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 | 精神分析答疑(八)
曾奇峰老师答疑推文说明:从2013年开始,曾老师网络答疑升级为网络学习集训,内容除答疑外,包括梦的解析、案例督导和电影解读。具体网络课程请见推文:干货贴 | 精神分析网络初级课程(50学时) ,如培训材料链接失效,请留言,小僧会尽快发给您新的链接。
【问题1】
Q:如何能更好地学习防御机制,《101种防御机制》这本书因为他分得很细,觉得一点一点学习起来很痛苦。
A:我觉得学很多东西,需要找一伙人一起学。
Q:我是这样,找朋友一起学,按那个书上,一点一点地学,大约学到20多条的时候,就想以后再也不要让我看到这本书了。
A:为什么呢?
Q:因为就是感觉很枯燥,里面一些防御机制,我们都没有很深的体会,就感受不到。
A:但是我告诉你我的感觉是什么,我隔一段时间就把这本书拿出来翻翻,一边翻一遍拍案叫绝,这本书写得太好了。
Q:对自己用到的有感觉,对自己没用到或没领悟到的防御机制,就感觉比较远。
A:那我们中心商量一下,开一个3天的班,集中搞防御机制的培训,这个非常非常好玩。你会觉得有些没用过,但一起讨论的话,至少我自己感觉啊,101种防御机制,其中80条我都用过的。
Q:防御机制在咨询中如何起到作用?
A:如果一个人经常用低级的防御机制的话,就经不起风吹雨打,所以我们要把他换成稍高级别的防御机制,这个是经典的客体关系里说的。在自体心理学里,重要性放在1.5位,显得不那么重要。但是,我的感觉就是,移情与反移情有时候可能太深了一点,放在一起也是一种防御,就是需要过于过于细微的观察才能了解到这些东西,但是,我们看一个人的单个防御机制,这个非常快地就能觉察到。
【问题2】
Q:看到俄狄浦斯冲突,可以解释一下在人际关系当中,当和与别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选择的是过度退让,积压太多后,就会很失望,就会对人有点恐惧,对世界有点厌倦,这是不是和小时候父母对我的方式有关?
A:肯定的,所有的问题这样归结是不会有错的。
Q:我现在知道这种退让是不对的,但下次还是会这样,不愿意自己的利益受损,但又希望大家的关系和谐一些。我这样是不是有问题?
A:的确是有问题啊。我准备送一个礼物,就是给你一个解释,你刚说是过度退让,过度两字很值得注意,过度是你本来退3分就可以了,你退了7分,这就叫过度,对不对?然后多出来的4分是怎么来的,你能告诉我吗?
Q:害怕别人对我的攻击,害怕报复。
A:不是,有可能不是。有可能是你的自我攻击,然后把它投射成别人攻击你。就是,本来某一件事情,让你退3分就可以了,但你事实上退了7分,多出的4分是怎么来的,就是你对别人的攻击,一转折就是,你本来要攻击别人4分,你又怕被别人报复,你愿承认被别人攻击,你把这4分想成别人攻击你,所以在3分退让的基础上,再加了4分,所以这4分跟任何事件没关系,而是你的性格层面的固定值,就是你在所有退让里面都会加这4分。
Q:这是对自我的攻击。但是,我觉得在同样的情况下,可能有的人不像我这样方式,这个是跟个性有关系吗?
A:个性等于早年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基因已经重要到我们不管它的程度了。基因太重要了,可以忽略不记。
Q:另外,我和女儿的关系,也是我早年一种关系的转移吗?
A:完全可能啊。
Q:也可能是我与兄弟姐妹关系的重现?
A:也有可能。
来源:曾奇峰老师
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小编联系,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
感谢您抽出
更多精彩请点击下列分类文章
↓↓↓
并非所有的治疗师都会对同一个患者产生相同的反移情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