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北大博导遭学生嫌弃,“师资还不如中学”?
现如今,许多企业单位在招聘的时候,都会将“第一学历”列入考察标准,有一定的道理,但放大到全部现象之间(人生成就),将其绝对化,赋予“一考定终身”的意义,肯定是漏洞百出的。这无疑加重了就业市场的“学历歧视”现象。
特别是一些所谓的好单位还非985/211不招,就过分了。
新华日报评论,“第一学历”光鲜,就一定优秀吗?未必。高考分数只能代表学生在高考选拔中的水平,经过三年或四年的学习,他们的能力发展得怎么样,不完全取决于学校的牌子,而是一个动态的结果。事实上,“第一学历”崇拜的罪魁祸首,就是一些用人单位,在人力资源供大于需的“买方市场”,人为设置门槛、抬高选人标尺,导致“第一学历”论甚嚣尘上。这实际上是一种学历上的“出身论”“血统论”。
近期,一位自称取得保研资格的985本科生在网上发帖吐槽称,北大数学学院某博导硕士毕业于湘潭大学,而本科“还是XX学院没写上去”。并且表示“瞬间不想跟了”,并称“招的老师水平不如深圳中学”、“希望北大能整顿下师资”等。短短一段网帖,充斥着对北大博导“第一学历”的“嫌弃”。
这个被嫌弃的博导,叫胡俊。是北大数学学院的党委书记,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非标准有限元方法,特别是弹性力学问题及相关问题的非标准有限元方法的构造、数值分析及自适应有限元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发表相关领域的论文50余篇,曾获中国计算数学学会的“首届青年创新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德国洪堡研究奖学金等荣誉。现任三个国际期刊的编委和北京计算数学学会秘书长。
在业内,他很有名,很有成果。
可是,他本科毕业于湘潭大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
所以,哪怕他取得再大的成就,也会被北大的本科生嫌弃。
我呸。
莫非你高考时考上了北大,就可以牛叉一辈子了?
难道我们还不知道,对于很多清华北大毕业的学生来说,人生最高光的时期,就是领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个假期。还真以为了不起了。
教育部近日再次明确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英雄不问出处”,名校出来的未必都是人才,普通院校出来的未必不是人才。
最后用教资的一句话来回复这位质疑者,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其实不仅是学生,所有人都是发展过程中的人,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将来是将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