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进师大丨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欢迎你的 广西师范大学招生办 2023-07-01

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招生专业

汉语言文学(国家中文基地班、本硕分流培养独秀班)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秘书学专业


新闻学专业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学院沿革: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以下简称文学院)的前身为1932年10月创办的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文学组(科)。1953年8月院系调整,在原广西大学文教学院及师范(语文)专修科基础上重组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2005年11月在原中文系基础上成立文学院。2014年11月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文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运行机制。


在88年的发展历程中,陈望道、逯钦立、穆木天、冯振、林焕平等先贤会通开新,彪炳学界,积淀了深厚的学术文化底蕴。几代学人薪火相传,开拓进取,在守望学术家园的同时不忘秉持现实关怀,在传承中华文化中自觉融汇西学新知,积极担当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大任,奠定了文学学科门类在广西高校的领先地位,并在国内和东盟国家产生了良好影响,学院业已成为在全国文学学科中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重镇。2009年学院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3年被授予“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018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团队被教育部授予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科专业:1978年开始招收中国古代文学、汉语史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权;1995年获批“中国语言文学•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6年获批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授权和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获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8年获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目前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含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5个方向),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写作学、文学传播学10个方向),有美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汉语国际教育、学科教学(语文)、出版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广西一流建设学科,桂学研究院是广西高校智库和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和自治区级精品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是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有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桂林山水中的文化印迹、荒蛮对文明的诗意奉献——广西与唐代诗人),自治区级一流课程3门(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课程5门(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民族民间文学)。



学术特色:学院在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中外文论与文学批评、现当代作家群与流派、壮族文学与民俗、汉语音韵学与广西语言、桂学与广西历史文化、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形成了“学理性与区域性研究相结合、语言文学与民族文化研究相促进”的学术特色,尤其在中国中古文学研究、壮族文学史及文化研究、桂学研究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013年以来,学院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3项,国家社科基金其他课题3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全国高校古籍整理课题、广西哲社规划课题20余项,承担“国培计划•示范性教师工作坊高端研修(初中语文)”等国家和自治区级教师培训项目10余项;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200多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5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60多部;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广西社科优秀成果奖34项(其中一等奖 4 项、二等奖14项),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2项。



学人风范:目前,学院下设中国文学、语言学及跨文化教育、新闻与传媒3个系,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写作学与美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民间文学与民族文化、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文教育学、秘书学、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12个教研室。现有教职工115人,专任教师96人;教授33人(二级教授7人),副教授31人;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57人;具有博士学位71人。


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 1个(汉语言文学教学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团队),省级教学团队、人才培养创新团队 5个;“广西政府特聘专家”高水平科研团队 5个,“广西高校卓越学者”科研团队2个。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 2 人,自治区特聘专家5人,自治区教学名师 1 人,自治区优秀专家2人,其他省级各类人才称号10余人。


学子风采:办学 80 多年来,学院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 2 万余名各层次合格人才,其中不乏学界翘楚、文坛名家、杏坛名师、商界精英、企业高管、政界英才和海外名流。学院是广西中学语文教师的摇篮,培养了大批中学语文教学中坚力量;从学院走出的“独秀作家群”,已成为广西乃至全国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学院是中国语言文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培养了以蒋寅(博导、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新风(博导、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蒋述卓(博导、国家级教学名师),王杰(博导、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段吉方(博导、青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吕双伟(博导、青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学者。学院是面向东南亚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桥头堡和重要基地,为东南亚国家,尤其是为越南知名高校及其它重要岗位培养了大批汉语人才。



目前,学院共有在校生近2800人,博士生40余人,硕士研究生近550人,国际留学生近100人。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国内及东盟国家中享有良好的声誉。




招生咨询电话:0773-3698065       

网址:http://www.cllc.gxnu.edu.cn


扫 码 即 可 查 看 网 站





学院招生宣传片





学院风采

▲2019届学院毕业生典礼


▲举办中文之光开幕式暨基地人文化节晚会


▲举办学术研讨会


▲图一:创意写作与评论工作工坊  图二:读写能力提升工程话剧成果展


▲图一:学院诗词大会比赛   图二:基地班游学活动


▲学生社团活动:望道剧社





学院专业详介

汉 语 言 文 学

【国家中文基地班、本硕分流培养独秀班】专业

【学制】学制四年,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专业基础比较深厚的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少部分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坚实的中外文学与文化基础,具有整理和分析古今语言文学材料的能力,阅读和检索古典文献资料的能力;掌握资料收集、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概论、美学、逻辑学等。


