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破解首日票房预售之谜,它的作用和规律有哪些?

南如珉 犀牛娱乐 2019-04-16

泛娱乐顶尖自媒体  只说真话和笑话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  犀牛娱乐

文|南如珉   编辑|朴芳


电影票房首日预售,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它不仅是分析电影市场的一个重要数据,也给片方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数。

 

作为研究电影票房的人员来说,记录影片的首日预售数据是一个功课,当数据累计到一定量级,会非常直观的看出一些规律,从而加深对票房的理解,甚至能够提升市场嗅觉的敏感度。但票房首日预售是无法查询的,除了自己每天凌晨手动记录别无他法。

 

如今,这个“BUG”得到了解决,猫眼升级了首日预售以及回溯,这无疑对研究票房的人士来说是巨大的福利,同时也给片方带来了直观的预售参考。


首日预售有哪些指导意义?


 

通过查询可以得知,2017年1月28日(春节档)之后的电影都能够查到首日的票房预售数据,以及首日预售明细。其中有两大重要意义。

 

首先是对于片方、宣发方掌控宣发节奏、复盘总结有着直观的数据依据。如今影片都会在上映前一周左右在票务平台打开预售,一些大片会提前半个月甚至更多时间开启。每天的想看人数增长、预售的提升都是对宣发工作的一种反馈,是一种难得的量化宣发效率的数据。



而通过首日预售明细,能够看到临近上映前每天的预售增速,这对于片方、宣发掌握影片进度,寻找宣发最有效转化率,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上图为《后来的我们》首日预售明细。我们可以看出4月17日有着峰值的增速,而那天刚好是五月天《后来的我们》MV发布的日子,证明这个物料不仅有热度,而且有转化率。

 

实时监控,通过每日的票房以及想看人数的递增数据,宣发会在复盘、总结时也会避免很多弯路,哪些宣发途径效率高,哪些效率低,虽然数据有时不能完全展示真实情况,或有滞后现象,但终究比以前“睁眼瞎”要强得多。

 

其次,能够通过预售来监控、预测影片的市场体量,给评估市场带来重要指数。如今是一个大数据时代,任何票房数据、任何一个维度和方向,几乎都能从网上查到,这给研究电影市场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遥想8年前,甚至5年前,预测首日票房都得通过网票网、万达预售、格瓦拉想看人数等不便利的数据维度。

 

相对往年靠经验、靠自己一点点的计算,如今各大平台带来的预售数据,给研究票房、预测票房都减少了难度。而首日预售数据这个在往年要靠凌晨手动记录才能得到的数据,如今已经正式的公布。显然,电影票房研究的门槛再度降低,寻找市场规律变得更加简单。

 

通常情况下,电影票房的首日预售跟以下几大维度有关:票补、预售时间、电影类型、IP量级、主演、导演、宣发量级等。除了内容本身之外,这些能够包装影片的外部力量都会对影片的量级有所影响。只要能够提升这些维度,几乎能够成正比的提升首日的预售票房。

 

如今电影预售的意义在逐渐变大,尤其是如今的互联网发行时代,通过高预售锁场具备很高的价值和效率。几乎所有的大档期、大片,都会有效的利用自身的大体量优势,利用高预售优势来锁定排片空间。一个个震惊的首日预售数据,会刺激到院线、刺激到观众,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便是预售带来的好处。


票房预售数据有哪些规律?


 

提前开场次预售,已经成为如今电影发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预售是非常直观的展现影片量级的维度,跟其他任何虚拟的热度不同,它是实打实的干货,是观众一张张购票的结果。那么预售数据有哪些规律,它跟首日票房、最终票房有哪些关联?


