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育儿】小儿感冒发热、腮腺炎、带状疱疹、湿疹、脐风、腹胀、盗汗、脐炎、

2017-05-20 妇幼健康与经络食疗

中医小儿外治疗法概述

小儿疾病由于其发病迅速,变化较快,常使家长烦恼,加上服药时孩子的拒绝,打针时孩子的哭闹,常弄得家长六神无主,不知如何是好。中医宝库中不乏良法,其中外治疗法就是对小儿十分适合的既简便,又有效的好方法。家长不妨常留意收集这类治疗方法,以应一时之需。

小儿外治法,是把药物应用于体表,借药物的性能,或于药物上再加热,使药性从皮肤表部或循经络传导而发挥作用,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由于小儿服药比较困难,而相对成人皮肤嫩薄,血管丰富,易于药物的吸收,故古代儿科医家对各种外治疗法很为重视,常用的外治疗法,有下列几种:

外治法的常见类型

1.熏洗法

即用药液蒸气熏洗患儿肌表的方法。如麻疹不透用芫花、浮萍、西河柳煎汤熏洗,以助透疹;水肿可用河白草汤熏洗躯体,以发汗消肿。在应用熏洗法时,应注意避免受凉感冒。如荆柴洗剂治疗小儿感冒发热:药用柴胡、荆芥、紫苏、薄荷各30g,上药加水1000m1,浸泡20分钟,煎煮lO分钟,乘热先熏后洗全身,每次15分钟,日洗两次。连续熏洗2—4日,退热有效率达100%。

2.涂敷法

这是用新鲜中草药捣烂或用药物研末加入水或醋调匀后,涂敷于患儿体表,以治疗内脏疾病的一种方法。涂敷部位,大都在囟门、胸部、腹部及脐部、手足心肿胀部位等处。

如用鲜马齿苋、鲜蒲公英、鲜芙蓉叶、鲜丝瓜叶涂敷腮部治疗腮腺炎。

用新鲜的毛莨,洗净切碎,加食糖适量(量约10:1)捣烂拌匀,放置较长时间(最好浸l一2个月)外敷治疗背部治疗肺炎、敷腹部治疗中毒性肠麻痹。

用明雄散外涂治痄腮,药用明矾45g,雄黄50g,冰片5g,前三味研细末和匀,加75%酒精调成稀糊状,涂腮腺患处。

用明雄黄倍散治疗带状疱疹,药用枯矾、雄黄、五倍子、黄连各等份。上药研末,麻油调糊,涂抹患处,溃破者用干粉撤敷。对带状疱疹有相当的疗效。

用吴萸根、生半夏等份研末,以鸡蛋清调和,敷双侧足心,治疗小儿脐风。

用野菊花、白药外用治疗顽固性湿疹。方法是用野菊花100g,云南白药1小瓶。先用香油涂抹患处,野菊花加水浓煎,取液加盐少许,温洗创面10分钟左右,干后用云南白药粉撒敷患处,日2次。连续用药10天,有效率相当高,一些患者甚至永不复发。

用中药涂敷脐部更是小儿常用的外用方,因脐部,即神阙穴与腹内脏器有着密切的联系,敷脐疗法中的中药首先作用在局部穴位,可吸收部分中药的有效成分,并通过经络,调理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如肠麻痹、腹胀的敷脐疗法:用丁香、肉桂各5g,乌药、木香各10g,共研细末,用陈醋或黄酒调成糊状,取1/2敷于脐部,再覆盖纱布,外用胶布固定,12小时更换1次。适用于治疗各种腹腔手术后,腹部胀气,帮助肠道功能的恢复。

如盗汗的敷脐疗法:只用五倍子8g,飞朱砂2g两味药;或单用五倍子研末,水调成糊状,外敷于脐,纱布或胶布固定,以治疗顽固性盗汗。一般晚间临睡前外敷于脐,24h后取下敷药,也可连续应用数天。

如复方五倍子散外敷治疗新生儿脐炎,将五倍子、枯矾、大黄共研末混匀,高压消毒后备用。先用75%酒精棉球将脐部消毒清洁,后将上述药粉均左右,视脐深浅而用温水调成面团状塞入脐孔,外用阔胶布固定,1日1换,连用3日为1个疗程。

