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生命 是一场摆脱别人期待,成为自己的 英雄之旅
王朔 的电影《看上去很美》唤醒了我沉睡多年的幼儿园的记忆。
老师凶巴巴的训斥,被强迫睡觉时的挨打,被迫吃下幼儿园饭菜里让我恶心到吐的肥肉……,记忆虽然支离破碎,却顽固地扎在心里,成为年幼的阴影。
终于有一天,我从幼儿园出逃,跑到了父亲工作的地方找到父亲。
感谢那个年代人贩子还不猖獗。
也感谢父母从此再也没有把我送去那个可怕的冰冷的院墙里。
《看上去很美》中屡屡不能得到小红花的小男孩方枪枪,在与老师的斗争中试图找到尊严找到自由。对抗中,他被老师孤立被惩罚,他像一个孤独的斗士,尝试过努力表现,逃跑,爆粗口、暴力……,最后终究没有逃脱被关可怕的黑禁闭,他更无法逃离幼儿园那个高高的院墙。
在幼儿园的挣扎,证明在我们年幼的心里,自由是最原始的需求。
有人说,幼儿园高高的院墙如同我们人生的高墙,你所有的行为都只能发生在高墙的规则之内。
该睡觉的点不睡,枪枪是错误的;别人会自己脱衣服,枪枪不会,枪枪是被嘲笑的;大家都得到小红花,而枪枪没有,枪枪是边缘化的……
该读书的年龄,你去捣鼓乐器,你是错的;该结婚的年龄,你还单着剩着,你是不对的;结婚了不要孩子,你是大逆不道的;别人都忙着赚钱,而你执着于精神世界,你是与社会脱节的……
只要“别人都那样”,而你没有“那样”,你就是另类的错误的。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无声告白》
从小,我们被教育要做好人要服从要听话,然后我们自己也不断努力成为外围世界认同的、期待的那个我。我们却在越来越多的“好”与“是”中,逐渐忘记真正的自己并失去真正的自己。
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给予我们爱与关怀,这让我们根本无法拒绝他们的期待。在一次次的选择迎合中,最初的真正的自己便逐渐消失淡去。
我们去哪所学校,学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找哪一个爱人,每一样都需要通过父母的检阅甚至他们直接做好选项。
常常,我们对父母说的更多的是“是”,而不是代表着自我意志的“不”。“不”的背后隐藏着我们原始的对自由意志的渴望,“不”意味着对父母的抗拒与背离,这有违我们传统的孝。
动漫之王宫崎骏曾经说:
我从来不考虑观众。
是的,一旦注重了别人的想法,作品就会因商业化而失去原有的表达和艺术性。而宫崎骏不考虑观众,尊从了自己的内心,让观众看到一个独特的前所未有的宫崎骏。
很多领域中的强者,都不会从众,他们只会遵从自己的意志并坚持自己的自我意识,从而有了最终的强大。
股神巴菲特,他父亲一再对他说:尊重你的感觉,你的感觉越是别具一格,别人越喜欢对你说三道四,你就越需要相信自己的感觉。
巴菲特说,这是他生命中最宝贵的教诲。因为这种教诲深入骨髓,他才能做到“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
而更多的人,无法在外部世界坚持做自己,同时他的内心也极度不喜欢外部世界中那个被迫追随大众的自己。
生活的真相往往是这样的:让别人满意不让别人痛,就要让自己痛。
而生活的秩序往往是这样的:我好,你好,世界才是真的好。
美国作家约瑟夫·坎贝尔把“成为自己”称为“英雄之旅”。
在我们习惯了对生活对社会妥协之后,想“成为自己”,这确实需要极大的打破和谐的勇气,犹如唐吉柯德的执着和勇气,它甚至是被社会嘲笑的。
摆脱别人期待的生命才是有活力的自由的生命。
成为自己,在外部世界做自己期待的自己,同时我们又活在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里,学会不带敌意的拒绝与距离,处理好坚持与妥协的矛盾,这恰恰也是成为自己的最完美体现。
如果觉得文章对您有启发,欢迎分享转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