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在古镇开启戏剧狂欢|CULTURE

2016-11-04 刘怡帆 费加罗报每日精选SoFigaro

十月中旬的江南水乡,第四届乌镇国际戏剧节又一次拉开大幕,迎接来自全世界的戏剧大师与文艺爱好者。闲庭信步于石板路上,或匆匆奔波于剧场间,让我们一起感受一次别具特色的戏剧之约。



《樱之园》剧照


十月的乌镇西栅飘满了醉人的桂花香,时而落下的小雨,将水乡妆点成了想象中最美的样子。一场如约而至的国际戏剧节在乌镇准时上演,吸引了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目光。短短的十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剧团、艺术家与戏剧爱好者们聚集在这座拥有1300年历史的古镇共同开启了一场乌托邦式的狂欢。戏剧散场后,留在脑海中的不仅是震撼的剧情,经典的台词,还有对创意、对未来的期待。



观众在雨中观看演出


十五年前,乌镇戏剧节发起人之一的黄磊为自己执导的第一部电视剧《似水年华》选景,踏遍江南水乡后他第一次来到乌镇东栅,结识了当时负责乌镇旅游项目开发的陈向宏先生。生长于乌镇的陈向宏本身也是一名艺术家,后来乌镇景区的保护开发、规划设计都由他一手完成。


2007年乌镇西栅开放,重新回到乌镇的黄磊与老友把酒言欢,聊天中不经意间提到了在乌镇做一场戏剧的想法。当时黄磊正在排演赖声川先生的经典舞台剧《暗恋桃花源》,身为戏剧演员的他希望能够 “做出些简单却好玩儿的东西”。当时戏剧节的想法对乌镇很多人来说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黄磊一直在思考实现的可能性。2010年,黄磊与赖声川导演以及剧场制作人丁乃竺女士来到乌镇做了认真的考察,又经过三年的筹备,2013年第一届乌镇戏剧节终于迎来了开幕。


街头艺术爱好者


“乌镇戏剧节与其他戏剧节的不同之处在于,戏剧节期间的所有活动都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当中。现在在中国,能够步行去十二个剧场的地方大概只有乌镇。” 黄磊回忆,第一年戏剧节只有六个戏,五个场地,“但有时候关起门来反而效果会更好,因为你可以完全沉浸在戏剧里。” 对于这一点,今年第一次来到乌镇戏剧节的 Hans-Georg Knoop 先生也深有同感。Knoop 先生是德国柏林赫尔梯学院国际文化政策高级研究员,近些年一直从事德国与世界戏剧的演出与交流工作。“我觉得乌镇最有特色的地方在于,整座古镇就是一个文化遗产,这里富有生活气息,又充满活力,戏剧、艺术家与观众在这里融为一个整体,彼此沟通交流。大家白天看戏,夜里聊戏,这样的文艺氛围是乌镇戏剧节最吸引人的地方。”


“古镇嘉年华” 街头表演


诚然,这座富有浓厚中国特色的江南古镇正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虽然整体规模并不大,但今年乌镇戏剧节的官方特邀剧目已达到22部,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为期十天的戏剧节中,将近2000场次的 “古镇嘉年华” 在小巷水岸持续上演,表演团队来自世界各地。乌镇戏剧节俨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国际影响力。


演员海清作为黄磊曾经的学生,今年已经是第三次作为普通观众来到乌镇戏剧节。“今年最大的感觉就是,乌镇戏剧节现在养熟了。” 海清说道,“以前大家觉得乌镇和其他的江南水乡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现在一提起乌镇,身边的人都知道你是去看戏剧节了。我不会有陌生感,也不怕迷路,这里平等交流的气氛特别吸引我,大家都真心热爱艺术。” 而对于第一次来乌镇看戏的媒体人杨澜来说,她最大的感受则是观众与剧目的年轻化。“因为工作的关系,我采访过许多优秀的戏剧导演,也去过国外许多戏剧节。在国外,看戏剧的观众年龄层偏高,许多都是追随了一辈子戏剧的资深观众。来到乌镇以后发现年轻观众特别的多,对相对稚嫩的创作也格外的包容。乌镇戏剧节中有许多新锐导演的作品,这里的戏剧能让我看到年轻人突破的力量。