3.罨包法

用连须葱白、生姜、豆豉各等份加盐少许,一起捣烂,罨肚脐眼上,以祛散风寒、消理积滞。

用白芥子末、面粉各等量,加水调和,以纱布包好,敷于背部,以治肺炎后期两肺湿哕音不吸收者。

再如在夏季暑天,用延胡索、白芥子、甘遂、细辛研末,以生姜调成药饼,中心放少许丁香末,放置于肺俞、膏盲、百劳穴上,治疗哮喘。

4.热熨法

是将药物加热后,用布包裹,以摩熨肌表,不时以手移动的一种外治方法。

如用豆豉、生姜、葱白、食盐等一同炒热,熨脐腹部治疗腹部满痛。

小儿因风痰闭塞,昏沉不醒,不能服药,用生菖蒲、生艾叶、生姜各一把,捣烂如泥,再用麻油、醋炒热,用布包裹,乘热从头顶、胸背、四肢顺序熨热。

5.外贴法

这是用膏药加药末外贴或用药末调成膏状贴于局部的一种外治方法。一般常用的外贴疗法,常用中药研成细末,选用醋、酒、茶、水、米汤、药汁、姜汁等调成糊状,或再捏成饼、团、块等形状,贴敷于脐部(神阙)、足心(涌泉)及其他相关的穴位上。如用丁香、肉桂研末加少许麝香,置于普通膏药上,贴于脐部,治疗小儿慢性腹泻。

用麝香壮骨膏2张,剪成3em见方大小,分别贴于天突、膻力中、肺俞(双侧)穴,晚贴晨取,每日1次。用药3天,治疗风寒型支气管炎有效率可达81%。

贴膏疗法还可治复发性口疮,用归原贴膏(系由吴萸、细辛、上肉桂等药提炼加工而成)的药物胶布,每片4emX4cm,每晚临睡前,患者洗净双脚,擦干,将归原贴膏贴于双侧涌泉穴上。每日换药1次,一般用药4—5天即见溃疡愈合,同时见新发的溃疡点得到控制,继而痊愈。对于病程较长者可适当延长敷贴时间,以资巩固疗效。

6.蒸气吸入法

是用蒸气吸入器,使水蒸气由病儿口鼻吸入的一种疗法。用白毛夏枯草、板蓝根、川芎等药,作蒸气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鹅不食草蒸气吸入治疗鼻炎、鼻塞。

现在又改进使用中药雾化吸入法,同样可治疗气管炎、咽喉炎等呼吸道疾病。

7.发泡法

利用某些中草药敷于皮肤引起发泡的一种外治方法。常用发泡的中草药有毛莨、斑蝥等。

鲜毛莨(去叶)3L加入大蒜头一办捣烂,敷于单侧列缺穴上,24h后除去,可有水泡发出,以治急性黄疸性肝炎。

鲜毛莨(去叶)3g,捣烂敷大椎穴上,用胶布固定,6—8h后可发小泡,以治哮喘。

8.中药灌肠法

用中药煎剂灌进直肠,通过肠道黏膜的吸收起到相应的治疗作用。

如中药灌肠退热方:用石膏20—50g,金银花、连翘、板蓝根、丹皮、紫草各10—20g,黄芩、龙胆草各5一10g。加水浓煎,去渣滤液,每用50—150ml做高位保留灌肠,每日1次。治外感高热,灌肠1—3次,有效率达100%

9.中药浸泡疗法

用中药水煎液,浸泡双足亦可治病。

如明矾泡足治流涎,用白矾9—30g,溶于热水,泡双足,治流涎不止。亦治口疮、喉痹。若洗浴,还可治痱子。

如明矾凤仙花糊治鹅掌风,方法是用明矾120g,白风仙花2棵,和醋250—500ml。前二味共捣烂涂搽患处,或浸泡在醋中24小时后再浸泡手掌,连续12小时,此方亦治灰指甲、手癣、铜钱癣。

10.中药熏药疗法

中药熏药疗法广泛应用于治疗外科痈疽、肿毒、疮疡及皮肤病属于阴证或虫证者,其功能随选用之药物的不同而有温阳通络、活血消肿、软坚散结、解毒止痛以及生肌敛疮、杀虫止痒等作用。常用烟薰药物有大黄、麻黄、肉桂、干姜、桑枝、桂枝、冰片、樟脑、松香、硫磺、雄黄、侧柏叶、白芥子、乳香、没药、大枫子、木鳖子、白芨、艾叶等。

