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贪腐的教育局长,或压倒一片学校

浮生若暖 作文与课件 2023-12-01

01:贪腐的教育局长,或压倒一片学校

据上游新闻统计,近期,今年全国至少已有176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医疗反腐风暴席卷全国,将医疗领域的藏污纳垢暴露于公众面前,让公众拍手称好。
然而医疗反腐持续推进的同时,教育领域也有不小波澜,多名教育局长、学校校长被查,其中以被查的余姚市教育局长王胜战最受公众关注。
医疗反腐风暴持续发酵的同时,教育领域也激起不少波澜,多名教育局长和学校校长因而被纪委监委调查。
截图来源网络
01、被人低估的教育局长
在公众眼里,教育局长绝对是一个不显山不漏水的角色,平日里在自己主管的领域忙碌着,与外界接触较少,很容易被人所忽略和低估。然而身处教育行业,自然知道教育局长的权力不小,是决定地方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少数,深刻影响着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但是,教育局远远不是清水衙门,教育局更并不是法外之地!
我们以县城教育局长为例,来分析一下教育局长的权力有多大。
一是人事权。
别看县教育局只是一个科级单位,但其有直属的事业单位,如教科研室、电教中心、资助中心等单位,又有下属的中小学校幼儿园。除却县城高中校长、副校长由县委任命外,其余大都由教育局任命和管理,再加之教师调动等,虽不能说教育局长一个人说了算,但是他不说、不点头是绝对不算的,足以见得教育局长在人事方面有很大的话语权,可以影响当地不少人的命运。
二是财务权。
按照相关规定,教育局长有参与教育经费年度计划的制订,检查督促教育投入的情况,搞好本级教育经费的管理、使用,指导学校基本建设、条件装备等工作。
而这些年,国家重视教育,各种校建项目比较多,少则十几万,多则上百万。倘若全县中小学校建项目加在一起,数目很是庞大,基本上需要经过教育局的审批,由此可知教育局长在其间的影响力。
三是择校权。
为了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很多地区都采取了划片入学政策,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学生划定学区和学校。然而一些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上更好的学校,自然需要找关系找后门,而教育局长的意见就很重要。
人事权、财务权和择校权是县教育局长的主要权力,但绝不是所有权力,还有很多不为外人所知的范畴,如校服订购、学校考核、教师职称评审、食堂承包等,教育局长都有很大的话语权。
02、贪腐的教育局长,或压倒一片学校
教育局长,特别是县城和地级市的教育局长,对当地的教育发展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如果说校长是学校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关键环节,那么教育局长则是一个地区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决定着当地教育发展的质量,影响着本区域内几万甚至几十万学生的命运和前途,实在是非常重要。
教育局长身系教育发展的大局,手握不少权力,自然有不少送上来的诱惑。然而部分人抵制不住诱惑,走上贪污腐败的道路,很大可能会影响一方教育生态,压倒不少学校。
一来,教育局长权力过于集中,其下属职工很大可能会明哲保身,不敢去举报和揭发,可能会导致腐败现象的继续和蔓延;二来下面的学校校长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只能向局长行贿,再接受下面人的贿赂,成本最终会转嫁到家长和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当地教育生态一片乌烟瘴气,间接影响学生的前途和命运。
或许教育腐败不是最大的腐败,但却是公众最痛恨的腐败,毕竟教育发展事关万千家庭命运的改变,事关无数学子的人生抉择,事关国家人才培养的重任,因此需要揪出教育领域的“害群之马”,还教育以朗朗晴天。
因此治理教育腐败,自然也是将权力关进“笼子”里,并且把“笼子”扎牢,以防邪恶之手伸出“笼子”,做出危害学生和教育的事情的同时,更要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杜绝权力失范的现象,引导教育良性发展。
如果说雪崩来临,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
那么贪腐的教育局长,或压倒一片学校。
写在结尾:与其让基层老师无休止地学习反腐倡廉知识,不如好好查查教育局长这类位高权重的人物。上梁正,下梁自然不会歪。

02:这些“教育名言”,老师们并不买账

老师,一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职业,既有传道的职责,又有育人的使命,其一言一行对学生成长有着莫大的影响。

然而就在不少老师埋头苦干,默默耕耘的时候,网络上出现了一些让老师们极为反感的话,却被一些家长和领导奉为圭臬,极大地伤害了老师们的感情。

01、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不得不说,这是老师们最反感的一句话,成了质疑老师教学成果的道德工具。

据说这句名言出自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也是其重要教育理念之一,原本应该是这样被解读的: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实则是一种学生观。任何学生作为教育对象,首先要承认他是可以教育的,是可以通过教育使他成长进步的,不是“朽木不可雕”的,这无疑是正确的,符合当前社会主义教育的理念。但“教好”又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实则是对教师的激励。要知道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做教师,即使是适合做教师的人,也不是天生都会,都是在后天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摸索,进而成长的。

所以这句话强调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责任,以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其合理性是不用置疑的。现实的情况是,这句话成了家校矛盾的“策源地”,成为众多教师头上的紧箍咒。