相关说明

  1. 汉语言文学(国家基地班、本硕分流培养独秀班)专业学生培养实行弹跳制,大一、大二每学年结束各进行一次弹跳:课程成绩排名靠后的2-4人将与从我院汉语言文学类专业选出的成绩优异者进行竞争性考核筛选,落选者弹出汉语言文学(国家基地班、本硕分流培养独秀班)专业,归入我院汉语言文学类专业,而我院汉语言文学类专业成绩优异者进入汉语言文学(国家基地班、本硕分流培养独秀班)专业。汉语言文学(国家基地班、本硕分流培养独秀班)专业保持30人的规模。


  2. 本硕分流培养班以本科教学衔接研究生升学为培养定位,以本科教学衔接研究生升学为培养定位,毕业学生以保送本校读研或参加全国统一研究生考试读研等方式升学,历年升学率达到50%以上。本专业培养过程中实行学年末位淘汰制和双向选择制,流出学生转入普通班或申请转入其他专业。本专业培养过程中实行学年末位淘汰制和双向选择制,流出学生转入普通班或申请转入其他专业。




汉 语 言 文 学 专 业

【学制】学制四年,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中等学校、职业技术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整理和分析古今语言文学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分析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设计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收集、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写作学、民间文学概论、美学、中学语文教学论等。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专 业

【学制】学制四年(采取“3+1”培养模式,3年在国内学习,1年在国外学习。其中,在大三学年(第5、第6学期)以中外校际对等交换培养模式派出交换生赴韩国、泰国等国家进行为期一年的汉语实践教育学习,这一学年免交国内学费,出国费用自理,韩国约4-5万元人民币(含在国外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泰国等国家约3-3.5万元人民币(含在国外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语言文学、中国文化有较全面了解,能在各类学校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或在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一般企事业单位从事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语言文学高级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对外汉语教学基本理论与方法,能进行汉语及中国文学文化的课堂教学;具有较全面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具有较强的中文写作能力和标准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了解我国对外交往的有关方针、政策,具有一定的外事活动能力。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写作、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基础英语、英语听说、中国文化通论、中外礼仪等。




秘 书 学 专 业

【学制】学制四年,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同时具备文秘相关知识和相关理论,能够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文秘类课程教学和教学研究以及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坚实的文书写作和处理的基本知识和较熟练的文书写作和处理的能力;具有系统全面的会议组织、办公室日常事务处理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初步的档案管理、信息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文书学、秘书学、秘书礼仪、行政管理学、档案管理学、公共关系学、市场学、广告学、社会心理学、传播学原理、办公自动化等。






新 闻 传 播 学 类 专 业

【学制】学制四年,授文学学士学位。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培养包含: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等2个专业培养,实行大类招生。新生入学后,前四个学期(2年)按大类学科修申请,综合考虑学生专业兴趣和学习成绩平申请,综合考虑学生专业兴趣和学习成绩平均绩点排名,按照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培养。



1.新 闻 学 专 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广告部门从事记者、编辑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扎实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敏锐把握新闻学相关新兴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较强的获取信息知识的能力及创新能力,能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能力,敏锐把握新闻工作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实践应用能力。具有以一定的人文学科知识和计算机等相关科学知识为积淀,以新闻传播学和媒介学知识为基础,以新闻基本从业知识技能为核心,以一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知识技能为辅助的多层级知识结构。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中外新闻传播史、新闻编辑学、新闻摄影、新闻评论学、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文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等。




2.网 络 与 新 媒 体 专 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拥有新闻传播学基础知识、掌握新媒体与信息网络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技能、具备一定数字传媒技术支撑和新媒体发展理念,能够适应和满足新闻出版机构、网络媒体、文化传播公司、政府部门、学校、大型企事业单位在新媒体时代需求的新型记者、编导、策划、网管等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以较好的人文学科知识和计算机等相关科学知识为积淀,以一般的新闻传播学和媒介学知识为基础,以网络与新媒体理论和知识技能为核心,以一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知识技能为辅助的多层级知识结构;具有敏锐把握新媒体与信息网络相关新兴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能将所学知识技能较快转化并应用于相关工作中的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


主要课程网络传播学、新媒体概论、新媒体实务与策划、网站建设、跨文化传播、大众文化概论、传播伦理与法规、媒介经营与管理、媒介素养、网络视觉设计、文化产业概论、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写作等。





学院专业历年最高分、最低分录取分数查询
扫 码 即 可 查 询




- END -

编辑丨梁 兮

广西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  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