注意凡阴虚火旺、阳热毒盛者禁用,不要灼伤皮肤(需灼烫皮肤者除外,香火隔冰片灼治寻常刺疣等,须熏灼至起泡为度,此法可一次根除寻常刺疣,且不留疤痕)。


延伸阅读1:

熏洗法:是利用中药的药液及蒸气熏洗人体外表的一种治法。如夏日高热无汗,可用香薷煎汤熏洗,发汗退热;麻疹发疹初期,为助透疹,用生麻黄、浮萍、芫荽子、西河柳煎汤后,加黄酒擦洗头部和四肢,并将药液放在室内煮沸,使空气湿润,体表亦能接触药气。

涂敷法:是将新鲜的中草药捣烂,或用药物研末加入水或醋调匀后,涂敷于体表的一种外治法。如用鲜马齿苋、仙人掌、青黛、金黄散、紫金锭等,任选一种,调敷于腮部,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用吴茱萸粉涂敷于足底涌泉穴,治疗流涎等。

罨包法:是将药物置于皮肤局部,并加以包扎的一种外治法。如用皮硝包扎于脐部以消食积;用五倍子粉加食醋调药包脐内,治疗盗汗等。

冷积热敷法:是将药炒热后,用布包裹以熨肌表的一种外治法。如炒热食盐熨腹部,治疗腹痛;用生葱、食盐炒热,熨脐周围及少腹,治疗癃闭等。

敷帖法:是将药物制成软膏、药饼,或研粉撒于普通膏药上,敷贴于局部的一种外治法。如用丁香、肉桂等药粉,撒于普通膏药上贴于脐部,治疗寒证泄泻。再如在夏季三伏天,用延胡索、白芥子、甘遂、细辛研末,以生姜汁调成药饼,中心放少许丁香末,敷于肺俞、膏肓、百劳穴上,治疗哮喘等。

擦拭法:是用药液或药末擦拭局部的一种外治法。如冰硼散擦拭口腔,或用淡盐水、银花甘草水拭洗口腔,治疗鹅口疮、口疮等。


小儿有病可以拔火罐吗?


拔火罐是—种非常好的保健方法,它能促进气血流畅,营卫运行有祛风散寒,止痛作用,深受欢迎。小儿有病也可使用拔火罐疗法,只是需要用口经100px~125px的竹罐或玻璃罐,具体做法是先在局部涂上凡士林,然后迅速将罐紧紧罩在选定的皮肤上,因负压皮肤被吸入罐内而高起,约5~10分钟即可去掉。

拔火缺罐法方便适用,家庭中均可使用,对于外感风寒所致的肺炎喘嗽、腹痛、哮喘、遗尿等有较好疗效。



但对孩子使用拔火罐要注意:

●对6个月以内的乳婴儿禁用;对高热抽搐,皮肤过敏,水肿,出血倾向,有明显营养不良、皮肤感染者,均不宜拔罐。

●取下火罐时,动作要轻柔.先以食指按压罐边皮肤,同时将罐向另一侧倾斜,使空气进入罐内,罐子便会很快脱落,千万不要直接用手拔,以免损伤皮肤,增加痛苦。

以下两种外治法需要专业医生操作,不宜家庭成员自行操作:

刺四逢治疗疳症和厌食

刺四缝疗法是儿科针法中常用的一种。四缝是经外奇穴,它的位置在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四指中节横纹中点,是手三阴经所经过之处。针刺四缝可以清热、除烦、通畅百脉、调和脏腑等,常用于治疗疳症和厌食。


具体操作方法:皮肤局部消毒后,用三棱针刺约1分深,刺后用手挤出黄白色黏液少许。

调和气血的割掌指法

本法有调和气血,促进脾胃运化的作用,常用以治疗疳证和哮喘等病证。割治部位常取两手掌大鱼际处。


具体操作方法:将两手掌大鱼际部位消毒后,用大拇指掀住刀口旁约25px处,用10px宽的平口手术刀直戳割治部位,创口约长12.5px,然后挤出赤豆大黄白色脂状物,并迅速剪去,使皮肤复原,再用消毒纱布覆盖其上,若有出血则稍加压迫,然后用绷带包扎。5日后即可解除包扎。在包扎期间,注意防止感染。



延伸阅读2:

小儿因为不会表述病情,在诊治过程中诸多困难,因而儿科又称为“哑科”。本文针对小儿“夜啼”总结了部分原因及治法,望能有所助益。家庭应用时还得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辩证应用哦。






