节,教师列举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让学生对学习目标有清楚的认知。前测环节(P),通过判断题和选择题了解学生对于中国和西方建筑文化的认知情况。参与式学习环节(P),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语言学科深度融合,启发学生展开中西方建筑文化思辨,唤醒学生的建筑保护意识,并从Graphic Organizer写作和APP口语输出为驱动,将语言学习和解决问题相结合,真正做到课程与思政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后测(P)环节,通过主题讨论的形式,检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达成度。总结(S)环节,总结中西方文化在建筑风格中的体现和保护古建筑的原因和途径,提升学生的建筑文化跨文化思辨能力,增强建筑文化保护意识。课后,学生完成视频任务,教师开展评价。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设计
三、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将根据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进行教学测量与评价。坚持评价方式多元化,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第一,对于前测中的判断和选择练习,采用学习通线上评价的方式,测量建筑术语在中英文中不同语义表达和内涵。第二,对于参与式学习中写作(Write)和分享(Share)环节的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即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综合测量学生的写作能力、口语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第三,对于后测中的话题讨论,通过词云的方式,测量与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时间观和人生观。
五、教学成效
一、教学内容
该课的教学目标达成,教学难点已化解。学生具体收获如下:
1. 通过课前TED演讲视频的观看、前测的连线和选择题、后测的话题讨论和课后的建筑文化外宣视频作业,增加在建筑文化方面的中英语境中的语料积累;
2. 通过Graphic Organizer,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完成二选一写作任务,其一,运用5W1H写作,介绍文学作品中体现的建筑;其二,写出古建筑保护倡议,重视数字化写作产出。
二、思政效果
1.课后学生完成问卷调查,词云结果显示,学生更加了解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同时增加建筑文化认同意识,还增强了建筑保护意识等。
2. 学生成果:Graphic Organizer英文写作,描述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建筑,阐述中国古建筑保护。
文学作品中的建筑(5W1H) 数字写作
3. 学生成果:用视频编辑软件,完成“中国建筑文化外宣视频”任务,讲好中国建筑文化故事,从跨文化思辨的角度,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建筑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学生视频作业展示
六、特色与创新
课程思政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度融合:本设计采用多样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语料库、腾讯文档、ChatterPix APP、视频剪辑软件等,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有助于实现课程思政的润物无声。
END
★
河金教学
★
• 策划|刘濛(教务处)
• 撰稿|杨国藏(外语教育教学部)
• 排版|李祎凡(20数科二班)
• 审核|杨帆(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