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案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探究与兴趣目标
科学探究的8个要素: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
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
(三)科学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引导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具体如下:
①发觉与描述自然现象因果问题的能力觉察、产生和叙述另有假说和理论的能力
②产生逻辑预测的能力
③计划和实施控制实验测试假说的能力
④收集、组织和分析实验数据与相关资料的能力
⑤作出和运用合理结论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册科学包含四个单元,共12课,但是却包含了18个主要概念的分布:
物质科学领域
1.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
2.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
3.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
4.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
5.力作用于物体,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6.机械能、声、光、热、电、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生命科学领域
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8.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9.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10.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11.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
12.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13.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
14.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
15.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技术与工程领域
16.人们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
17.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
18.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在以上18个涉及的概念中,1、4、5、6、13、16、17、18是本学期的重点知识,但是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掌握的度,既不过于浅显,让二年级学生感觉没有在科学通过探究得到成就感;也不能加大教学难点,让学生望而却步,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并激发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及生活经验来系统、科学的学习本册科学知识,并引导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并思考生活中事物间的联系,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也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既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与科学思维,同时也认识到我们美好的世界,是需要学生自己去爱护、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三、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给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学生学习的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从摆放科学书及实验用具开始,引导学生如何听讲、如何记录实验报告单、如何创新科学作业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都是在每节课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过程。在课堂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习中仍应充分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此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2.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并结合课程知识和能力目标设计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实际生活中引导与科学间的联系,引导并让学生认识到学科学是真正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中。并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3.儿童的科学探究习惯及科学素养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学生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探究实验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科学探究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思维,并对现有的事物敢于质疑,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能力。
4.建构合理、科学的奖励制度,让学生学正确认识到自己教好的学习习惯及科学探究能力对自己科学学习的帮助。在奖励机制上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这种机制中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起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科学研发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科学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锐,与一年级相比,经过一年的科学教育,有了一定的课堂常规;但与中年级学生相比,又有较强的创新思维,所以在教授中,既要引导学生继续保持较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又要保护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好奇心。引导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欲、让学生在学生科学常识的基础上,学习科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真正做到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真谛。
五、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 教学内容 | 课时 | 教学要求 |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 教具 学具 | 实践 活动 | |
1-4 | 第一单元 关心天气 | 1.今天天气怎么样 | 1 | 1.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会用简单的符号表示天气。 2.会从不同的维度描述今天的天气,知道天气预报中的气象要素。 | 重点:认识常见的气象符号。 难点:分析天气预报中的气象要素。 | 1.教师材料:PPT。 2.学生材料:每组天气符号设计卡片若干张、天气符号卡片1套。 | 1.设计天气符号 2.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 |
2.天气的影响 | 1 | 1.关注天气变化给生活带来的影响,意识到不同行业的人都要关心天气。 2.知道恶劣天气会给生产生活带来危害,意识到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可以减少损失。 3.会制作晴雨花,知道晴雨花可以反映空气湿度。 | 重点:天气变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 难点:引导学生关注恶劣天气所带来的危害。 | 1.教师材料:PPT、氯化钴泡制的晴雨花。 2.学生材料:每组天气图片卡1套,剪刀1把、喷壶1个、铁丝1根,浓盐水、蓝色皱纹纸各若干。 | 1.制作晴雨花。 | ||
3.四季的天气 | 1 | 1.体会四季天气的不同,了解每个季节典型的天气特征。 2.阅读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了解其中相关气象信息。 | 重点:每个季节的典型特征和物候特征现象。 难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 | 1.教师材料:PPT。 2.学生材料:每组四季动植物图片卡1套,二十四节气图1张。 | 1.给四季的动植物排序。 2.理解二十四节气图。 | ||
