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汇加工 | 语言因素的四种效应
1 词频效应
词频效应指对低频词的加工比对高频词的加工更困难,需要的时间更长。
众多的研究结果都发现了显著的词频效应(包括拼音类文字和汉字)。Just等在1987年对中文的研究中得出了词频与注视时间的具体相关值:对一个词的注视时间与该词的词频对数的相关系数为0.71,对词中的字的注视时间与这些字的字频总和对数的相关系数为0.50。陈凌育、赵信珍和孙复川(1999)在考察汉字识别的眼动特性时也发现了识别汉字的注视次数和识别时间与字频有关,存在识别时间随字频减小而增大、识别次数随字频减小而增多的字频效应。此外,Yang和McConkie(1999)还发现词频效应不仅发生在词汇识别的早期加工阶段(低频词比高频词的凝视时间更长),在后期阶段仍很明显(低频词比高频词更易受到回视)。
为了明确字频和整词频在复合词中的作用,Yan,Tian,Bai和Rayner(2006)考察了双字词的首字字频、尾字字频和词频对汉字识别的影响。结果在句子阅读中发现了目标词的词频效应;同时字频也影响对目标词的注视时间,而且与尾字字频相比,首字字频对目标词注视时间的影响更大,但这种影响程度受目标词词频的调节:高频目标词的首字字频对目标词注视时间的影响很微弱,低频目标词的首字字频对目标词的注视时间的影响非常明显。Yan等人认为这是因为对双字词而言,在读者的心理词典中,高频词常被视为一个整体进行存储,而低频词则是由单个汉字进行存储。在对英语、荷兰语和芬兰语等拼音文字的复合词研究中,也发现词素的词频对复合词的加工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即产生了词素的词频效应,表明了词素在复合词的识别中起到重要作用。
2 熟悉度效应
在阅读中,熟悉度与词频密切联系。熟悉度效应指读者对熟悉词的注视时间短于不熟悉词。熟悉度通常是由主观评定获得。对英语的研究发现,读者对熟悉的低频词的注视时间要短于相同词频条件下的不熟悉词。而且,当熟悉度都为中等水平时,读者对高频词和低频词的加工时间没有差异。
同样,在汉字识别中,读者的眼动模式依赖于其知识经验和对汉字的熟悉性。Sun等研究了读者在识别单字时的眼动特征,结果发现读者仅注视一次就能够识别出熟悉的汉字。张仙峰和闫国利(2005)考察了词的熟悉度对阅读的影响。结果在首次注视时间、单一注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上都发现了显著的熟悉度效应,即熟悉度越高,对词的注视时间越短,同时也说明了熟悉度在词汇识别的整个阶段都发挥着作用。E-Z读者模型强调词汇识别的早期阶段就是熟悉性验证,其中词频是重要的影响因子,不过根据上述的这些研究可以看出,熟悉度更为精确地揭示了词汇识别过程,但主观性很大。尽管如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熟悉度的评定比语料库搜集的频率测定方法更具有现实意义。
3 预测性效应
预测性指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从前文中能预测后面某个字或词出现的概率,它是影响读者注视情况的又一个重要变量。预测性效应是指,与低预测性词相比,高预测性词更容易被识别,所需的注视时间更短,且被跳读的概率更大。
Rayner,Li,Juhasz和Yan(2005)考察了汉语中词的预测性(高-中-低)对词汇识别的影响。结果发现,读者对高、中预测性词的注视时间短于低预测性词,同时高预测性词的注视时间短于中预测性词;与高、中预测性词相比,低预测性词更易被注视。卢张龙、白学军和闫国利(2008)探讨了读者在阅读高预测性和低预测性双字词时的眼动特征,结果发现高预测性词的首次注视时间、凝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显著短于低预测性词。此外,Wang,Pomplun,Chen,Ko和Rayner(2010)在考察预测性效应时发现,在首次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上预测性效应显著,表明了预测性在词汇加工的早期阶段就开始发挥作用;同时在总注视时间上也发现了预测性效应,说明预测性信息同样影响着词汇加工的后期阶段。汉语预测性效应与拼音文字的研究结果一致,如在英语、法语和德语中均发现了预测性效应。
由此可见,无论是汉语还是其他语言,读者在阅读中使用了目标词的预测性信息,预测性与词频一样在词汇识别发挥着重要作用。
4 语义透明度效应
语义透明度(semantic transparency)是指复合词的语义可以从组成复合词的各个词素(词素在语言学上被定义为语法中最小的具有区别意义的单位)的语义推知的程度,其操作性定义是指整词与其词素的语义相关程度。整词与其词素相关程度高的复合词为透明词,如“美丽”、“道路”;反之,整词与其词素相关程度低的复合词为不透明词,如“马虎”、“哀否”。语义透明度效应是指语义透明度会影响到多词素词的识别过程,即透明度在汉语的加工过程中起到了促进或抑制的作用。
李馨(2008)通过操纵双字词的词频和语义透明度,记录了被试在阅读含有不同透明度双字词(透明词或不透明词)的句子时的眼动轨迹。结果发现,与不透明词相比,透明词的凝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都长于不透明词,同时透明词不易被跳读。这说明无论在词汇加工的早期阶段还是晚期阶段,透明度对双字词的加工都起到了抑制作用—读者对不透明词的加工更快。除此之外,还发现了在低频词上更易表现出语义透明度效应,透明度对低频词的注视影响更大。
语义透明度是复合词的特有属性,其他文字也存在这种特性(如在英语中,farmhouse为透明词,而snapdragon为不透明词),但它在不同语言中表现出的作用却不尽相同。
Frisson,Klement和Pollatsek(2008)探讨了语义透明度在英语中的作用,结果在凝视时间和回视路径时间上都没有发现语义透明度效应。而Juhasz(2007)却发现了显著的透明度效应,不过这种效应是由首词素和尾词素的词频效应的叠加引起的。透明度效应在芬兰语中表现的不明显,尤其是在早期的加工指标上。
词的语义透明度关系到词素与整词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复合词加工过程的重要因素。读者对透明词和不透明词的注视时间不同,表明透明词和不透明词在读者的心理词典中的存储方式可能不一样,透明度效应的存在更多的支持了读者对词的存储是混合表征(即同时存在整词和词素两种表征系统)。但由于复合词在句中的句型结构的差异以及分析指标的选择不同,导致不同实验之间的结果相互矛盾。同时由于词素的词频对整词的影响很大,因此在探讨透明度在复合词中的作用时,必须要综合考虑词频及其它可能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臧传丽, 张慢慢, 郭晓峰, 刘娟, 闫国利, & 白学军. (2012). 中文词汇加工的若干效应:基于眼动研究的证据. 心理科学进展, 20(9), 1382-1392.
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小编联系,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
感谢您抽出
更多精彩请点击下列分类文章
↓↓↓
无论发生了什么,督导师和被督导者都必须勇敢地去检查,以发现它对治疗中的困难能揭示些什么。
微信编辑器 主编编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