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2月2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鲁迅:滚蛋!—— 面对无休止的被过度赏析

2017-11-15 啰嗦鬼 梅子书房


鲁迅,一直都是我初中时的阴影。

并不是因为鲁迅的文章多么深刻,让我感受到革命时期的人与人之间人性的破灭,更多的是老师过度的解读,使我对“鲁迅”的无休无止的被赏析。




2014年成都十二中公开课,语文老师教授流沙河的《理想》赏析时讲到《理想》在燃烧,而流沙河在台下却说“只是熟人约稿”。


作家周国平,几年前曾做过一份语文阅读题,分析他本人的散文,对照标准答案后自己只得了69分。


昨天晚上在车上刷知乎,看到了一系列恶搞讽刺鲁迅文章过度赏析的段子,当然也有一些真实的比如“晚安”的赏析,想想自己悲惨的初中时光,于是就忍不住的把这些段子搬运到公众号里面,侵转删。



鲁迅:晚安

语文老师:“晚安”中“晚”字点明了时间,令人联想到天色已暗,象征着当时社会的黑暗。而在这黑色的天空下人们却感到“安”,侧面反映出人民的麻木,而句末的感叹号体现出了鲁迅对人民麻木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待到伟大的人物成为化石,人们都称他伟人时,他已经变成了傀儡。

读鲁迅最滑稽的事莫过于太过于推崇鲁迅,以至于成了鲁迅笔下所诅咒的人,而把鲁迅当成了新神明或是新时代下的孔夫子,把《朝花夕拾》当成微言大义的《春秋》。




鲁迅:滚蛋!

语文老师:“滚”本意俯身转动,这里指旧社会人民处于压迫中,没有人权无法直立的痛,“滚”还代表情绪的宣泄,表明鲁迅对现状的厌恶和对敌人的憎恨;“蛋”指鸡的卵,外壳坚硬,内部柔软,鲁迅讽刺了反动势力外强中干,可以击破,表达了对新时代的期盼,同时“蛋”是生命的最初形态,预示着新生即将到来。


正如“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一旦发生,就定格了,没人能改变,但是任何个人,党派,团体,都可以用自己的态度解读。有些解读荒谬,搞笑,一本正经,但终归是解读的一种。


我们的教育终归是服务于社会制度的一种体制内的事情,教育的最强权者通过社会契约的需求与约定制定了教育目的,这些东西也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实现教育目的的教育途径。



鲁迅:你们赢了。

语文老师:这显然不是鲁迅对现实的妥协,反而预示着未来更大的动荡。“你们”代表着腐朽、软弱、专制的统治阶级,“你们”二字也说明鲁迅坚决与其划清界限,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将与敌对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赢了”本意是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但这个结果是“你们”,也就是人民的对立面所取得的,说明当时处于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只有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毫无反抗之力和改变现状的可能。


或许是出于人类的潜意识,总要把一些事情找一个美名其曰的依靠,就比如:耶稣等等。有了一个精神上的归宿或者说是依靠,在解决不了有些事情的时候可以归咎到“天命”这种东西或者祈求上帝帮忙等等。



鲁迅:MDZZ

语文老师:4个字母简短有力,含蓄表达妈的智障之意,留给读者以思考想象的空间,这也是鲁迅对于时代,对于大众,对于国家麻木和不思进取的痛斥,透露出鲁迅先生内心不可言说的愤怒与无奈。


语文阅读难道不是要为学生留下广阔的人文和思想空间?


很多时候,作家的创作灵感源自于冲动,就如《蓝色多瑙河》的诞生一样,根本就没有语文教师想得多、想得细、想得高深。


如果真的要说赏析一篇文章,也应该根据历史背景,人物性格,历史大事件等综合联系,但目前初高中语文老师普遍是重点本科或者研究生,并没有深入了解一个作家所处的历史背景,人物性格等等,获取最多的途径大约就是教科书。从教科书上面获取的到教授教科书上面规定的,一环一环扣死了大家的文章。



鲁迅:我选择狗带

语文老师:选择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在有选项的前提下,人们往往会考虑对自己利好的一面,但鲁迅先生却振臂高呼选择去死(go die),这是一种多么悲凉、万念俱灰的感受,体现了鲁迅在这腐朽的吃人社会无情的压迫中身心遭受了巨大的摧残后做出了最后的选择;狗带是英文直译,鲁迅先生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里写过自己并不会英文,但在这里出现了一个不合时宜的英文单词,讽刺意味呼之欲出,意在抨击当时上流社会崇洋媚外的风气,同时狗带是个负能量的词,用在此处也意在嘲讽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取其糟粕去其精华”的怪现象,这点与是鲁迅在《拿来主义》中所倡导的“拿来主义未尝不可,但这个拿是有选择的拿,为我所用的拿,不亢不卑的拿”的态度不谋而合。


一件事情既然存在就有它本身的合理性存在,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当作家发表了某篇文章之后,这篇文章已经不属于作家所有,他已经衍生出一千个林黛玉了,至于哪种说法正确,怕是作家自己都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鲁迅:此人已死,有事烧纸

语文老师:明明活着,却说自己死了,体现出鲁迅先生所承受的极大悲哀和无尽感伤,同时古语有云“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鲁迅只说了人死,心并未亡,说明尽管悲痛,但他的心情沮丧、意志消沉还未到不能自拔的地步。“有事”直指在强权压迫下人人自危,只求自保,生怕与其他人有所沾染,只能苟延残喘的活着,“烧纸”原本是传统习俗,在这里被鲁迅先生夸张放大,表达了鲁迅对封建习俗和思想的无情鞭挞以及对于民主开放的追求和向往。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尊重师长,在初高中阶段,绝大多数的人把教师教授的知识当作金规严律,很少有抵抗质疑,或者认真独立思考的,我们连作业都写不完的年代何谈去思考。

当然天才另算,毕竟是少数的。这个世界的发展取决于少数天才,但大趋势还是要看多数的平庸者。



原文来自于公众号“啰嗦鬼”。文章对语文教学中对一些文章的过度解读进行了吐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一百种鲜花就有一百种美,而在很多选项中,只能选出唯一正确答案,都是在限制和禁锢学生的思想。周国平作为作者,按语文教学要求解读自己的文章,结果只得69分,这是对语文教学最大的讽刺。



也许你还想阅读下列更多文章。


1.以爱代替孝,以尊重代替顺


2.社会敬老爱老,也需老人自爱——揭穿一个长寿老人的骗局


3.用图片记录,用镜头思考,四十张你从没见过的图带你穿越七十年


4.从“父母一切为了孩子”到生命独立的觉醒


5.真正的生命 是一场摆脱别人期待,成为自己的 英雄之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