5-8 | 第二单元 天空中的星体 | 4.晒太阳 | 1 | 1.通过多种感官感知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2.能够利用太阳的东升西落辨认方向。 3.愿意观察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并发现太阳的运动规律。 | 重点: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能够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难点:观察并描述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 | 1.教师材料:PPT。 2.学生材料:塑料瓶、黑色塑料袋、水。 | 1.做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2.观察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 |
5.看月亮 | 1 | 1.通过观察月亮以及月相盒模型,知道月亮有不同的形状。 2.通过观察月亮位置的变化,知道月亮和太阳一样东升西落。 3.愿意观察月亮,感受月亮形状变化的神奇。 4.通过阅读人类观察月亮的科学史,感受科学技术的进步。 | 重点:通过画记忆中的月亮,看月相盒中的月亮以及观测实际的月亮,知道月亮有不同的形状。 难点:能够观测月亮也和太阳一样东升西落。 | 1.教师材料:PPT、观星天文望远镜。 2.学生材料:月相盒、月相卡片、伽利略望远镜、月相记录单。 | 1.观察月相盒中的“月亮”的形状。 2.观察一天中月亮位置的变化。 3.利用伽利略望远镜观察月亮。 | ||
6.数星星 | 1 | 1.观察星空,知道星星有大小、明暗的区别。 2.知道星星也和太阳、月亮一样是天空中的星体。 3.能够对“为什么白天看不到星星”作出猜想,并与同伴一起探索其中的秘密。 4.愿意观察星星,对星空感兴趣。 | 重点:观察星空,知道星星有大小、明暗的区别。 难点:探索白天看到星星的秘密。 | 1.教师材料:PPT。 2.学生材料:小手电(两种)。 | 1.探索白天看不到星星的秘密。
| ||
9-12 |
第三单元 用力以后 | 7.推和拉 | 1 | 1.看图交流,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推和拉的动作。 2.通过分析开关抽屉等活动,认识到推力和拉力的存在。 3.通过分析具体事例,知道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 | 重点:在推和拉的活动中,感受推力和拉力,认识这两种常见的力。 难点:感受到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 | 1.教师材料:PPT 2.学生材料:每组小推车1个、超市购物图1张、金属钩码1盒、拉力器1个。 | 1.使用拉力器比比谁的拉力大。 2.超市购物体会推和拉。 |
8.形状改变了 | 1 | 1.在对脸部、铁丝、海绵等丰富材料用力的活动中感知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2.在动手做中了解拉、压、弯、扭等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基本方法。 3.通过探究实验,初步认识拉力的大小对橡皮筋拉伸长度是有影响的。 | 重点: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行形变。 难点:了解拉、压、弯、扭等作用是改变物体的形状的基本方法。 | 1.教师材料:PPT。 2.学生材料:每组橡皮檫、气球、海绵、铁丝、橡皮筋各一个,磁力钩3个、钩码1盒、橡皮筋3根。 | 1.改变物体的形状。 2.探究里与橡皮筋长度变化的关系。 | ||
9.动起来和停下来 | 1 | 1.能借助生活经验,初步建立起力与物体运动状态间的联系。 2.通过体验活动,感受到力可以改变运动的快慢、方向、启动和停止。 3.感知改变施力的大小和方向,就能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 重点: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方向、启动和停止。 难点:通过改变施力的大小和方向,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教师材料:PPT。 学生材料:每组玩具小车2辆、钩码1盒、小球桌1个、乒乓球2个、吸管2根。 | 1.让小车动起来、停下来,体会用力的不同。 2.吹乒乓球游戏。 | ||
13—16 | 第四单元 奇妙的光 | 10.明亮和黑暗 | 1 | 1.能够想办法让光进入封闭纸盒中,会用“有光才能看见物体”表述光的作用。 2.通过探究手电筒光斑的变化,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3.知道不同的生活场景对于亮和暗的要求不同,学会保护眼睛的办法。 4.会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读书和学习。 | 重点:认识光是看见物体的重要条件之一。 难点:学会探究手电筒放置位置的远近与光斑的关系,并猜想光斑亮度变化的原因。 | 1.教师材料:PPT。 2.学生材料:每组内有图画、四周有孔、可封闭的纸盒1个、手电筒1个、彩色卡纸1张、白色卡纸1张、笔1支。 | 1.想办法看清封闭纸盒里的图画。 2.探究手电筒放置的远近与光斑的关系。 |
11.透明与不透明 | 1 | 1.通过观察一些典型的物体,发现光可以透过某些物体或材料,知道物体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2.通过联系生活,了解不同透明度材料的作用与运用。 3.通过了解不同透明度材料制作的产品,体会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 重点:会用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描述物体或材料的性质。 难点:认识到透明与透光的异同。 | 1.教师材料:不同透明度的灯泡(含点亮装置),可视与不可视的储物箱。 2.学生材料:(1)每组透明玻璃纸、半透明玻璃纸、不透明玻璃纸各1张。 (2)每组塑料垫板、保鲜袋、练习本、打印纸、装有水的透明玻璃杯个个。 (3)透明、半透明灯泡各一个。 | 1.观察玻璃片、毛玻璃片、瓷砖片。(也可用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玻璃纸代替) 2.透过不同透明度的物体看木块。 3.观察比较两种灯泡的玻璃和灯光。 | ||
12.玩玻璃纸 | 1 | 1.通过探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实验,知道物体在色光的照射下会改变原来的颜色。 2.能发现透过彩色透明玻璃纸看物体,物体的颜色会变化。 3.通过玩玻璃纸,认识到光与色彩的变化充满了奇妙和趣味。 | 重点:探究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原因。 难点:理解光透过不同颜色玻璃纸能改变物体原来颜色。 | 1.教师材料:PPT。 2.学生材料:不同颜色玻璃纸、白色娃娃裙、手电筒。 | 1.探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原因。 2.探究透过玻璃纸看狮子“变身”的秘密。 3.透过不同颜色的透明玻璃纸去看更多的物体。 | ||
17 | 专项学习 | 向工程师那样 | 1 | 1.能动手动脑,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出满足需求的风向标,并向同伴展示。 2.继续在实践中经历工程活动的三个基本环节:明确问题、设计制作和展示分享,体验像工程师那样工作。 3.通过阅读爱迪生的故事和设计制作风向标,进一步激发发明创造的展望。 | 重点:设计并制作风向标。 难点:找到并解决制作风向标时遇到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 1.教师材料:PPT。 2.学生材料:纸、笔、硬纸片、剪刀、胶带、大头针、吸管、铅笔等。 | 1.制作风向标。 |
期末复习 |
本资源转自小学辅导网
1. 今天天气怎么样
【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会用简单的符号表示天气。
2.会从不同的维度描述今天的天气,知道天气预报中的气象要素。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的气象符号。
【教学难点】
分析天气预报中的气象要素。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
学生材料:每组天气符号设计卡片若干、天气符号卡1套。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带领学生到室外)同学们,你觉得今天天气怎么样啊?你能用恰当的词描述今天的天气吗?(引导学生从感官入手,描述他们看到的:云朵、太阳等,感受到的:刮风、暖和与寒冷等)雪花老师微信:x3481913332
2.(回到教室)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今天天气怎么样》。(板书课题:今天天气怎么样)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体验活动,意在让学生感受今天的天气,充分调动原有知识、经验,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符号来表示今天的天气,了解今天天气的主要特征。
1.除了用词语描述天气,你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表示天气?
2.学生交流讨论,引导学生用图画描述天气。怎么用图画描述天气呢?
3.学生用图画描述今天的天气,在小组内展示交流,评选出“内容准确、结构简单、图案美观”的优秀作品。
4.比较各组推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寻找作品的共性,认识符号的内涵。
5.讲述:同学们画的很好!可是风你怎么表示呢?风是看不见的,可以用一些形象的图案来表示,如用箭头的方向表示风向,用箭头的粗细或多少表示风力的大小;也可以画一面小红旗,用红旗的舒展程度表示风力的大小等。
[设计意图:知道可以用符号来表示天气现象。]
三、交流曾经经历过的天气,认识各种标准的天气符号
1.除了像今天的天气,你曾经还遇到过哪些不同的天气?
2.观看天气视频,描述在这样的天气里会有什么感受?
3.这么复杂繁多的天气现象,通过文字或者图画描述都很麻烦。你有什么好办法把它们简单易懂地表示出来吗?
4.从刚才对风的描述中,你有什么启发?
5.那些形象的图案就是符号。符号是人们共同约定用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天气符号是表示各种天气现象的专用符号。
6.请说说天气符号的优点是什么?
7.天气符号具有简洁性和形象性,简洁明了。
8.为了方便人们了解天气状况,传递气象信息,气象部门专门制作了天气符号。
9.看书第8页的天气符号。它们画的什么内容?表示什么天气?
10.回忆你看过的天气预报,除了以上信息,你还想补充哪些方面的信息?
11.PPT:注意穿衣指数、降水概率、紫外线指数以及空气质量指数等。描述在这样的天气里会有什么感受。
12.活动:猜一猜、认一认,下面表示不同天气的标准气象符号有什么意义?
