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笔情墨意: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2016-11-02 翰林 还原社

国画,融合诗、书、画、印于一体,淡然脱俗。国家文物局等权威机构曾组织著名专家和艺术大师,经过艰难取舍,最终选出下述“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画名藏地
《洛神赋图》北京故宫博物院
《步辇图》北京故宫博物院
《唐宫仕女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

辽宁省博物馆

《捣练图》

波士顿博物馆

《簪花仕女图》

辽宁省博物馆

《挥扇仕女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

《宫乐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五牛图》北京故宫博物院
《韩熙载夜宴图》北京故宫博物院
《千里江山图》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北京故宫博物院
《富春山居图》前段:《剩山图》
浙江博物馆
后段:《无用师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
《汉宫春晓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百骏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洛神赋图》


年代:东晋

画家:顾恺之

规格:绢本设色  27.1cm×572.8cm(宋摹)

简介:《洛阳赋图》是顾恺之据曹植所写《洛神赋》而画,画卷以山石、林木及河水等背景,将不同情节置于同一画卷,表达曹植对洛神的爱慕和因“人神之道殊”不能如愿的惆怅之情。(《洛神赋图》共有九本,分别作成于不同时代,藏于世界各地博物馆,最完整的为北京乙本。)


《步辇图》


年代:

画家:阎立本

规格:绢本设色 38.5cm×129.6cm

简介:《步辇图》所绘是吐蕃王松赞干布使者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图卷右半是在宫女簇拥下的唐太宗;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者。(目前此画是唐代阎立本所做还是唐宋本尚有争议)


《唐宫仕女图》

唐代是仕女画的兴盛阶段,《唐宫仕女图》并不是一副画,而是一个系列。

  • 《虢国夫人游春图》


年代:

画家:张萱

规格:绢本设色 51.8cm×148cm(宋徽宗摹本)

简介:《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是公元752年,唐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道路为(之)耻骇”的情景。全画共九人骑马,前三骑与后三骑是侍从、侍女和保姆,中间并行二骑为秦国夫人与虢国夫人(左侧)。


  • 《捣练图》


年代:

画家:张萱

规格:绢本设色 37cm×145.3cm(宋徽宗摹本)

简介:《捣练图》表现的是贵妇捣练缝衣的场面。这幅长卷式的画画上共刻画十二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画作原属圆明园,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 《簪花仕女图》


年代:

画家:周昉

规格:绢本设色 46cm×180cm

简介:《簪花仕女图》是目前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画标本型作品,充分代表唐代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画中描写了五位贵妇及一位侍女于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的情景,另有小狗、白鹤及辛夷花点缀其间。


  • 《挥扇仕女图》



年代:

画家:周昉

规格:绢本设色 33.7cm×204.8cm

简介:《挥扇仕女图》全卷所画人物共计十三人,分为五个自然段落。起首第一段为“挥扇”,四人;第二段为“端琴”,两人;第三段为“临镜”,两人;第四段为“围绣”,三人;第五段为“闲憩”,两人。五个段落似离还合,从不同的侧面,刻画了宫中嫔妃的生活,表达出她们寂寞、沉闷、空虚、无聊、幽恨暗生的心情。


  • 《宫乐图》


年代:

画家:不详

规格:绢本设色 48.7cm×69.5cm

简介:《唐人宫乐图》描写后宫嫔妃十人围坐方桌品茗、行酒令。中央四人,负责吹乐助兴,所持乐器自右而左分别为筚篥、琵琶、古筝与笙。从每人陶醉的表情推想,席间的乐声应该十分优美,连蜷卧在桌底下的小狗,都未被惊扰到。


《五牛图》


年代:

画家:韩滉

规格:麻纸本设色 20.8cm×139.8cm

简介:《五牛图》是现存最早的纸画作品。画中有五条神态各异的牛。从右至左,首匹为棕色老牛,意态悠闲;次为黑白杂花牛,翘首摇尾、步履稳健;第三匹为深赭色老牛,白嘴皓眉、老态龙钟;第四匹为黄牛,峻角耸立、回首而顾;第五匹牛络首而立,凝神若有所思。


《韩熙载夜宴图》


年代:五代

画家:顾闳中(宋摹、未得公认)

规格:绢本设色 28.7cm×335.5cm

简介:《韩熙载夜宴图》描摹的是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第一段描绘韩熙载在宴会中与宾客们听琵琶的情景;第二段描绘韩熙载亲自为舞女击鼓;第三段描绘宴会中的休息场面;第四段描绘韩熙载坐听管乐的场面;第五段描绘宾客与歌女谈话的情景。


《千里江山图》


年代:北宋

画家:王希孟

规格:绢本设色 51.5cm×1191.5cm

简介:《千里江山图》画卷表现的是绵亘山势,幽岩深谷,高峰平坡,流溪飞泉,水村野市,渔船游艇,桥梁水车,茅蓬楼阁,以及捕鱼、游赏、行旅、呼渡等人物的活动。全面继承隋唐青绿山水的表现手法,突出石青石绿的厚重,苍翠效果,使画面爽朗富丽。


《清明上河图》

年代:北宋

画家:张择端

规格:绢本设色 24.8cm×528.7cm

简介:《清明上河图》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五米多长的画卷分为三个段落,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这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曾5次进入宫廷,4次被盗,现存《清明上河图》有30多个摹本,其中大陆10余本,台湾9本(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有7本),美国5本,法国4本,英国和日本各1本。


《富春山居图》

年代:

画家:黄公望

规格:纸本 水墨 33cm ×636.9cm

简介:《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布局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变化。明末传至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其侄从火中将此画救出,但是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汉宫春晓图》

年代:

画家:仇英

规格:绢本 设色 30.6cm×574.1cm

简介:《汉宫春晓图》描述的是初春时节宫闱之中的日常琐事:妆扮、浇灌、折枝、插花、饲养、歌舞、弹唱、围炉、下棋、读书、斗草、对镜、观画、图像、戏婴、送食、挥扇,画后妃、宫娥、皇子、太监、画师凡一百一十五人,个个衣着鲜丽,姿态各异。人物皆唐以来衣饰,汉宫是当时对宫室的泛指。


《百骏图》


年代:

画家:郎世宁

规格:纸本 102cm×813cm

简介:《百骏图》描绘的是姿态各异的骏马放牧游息的场面。全卷色彩浓丽,构图复杂,风格独特,别具意趣。(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也有一副纸本。)

 

当然,中国传世名画远不止这十幅,上述的“十大传世名画”只是相对更具代表性,其大多历经战火纷杂、流散四海,如今皆为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揭秘台北故宫藏品:乾隆帝对一书贴独做50多个题跋!

为什么中国叫China?竟是以天命名?

在中国,这叫规矩!

一个名"毁"掉一座城:中国那些改名失败的城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