在一般人眼里,教师们似乎应该化身成无所不能的英雄,时时刻刻要担心被指责成一事无成的狗熊,简直是冰火两重天。

学生学习成绩进步了,这是老师应该做的,感不感谢,看我心情;学生学习成绩退步了,就是老师没教好,不是能力问题,就是态度问题,总之都是教师的问题,与其他人没有关系。

说得多了,谎言就成了真理,被很多人奉为圭臬,进而成为攻击老师、推卸自己责任的借口。

02、选择教育,就选择了奉献和清贫

时常有学校领导说:“选择教育,就选择了奉献和清贫”,借以鼓励老师要安心从教,却引得一众老师的嗤之以鼻。

把老师们的一生说成“奉献的一生”大家尚无异议,但是如果非要把老师们的命运定在一辈子只能“贫穷”上,相信老师们是不服气的。

要知道,没有一个人生来甘愿处于底层,都有向上追求物质生活的权利,这也是国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也包括普通的老师。

固然老师一个良心职业,有着自己较高的职业道德,可以比别人多奉献一些,但却不应该忽视老师们应该享有的待遇和权利,不能“只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

只谈奉献,不谈回报,是一种赤裸裸的道德绑架行为。老师是选择了教育行业,选择教书育人,工资本来就不那么光鲜,如今又要求坚持清贫,则是对老师的不公平和歧视,是对老师追求美好生活权利的一种忽视。

要知道,办好教育,就要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就必须拿出相对等的待遇和报酬。倘若只是以高尚为名,指望以极低的报酬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然后让其甘于奉献和清贫,简直是痴人说梦罢了。

名校毕业生争相入职深圳中学,却几乎无人问津乡村中学,不是最好的答案嘛。

即使外界对老师有着诸多误解,但大多数老师还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甘于奉献的教育理念,默默为教育耕耘。

03、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教育专家,人人都能发表自己的教育理念。

一旦老师批评或惩戒学生,家长便会以“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加以干涉,进而助长了“熊孩子”的嚣张气焰,导致不少学生不服从教师的管理,甚至出现殴打老师的现象。

不可否认,正确的鼓励和夸奖可以激发孩子坚持好的行为,并通过这种坚持实现深刻的自我认同,进而孩子保持足够的自信,以应对人生历程的困难。

然而夸奖过度,忽视本该有的惩戒教育,适得其反。

要知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有正确的行为,也有错误的行为。正确的行为,自然是要鼓励和夸奖,但错误的行为要予以纠正和惩戒,进而帮助孩子正向成长。倘若孩子犯错了,父母非但不予以纠正,也反对老师予以惩戒,就变相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没有错的,是值得肯定,后果可想而知。

反对老师惩戒孩子倒也罢了,更令人不解的是,有人将这一理念予以曲解,认为惩戒学生,是教师的“无能”,只要教师做的好,学生就不会犯错。
这一曲解,让不少老师哑口无言。
04、老师,孩子就交给你了
每当开学的时候,一些家长就会去学生班主任那里了解情况,顺便说上一句:“老师,孩子就交给你了。”让不少老师颇为无语。
要说家长不关心孩子的成绩,那肯定会引起不少家长的反对。然而现实情况是,不少家长因为身体、工作乃至精力问题,不能时时刻刻教育孩子,于是就把教育的所有责任,都推给学校、推给老师。
而这句“老师,孩子就交给你了”,就是最好的说明,以至于不少家长完全依赖学校和老师的教育,甚至希望老师可以全权包办孩子的一切,却忽视了自己本该承担的责任。
孩子犯错了,老师给家长打电话,要么推辞忙,要么让老师看着办,却在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气势汹汹地找老师理论。
学生成绩好,正向成长,那是孩子自己的努力;学生成绩不好,调皮捣蛋,那是老师没有教好,是老师的责任。这成为不少家长心中的真实想法。
固然学校和老师有教书育人的责任,也要保护学生人生安全的义务,在学生成长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父母永远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影响超过所有老师。
孩子最终教育成什么样,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共同决定的,所以千万不要总说“老师,孩子就交给你了。”
05、老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每当临近教师节,大街小巷就会出现这样的标语,借以赞美老师,却让不少老师暗自摇头,少有老师在外表明身份,谁也不愿意一出门就被用有色眼镜看待。
在不少眼里,老师工作稳定,工资待遇好,又有寒暑假,简直是个“铁饭碗”,又从事着教书育人的职业,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事实上,真正进了这个行业才知道,这个社会,很多人内心并不真正尊重老师。
甚至在不少人眼里,老师是清贫、斤斤计较、小气、社会地位低等代名词,跟光辉一点也沾不上边。
之所以被成为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为了更好进行道德绑架,反正也就一句话,不值钱。既然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就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要甘于清贫不求回报,就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看似尊师重教,将老师至于神坛之上,被誉为最光辉的职业,然后一举一动被放大,甚至能无错被热议,合法权益被讨论,恰恰折射出教师的地位甚是卑微。
故而有老师写道:当传统的“天地君亲师”的观念被当做“四旧”彻底砸烂,当经历过疯狂恶批臭老九的岁月,当叛逆与批判成为主流的时候,当连“批评学生”都要由法律来规定的时候,教师实际上成了一个很尴尬的弱势群体。
有些事,一个人决定不了,有些事,一个单位决定不了,于是就只能有一些人出来承担最后的恶果了。