13.你怎么区分这些符号呢?比如给出小雨的符号,提问: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这是小雨?中雨如何表示?大雨、暴雨呢?再比如给出大雪的符号,提问:小雪、中雪如何表示?
[设计意图:意在调动学生原有的经验,丰富学生的天气经历。并通过认识标准的天气符号,知道使用符号的意义。]
四、阅读天气预报,讨论天气预报的构成要素
1.教材第9页提供了一份天气预报,你能从天气预报里读到那些信息?
2.从上面的天气预报中可以读到:日期是2017年4月3日,星期一,是多云天气,最高气温19℃,最低气温12℃,南风2-3级,属于轻风到微风。除了看三条横轴的指示外,还可以通过右上角的天气示意图,判断今天的天气。
3.学生学着气象预报员,来播报图片中的天气信息。
4,做游戏,将上述词语打乱,然后对照图片,进行词语归类活动。
5.从归类结果看,天气信息是从哪几个方面描述天气现象的?
6.师生共同小结:天气包括大气状况、气温高低、降水情况、风力风向等,即冷热阴晴雨雪风等雪花老师微信:x3481913332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天气预报,能够提取主要天气信息。]
【板书设计】
1.今天天气怎么样
描述今天的天气 天气 天气符号
学生设计的天气符号
2.天气的影响
【教学目标】
1.关注天气变化给生活带来的影响,意识到不同行业的人都要关心天气。
2.知道恶劣天气会给生产生活带来危害,意识到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可以减少损失。
3.会制作晴雨花,知道晴雨花可以反映空气湿度。
【教学重点】
天气变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关注恶劣天气所带来的危害。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氯化钴泡制的晴雨花。
学生材料:每组剪刀1把、喷壶1个、铁丝1根,浓盐水、蓝色皱纹纸各若干。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交流天气变化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1.今天的暑假,你出去旅游了吗?去了哪里?一位家在南京的同学他正准备和家人一起去哈尔滨旅行,你觉得他应该准备些什么?(出示南京和哈尔滨的天气预报)
2.如果这位同学没有充足的准备,到了哈尔滨,他会面临什么?
3.天气的变化,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出示图片)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如果你遇到这样的状况,你会有什么感觉?
4.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发生,你应该怎样做?
5.天气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很大的影响!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天气的影响》。(板书课题:天气的影响)
[设计意图:从学生自身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学生讲述自己经历过的尴尬天气,引出天气的变化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二、交流天气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1.为了避免天气变化的难堪,我们需要关心天气,还有谁需要关心天气了?
2.(出示农民嗮麦子)图片上的人在做什么?你知道他从事的是哪种职业吗?他们的工作和天气有什么关系?
3.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农民避免损失?
4.(出示滑雪运动员滑雪)图片上是从事什么职业的人?他们在做什么?他们这个工作和天气有什么关系?
5.为了避免受伤,他们在运动之前应该怎么做?(查找当天的天气预报,看看当日天气是否适合滑雪运动。)
重复:——天气预报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为我们更好的生活提供服务。
6.(出示火箭发射)这张图片上的人在做什么?他们这个工作和天气有什么关系?
7.火箭发射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天气?
(出示科学思考:小小航天设计师)
8.这是一张云量图,如果你是一名航天设计师,你会选择哪个时间发射?分组活动: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云量图观察,选择合适的时间。
9.刚才我们选择了农民、滑雪运动员、航天这三种职业,来探究天气会影响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现在请你想一想,天气还会影响哪些职业的人的工作?为什么?
10.学生汇报与交流:司机、渔民、铁路、帆船爱好者等等都需要关心天气。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拓展学生的视野,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扩大天气对职业影响的认知。]
三、恶劣天气或极端天气对人类以及动植物的危害
1.天气会影响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是哪种天气现象,这样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出示台风图片或视频。
2.台风对动物会不会造成危害?台风对植物会不会造成危害?
3.台风危害我们的生活,甚至危及我们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危害动物和植物的生命安全。像台风这样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危害的天气,我们称之为恶劣天气或者极端天气。还有哪些天气现象也属于恶劣天气或者极端天气呢?(霾、暴雨、暴雪)
4.霾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危害?对动物会不会有危害?植物呢?(板书:人类、动物、植物)
5.暴雨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危害?会危害动物和植物吗?
6.暴雪对人类以及动物植物有什么危害?
7.像霾、台风、暴风、暴雪等,这些极端天气严重危害我们的生活,你还知道哪些极端天气呢?请你描述给大家听。
8.为了预防极端天气,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坚持每天收听天气预报,做到提前预防。)
9.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台风来临之前,他们是怎样做的?(出示台风预警以及人们避免台风的保护措施的视频)
10.教师小结:通过以上探究,我们知道对恶劣天气或者极端天气,必须做到提前预防,这样才能减少灾害损失,保证安全。
[设计意图:具体了解天气,特别是恶劣天气或极端天气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发生危害。同时对动植物也会产生危害。知道预防可以减少灾害。]
四、天气变化对动植物以及一些物质的反应
1.我们人类会根据天气的变化做出反应,那动物和植物对天气变化会不会也做出相应的反应呢?
2.教师出示松果。提问:晴天时,松果会张开。那请你猜想一下,阴天的情况下,松果对天气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呢?
3.下雨前,蜻蜓低飞。书上说的这种情况你见过吗?这是不是真的?讲一讲自己的见闻。
4.下雨后,蚯蚓爬出来。书上说的这种情况你见过吗?这是不是真的?讲一讲自己的见闻。
5.科学阅读:教师出示谚语。讲述:这些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关于动植物同天气关系的谚语,请你们读一读。
6.动植物能够对天气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一些因为天气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大家看!这张图片,地面上密密麻麻地铺着一层小水珠,这些小水珠跟天气的变化有什么关系那?(阴雨连绵天气,空气湿度大。)
7.这张图片又说的是什么情况呢?(食盐返潮现象,干燥的食盐容易吸收水分)。
[设计意图:本活动意在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认识动植物对天气变化的反应。]
五、制作晴雨花
1.食盐在空气中水分增加的情况下,很容易吸收水分。空气中的水分越多,食盐吸收的水分也越多,也就会变得更加潮湿。下面同学们就利用食盐返潮的现象制作一朵晴雨花。
2.教师指导学生制作晴雨花。
3.制作完成之后,教师提问:谁能说一说,这朵晴雨花是怎样预报天气变化的?