《妈妈的诗》剧照


的确,先锋戏剧与古老水乡的相遇为乌镇戏剧节带来了别样的魅力。戏剧节所选用的十二座剧场,完美搭配剧目的演出,或和谐或反差,让观众即使观看同一部戏剧,在乌镇也能收获完全不同的体验。本届戏剧节艺术总监孟京辉的剧目《他有两把左轮手枪和一双黑白相间的眼睛》演出地点选在了露天的水剧场。这处原本的甲鱼塘经改建后,观众席呈扇形展开,舞台背后连绵的明清老建筑群既像舞台布景,又与远处的飞檐翘角一起勾勒出跃动的天际线。夜晚先锋戏剧在舞台上演,远处悄悄升起的一轮圆月将舞台照亮,云层涌动,静谧安详。另一处,以色列 “无剧场” 剧团正在枕水雕花厅中上演一场以古罗马为故事背景的戏剧《卡里古拉》。枕水雕花厅仿若中国古代的戏院,雕梁画栋的装饰与外国演员的表演碰撞出奇异的效果。今年开辟为戏剧节“ 青年竞演”剧目演出场地的蚌湾剧场,则是一座拥有可拆卸看台的多功能场地。而历时三年建成的乌镇大剧院,以并蒂莲概念生发而设计,代表了现代化的乌镇,又与水乡景致和谐共存。


蚌湾剧场


短短四年,乌镇戏剧节在国际戏剧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力,是许多人没有想到的。但在黄磊的眼中,戏剧节其实还很年轻。“国外的许多戏剧节有几十年的历史,乌镇戏剧节今年才四岁,就像一个孩子。” 乌镇戏剧节的缘起是一次简单的聊天,黄磊也希望能够继续以 “严谨但天真” 的方式将戏剧节搭建下去。“乌镇戏剧节发展到现在基于我们一点点的努力,我期望我们能像认真学习的小孩一样,做出更完善的规划和团队落地。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便不自觉的有了更大的艺术使命与民族使命。”


 马良:用人偶演绎的父子深情  



“演员全部走一遍,走好以后告诉大家哪里的箱子要搬空,飞机放在哪里是可以最靠近屏幕的,鸟和鱼要怎么出来……” 在乌镇大剧院序厅第一次见到《爸爸的时光机》导演马良的时候,他正在向演员们安排排练事宜,同时细心地交代因为天气原因感冒的演员按时吃药。“每次演出前都要根据舞台调整一下,尤其这次舞台变小,所有的灯光都要重新设计,工作量很大。” 马良说道。《爸爸的时光机》这部经过两年筹备的奇幻装置舞台剧今年五月才正式首演,而这也是身为美术家、摄影师与作家的马良第一次指导一部戏剧。


《爸爸的时光机》演员与木偶共同谢幕


马良出生于上海的一个艺术世家,爸爸是戏剧导演,妈妈是演员,而他却因为不愿意 “顶替” 父亲的工作而选择了学习美术。虽然许多年来家里的一句玩笑话是 “全家可以一起合作一出作品”,但马良却从来没有在工作中真正地涉足过戏剧领域。作为一名成功的观念摄影大师与视觉艺术家,他曾经在2012年制造了轰动全国的 “移动照相馆” 项目,在十个月的时间内和助手驾驶着装载在卡车上的 “移动照相馆” 踏遍中国的35个城市,免费为1600多位观众拍摄肖像。真正开始想要做一部戏剧的想法源于父亲渐渐地苍老和开始健忘。“《爸爸的时光机》讲述的是一个孩子想要通过制造一台时光机帮助父亲恢复记忆的故事,这也是我自己的故事。”马良原本想要父亲亲自导演这部作品,后来却发现即便是这样也无法实现,于是他便扛下了导演和编剧的大旗。


包含了上千个细节与零件的装置,令舞台风格奇幻而充满诗意


“戏剧不是我的专业,好在我学戏剧导演专业的太太帮了我很多。我能做到的,就是发挥我的专长,把舞台美术做到尽可能完美,这点我也是非常有信心的。”初尝戏剧导演的马良如是说。“我从小就喜欢木偶,当我决定要做一出戏剧的时候,我首先想到把木偶的元素加进去。”《爸爸的时光机》是一出木偶与真人演员并行演出的戏剧,蒸汽朋克风格的人形机甲木偶身上包含了上千个细节与零件,整体舞台风格奇幻而充满诗意。受到德国漫画家卜劳恩《父与子》的影响,马良设计的整部戏剧中也只有父亲与儿子两个角色。剧目结尾当飞机划过舞台,被故事情节与视觉效果推向高潮的观众无一不深受感动。




