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多措并举、倾心救助,帮助流浪乞讨人员与亲人团聚!
“走失整整5年,我们一家人终于能过个团圆年了,谢谢你们!谢谢!”新春将至,家住禅城的林先生却被一股久违的幸福感包围。经过佛山市民政局和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其失散多年的亲儿子在农历小年当天被成功找回,一家人重享天伦。
2018年,全市有312位流浪乞讨人员成功寻回家人,312个破碎的家庭在民政人的不懈努力下重圆,实现家人团聚这一简单而又纯粹的梦。
流浪乞讨人员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之一,如何对其实现有效救助,是全体民政人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2018年以来,佛山市救助管理站通过打造网络寻求志愿者服务队,联动公安等部门运用DNA 和人脸识别技术等方式,取得长足突破,获得社会广泛认可。
为了加大寻亲力度,佛山市救助管理站于2018年4月成立“萤火虫”寻亲工作组。
创设寻亲志愿者服务队
“通过联动熟知方言的网络寻亲志愿者,极大提升了我们和流浪乞讨人员的沟通效率,为实现寻亲返乡扫清了不少障碍。”见证了网络寻求志愿者服务队一年间的寻亲成效后,佛山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周文活满是感慨。
据介绍,由于不少长期滞留的流浪乞讨人员存在极重的乡音,或身患精神与智力障碍,使得此前救助工作时常陷入僵局。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2018年4月,佛山市救助管理站联动10名市内熟知方言的热心人士组成网络寻亲志愿者服务队,配合站内工作人员及社工联动开展寻亲救助工作,帮助长期滞留的流浪乞讨人员寻回家人。
她们的足迹遍布整个中国
“就在今年年初,我们通过网络寻亲方式,成功帮助一名滞留近10年且身患中风的流浪乞讨人员找到了家人。”谈及这起救助案例的经过,曾多次参与救助的市救助管理站办公室主任包海兵仍津津乐道。
原来,今年68岁的阿霞曾于2010年4月流浪至禅城区南浦村,被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发现后安置于站内。“此前多次询问过她的姓名、家庭地址和家人联系方式,但始终一无所获。”包海兵无奈地说。
面对这一情况,网络寻亲志愿者服务队主动介入其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访谈和语言研判后,志愿者们根据其口音认为其有可能来自湖南怀化。“于是我们随即为其录制了一段访谈视频,并通过微信群等手段,传播到当地寻亲志愿者群中进行扩散。”作为网络寻亲参与者之一,驻站小橙伞社工张丽介绍,经过短短两天持续扩散,信息很快便被老人的两个儿子关注到,并与市救助管理站成功建立联系。
“谢谢你们让我找回了母亲!”1月11日,老人的长子曾先生来到站内接回失散多年的母亲,对于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倾心救助,曾先生连连弯腰表示谢意。
“虽然网络寻亲仍是大海捞针,但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就不会放弃。”周文活表示,正是通过工作人员、社工和志愿者们的多方联动,2018年以来,市救助管理站通过网络寻亲方式,成功帮助超过200名滞留人员寻回家人,得到众多市民肯定。
运用科技手段
强化寻亲救助成效
虽然网络寻亲取得了可喜成效,但佛山市民政局与救助管理站并未就此止步,还主动联合公安等多部门开展跨部门寻亲救助工作,通过联合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帮助滞留人员寻回家人。
“通过采集长期滞留的流浪乞讨人员面容,并交由公安部门根据其全国人脸照片信息系统进行比对。”周文活介绍,待确定有面容类似者后,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根据公安提供的信息进行逐一访问,并最终确定其家人联系方式。
上述救助流程看似简单便捷,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困难重重。周文活表示,由于全国人脸数据录入并不齐全,有时根本无法比对出面容类似者;同时,由于滞留人员经过长期流浪,面容和体貌可能发生改变,也会对人脸识别产生干扰。
“有时即使比对出个人信息,但类似的结果往往有数十个,也需要我们一一进行核对。”周文活表示,虽然新技术的运用尚不完善,但救助站工作人员未轻言放弃,并在一次次尝试救助中积累了宝贵经验。