学生谈论、汇报。雪花老师微信:x3481913332
4.教师小结:晴雨花是根据食盐返潮的原理制作的。天气晴朗,晴雨花的蓝色不会发生改变;反之,如果是阴天,晴雨花的蓝色就会加深。
5.(出示氯化钴泡制的晴雨花)老师这里还有一朵更神奇的晴雨花,你看它是什么颜色的?(晴天为蓝色,阴雨天为粉红色),如果我给它喷点水(晴天喷点水,阴天放火上烤一烤),它又会变成什么颜色了?神奇吧?你愿意通过它来观察一个月的天气变化吗?
[设计意图:本活动意在通过制作晴雨花活动,加深天气对周围物品有影响的认识。]
五、课后延伸
1.把我们的科学阅读解释给家长听,让家长一起分享我们学习的进步。
2.坚持观察氯化钴泡制的晴雨花,并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本活动意在使学生保持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连续性。]
3.四季的天气
【教学目标】
1.体会四季天气的不同,了解每个季节典型的天气特征。
2.阅读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了解其中相关气象信息。
【教学重点】
每个季节的典型特征和物候特征现象。
【教学难点】
二十四节气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
学生材料:每组四季动植物图片卡1套,二十四节气图1张。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min)
1.播放关于秋天气候的视频并请学生结合前面学过的描述天气的方法思考如何描述秋天的天气。
2.下面,请同学们举手回答描述秋天的天气的句子,要叙述完整的句子,如秋天的天气凉快了。
生:秋天天气凉爽了。秋天雨水少了。秋天太阳光没那么强烈了。
3.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大家平时都是热爱自然细心观察的同学,发现了秋天的天气的特点。那么秋天后面是什么季节呢?
生:冬天。
4.对了。冬天过后呢?
生:春天。
5.春天过后呢?
生:夏天。
6.夏天过后呢?
生:秋天。
二、描述四季的天气(10min)
1.(板书:四季的天气、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对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四季的天气”。四季轮回,一年一年周而复始。那么,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描述其他季节吗?我们从秋天的下一个季节冬天开始。(出示冬天的相关图片作为提示)
生:天气十分寒冷。冬天会下雪。太阳光十分微弱。
2.同学们都是小小观察家,善于发现季节的特点。那么春天呢?(出示春天的相关图片作为提示)
生:天气变得暖和了。春雨连绵,一直下着。太阳光照在身上暖暖地。
3.是啊,春天是个温暖的季节,万物复苏,春回大地,大家说得非常好。那么夏天呢?(出示夏天的相关图片作为提示)
生:天气变得炎热。夏天会下雷阵雨。太阳光很强烈。
4.对了,大家对四季的描述非常准确。谁能分别用一个词描述四个季节的气候特点呢?(出示四季气候特点的图片提示)
生:温暖、炎热、凉爽、寒冷。
5.对了,通过我们的讨论和总结,我们发现西安一年中天气的变化规律是:春天气候温暖、夏天气候炎热、秋天气候凉爽、冬天气候寒冷。(出示四季特点的总结)在一定地区,一年中天气的变化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成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让我们齐读一遍西安的气候特征。(生齐读)但是,每个地区的气候都像西安的天气一样吗?有没有人在冬天去过泰国呢?那里的天气是什么样的呢?(出示泰国气候的相关图片)
生:冬天的泰国天气炎热、经常下雨,阳光非常强烈。
6.是啊。在这个地球上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像西安这样四季分明,像泰国曼谷一年四季都气候炎热,而拉普兰德每年从10月进入冬季,第二年的五月开春,冬季长达8个月,现在的拉普兰德需要穿棉袄呢!(出示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特点的图片)
[设计意图:本活动意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从气温、降水、阳光等方面来描述不同季节的天气。]
三、描述不同季节里人们的活动(8min)
1.那么,在西安的不同季节里,你最喜欢干什么,最不喜欢干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选择一个与其他组不同的季节讨论你喜欢和不喜欢做的事,可以写下来,也可以画下来。(要求:每个组有一个组长负责指挥,一个记录员,一个展示员,一个监督员,每个小组讨论的声音只能让本小组的组员听到。)
生:(讨论并记录)
2.好了,讨论结束了。请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实验记录单(1)。(各小组将实验记录单贴在黑板上)我们一起来看看不同季节里大家都会做什么呢?(各小组展示,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总结出一年四季中人们日常的日常活动)
3.下面,我们来看看小明一年四季有哪些活动。(出示视频)
生:小明春天帮爸爸妈妈种玉米,夏天给玉米除草,秋天收割玉米,冬天晾晒玉米并储藏玉米。
4.对了,你真是个善于总结的孩子。四季对农业生产会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一般在春天播种、夏天除草、秋天收获、冬天储藏。(出示PPT)
[设计意图:本活动意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了解并发现季节变化对人们生活产生影响。]
四、描述不同季节里看到的不同动物与植物(5min)
1.(出示桂花)这种植物,你认识吗?它会在什么时候开花?其他的植物呢?它们是不是也在秋天开花?那你知道它们在什么时候开花吗?
2.(出示一年12个月的典型花卉卡片)老师这里有很多植物,你能按照季节给它们分类?
3.桃花会在春天的3月开花,那么夏天的桃花是什么样的?秋天的桃花又是什么样的?冬天呢?
4.植物会在不同季节开花,在不同的季节里,动物又在做什么呢?(出示动物卡片)你能按照季节也给它们分类吗?哪些动物在冬季是看不到的?它们去了哪里?
5.同学们真棒!我们来听首儿歌,轻松一下。(播放儿歌)
6.通过这首儿歌,请你想想四季里还有哪些动物?
[设计意图:本活动意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每个季节里动植物的典型活动或变化,知道季节对动植物的影响。]
五、了解二十四节气(11min)
1.通过我们上面的活动,相信大家对四季都有了十分清晰地理解,下面我们来看一张图。(出示二十四节气图)同学们,谁知道这张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二十四节气。
2.你都知道哪些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呢?
生:(根据自己的以往知识来作答)
3.(对生所解释的节气的含义进行天气、动植物、季节的划分)大家居然知道这么多!真是小小科学家。那么下面请大家通过观察这张图,回答每个季节包含几个节气?每个月包含几个节气?每个季节的开始是什么节气?
