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感于6岁孩子说“没啥可期待的了”:孩子的期待去哪儿了?

zbs8270886 作文与课件
2024-12-09


有感于6岁孩子说“没啥可期待的了”:孩子的期待去哪儿了?

前几天,我在《三联生活周刊》上读到一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6岁的小女孩,在母亲送她上学的路上,两人之间的一问一答透露出一种令人不安的冷漠与无感。

那是一个普通的早晨,母亲询问女儿是否吃饱、是否有体育课、是否因为父亲的批评而伤心,得到的回答都是简短而机械的。

当母亲问起是否期待上学时,小女孩毫不犹豫地回答:

“不期待。”

甚至连放学也没有期待。

最后,她淡淡地加了一句:

“我什么都不期待。”

然后,拿起书包,没有看母亲一眼,就走进了校门。


一个一年级的小女孩,为什么会如此缺乏期待呢?

文章接着揭示了答案。

小女孩的一天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早晨7点40分到校,下午5点20分放学,到家已经5点40分。

放学后,她的时间被作业、复习、课外阅读打卡等任务占据,直到晚上8点。

如果效率高,或许还能出门散步半小时,否则就直接洗漱、讲故事、睡觉。

一天的学习生活长达近14个小时,除了课间上厕所和体育课,她几乎没有自由活动的时间。

这样的生活节奏,让人不禁想问:

在这样的生活中,孩子还能期待什么呢?

正如有网友所说:

“在这简短的、紧凑的、却又漫长的将近14个小时中,上学与放学之间,我试图寻找期待。

然而,发自内心的,却又沮丧无奈地发现,我没有找到。”

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

新浪财经曾报道,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门诊日均接待量高达300人,大部分是13-16岁的青少年,其中休学的人越来越多。

据统计,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率已经超过70%。

这些孩子中,既有所谓的“学渣”,也有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我们常常认为,现在的孩子是最幸福的一代,他们生活在物质条件优越的环境中,只需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彭凯平教授团队的调查显示,30多万中国中小学生中,焦虑、抑郁、情绪失控的比例不断升高,很多孩子出现“四无”现象:

学习无动力、社交无能力、对真实的世界无兴趣、对生命价值无感受。

知乎上的一个回答获得了2.6万点赞,它指出:

“从来没人教你友谊破裂、家庭不和睦、感情受挫、亲人离世、宠物生病、遇到创伤、被欺凌、抑郁、焦虑、孤独、寂寞、压力大时该怎么办。”

这些情感生存的问题,往往被忽视,导致孩子们内心荒芜,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


儿童心理学家陈默认为,当今都市孩子现实感非常弱,他们从小到大的一切现实事务都被替代了,只知道好好学习。

这种教育方式让孩子失去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无法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活力。

教育学者黄灯则指出,教育像一场慢性炎症,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抗生素、激素,到了大学时代,终于结下了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剥夺了孩子的期待和活力,还让他们在未来面对生活的挑战时显得无力。

人类学家项飙在今年提出了“生命力”这一概念,指出教育系统正在大范围“捕获生命力”。

通过无止尽的上课、刷题、考试等方式,教育系统捕获了学生的体力、长期注意力及意义赋予能力,只是为了获得高分。

这种“捕获”是无声的、巨大的,又是持续不断的。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孩子们的内心逐渐枯萎,被无力感淹没。他们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感到生无可恋。

这种趋势还在不断扩散,无数家庭被卷入了这场学业竞争中,焦虑、抑郁从学校蔓延到家庭,教师和家长的崩溃也屡见不鲜。

回到那个6岁的小女孩,她的“没啥可期待的了”:

不仅是对自己生活的无奈表达,更是对现代教育方式的一种无声抗议。

我们应该反思:

如何才能给孩子们一个充满期待和活力的童年?

如何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意义?



热点推荐

教师离世,悄然无声的悲剧

谁能让高三告别疯狂补课,谁就是教育界的真英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作文与课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