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陈国富能否拯救跌入谷底的华谊电影?

2017-03-02 朴芳 犀牛娱乐

泛娱乐顶尖自媒体  只说真话和笑话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  犀牛娱乐

文|朴芳 


"内地电影真正的监制制度,就是从陈国富开始的,他会对剧本提很具体的意见,而不是像有的监制批复‘主题有点弱,冲突不够尖锐’之类的空话。在剪辑时,我们会通很多Email(邮件),导演舍不得剪,监制就代劳,他知道我心疼哪儿,也知道发行方重视哪儿。而且他特别能包容,对于文艺片、商业片没有偏见。他帮着导演弄剧本、搭结构、找合适的演员,解放了导演,也让编剧心悦诚服。"——冯小刚。

 


2013年3月19日,华谊兄弟发布了上年度年报,年报显示,华谊2012年净利润2.44亿元,业绩飘红。然而当天华谊兄弟股价以18.9元开盘,收盘跌至17.73元,降幅达6.64%。当时很多市场分析师认为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年报中有简短一句话,“2013年1月,陈国富离职”。

 

那年,曾为华谊立下汗马功劳的陈国富结束了与华谊兄弟的七年合作,拉起了一帮人成立了“工夫影业”。此后,中国电影市场进入了超高速增长的黄金年代,而曾经辉煌的华谊电影也逐步跌落神坛。


有人说,这是七年之痒。 


陈国富与华谊十年的蜜月年代

 

回溯过往,上世纪80年代,陈国富最早的身份是影评人,他是首届金马国际影展创始人之一,随后与侯孝贤、杨德昌成立“电影合作社”,成为台湾“新电影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进入90年代,陈国富先后执导的《国中女生》《只要为你活一天》《我的美丽与哀愁》等片在台湾引起很大反响,1998年推出的《征婚启事》及2002年的《双瞳》成为其导演生涯代表作。在台湾电影不景气之时,陈国富最早走出艺术电影的天地而投入商业电影的制作,侯孝贤曾评价“陈国富为商业电影带来了人性。”

 


1999年,陈国富担任哥伦比亚亚洲区制作部总监,负责华语片的开发和制作,正式转向幕后。一直到2004年,在他任职期间参与监制、制作的影片包括《功夫》、《大腕》、《20,30,40》、《天地英雄》、《可可西里》等,不难发现,这其中大部分作品都是与华谊兄弟合作,由此也为双方日后的合作打下基础。

 

因《大腕》的顺利合作,冯小刚力邀陈国富加盟华谊。2006年,陈国富与华谊签约正式转战内地,担任华谊兄弟电影总监制。自此,几乎每一部华谊卖座片背后,都有陈国富的影子,冯小刚执导的《集结号》《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2》《一九四二》等自不必说,之后由他开发、监制或担任编剧的作品还有《风声》《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李米的猜想》《画皮2》《太极》系列等。大部分影片都创下了票房佳绩或良好口碑,华谊能取得彼时的中国第一民营电影公司地位,陈国富功不可没。陈国富“金牌监制”名头叫响,也让业内开始对监制这个幕后的职务引起关注和重视。

 

据悉当初华谊决定拍摄徐克的影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时,8000万投资对尚未上市的华谊压力非常大,影片海外版权预售又不如想象中顺利,但陈国富坚持华谊应该扛到底,不能找合伙人。王中军发了很大一通牢骚才把这8000万投了。当然,最终影片拿到3亿多票房,陈国富"金牌监制"的名头也就是这么一部一部"赌"出来的。

 

陈国富和华谊可谓互相成就,陈为彼时华谊娱乐帝国的江山打下了电影根基。以至于当时业界公认,华谊的品牌除了冯小刚之外,那就是陈国富。

 

再看4年前为何分手?

 

如今再次回看当年,在与华谊合作的后期,陈国富也交出过几张成绩平平的答卷,或许是导致双方分手的一个重要原因。先是2011年,在陈国富力主下华谊重金投拍儿童片《星空》,最终却是票房惨败仅有1500万;另一部被华谊与陈国富寄予厚望的投资近2.2亿的动作大片《太极》,即便拆成1、2两部上映也难转颓势,两部票房加起来2.65亿,华谊年报显示《太极1》和《太极2》两部电影中取得的收入仅为8233万元,《太极3》也因此没有下文;而2012年底,陈国富监制,冯小刚执导的《一九四二》票房依旧不理想,投资超过2亿的该片巨亏。

 

此外,一直以来陈国富自我“做艺术”的电影人认知,与华谊兄弟的商业考量,隐隐出现矛盾。陈国富曾坦言,“有时会觉得累,会干得莫名其妙,不知这么累为什么……”王中磊也曾透露,陈国富在华谊担负了太多的行政工作,甚至包括后期和电影公司的架构这种事,也要陈国富来打理。这六年中陈国富一直在犹豫,是否要回到他更擅长的艺术创作上去。在陈国富与华谊分手后,王中军在一次节目上认为,陈国富对于华谊电影的作用被媒体夸大了。

 

此后,陈国富拉来了老搭档制片人陶昆、编剧张家鲁、编剧汪启南、剪辑师及导演肖洋、原华谊负责宣传的朱墨等,成立新公司取名叫工夫影业,“艺文不贵,徒消工夫”是工夫影业名字的由来。此后万达、华谊、光线联合投入巨资的《寻龙诀》交由工夫影业制作,陈国富担任监制,最终该片获得了巨大成功。



匠人和资本之路

 

在离开华谊后,华谊和陈国富仍然一直保持项目层面的合作。除了上文提到的《寻龙诀》外,陈国富监制,肖洋执导的处女作《少年班》由两家公司共同投资,工夫制作,并由华谊发行,不过最终票房仅有5000万并没有成功。

