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给世界一点颜色!中华大地上的黄土摇滚!

2016-11-01 太常 还原社

华阴老腔豪放粗犷、大气磅礴、真实不造、情感顷刻发泄!拥有近乎原始、苍凉悲壮的艺术表现形式,被誉为中国大地上“最古老摇滚乐”!

时光回转到2015年,在东方卫视《中国之星》的舞台上,谭维维和身后老艺人合作的《给你一点颜色》瞬间点燃全国观众对华阴老腔的热情,之后2016春晚播出《华阴老腔一声喊》,此时华阴老腔真正走入国人眼帘,无论是在陈忠实的《白鹿原》还是在张艺谋的《活着》中,华阴老腔从未有过如此高的认同度。

“就是在东方,正儿八经的摇滚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0197gzg82&width=500&height=375&auto=0

堪称中国最早摇滚活化石的华阴老腔,将黄土民乐的悲凉、沧桑跟现代乐器擦出不可思议的火花。这是一场农村与城市的撞击、民族与流行的撞击,东方与西方的撞击,地道秦腔贯彻全场!正如崔健所说,一个教科书式的极具民族风的中华摇滚乐...


《给你一点颜色》

词:谭维维/陈忠实/路树军(关中古歌)

女娲娘娘补了天

剩下块石头是华山

鸟儿背着太阳飞

东边飞到西那边

什么天空变成灰色

为什么大地没有绿色

为什么人心不是红色

为什么雪山成了黑色

为什么犀牛没有了角

为什么大象没有了牙

为什么鲨鱼没有了鳍

为什么鸟儿没有了翅膀

天空和大地做了伴

鸟儿围着那太阳转

华山和黄河做了伴

田里的谷子笑弯腰

为什么沙漠没有绿洲

为什么星星不再闪烁

为什么花儿不再开了

为什么世界没有了颜色

为什么我们知道结果

为什么我们还在挥霍

我们需要停下脚步

该还世界一点颜色

华阴老腔起源

  

《华县志》载:华阴老腔皮影又名拍板调,是以当地民间说书艺术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皮影戏曲剧种,被称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自汉代以来已有2000年历史,是第一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汉年间

老腔和漕运密不可分:华阴是渭、洛、黄河交汇的三河口,这里曾是重要的水路码头,千帆竞进,船工众多。因是逆水行舟,免不了要光膀赤脚的纤夫拉纤曳船,船工号子此起彼伏,响彻河道两岸。这号子,还有船工用篙击打船板的声响,都统统被融入华阴老腔,形成老腔独有的“拉坡调”。



唐宋时期

老腔开始以皮影为载体,进入勾栏瓦舍,形成独立戏种。


明清至民国

这段时期是老腔的繁荣鼎盛期,乐器和唱腔更臻成熟。

《白鹿原》中的华阴老腔:将令一声震山川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30086fuce&width=500&height=375&auto=0

建国至改革开放

建国后,因为诸多原因,班社解体,戏箱收缴,演出中断。改革开放后,华阴市文化部门虽对老腔进行了一系列的挽救工作,但已然无法改变其濒临危亡的现状。 




华阴老腔的声腔和唱词

声腔:老腔具有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气魄,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落音又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有“黄土地上的摇滚”之称。

唱词:老腔常用的有五字句、七字句、十字句,均以一个上句和一个下句作为基本结构形式。

华阴老腔的乐器

老腔是一种很小的戏种,只需五人就可撑起一台戏,但是“生旦净末丑”却一样也不缺,只是这五种角色都由主唱一人担当。


华阴老腔源自生活,除了条凳这种直接运用生活物品当乐器,月琴、板胡、大锣、马锣、引锣、战鼓、干鼓、梆子、钟铃等乐器也非常丰富,而这么多乐器,全在五人掌控下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板凳,最早的老腔是船工敲击木质船桨,但是在舞台上不能再拿船桨,于是成了现在“条凳当乐器”的奇观,当然这板凳也不是一般人能掌控的,在老腔里负责条凳的都是手力非同寻常的老农,敲打木块也有讲究,一般用生长缓慢、不易虫蛀、质地坚硬密实的枣木木块,敲打起来极具力量感。

华阴老腔的发展局限

华阴老腔和秦腔都产生于三秦大地,但秦腔影响面和接受面更广,已成为代表性的地方剧种。而华阴老腔只局限在极小的圈子内,封闭性使老腔的影响力远远不如秦腔,但同时也更加纯净地保留了秦地的风格,被称为活化石。

相比秦腔,华阴老腔处于行将消亡的濒危状态。谈及此事,老腔传承人张喜民说道,华阴老腔一板一眼,没个三五年无法出师,2009年和2014年,华阴老腔保护中心曾先后办过两期学习班,然而很多学员急于求成,学点皮毛、懂点折子戏就想着出去挣钱,真正学成的人少之又少...


破解之道

老腔的发展少不了传承,而传承必须寄托于年轻一代类似《给你一点颜色》其实正是老腔与现代音乐碰撞的一次尝试,或许可以激发老腔新的活力...古今结合,老树开新花,如此不失为传承之道,结合或许无法完美,但这也正是中国当下的样子...

“有一定的生命阅历之后,再看古老戏剧才能深刻体会其中的悲欢离合,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华阴老腔是民族音乐的一块瑰宝,和舞台上的一时轰动相比,保护与传承更是一个漫长不绝的过程......

疏漏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如无特殊标注,“还原社”所有发文均为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还原社(hysociety)





名词金句何处来?吟诗作词源头开!

礼仪用语之谦恭:谦辞敬语知多少?

一个名"毁"掉一座城:中国那些改名失败的城市...

在中国,这叫规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