生:每个季节包含六个节气,每个月包含两个节气。春季的开始是立春,夏季的开始是立夏,秋季的开始是立秋,冬季的开始是立冬。
4.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居然没有难道大家,看来我要出更难的题啦!下面是一位同学记录的每个节气的白昼和黑夜的时间长短。请同学们根据这个记录完成实验记录单(3)。(要求:根据图片提示给太阳和月亮涂色,太阳涂红色,月亮涂黄色。时钟上的一小时代表一个图形,白色部分为太阳,黑色部分为月亮。四人一组,一人计算,一人记录,一人涂色,一人监督。讨论声音只允许本组内听到。)
生:(小组合作完成绘制并展示在黑板上)
5.根据几个小组的探究结果,我们发现白昼时间最长和最短的节气分别是什么呢?
生:夏至和冬至。
6.那白昼时间与黑夜时间一样的节气是哪两个呢?
生:春分和秋分。
7.大家真棒!春分和秋分是春秋两季的中分点,这两天白昼和黑夜几乎等长。夏至和冬至是夏天和冬天的中分点,夏至这一日为一年中白昼最多的一天,冬至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突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八个节气)。雪花老师微信:x3481913332
[设计意图: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学习内容,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很有帮助的。]
六、总结与拓展(1min)
1.同学们真是太棒了。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祖先在农耕时期为了掌握气候变化而总结的,对我国古代的农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二十四节气究竟和太阳有什么关系呢?还有哪些分类方式呢?大家下去以后可以思考并通过查找资料发现答案。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4.晒太阳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感官感知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2.能够利用太阳的东升西落辨认方向。
3.愿意观察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并发现太阳的运动规律。
【教学重点】
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能够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教学难点】
观察并描述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
学生材料:塑料瓶、黑色塑料袋、水。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猜谜语:明又明,亮又亮,一团火球挂天上。(谜底:太阳)
2.关于太阳,你知道些什么?
3.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太阳?假如没有太阳会怎样?
4.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给了我们光和热。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事例说起,聚焦本节课的研究主题“太阳”。通过人们晒太阳的事例认识到太阳能够发热。]
二、动手实践,做一个简易太阳能热水器
1.夏天天气闷热,我们每天都需要洗澡,你能不能利用太阳将水晒热了?你家里有能将水晒热的装置吗?
2.那太阳是怎样将太阳能的水晒热的了?我们来观察一下太阳能装置。
3.(出示太阳能图片)首先我们来看看太阳能由哪几个部分组成?认识太阳能的组成:集热管、储水箱和支架。你觉得太阳能的哪一部分是把水晒热的关键?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集热管,(出示集热管的图片)集热管里面是空的,外面有一层黑色的膜。这黑色的膜有什么作用了?老师这里有黑色的塑料袋,能不能用它来模拟这种黑色的膜?
4.师生动手利用黑塑料袋和瓶子做一个简易太阳能热水器(详见实验单),并把它放到太阳直射处晒10分钟以上。(也可在课前做好,课上比较)
5.(10分钟后)与自来水龙头刚放出的水比冷热。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简单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太阳能够给我们提供热。]
三、联系生活,探究窗户的作用
1.在生活中,我们利用太阳的热为我们做了很多事,那么我们又怎么利用太阳的光的呢?
2.(出示窗户图片)窗户有什么作用?假如没有窗户(拉上窗帘),我们的教室里会怎样?
3.光和热是太阳送给我们的最重要的礼物。
[设计意图:窗户作用的讨论让学生意识到太阳不仅能提供热还能提供光。]
四、探究生活,观察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
1.(出示12页晒太阳取暖的图片)温暖的阳光下,老人和小孩正惬意地晒着太阳,(出示14页图片)与12页的图片相比,老人和小孩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要变化呢?
2.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3.早晨,我们上学的时候,太阳在哪个方向?(学生指向太阳升起的方向)那是什么方向?早晨,我们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中午呢,太阳在哪个方向?我们下午放学时,太阳又在哪个方向?
4.小结: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中午在南方,傍晚从西方落下。
[设计意图:观察并描述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是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同时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也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能力。]
五、联系实际,辨认东西南北的
1.(出示图片)谁来说说图中的太阳在哪个方向?你是怎么知道的?(提醒学生注意教学楼上的时钟是8点)。
2.你能根据太阳升起的方向标出图中的东南西北吗?说一说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建筑。
3.在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哪些标志物呢?(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学校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建筑或其他标志物)
[设计意图:强化对实际方向的认识。]
【板书设计】
4.晒太阳
热 太阳能
太阳 东升西落
光 窗户
5.看月亮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月亮以及月相盒模型,知道月亮有不同的形状。
2.通过观察月亮位置的变化,知道月亮和太阳一样东升西落。
3.愿意观察月亮,感受月亮形状变化的神奇。
4.通过阅读人类观察月亮的科学史,感受科学技术的进步。
【教学重点】
通过画记忆中的月亮,看月相盒中的月亮以及观测实际的月亮,知道月亮有不同的形状。
【教学难点】
能够观测月亮也和太阳一样东升西落。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观星天文望远镜。
学生材料:月相盒、月相卡片、伽利略望远镜、月相记录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视频导入,画出记忆中的月亮
1.(出示视频)你看到了什么?(圆圆的月亮)你对月亮有哪些了解?
2.画出你记忆中的月亮,说说你记得是在哪一天看到过这种月亮的?
3.学校在卡片上画一画记忆中的月亮。
4.将画出的月亮的形状贴在黑板上。并进行分类与比较,选择出典型的月亮形状。
二、探索实践,看月相盒中月亮
1.月亮的形状到底会怎样变化了?(出示视频)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神奇的工具,(出示月相盒)这是月相盒,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间的不同月亮的形状。(向学生介绍月相盒的使用方法。)
2.让学生从不同的方位观察月相盒中的月球,并画出观察到的月亮形状,比较哪些是你看到的,哪些是你没看到的。
3.给刚才画的记忆中的月亮按照在月相盒里看到的形状进行排序。
三、联系生活,观察月亮位置的变化
1.在一个月当中,月亮有形状的变化,在一天当中,月亮会有位置的变化吗?月亮也和太阳一样东升西落吗?
2.生交流汇报。(提前一至两天布置学生观察月亮形状、位置移动情况等(要注意安全,最好有家长陪同)(同时提醒学生观察月亮的位置移动时也要像观察太阳那样选择固定的位置))
3.课件出示一天当中月亮变化的图片,让学生更清楚的看到月亮的位置变化。
四、阅读科学史,像科学家那样用望远镜看月亮
1.(出示视频:嫦娥奔月的故事)中国有嫦娥奔月的故事,西风有月亮女神的故事,月亮上真的有嫦娥、有月亮女神吗?