小儿夜啼,多见于3个月内的幼小婴儿。突出表现为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故民间俗呼之为“夜啼郎”。


中医认为,小儿夜啼有习惯性和病态反应的不同,病态反应多因脾寒、心热、惊恐所致。至于婴儿夜间饥饿或尿布潮湿而夜啼,以及伤乳、发热或因其他疾病而引起啼哭者,则另当别论。

婴幼儿夜啼,临床表现有轻重不同,婴儿时期没有语言表达能力,哭就是表达要求和病苦的方式,虽多属生理性的,但切不可置若罔闻。必须严密观察,找出根源,妥为调理,必要时可施以药物调治。婴幼儿夜啼的内服药物治疗多有不便,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正确选用外治法更为便捷、安全、有效。


脾脏虚寒

啼哭时哭声低弱,睡喜倦曲,腹喜摩按,四肢欠温,吮乳无力,大便溏薄,小便清长,面色青白,唇舌淡红,舌苔薄白,指纹多淡红。治宜温脾散寒,常用方为乌药散(乌药、良姜、白芍、香附)。


外治法可选:(1)热熨法:干姜、小茴香各等分,研粗末,放锅内炒热,用纱布包裹,乘热从胃脘熨至小腹,冷则易之。注意温度,防止烫伤。可多次反复使用。

(2)贴脐法:丁香、肉桂、吴茱萸各等分,共研细末。每晚临睡前取少许,用温水调成糊状,涂满脐眼,以胶布覆盖,每晚换药1次,连用3~5天。

心经积热

啼哭之声响亮,见灯火加剧,面赤唇红,烦躁不安,身腹俱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尖红苔黄,指纹较红紫。治宜清心导赤,方选导赤散(生地、木通、竹叶、甘草梢、灯芯草)加减,水煎内服。也可用青黛研成细末,睡前以灯芯草10g煎水,进服青黛粉0.6g。


外治法可选:(1)敷涌泉法:吴茱萸、栀子各5g,共研细末,鸡蛋1个,取其蛋清,将药末调制成2个药饼,于晚间睡前敷双足涌泉穴,以布带包扎或用胶布固定,次晨除去。如未效,可继续使用。

(2)保留灌肠法:取刘寄取20g,地龙3g,甘草3g,灯芯草2g,用清水200ml浓煎成30~40ml。每晚睡前2小时,用50ml注射器及12号导管将药液缓慢注入肛内,然后徐徐拨出导管,令婴儿继续俯卧10~15分钟,再用软纸在肛门处轻轻按3~5分钟,以利于药物保留。一般灌3~4次可愈。心热、脾寒两型夜啼患儿均可使用此法。

暴受惊恐

夜间突发啼哭,似见异物状,哭声不已,精神不安,睡中时作惊惕,面色青灰,脉来急数。治宜镇惊安神,可选朱砂安神丸或琥珀抱龙丸内服。亦可用蝉衣焙干、研末,每晚用温开水或钩藤10g煎汤,送服蝉衣粉1.0g。


外治法如:(1)穴敷法:朱砂20g,炒酸枣仁10g,分别研细末,和匀,以30%二甲基亚矾适量调成软膏。每晚取如黄豆大一团,置于胶布中心,贴于患儿膻中穴及双侧涌泉穴,每晚换药1次。膏内朱砂、酸枣仁均有镇心安神作用,原系用于成人心悸失眠,移用于治疗小儿夜啼亦获效。

(2)朱砂、铅粉各等分,共研细末,每次取6g,用蛋清调为稀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晚1次,连续2~3天。可镇静安神。


还有一些外治验方,用于小儿夜啼也较为适宜:(1)五倍子30g,研极细末。每晚取适量药末,用小儿自己的唾液调成糊状,再涂在患儿脐孔中,外以胶布贴紧,翌晨去掉。

(2)吴茱萸10g,研极细末,每晚睡前用蛋清调成2个小饼,敷于两足心,外用布带束之,晨起除去。或取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米醋调成糊状,放在伤湿止痛膏中心、外贴双足心涌泉穴及肚脐,每晚1次,连续2~3天。可引热下行,适用于脾胃虚寒及脏热心烦所致的夜啼。

