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研:过度背后的真相与反思|教育时评
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过度教研”的现象日益凸显,成为了许多中学老师心头的一块巨石。
这一现象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职称评定与学校经费管理的双重压力。
为了职称晋升,老师们不得不投身于论文发表与课题研究之中。
然而,这种看似积极的教研风气背后,却隐藏着不少问题。
许多学校借教研之名,实则是在圈钱。
尽管上级单位对学校的经费监管日益严格,但教研经费却往往能轻易获得批准。
在一些中等规模的学校里,每个科组都设有三到四个课题组,甚至有的老师还跨科组参与多个课题。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所谓的“教研高手”并非真正热衷于研究,而是出于社交的需要,拉帮结派,等到结题时,才匆忙拼凑一些资料应付了事。
中学老师搞教研,本身就有些勉为其难。
这并不是说他们缺乏教研能力,而是因为他们的教学任务繁重,难以分心。
为了完成这些不伦不类的教研任务,老师们不得不挤占常规的教学时间,甚至请假外出参加教研活动。
这样一来,教学进度就会受到影响,许多需要深入讲解的内容只能匆匆带过,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尤其是数理化学科,一旦知识点讲解不透,后续的学习就会留下隐患。
更令人痛心的是,许多老师参加教研并非出于自愿,而是被领导或教研员强行要求。
他们不仅要完成自己的任务,还要分担领导的工作,加上日常的资料整理、会议布置等杂务,工作量巨大,但排名却往往靠后。
一些教研员更是热衷于组织大型教研活动,要求所有学校相关科组的老师全部参加。
这些活动往往场面宏大,但内容空洞,对老师的专业成长并无实质性帮助。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
为什么要设置那么多教研员?
他们一忙起来,普通老师就要遭殃。
老师们不仅要配合他们的教研活动,还要承担额外的负担。
有时,为了配合教研活动,老师们还要早早组织学生去候场,甚至提前进行排练。
这种种现象,无不透露出教研活动的过度与失范。
其实,对于基层学校来说,最大的教研就是老老实实地把教学时间用在课堂上,让老师们沉下心来服务于学生。
县区一级的教研室也不应该总想着出教研成果,而应该更多地关注教学质量与学生的成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告别“过度教研”的困境,让教育回归其本质。
最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