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项目】张家港沿江地区生态保护规划——筑造长江生态经济转型的港城样本
背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长江经济带是中央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但伴随着经济开发,长江面临着诸多生态压力。2016年1月习近平指出:“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至此,长江经济带发展思路开始转变,张家港随即开启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现状——八大要素、三大问题
张家港80.5公里长的沿岸区域,汇集了岛、滩、岸、港、城、水、林、田八大地类要素,各要素之间相互交织、特征明显,构成了张家港独特的沿岸空间。
同时,张家港长江沿岸面临着城市热岛严重、生态能效较低、廊道体系破碎等三大问题。
愈演愈烈的热岛——从局部点状热岛逐渐形成块面状热岛
同时,张家港长江沿岸还面临着:城市热岛严重、生态能效较低、生态格局破碎等三大问题。
较低的生态能效——高效能的湿地、林地、绿地等生态空间少,多为农田等人工干预的生态空间
破碎的廊道体系——等级体系未形成,多为交通、河道林带,规模宽度均不足
路径——三大视角、四大内容
目前张家港各级各部门已制定大量致力于沿岸环境提升的行动方案,但相互间存在部分冲突,且多缺乏生态系统性考虑。本次规划从多规合一、生态保护、沿江-腹地三大视角,重点研究张家港沿江地区的价值使命、系统格局、保护提升、分区实施四大重点内容。
01 价值使命——审视长江视角的港城价值
长江流域:承载鸟类迁徙栖息和鱼类洄游生存的重要生态支点
苏州市域:构建沿江生态保护、区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
张家港市:产业的主平台,核心生态空间
基于价值使命的愿景目标
——一个目标、三大定位,描绘港城长江生态新画卷
02 系统格局 —— 构筑面向未来的绿色格局
规划通过识别提取生态斑块,逐次构建四级廊道体系,以农田生态系统为基质,构成沿江生态格局网络。
03 保护提升—— 促进生态绿色的要素提升
通过保护、提升、修复三大策略,优化八大沿江空间要素
04 分区框架 —— 制订行之有效的分区框架
规划构建“一江连三岛、两楔串四区、多点嵌绿底”的整体沿江空间结构,并结合岸线特征,划分“保税区-双山岛、北阴沙、大新-锦丰、大桥公园段、通洲沙西水道、东沙物流园”五大分区,制订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分区框架。
保税区—双山岛段 —— 港城联动示范区
通过局部退港还城,实现功能整体提升;通过打通江陆通风廊道,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绿化网络;将湿地引入城市,构筑湿地生境系统。
北阴沙段 —— 江上生态共享地
通过打造丰富微地形,塑造适合鸟类、鱼类停留繁衍的多样化的生境。同时,结合废弃场地的修复,引入巧妙的弹性公共空间。实现长江、湿地、森林共生,人、鸟、树和谐共生的生态栖息地。
大新—锦丰段 —— 绿色转型示范区
港口空间深入大量绿地隔离,形成生态隔离和通风廊道,绿地指状深入港口内部,期间串联多个大小规模不等的绿地节点,形成点、线结合的港口绿地空间。
大桥公园段 —— 魅力江上门户区
还原滨水空间最初风貌,生态自然低碳的景观理念,将当代文化艺术与地域滨水文化相结合,打造人、自然、城市和谐共生的生态型滨水公园。
通洲沙西水道段 —— 自然精灵歇脚地
通过营造江滩湿地、塑造多样化围垦区生境、构建水网湿地缓冲系统,打造候鸟栖息天堂。
东沙物流业段 —— 智慧园区绿色港口
结合主导风向,组织楔形绿地深入港口内部,尽可能降低港口噪声污染和环境污染;将油罐、堆场等周边硬质铺装更新为透水铺装与植草砖结合的方式,增加内部绿量。提高智能化装备和清洁能源使用的比例,增设岸电设施,减少排放。
项目部门 | 规划七所(点击可看所况简介)
项目联系 | 蔡健 13958145358、卢新宇 13588727711、郭拴群 13588702098
项目负责 | 刘维超
文稿编辑 | 陈巍、李星月、郭弘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