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节】我们的节日(一)——除夕夜

百节年为首!过年是每一个中国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事。春节经过几千年的沉淀,所产生的年俗不胜枚举。史鉴带你重温中国传统年俗文化,体味浓浓的年味。

恭贺新禧,鸡年大吉

     

       除——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日暮,引申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



     五代时的后蜀国君孟昶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第二句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


      中国汉族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诗经·小雅·庭燎》篇中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把竹竿放到大火里烧,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就会膨胀,竹腔爆裂而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这也是“爆竹”称呼的由来。

      到了唐朝,发明了用火药,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北宋时,爆竹在制作技术方面有了很大改进,出现了用纸卷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炮仗”,后又改为“鞭炮”。

     唐朝宫廷之中,散钱之风盛行。唐玄宗天宝年,“内廷嫔妃,每于春时,各于禁中结伴三人至五人掷钱为戏。”。“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春日内人长打白,库中先散与金钱。”

从春日“掷钱为戏”,到“散与金钱”,后又发展到赠“洗儿钱”。据司马光《资治通鉴》称,杨贵妃生子时,“玄宗亲视之,喜赠贵妃洗儿钱”,以贺喜驱邪。至宋、元,便形成一种民俗。它与正月初一春节结合,形成早期的“压岁钱”。但当时还没有流通的货币,而只是一种特制的“压岁钱”。

除夕之夜,将橘子、荔枝等果品置于床畔,称之为“压岁果子”。

“橘”、“荔”取其谐音,含有“吉利”之意。唯压岁果子当夜不食,需等到大年初一时才取而食之。 新春到亲友家贺年时,有的地区要带上柑子,称之为“贺年柑”。“柑”,又称“大橘”,取其谐音,有“大吉”之意。主人收下大橘后,又以自己的大橘回赠,意为“互相吉利”。


除夕之夜,在古时有“扔愁帽”的习俗。夜深人静之际,人们将自己戴过的旧帽子或旧头巾悄悄扔到街上。此习俗含有“扔掉一年的忧愁,迎来一年的新喜”之意。



古人用餐往往男女不同席,只有吃年夜饭时,男女老幼都在一起吃,表示全家永远欢乐团聚;古时吃年夜饭时,桌上会放一个烧得很旺的火炉,全家人围着吃年夜饭,因此也叫“围炉”,表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古时有“除夕不空锅”的说法,也就是说:除夕夜里,人们要在饭锅里放上些干粮或其他食品(一般放在箅子上面),称为“压锅”。它表示:去年的余粮能够存放到今年,也是“年年有余”之意,依此祈盼来年生活富裕安康,温饱无虞。


图片 / 网络

文字 / 网络  张静娴  李月

编辑 / 张静娴

责编 / 宋卓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