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2月2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蜚声国际的“红色新闻兵”去世,留下十万珍贵文革照片!

视界书房 2020-10-11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2016年,李振盛在其纽约皇后区寓所前的花园里

蜚声国际获多个摄影大奖的中国摄影师李振盛在美国因脑溢血去世,享年80岁。

2013年,李振盛获得了被誉为“国际摄影界的奥斯卡奖”的露西纪实摄影杰出成就奖,这是中国摄影家首次获此殊荣。

李振盛是前《黑龙江日报》摄影记者。在文G期间,他拍下了数万张照片,部分照片从未见过报或者在其他场合公开,其中有大量本应销毁的「为文G抹黑」的照片。为保存这些高风险的照片,他将这近两万张「负面」底片藏在家中地板之下,加上细心保存的另外八万张——共计十万张底片,为文G保存了珍贵的一手影像资料。关于这些照片的书《红色新闻兵》已经在2003年出版,并以成英、法、德、意、西、日等六种语言发行,但中文版一直没有面世。2018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了该书的繁体中文版。《红色新闻兵》(Red-Color News Soldier)是最系统最全面记录文革的摄影画册。



国际评论

「李振盛不朽的作品集是由大批判、处决、群众的政治狂热等照片构成的。儘管他无法完全理解当时发生的情况,却用相机记录下了一个社会的崩溃、无理性的狂暴、疯狂的崇拜和人性的沦丧。这些照片既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振盛是当今中国的英雄。」

——美国《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李振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新闻摄影家,他所珍藏的这些数以万计的文G照片十分宝贵。由于这批罕见的照片,李振盛用他的双手留下了历史见证。」

——美国《时代週刊》(Time)


「李振盛的这些照片令人悲痛,它们成为了独特视觉档案的一部分。」

——英国《泰晤士报》(The Times)

 

「长期以来,李振盛一直完好地保存著他在当时拍摄的数万张黑白底片。今天,这些底片依然安在,原封未动,丝毫未损,极具历史意义。」

——法国《新观察家》杂志(Le Nouvel Observateur)

 

「《红色新闻兵》强有力地体现了摄影艺术作为时代见证的重要意义。」

——瑞士《每日新闻》(Tages-Anzeiger)


「通过隐藏他的照片,李振盛保存了文化大革命的完整图像。」

——西班牙《国家报》(EI País)


「李振盛所拥有的大量文G纪实照片,浓缩了那个特殊年代众多人物的命运。黑白照片的质感,更能反映火红年代的惊心动魄。一张好的照片。胜过千言万语。」

——香港《亚洲周刊》


《红色新闻兵》精选超过300张照片,真实呈现文G的方方面面,包括批斗会、戴高帽、坐飞机、破四旧、样板戏、忠字舞、集体劳动、大游行等等,将读者带回文G狂热、赤诚、暴力、荒诞的历史现场。


佛像被戴上高帽,从佛堂中搬到庭院里展览示众 李振盛 摄


红卫兵在批斗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兼哈尔滨市委第一书记任仲夷 李振盛 摄


1967年,松花江举办群众性游泳活动。游泳者水中高呼口号。李振盛 摄


1968年10月1日 高举毛主席像欢度国庆,摄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李振盛摄
摄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李振盛摄
1968年4月16日 虔诚者,摄于黑龙江 李振盛摄
1967年4月27日,哈尔滨市北方大厦广场举行的批判走资派大会 李振盛摄

1966年10月5日,北京天安门广场,激情燃烧的岁月  李振盛摄
198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指控腐败的叛乱分子被处决,右边一名警卫正在将一发子弹交给处决的人 李振盛摄
解放军飞行员在阅读《毛主席语录》 李振盛摄

下水前读一段语录 李振盛摄

1968年4月28日,五岁小女孩成为全省学毛著代表,在哈尔滨人民体育场给红卫兵表演  李振盛摄
1966年10月1日,国庆17周年大游行,摄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大直街秋林公司  李振盛摄


「由于格外的耐心,由于本就极易在那场风暴中消失的勇气,这些记述才得以存在。」

——法国《世界报》(Le Monde)


「李振盛的这些令人无法抗拒的图片。让人们瞥见画面外曾经发生的故事,成为一段空前的历史的证词。」

——法国《人道报》(L’Humanité)




点亮下方“在看”,一起召唤更多老读者


收看更多精彩:

1.默克尔,欧洲的罪人!

2.黑潮泛滥!在美华裔被迫向黑人下跪!

3.种族主义能毁掉美国,也能毁掉中国!

4.朝鲜战争70周年丨谁是最可恨的人?

5.不否定文革,那叫没良心;想否定改开,那叫没头脑

6.那十年之谜与历史真相

7.为什么学校不教逻辑学?

8.王朔:看见西方灿烂文化,我的内心感觉十分崩溃!

9.「对于丑人,细看是一种残忍」

10.让中国陷入300年黑暗的民族罪人

11.正能量的逻辑:不歌德就是缺德

12.出轨、离婚、狗血人生……婚姻里的一地鸡毛,《金瓶梅》早在几百年前就说尽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