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政会交流专题】创新社会实践育人新模式 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


创新社会实践育人新模式  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


法学院党委书记    刘任重


法学院依托法学和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和特点,自2001年开展法律援助工作、2007年开展社会志愿服务工作以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学院通过法律援助和社会工作实践,以志愿服务为宗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发挥了实践育人功能,实现了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结合,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在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教学工作中探索出了“四个结合”的实践育人模式。



一、将社会实践与引领学风建设相结合


在原有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础上,拓展社会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创新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理解专业理念,明确专业需求,树立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从关注书本知识到了解社会所需,实现知识到能力的提升,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良好学风的带动下,近三年来,法学院平均考研率达到20%,社会工作专业考研率达到25%。2017年法学院187名同学全部获得学位证和毕业证,毕业率授予学位率达到100%。2013级法学专业2班高旭男荣获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颁发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2013级法学专业2班高旭男、2014级法学专业2班郭昱杉荣获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电信集团、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颁发的“中国电信奖学金”暨“全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2014级社会工作专业1班洪佳聪同学获黑龙江省高校2016-2017年道德模范(年度人物)提名奖。


二、将社会实践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学院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安排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教学环节。注重处理素质教育、专业教育与司法考试、社工师、心理咨询师等职业技能考试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开展了课程、教学形式、考核等诸多方面的改革,强化了专业办学特色。

2017年法学院司法考试通过率达到了12.61%,心理咨询师通过率达到了56.58%,位居全省高校前列。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连续八年举办“法眼看世界”、“成长与责任”主题演讲比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及法学专业辩论赛,获奖选手代表我校参加孟繁旭杯辩论赛、省教育厅举办的“预防艾滋病”主题辩论赛、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黑龙江赛区演讲比赛中均获佳绩。法援工作部在校内外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利用“3·8国际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和“12·4宪法日”等契机深入到哈尔滨市兆麟小学、松北区欣欣怡园社区、军安小区等多个小区普法,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校内举办模拟法庭、法援新星辩论赛,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律师开展实务讲座,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法援还依托法律诊所,服务社区居民,在与哈市道里区、松北区建立的法律诊所的合作中,与社区通力合作,积极建设、不断完善,建立起定期值班、预约解答的合作机制,成果显著。


三、将社会实践与实践育人相结合


在实践活动中,着力培养学生服务与奉献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让实践与奉献相结合,实践与育人相结合,实现实践育人的目的。法援工作是为经济困难或弱势群体案件当事人给予减免收费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是一项扶助贫弱,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社会公益事业。社会工作是以服务社会弱势群体为目标的志愿活动,帮助流浪儿童、孤寡老人、农民工子女、智障儿童等需要救助的人群。因此,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承载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还兼具着培养大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爱心,关注弱势群体,倡导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和意识。

自《民事诉讼法》修订之后,从14级法学2班郭昱杉同学在全省范围内第一次出庭代理诉讼案件至今,法援工作部共受理案件48起,诉讼案件24起,劳动争议仲裁案件24起,累计挽回当事人经济损失50 余万元。而其中涉案代理人多数为经济贫困或身患残疾的弱势群体。友爱社会工作协会自与黑龙江嘉仁公益组织合作的“衣旧温暖”项目开展至今,已经顺利通过嘉仁公益组织将我校北区学生捐出的9000多件衣物顺利转捐到哈市道外区东原惠民社区等地。每年九月,协会都会定期开展针对法学院大一新生适应大学新环境为主题的素质拓展训练,在实践中提升自身能力。


四、将社会实践与就业深造相结合


法援工作部通过社会实践,将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校期间能够与职业律师对簿公堂,能打官司,并且能够打赢官司。毕业时凭借着代理案件的宝贵经历,不仅增加了毕业证的含金量,还能在激烈的择业竞争中胜出。

 2009届法学专业毕业生曾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法援社会实践,毕业后代理王老吉与加多宝凉茶诉讼案,涉案金额达数亿元。2003届法学专业毕业生蒋三努,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股权高级合伙人,以其在公益事业上的优秀表现,荣获“2014广西十大社区人物”、“2011-2014年广西十大优秀公益律师”、第五届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称号。法学院毕业生、法援工作部首任部长石贤平因其在我省法律援助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荣获黑龙江省高校2016-2017年道德模范(年度人物),就在前几天,由他代理的我校学生校外就餐被火锅燃料烫伤一案一审宣判,我方完全胜诉,石贤平的主张全部被法庭采纳。



长期以来,法学院把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打造了学生在就业、深造和创业等方面的核心竞争优势,培养了一批兼具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的优秀学子,大学生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伸援助之手,捍法律尊严”和“助人自助”的专业精神得以在学生的身心中固化。

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新征程孕育新使命,立德树人是我们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结合工作实际,在我看来,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空洞的理论、教条的思想、枯燥的说教,而是具体的事例、鲜活的案例、生动的实例。只要我们尽最大可能调动所有积极的力量,挖掘所有能动的因素,关注所有有益的环节,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立德树人内化到我们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就能激发一批又一批商大学子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融于国家发展大我之中,实现追梦到圆梦的自我净化过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放飞人生理想。



文字 / 刘任重

编辑 / 李姝宁

责编 / 钱思彤 李巍

往期回顾:

我校成功召开2018年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思政会交流专题】强化榜样引领作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思政会交流专题】凝练科研育人特色 增强思政工作凝聚力

【思政会交流专题】因时而进 因势而新  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多维思考

【思政会交流专题】夯实队伍  打牢基础  紧抓“十率” 扎实开展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政会交流专题】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