2018年12月,来自山东德州、在佛山流浪长达5年之久的戴森林(化名)在经过人脸识别后,成功寻回家人。包海兵表示,由于其精神状态不佳,且乡音极重,此前站方多次根据其提供的个人信息进行搜索,始终无法联络到其家人。
山重水复疑无路。虽然历经千辛,但救助管理站始终没有放弃,并于上个月通过人脸识别方式得到了疑似其家乡的地址。“在经过与当地民政部门和其家人的沟通后,我们最终确认了他的归属,才就此了结一块压在我们心头的巨石。”包海兵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人脸识别技术外,目前佛山市民政部门还通过联合公安部门采集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DNA 方式开展寻亲救助工作。据介绍,通过上述科技手段,2018年佛山市已成功核实31名流浪乞讨人员身份信息,并成功送其返乡。
倾心庇护御寒
助力乞讨人员温暖过冬
每救助一位失散在街的流浪乞讨人员,就是挽救一个脆弱的生命;每帮助一个滞留的流浪乞讨人员寻回家人,就是还原一个破碎的家庭。而这样一次次不懈救助,一次次温暖寻亲的故事仍在继续。
为了确保市内流浪乞讨人员春节期间不受冻,市救助管理站于2018年12月初便启动“寒冬送温暖”活动,通过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上街开展拉网式排查方式,对街面上发现的流浪乞讨人员派发御寒物资或劝阻其进站接受庇护,确保其实现温暖过冬。
“流浪乞讨人员一般聚集在立交桥底或各大交通枢纽进行避风,因此这些地方是我们排查的重点。”包海兵表示,由于绝大多数的乞讨人员习惯流浪,一般都不愿意进站接受庇护。因此上街巡查工作不仅常吃“闭门羹”,有时还会遭遇流浪乞讨人员精神或脾气不好时打骂。
虽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存在诸多风险,但包海兵和其他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总是默默承受,从不计较,甚至只要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存在身体或精神上的不适,他们总会义无反顾地帮助其向警方和医院进行求助,确保其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2018年12月5日,寒潮突袭佛山,气温骤降。包海兵和同事们一早便走上街头,搜寻需要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上午10时许,禅城区江湾立交下,一位衣着褴褛面容憔悴的中年男子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于是,包海兵随即走上前去,为其披上御寒棉衣,并弯腰与其细细攀谈。经过一番沟通后,得知男子因为家庭变故,对生活失去信心,方才流落至此。对此,包海兵当即劝说其进站接受庇护,并最终帮助其购买了返乡车票,成功与家人相聚。
“对于几经劝说仍执意不肯进站的,我们将为其留下成套御寒的衣物与棉被,确保其能够温暖、平安度过冬天。”包海兵介绍,随着“寒冬送温暖”活动持续举行,截至今年1月1日已实现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61次,送出御寒棉衣棉裤超过百套,极大温暖流浪乞讨人员苦涩的心。
“发现一个,救助一个,我们将持续开展‘寒冬送温暖’活动。”包海兵表示,后续民政部门与救助管理站将持续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并针对性加大帮扶搜寻力度。
不管救助人员来自何地,
也不管其家人身在何方,
佛山市“让爱回家”的脚步从未停止过,
想尽办法让更多的离散人员寻亲成功,
让更多的失散家庭“团团圆圆”。
标星+置顶佛山民政
一秒找到民政君
▼
编辑 | 佛山民政微信编辑小组、念响新媒体微信编辑团队
来源 | 佛山日报
民政君猜你一定想看这些精彩内容
动态 | 佛山市开展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检查,促进“平安边界”创建!
声明
1、如需转载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原创图文,请在后台联系小编处理。
2、除标注原创的图文外,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因来源不详,而无法标记来源和署名的,版权仍归原作者。
3、凡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侵害到相关著作权所有人,或原作者不希望转载,请及时联系ilawman@163.com,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