内地历史首日票房预售TOP10

 

首先,预售票房几乎跟它的热度、体量是成正比的。上文中也分析到它跟相关维度的联系,从内地历史预售TOP10中我们也轻易发现了这个规律。大票补、类型优势、大IP、优质续集的加持、大卡司、大导演、大宣发,这些结合在一起注定会有大预售。

 

上榜的十部电影不论在知名度、粉丝数量、号召力上都名副其实,这也对应了它们应有的高预售,预售代表着影片的量级,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第二,首日预售跟首日票房存在比较微妙的关系。通过首日预售来计算首日票房,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因为随着首日的上映,口碑起到了一定作用,会让票房结果变得不同。想要找到预售跟首日票房的关联,那就要引用一个重要数据,即首日票房/首日预售得出的系数。

 

从直观的数据来看,首日票房/首日预售得到系数越高,观众的口碑也就越高,它证明了影片在首日上映之后,除去预售之外的观众占比,而这一部分会受到影片质量的影响。预售之外的观众越多,越能证明影片口口相传的力量。

 

从另一个角度讲,观众在快速成长,尤其是拿现在的观众跟三四年比颇为明显。如今电影的口碑在更快速的影响到票房,在早前,口碑好的片子会在上映第二天下午,甚至第三天才开始有效果。如今,会在上映第一天的下午和晚上就会有发酵的迹象。


近两年观众评分最高的影片


拿神作《摔跤吧!爸爸》来说,在首日137万预售的基础上,最终拿到1577万票房,这证明了发酵的过程是呈几何倍数增长。137万预售意味着它受众之内的群体,而剩下的1400多万,除了少量自然流入之外,全部是靠极高的口碑形成强大发酵。

 

通常情况下,目前国内上映的影片当中,首日票房/首日预售基本会在3左右(春节档除外),这个系数不仅能用来衡量影片的质量,更是对它未来的走势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通常系数大于3的,都能证明它具备吸引观众的能力,会有着一定的口碑,影片走长线的可能就会更大。

 

除了影片质量,影片类型、预售开出的时间、票补力度都会影响到系数。大类型、预售开出半月以上、票补力度大,势必会造成预售较高,从而导致首日票房/首日预售的系数很低,甚至个别影片的系数会跌破2。

 

第三,预售跟最终票房并无太大关联。首日开画更多看影片量级,后续走势则要看影片质量、观众口碑。首日预售的关联维度,跟最终票房的关联维度是不同的,因为内容质量才是决定影片走势的关键。我们见过太多高开低走,同时也有太多票房逆袭。首日预售只是一个“起跑线”,对于电影来说,赢得起跑线只是一部分。

 

研究时间越长,越会觉得票房数据里的学问太大。而电影预售以及明细的发布,能够在监控一部电影的票房涨势,寻找规律和变化,让数据更加透明,对整个行业有着很大的积极推动作用。



END
【合作 | 投稿 | 应聘  | 读者社群】


欢迎添加小编微信xialin6691



犀牛娱乐诚招记者、实习生、兼职若干名,要求对泛娱乐领域产业报道有态度、有热情、有文笔,善于观察和思考。有媒体经验者优先,财经和新闻相关专业优先,对影视、网生内容有较深入了解者优先。

简历或作品请投递至邮箱309795777@qq.com或加工作人员微信联系。


▶ 阅读犀牛娱乐(微信ID:piaofangtoushijing)往期热文

《机器人争霸》:当代武侠修炼手册

《拜托了冰箱》拒绝“综N代”审美疲劳:美食背后有看不见的简单美

13家电视剧上市公司2017年业绩榜和今年大剧盘点

突破华语原创悬疑片票房天花板,《幕后玩家》是怎么做到的?

《创造101》分组对抗赛火辣开启 能力与勤奋的生活哲学你get到了吗?

2017年上市院线公司业绩盘点,行业整合、竞争加剧,利润增收普遍下滑

腾讯影业再次联手FIRST,打通内容和人才的连接是关键

丁晟VS光线背后,宣发费和制片费往往都是一笔糊涂账


扫码关注犀牛娱乐(ID:piaofangtoushijing)

犀牛娱乐现已入驻

今日头条 | 新浪看一点资讯 

猫眼电影腾讯新闻网易新闻

天天快报 | 界面 | 钛媒体 |百家号

牙牙微博 |虎嗅 | 36氪 U C头条

雪球 知乎 | 淘票票| 搜狐公众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