2.(出示月亮图片)直接观察月亮的图片,你觉得月亮上会有什么了?古人每天遥望月亮,产生了许多关于月亮的美好想象。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四百多年前,人们终于发明了可以看得更远的望远镜,有了望远镜,人们终于看清了月亮的脸,你想看一看吗?雪花老师微信:x3481913332
3.(出示简易望远镜)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望远镜,我们可以用它来看月亮。(介绍望远镜的使用方法,注意引导学生明确看到的是倒像,并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4.布置作业:利用望远镜观察月亮(注意观察的时间),并画下月亮表面的样子,与伽利略当时绘制的月亮表面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相似和不同。
5.时光在流失,100多年来,人们的科技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脚步终于踏上曾经遥不可及的月球,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视频)。看了视频,你想说什么了?
五、小结全课,激发学生观察月亮的兴趣
月亮既美丽又神秘,科学的发展揭开月亮神秘的面纱,但美丽的月亮仍有许多的奥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究。
【板书设计】
5.看月亮
6.数星星
省市+学校全称+姓名
【教学目标】
1.观察星空,知道星星有大小、明暗的区别。
2.知道星星也和太阳、月亮一样是天空中的星体。
3.能够对“为什么白天看不到星星”作出猜想,并与同伴一起探索其中的秘密。
4.愿意观察星星,对星空感兴趣。
【教学重点】
观察星空,知道星星有大小、明暗的区别。
【教学难点】
探索白天看到星星的秘密。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
学生材料:手电筒(两种规格)。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星空,激发兴趣
1.每当夕阳西去,夜幕降临,天空便会上演一副神秘的画面(出示视频),关于星空,你已经知道些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3.(出示星空图)仔细观察这些星星,它们有什么不同?
4.小结:天空的星星有大小不同,明暗程度不同。
5.(出示不同亮度的星星图片)你能给它们排排序吗?
6.小结:在天文学上,我们把肉眼能够看到的星星设定为6等,最亮是一等星,最不亮的是6等星。(出示视频:为什么星星的亮度不一样)
[设计意图:提出观测任务,激发观察兴趣,知道星星有大小、明暗的区别。]
二、探索白天看不到星星的秘密
1.一般我们是在什么时候观察星星?为什么白天看不到星星呢?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可能的原因。
3.我们的猜想正确吗?如果要验证,我们可以怎样来做实验?
4.师生合作设计实验验证。(详见实验单)。
[设计意图:对生活中的现象作出自己的猜想,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探究任务。]雪花老师微信:x3481913332
三、联系实际,教会学生观测星空的方法
1.根据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只有夜晚才能看到星星,但夜晚一定就能看到星星吗?
2.(出示图片)比较两幅图中的场景有什么不一样?再解释一下这两幅图中的星星为什么一个少一个多?
3.那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地点去观测星空?地点有了,需不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了?晴天还是阴天?所有晴朗的夜晚都能很好地观测星空吗?
4.(出示图片)比较在月牙时和在满月时看到的星空图片,你有什么发现?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会这样了?那要想看到满天繁星,应该怎么做?
5.师生小结:观测天空要选择光比较少的旷野,选择没有月亮或月亮较小的晴朗的夜晚。
6.鼓励学生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去观测天空。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观测星空的正确方法,期望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场景中观测星空。]
【板书设计】
6.数星星
白天 看不见星星 阳光太亮
夜晚 晴朗的旷野 月亮不明亮
7.推和拉
【教学目标】
1.看图交流,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推和拉的动作。
2.通过分析开关抽屉等活动,认识到推力和拉力的存在。
3.通过分析具体事例,知道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
【教学重点】
在推和拉的活动中,感受推力和拉力,认识这两种常见的力。
【教学难点】
感受到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拉力器。
学生材料:每组小推车1个、超市购物图1张、金属钩码1盒。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初步认识推和拉
1.出示一个重物,让学生思考,想将重物搬走,有什么好办法?
生思考。
2.出示推车,你有什么办法移动推车?
生回答并请生示范推的动作和拉的动作。出示板书:推和拉。
3.引导学生确认知道推和拉的动作了吗?看图回答哪些是推的动作、哪些是拉的动作?并思考只有人会做推或拉的动作吗?(要引导学生对动作进行详细描述,比如:推土机在做什么动作?土堆被怎样了?如果没有推土机推的动作,土堆会变化吗?)(师出示动物、人、机器的推和拉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搬重物,让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导出本课推和拉,通过看图让生将学习到分析生活中哪些是推的动作,哪些是拉的动作,也引导学生得出不仅是人会做出推或拉的动作,动物和机器也可以。]
二、实验探究,体验推和拉
1.(做开门或关门的动作)这是推,还是拉?(关门是推、开门是拉)
2开(关)门时
实验:学习推力和拉力
师出示一个自制的抽屉,请生思考怎样将抽屉打开?
师出示ppt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生实验并了解推力必须有三步:
第一步:接触
第二步:推的动作
第三步:用力
师生总结,什么是推力,什么是拉力。
2.生实验探究感受推力和拉力的不同。
出示超市图、小推车、让生模拟购物,感受推和拉、推力和拉力。
实验中思考:哪些动作是推?哪些是拉?哪些动作必须是推?哪些动作必须是拉?
师生实验并总结。
三、总结并了解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生思考,测量自己拉力的大小,并介绍拉力器。生实验并引导给推力按大小排序,联系生活。
【板书设计】
7.推和拉
接触 用力 有方向
8.形状改变了
【教学目标】
1.在对脸部、铁丝、海绵等丰富材料用力的活动中感知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2.在动手做中了解拉、压、弯、扭等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基本方法。
3.通过探究实验,初步认识拉力的大小对橡皮筋拉伸长度是有影响的。
【教学重点】
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行形变。
【教学难点】
了解拉、压、弯、扭等作用是改变物体的形状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
学生材料:每组橡皮檫、气球、海绵、铁丝、橡皮筋各一个,磁力钩3个、钩码1盒、橡皮筋3根。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大家一起来变脸
1.玩游戏:变脸。同学们,你们玩过变脸的游戏吗?你最拿手的是扮成什么呢,请你为大家展示一下。
2.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3.教师总结:通过挤、压、扭、捏等作用可以改变面部的形状。
4.除了能改变面部的形状,我们还能改变哪些物体的形状呢?