(3)飞朱砂3g,大白芨1块。先将白芨切干,次将朱砂放粗瓷碗底上,滴清水数滴,以白芨平面将来砂磨成糊状备用。每晚睡前用新羊毫笔蘸朱砂糊涂于患儿鸠尾穴(俗称心窝处)及两手心和两足心。

(4)生枣仁10g,捣碎,置伤湿止痛膏中心,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每晚1次,连续2~3天。可养心安神,适用于心肝血虚所致的夜啼。


家庭中要注意夜啼儿的预防和护理。尽量保持居室安静,调节室温,避免受凉;乳母注意保养,饮食少吃辛辣厚味及不易消化之食物;脾寒夜啼者要保暖,心热夜啼者勿过暖,惊恐夜啼者要安静。



【育儿篇】实用!三豆饮及其加减的实操案例(发烧、眼睛红、咽峡炎、风疹等)

【育儿篇】19种实用小儿推拿教学(高清真人版)

【育儿篇】分享几个我在育儿中用过的小偏方

【育儿篇】巧用电吹风缓解了宝宝半夜咳嗽

【育儿篇】最易学小儿推拿大全【值得收藏】

【育儿篇】小儿常见腹泻多种疗法

【育儿篇】孩子健脾美食:八珍糕做法详解

【育儿篇】宝宝久咳不愈,怎么调理?

【育儿篇】观察舌苔,给孩子正确的饮食!(附舌苔辩证)【收藏贴】

【育儿篇】风寒咳嗽,超有效的简单疗法!

【育儿篇】母乳不够?按摩和食疗有诀窍!

【育儿篇】孩子咳嗽快好时,总咳几声,怎么办?

【育儿篇】吮痧,妈妈的吻是安全的刮痧板!

【育儿篇】小儿推拿之三个化痰奇穴,大人小儿通用哦

【育儿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五步曲

【育儿篇】李辛讲育儿

【育儿篇】李辛 :小便频,尿床,手脚冷,看看你孩子是否中下焦不足 | 正安

【育儿篇】李辛:爸妈身心的垃圾会成为孩子身体的阻滞

【育儿篇】研究显示:每天早睡觉的小孩大脑发育更好

【育儿篇】中医调理孩子肺部的思路

【育儿篇】孩子是缩小版的大人吗?——聊聊儿童的生理特点(一)

【育儿篇】拥有这七个朋友,孩子能一生无忧!

【育儿篇】彭鑫博士:中医古法婴幼养生全集

【育儿篇】李辛:改善体质的第一张处方(收藏帖)

【育儿篇】李辛 :小孩子玩平板电脑上瘾,可能是大人关注不够

【育儿篇】李辛 | 喝牛奶,要根据孩子的消化能力

【育儿篇】神奇的5月藏着一个长高的秘密,专家为您推荐各年龄段儿童长高处方!

不打针不吃药,就能解决孩子不好好吃饭这个“难题”!

傻瓜按摩法可让您孩子的健康赢在起跑线上

孩子经常打嗝,不能轻视

经络调理才是王道-给有哮喘、过敏性鼻炎和湿疹宝宝的妈妈之经验教训

【育儿篇】春天给孩子做艾炙长个子

【育儿篇】孩子睡着后又发烧, 要叫醒喂退烧药么?

【育儿篇】孩子发烧了,你还在用这些方法退烧吗?

【育儿篇】儿科名家王静安:小儿外治八法

【育儿篇】宝宝手中的八卦穴,居然有这种功效!

【育儿篇】一个增强小孩子抵抗力的食疗方

【育儿篇】提醒无知的父母们,别再残害你的宝贝!

【育儿篇】必知必转!异物卡喉急救法--"幼儿过年被亲戚喂开心果致呼吸不畅去世"

【育儿篇】终于找到了这个药膏的制作(宝贝保健按摩膏)

【育儿篇】关于宝贝便秘那点小事(附通便神器蜂蜜栓的做法)

【育儿篇】“扎四缝”妙用无穷,『附加病例』请转发!

【育儿篇】揉肛周的视频也出炉啦!坚持给孩子揉肛周既可以补足肾精,又可以调节脾胃功能!

【育儿篇】如何正确观察孩子的舌头?

【育儿篇】仙人揉腹法 -- 儿童版




⊙版权声明:文章及图片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免责声明:本平台偏方和中医食疗、经络养生知识仅为分享普及中医常识,不做为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或使用,更多偏方及养生知识请关注微信xiaominjys或QQ38142804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