03:教师举报16名同事职称作假,触及教师痛点

前段时间,四川省一教师认为学校侵害了公平竞业权,用表格实名举报16名同事副高级职称作假,其中大多数人有行政职务。
涉事学校是四川省自贡市光大街小学,在当地系明星学校。该教师举报称,有校领导课时量为零仍被评上副高级职称,有人借调出去多年根本没上课依旧获评,涉事学校和自流井区教体局均称举报不属实。
随后,自贡市人社局核查出1人不符合副高级职称任职资格条件。该教师认为两市级部门不正确履职起诉至法院,因请求不符合行政案件受理范围被不予立案。2023年,四川省高院审查后出具行政裁定书称,他的再审申请不符合相关规定,遂裁定驳回他的再审申请。
之所以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但在于涉事教师两年的坚守,而且还触及教师群体的痛点,职称评审问题。
教师职称作为一项晋级制度,它在过去的30年里曾发挥了积极作用,评定教师综合能力,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无疑是符合我国国情和教育发展改革实际的一项制度。
然而时至今日已经被很多人诟病,究其原因,无非是学历、教龄与职称评审制度之间的矛盾冲突。
事实上职称制度,并非教师行业独有,但不少老师却对其耿耿于怀,甚至希望取消,原因有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01、职称直接关乎教师收入
相对于其他编制行业,或多或少都有年终奖、车补等额外补贴,而教师的工资自2019年起,主要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教龄补贴四部分组成。
其中能拉开差距的主要是岗位工资,主要由教师的职称所确定,故而在一定意义上,职称高低直接关乎教师的收入。
打个比方说,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能力,同样的成绩,只是职称不同,往往相差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严重影响部分老师的积极性。
同时职称终生制,会一辈子享受相应职称的待遇。所以很多人把评上高级教师作为职业的终极目标,一旦评上就没有追求,就会千方百计要求少教课或者不教课,去往相应处室或实验室等清闲岗位坐等退休。
于是学校就会出现一种独特现象,高职称老师干活少,拿钱多,还轻松;低职称老师干活多,拿钱少,累死累活,往往引发不必要的事端。
02、名额限制,滋生腐败
由于职称直接关乎教师的收入,故而不少教师会提前几年准备,压力很大。
然而由于岗位设置有限,高一级职称的名额较少,导致部分学校指标有限甚至多年没有名额的现象,很多准备条件的优秀老师参评无门。
同时与公务员自然按年限晋升、某些部门按考试晋升不同,教师的职称靠评和审出来的,评是参予者,审是他人,两个环节,一个靠己另一个靠天,腐败由此而生。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以教师职称只要有主观因素的影响必然会产生不公平的现象,这也是焦作十七中姚老师一直所要追问的真相。
毕竟名额有限,不少优秀的老师条件相差无几,客观因素作用的不大的情况下,主观因素就会被放大,不少人通过各种关系找人,送礼,请人吃饭,使评审高级的活动成为比拼社会关系的竞赛。
03、职称评审严重影响教师间的关系
职称关乎个人收入,名额又少,难免会有竞争。平常大家的关系都处理得十分融洽,但是每到职称评定,昔日的融洽变成了争吵、上告,甚至冷嘲热讽,老师温文尔雅的形象变得粗鲁,相互间撕破脸皮。
有些场景简直不忍直视。
每一次职称评定几乎都是在争吵中、大闹中、上告中落下帷幕,给许多教师留下了难言的心痛。许多原来要好的教师,因此反目成仇,上访上告,增添纪委等部门麻烦和工作成本。
而且在职称评审中,领导阶层颇占优势。不能说评审高一级职称的都是领导,但是领导都是高职称。
故而引发教师与领导之间的矛盾,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
04、职称制度取消的可能性不大
正因为职称制度存在诸多弊端,故而不少老师呼吁取消职称制度,自然晋升。
但是,教师职称短期内取消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当前没有更好的激励制度来代替,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制度体系。故而只有改革和完善,使职称制度更科学合理,解决职称设置、标准、职数、评审等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职称的效能。
毕竟职称制度本身没有错,弊端在于职称评审机制和过程中的不公平和不透明,名额限制太死,这才是老师们真正痛恨的地方。
什么时候职称评审做到真正的公平公开公正,不限名额按条件晋升,教师安心从事教学,这才是我们所期望的方向,相信这一天终将到来。
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在文末右下角点个“在看”,让我们一起陪伴孩子的成长,并转发给更多人看。(来源于公号晨阅浮一白)

时评新号,欢迎关注



热点导读
这真的要打仗了吗?
南航空姐机舱·裸感事件
有几个人是真正关心李玟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