5.小组讨论: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作用改变物体的哪些形状。
6.改变气球、海绵、铁丝、橡皮筋的形状。
7.小组实验:改变气球、海绵、铁丝、橡皮筋的形状。并说一说,它变成了什么样。
8.力是看不见的,但力的作用效果是看得见的,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板书:8.形状改变了)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到力可以使脸的形状发生改变,了解拉、弯、压、扭是不同的用力方法,各种用力方法都可以使物体变形。]
二、橡皮筋变长了
1.拉一拉橡皮筋,它的长度发生了变化。力的大小和橡皮筋的变化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吗?
2.小组讨论:证明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就越长。
3.讨论:怎么改变力的大小?
4.教师介绍钩码,钩码越多对橡皮筋的拉力就越大
5.设计实验:选择4个相同的橡皮筋,挂在同一高度处,分别不挂钩码、挂一个钩码、挂两个钩码、挂三个钩码,记下此时橡皮筋的长度。
6.小组实验,及时记录
7.得出结论;钩码挂的多,向下的拉力大,橡皮筋长;钩码挂的少,向下的拉力小,橡皮筋短。
[设计意图:经历一次初步的科学探究过程,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
三、科技改变生活
1.大家喜欢吃饺子吗?说一说奶奶怎么和面的。
2.有没有更轻松的办法?
3.播放视频。
4.你们知道古时候人们怎么造铁器的吗?
5.现代人又是如何制造铁器的呢?
6.播放视频。
7.有没有小朋友见过路边小贩是如何制作玻璃器皿的?
8.你知道如何快捷又准确的制造出大量的玻璃器皿吗?
9.播放视频
1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业也在不断进步,给人类带来了便捷。
[设计意图: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积极意义。]
【板书设计】
8.形状改变了
用力 物体 形状会改变
9.动起来和停下来
【教学目标】
1.能借助生活经验,建立起力与物体运动状态间的联系。
2.通过体验活动,感受到力可以使物体启动和停止。
3.通过体验活动,感知改变施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相应的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教学重点】
建立力与物体运动状态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感受力的大小与方向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
学生材料:每组小车2辆、钩码1盒、乒乓球1个、吸管1人1根、小球桌1个。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借助生活经验,建立起力与物体运动状态间的联系
1.(出示滑板车)谈话:这是滑板车,你们玩过吗?谁上台来玩玩看。
生上台滑行,师:滑板车会自己动起来吗?。
生:不会,得踩在上面往后踏才会前进。
2.追问:那如果想让滑板车停下来,该怎么做呢?
生汇报:可以踩后面的刹车。
生补充:也可以等它慢下来以后下车把它停住。
3.滑板车可真“懒”,动和停都要我们用力。
二、活动:小车与力
1.谈话:老师经常在家附近经常看到小朋友在用滑板车进行比赛,看谁滑的快,你们有没有这样玩过?
生:玩过。
2.说说看你们玩的时候怎么让滑板车跑的更快一些。
生:用力蹬地,蹬得越快越用力,滑板车就会跑的越快。
3.越用力越快,你们都同意吗?有没有不同意见?
4.出示玩具小车、钩码,谈话:老师这里有玩具小车和钩码,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把你们的观点证明给老师看吗?
5.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使用PPT展示实验过程与注意事项。
6.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7.实验结束,学生汇报。
8.引导学生小结:小车启动力越大,跑的越快,停止力越大。
9.谈话:老师前几天看到几个小朋友用滑板车在比赛,其中有一个小胖子可有力气了,可是最后他却输了,为什么啊?
生:虽然他有力气,但是他太重了,所以滑不动。
10.谈话:你们能证明你们的观点吗?
11.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使用PPT展示实验过程与注意事项。
1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13.实验结束,学生汇报。
14.引导学生小结:小车越重,启动时需要的力越大,停止时需要的力也越大。
15.PPT出示大卡车,谈话:重型卡车重量很大,启动和停止都很不容易,关于大卡车的安全行车,你们想对重型卡车司机说些什么?
三、活动:点球大赛
1.同学们,上了那么久的课,你们可能会有些累了,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吧。出示乒乓球、吸管、小球桌,结合PPT介绍玩法并介绍注意事项。
2.引导学生分组活动。
3.请学生上台谈谈进球心得。
4.师生总结:对乒乓球吹气也是对乒乓球用力,能改变乒乓球的运动状态。
四、分析踢足球中力与运动状态的变化
1.播放视频:足球比赛
2.谁来说一说,在足球赛中,运动员们是怎样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的?
3.师生小结:足球运动员用脚,头等身体部位对足球施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停下来、动起来、转变方向等。
五、拓展:联系生活
1.谈话: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运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这一点来做事情?
2.PPT展示例子,汽车、自行车、飞机。
3.师生总结:所有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都有力的参与。
【板书设计】
9.动起来和停下来
启动 小车启动力越大,跑的越快,停止力越大
停止 力 小车越重,启动力越大,停止力越大
转弯 所有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都有力的参与
10.明亮与黑暗
【教学目标】
1.能够想办法让光进入封闭纸盒中,会用“有光才能看见物体”表述光的作用。
2.通过探究手电筒光斑的变化,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3.知道不同的生活场景对于亮和暗的要求不同,学会保护眼睛的办法。
4会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读书和学习。
【教学重点】
认识光是看见物体的重要条件之一。
【教学难点】
学会探究手电筒放置位置的远近与光斑的关系,并猜想光斑亮度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
学生材料:每组内有图画、四周有孔、可封闭的纸盒1个、手电筒1个、彩色卡纸1张、白色卡纸1张、笔1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激发学习热情
1.小游戏:谁来挑战。
2.谈话:看来咱们班的同学都是一个个敢于挑战的勇士,那么更难的挑战来了,不过这挑战书藏在一个暗盒里,你们首先得准确读出挑战书上得内容后,才可以有权挑战。
3.(发暗盒)学生通过观察孔,轮流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黑黑的什么没有看到)
4.思考: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你看清物体?
5.打开事先挖好的小孔,轮流观察,并发言。
6.思考: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你看得更加清楚?
7.思考总结:光是看到物体的重要条件之一。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道光是看见物体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勤动手、善思考
1.谈话:到目前为止,通过咱们的共同努力,大家都拿到了挑战书。真正的挑战也随着而来。
2.交流:谁能起来说说,怎样做咱们才可以通过挑战?
3.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4.光斑:光斑就是指一小片区域,有光照射比其他地方明亮。
5.观察仪器并试一试,说说你打算怎么做?