 


犀牛娱乐发现,一向以匠人精神著称的工夫影业其实也在加快资本运作步伐。16年,其制作的《火锅英雄》由和和影业组保底局,阿里影业旗下的淘票票参与,工夫影业因此提前锁定收益。

 

去年12月1日,上市公司北京文化(该公司内有多位前华谊员工)宣布,按照总票房5亿的收入,购买影片《一代妖精》主要出品方工夫影业的部分票房收益权,并支付给对方大约7473万的票房净收益,因此工夫影业的电影《一代妖精》被北京文化和关联方水木诚德以5亿保底。《一代妖精》由冯绍峰和刘亦菲主演,而值得注意的是,保底方北京文化的大股东以及基金水木诚德的出资人,都是险资富德生命人寿。

 

去年12月15日,天神娱乐曾发布公告,旗下的股权投资基金乾坤问道以现金方式受让井冈山市远景传媒有限公司持有的工夫影业15%的股权,投资金额为人民币2.7亿元,投资完成后乾坤问道将持有工夫影业15%的股权,因此工夫影业估值为18亿元。根据犀牛娱乐查询公开资料,除了天神娱乐之外,上文提到的水木诚德占有工夫影业10%股权,而工夫影业的股东名单中还有腾讯科技的身影,占股15%。这就意味着,按照18亿的估值计算,假设40%的股权全部由现金交易,陈国富、肖洋、陶昆等人套现了7.2亿元。从经营状况看,工夫影业2015年营收2362万,净利润-553万,2016年前8个月,营收7061万,净利润4899万,电影公司大小年的情况体现的特别明显。

 

有知情人士曾透露,这次天神娱乐、腾讯影业等入股,跟工夫影业有未来三年的业绩承诺。不过天神娱乐董事长朱晔否认了这种说法,他表示,并没有做对赌,所谓的未来三年的业绩承诺也不是硬性的要求,“只是在跟我们这些投资人聊的时候,对未来的预期,有一个票房上直观的业绩描述。”

 

华谊电影能否重生?

 

从华谊兄弟与工夫影业此次公布的未来三年合作的五部作品来看,阔别大银幕四年之久的《狄仁杰》系列之《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画皮》系列衍生出来的《画皮前传》、天下霸唱《鬼吹灯》系列的《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大火手游《阴阳师》改编的真人电影,再到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遗作《黑色假面》,有系列IP也有出自大火游戏的IP爆款。犀牛娱乐认为,前四部均是市场前景非常不错的重工业电影,而最后一部则更多体现的是情怀。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5个项目一公布就全部定档,这暴露出非常强的市场信心。据了解目前的项目中,《画皮》的版权在麒麟文化,《狄仁杰》和《黑色假面》的电影版权在华谊手里,《摸金校尉》的版权在工夫影业手中,《阴阳师》的版权在网易。

 

陈国富透露,《黑色假面》是在去年年底才敲定的。“这个计划里头的其他四个项目,在商业上应该都会成功,而《黑色假面》这个剧本,黑泽明筹备了很久都没有实现,我们为什么不传承一下对电影艺术的追求?这才对得起我们对电影的奉献。”


而这对于华谊来说,却是一次输不起的合作。中磊在去年年底的内部信中曾承认,“我们今年无论是单片票房还是市场占有率都有明显退步”。曾经作为民营影业“龙头老大”的华谊,近年来在电影业务方面持续走下坡路是不争的事实,而华谊市值随着资本市场的降温和业绩的不振也在不断缩水。根据华谊2016年度业绩快报,华谊实现营业总收入为347,289.5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0.34%;营业利润为121,233.22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66%;利润总额为131,420.69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80,831.14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7.19%。

 


我们整理2016年度华谊片单发现,除了《我不是潘金莲》和《陆垚知马莉》两部片成绩还不错外,华谊主要出品及发行的影片《摇滚藏獒》、《快手枪手快枪手》、《罗曼蒂克消亡史》等多部作品的票房成绩均十分不理想,还有和万达的恩怨沸沸扬扬。可以想象,作为上市公司的华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这对于2016年初到任的叶宁同样如此。

 

此次华谊携手工夫影业高调发布的“想象力工业”片单计划,可以看作华谊近期的一次最重要亮向,同时也可以理解为释放出了一个重要信号:华谊将回归以电影为核心,意图重塑华谊电影。


但对于此次双方的合作,在业内除了大部分看好声音之外,也有人认为:把想象力工业化,是对想象力的限制,对工业化的误解。电影是艺术与工业融合的产物,想象力和工业也只是本与末的关系。本末不可倒置,本末也没有融合。


我们认为,双方此次的合作,华谊更多的是在资本和资源层面予以协助,而工夫则承担核心的创作和制作职责。而华谊电影能否成功“重塑”,华谊+陈国富能否再出口碑和市场双赢的精品,尚需要时间检验。


兜兜转转,分分合合,十余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许正如摸金校尉的一句口诀,“合则生,分则死”。

 


▶ 阅读犀牛娱乐(微信ID:piaofangtoushijing)往期热文


剧版《三生三世》口水与热播齐飞

寒冬中,未来哪三类影视公司将很快被淘汰?

70多家公司暗战春节档:谁是赢家?谁又是输家?

16年中国电影被偷了多少票房?注了多少水?

景甜要凭《大唐荣耀》翻身了?

《乘风破浪》凭什么在票房上一浪高过一浪?


犀牛娱乐(原票房透视镜)   现已入驻

  今日头条 | 百度百家 | 一点资讯 

U C头条 丨腾讯新闻丨网易新闻

  微博 |牙牙|  界面 |  搜狐公众平台

36氪 | 虎嗅 | 猫眼电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