“我父亲是一个特别艺术家性格的人,他太忙了,我小时候我们之间的交流很少,所以在戏中儿子才那么话唠。” 马良半开玩笑地说道。如今父亲也终于看到了儿子自己导演的戏剧作品,非常高兴和满意。而对于马良来说,以后会不会再执导下一部戏还是一个未知数。“戏剧导演非常痛苦,你永远无法完全掌控作品的最后呈现,这和我之前做的工作是完全不一样的。这部戏是我投入感情与自身故事的作品,以后再讲别的故事不知道能不能讲好。” 马良深知自己作为新人导演的不足与局限性,也在不同的艺术方向上继续探索着,他也设想以后能够利用木偶的形式尝试公共艺术。乌镇戏剧节之后,《爸爸的时光机》将开启全国巡演。“演员们训练得很辛苦,表现也很出色,希望他们付出的辛苦能够有所报偿。”


 扬·克拉塔:复兴需要不断颠覆  


今年五月,乌镇戏剧节发起人、第四届乌镇戏剧节艺术总监、戏剧导演孟京辉到波兰参加克拉科夫戏剧节。在看完了许多部波兰著名戏剧导演的经典作品后,他开始想怎样邀请一部与众不同却又能代表当代波兰戏剧的作品来到乌镇戏剧节。他去到了波兰克拉科夫老剧院,找到了导演扬·克拉塔。五个月后,已经执导过四十多部戏、演遍欧洲的扬·克拉塔带着他最新排演的易卜生经典剧作《人民公敌》第一次来到了遥远的中国,出现在了乌镇戏剧节22部特邀剧目名单之中。



“中国对我们来说太陌生了,我们不知道观众的反应是怎样的,但这也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扬·克拉塔说,其实人类面临的问题是相通的,《人民公敌》中不断探寻的 “什么是比真相更重要的” 问题也是相通的。作为波兰第二大城市的克拉科夫,也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遇到了环境问题,这和易卜生在《人民公敌》中所描绘的19世纪末挪威浴场小城的境况不谋而合。戏中身为温泉医生的弟弟在发现浴场受到污染威胁后与市长哥哥产生了矛盾,兄弟之间寻求支持的斗争同时也是对社会因循守旧程度的一次尝试性的检视。剧中经典的场面是一场镇民大会,医生弟弟在这里告诉全镇人民污染的真相。在扬·克拉塔的版本中,他把这一段处理成了演员与真正的观众的对话。事实上,通过戏剧参与社会议题与分析社会现状也是扬·克拉塔戏剧的一贯风格。


舞台上五百多件道具悉心布置,各有深意


“这是从古希腊就流传下来的传统,戏剧应该需要与观众的对话。尤其是现在大家习惯生活在虚拟的空间中,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太必要和珍贵了。”《人民公敌》中,对话的具体内容是扮演弟弟的演员即兴发挥的,“演员也需要空间创作和发挥,来展示他们自己的观点。” 在欧洲,《人民公敌》的每场演出几乎都会有反应激烈的观众离场,也会有持相同观点的观众表示出热烈的支持。



扮演弟弟岳父的演员造型灵感来源于北欧死亡金属乐队


作为克拉科夫老剧院的年轻院长,被波兰戏剧界称为 “坏小子” 的扬·克拉塔也为这座已有235年历史的老剧院注入新的力量。“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希望将老剧本做出新的东西,也希望剧院的风格变得更加多元化。”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在波兰戏剧界很有分量的演员向媒体表达了对他的不满并离开了老剧院,但扬·克拉塔认为是保守的思想阻碍了戏剧的进步。“现在波兰的戏剧院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他们愿意参与到戏剧这个古老的形式中去。八十年代许多优秀的波兰电影曾经是知识分子表达思想的主要阵地,如今戏剧的复兴也让我们更加期待未来。”


编辑 & 采访 & 撰文 / 刘怡帆 

图片 / 乌镇戏剧节组委会提供

社交媒体责编 /  Zac & 杨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