6.注意事项:手电筒稳定后再实验,不能拿灯光直接照射他人眼睛。
7.学生动手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
8.结论:手电筒距离纸面的距离约远,光斑越大。手电筒距离纸面越近,光斑越小。
9.追问:除了发现光斑大小的变化,你还发现什么?
10.让学生说出完整的结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一个初步的、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三、爱护眼睛、有妙招
1.提问: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知道了,光有强弱之分,那么在你做什么事儿时,你希望周围亮一点?
2.学生自由回答
3.追问:是不是时时刻刻都希望这么亮?什么时候希望可以暗一点呢?
4.学生自由回答
5.谈话:这么说来是不是越亮越好或越暗越好?(举手表决,如果人数相当,还可以举办辩论赛)
6.播放护眼小博士的视频。
[设计意图: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光与眼睛的健康密切相关,引导学生意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并学会保护眼睛的方法。]
四、拓展延伸
1.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作业:老师希望大家回家以后都能化身为“护眼小天使”,向家人传播护眼小知识,及时提醒家人们的错误行为,希望大家都可以拥有健康的眼睛。
【板书设计】
10.明亮与黑暗
光是看到物体的重要条件之一
11.透明和不透明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一些典型的物体,发现光可以透过某些物体或材料,知道物体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2.通过联系生活,了解不同透明度材料的作用于运用。
3.通过了解不同透明度材料制作的产品,体会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
学用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描述物体的材料或性质。
【教学难点】
认识到透明与透光的异同。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不同透明度的灯泡(含点亮装置)、可视和不可视的储物箱,不同透明度的手机壳(3种)。
学生分组材料:(1)玻璃片、毛玻璃片、瓷砖片。
(2)塑料垫板、保鲜袋、练习本、打印纸、装有水的透明玻璃杯。
(3)可以点亮的透明、半透明灯泡各一个。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谈话:诗人顾城说过“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而我们却注定要用它去寻找光明”。今天老师请同学们睁大你们黑色的眼睛和老师一起去探究科学的奥秘。大家准备好了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踏上科学探秘的神秘之旅吧!
2、谈话:提到画画,同学们肯定都不陌生,可是今天呀!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绘画形式:沙画。知道什么是沙画吗?(学生回答)那么接下来就是我们共同见证神奇的时刻。
3、视频播放沙画短片。请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4、交流感受
5、提问:我们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果光在传播过程中遇见物体会怎么样?
6、学生猜测:光会被挡住,或光会透过去,也可能一部分被挡住,另一部分透过去。
[设计意图: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提出了研究问题后往往要做出猜想与假设进行深一步的研究,猜想与假设成为学生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探究的重要步骤,让学生成功迈出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二、学会辨别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物体或材料
1、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就让我们利用手中的材料,动手试一试看看哪些物体光能透过去?哪些物体光不能透过去?
2、师布置活动要求:
①师将教室窗帘、灯全部打开,确保教室里光线比较强。
②生将准备的木块(可取代)摆放在桌上。
③一名小组成员将玻璃片挡放在木快前方10cm—20cm(小心手指划伤)。其他小组成员观察隔着玻璃片看到木块的情形。
④另一名小组成员将毛玻璃片挡放在木快前方10cm—20cm(小心手指划伤)。其他小组成员观察隔着毛玻璃片看到木块的情形。
⑤第三名小组成员将瓷砖片挡放在木快前方10cm—20cm(小心手指划伤)。其他小组成员观察隔着毛瓷砖片看到木块的情形。
3、讨论交流观察到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4、师演示隔着三种不同透明程度的手机壳观察粉笔,你又看到了什么?
5、生:木块和分辨刚开始看得很清楚,然后不是很清楚,最后看不见了。
6、师总结:隔着玻璃片我们看到的结果很清楚,我们称为透明物体(材料);隔着毛玻璃片我们看到的结果不是很清楚,我们称为半透明物体(材料);隔着瓷砖片我们什么也看不到,我们称为不透明物体(材料)。
7、学生讨论手机壳都是什么物体。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到隔着玻璃片、毛玻璃片、瓷砖片所看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通过进一步用手机壳实验能使加深对三种透明度的认识和理解。]
三、观察、比较两种灯泡的不同之处
1. 出示两种不同的灯泡,观察比较两种灯泡的玻璃有什么不同。
两种灯泡玻璃“透明”、“半透明”,透明灯泡能看到里面的灯丝,不透明灯泡看不到里面的灯丝。
2. 比较两种灯泡发出的光有什么不同。
教师演示点亮两种灯泡,通过观察引导学生说出,一个光线强一些比较刺眼,另一个光线弱一些,比较柔和。
3.师帮助学生打开分别安装了两种不同小灯泡的手电筒,小组观察它们发光时有什么不同。注意:不能让学生长时间看打开的透明玻璃的白炽灯泡,以免对眼睛造成伤害。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描述两种灯泡的玻璃和灯光的不同,发现透明、半透明物体(或材料)的透光效果的变化。]
四、认识透明、不透明物体的实际用途
1. 观察可视和不可视的储物箱,你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他们呢?
2. 交流、讨论。
3.观察书P36页图,小组讨论“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不同的物体”?
4、合理即可,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透明、不透明物品的具体场景的运用,让学生知道需要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物品,体会到这些产品的实用性与创意性.]
五、小小装修师
1、PPT出示家庭装修图,角色互换学生当装修师老师当顾客,装修师为顾客答疑解惑。让学生分析家庭装修中用到的一些材料,重点阐述“这种材料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材料”。
2.分小组分析介绍科学教室里的一些装修材料,如门、窗、柜等用到的材料。分析“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材料”。
3.说一说“如果你有一间小书房,你会选择用什么材料来制作房门、书柜门、窗帘”?
4、答案不统一,合理即可,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家庭装修材料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有科学,进步一参与设计书房装修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积极参与,倡导学生自主、协作、勇于探究的学习精神和情感体验.]
【板书设计】
11. 透明与不透明
透明
光 半透明
不透明
12.玩玻璃纸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实验,知道物体在色光的照射下会改变原来的颜色。
2.能发现透过彩色透明玻璃纸看物体,物体的颜色会变化。
3.通过玩玻璃纸,认识到光与色彩的变化充满了奇妙和趣味。
【教学重点】
探究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光透过不同颜色玻璃纸能改变物体原来颜色。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不同颜色玻璃纸,课件
学生材料:不同颜色玻璃纸、白色娃娃裙、手电筒。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欣赏视频
2.提问:动听的音乐,动感的舞姿给我们美的享受,大家有没有留意演员的服装的颜色?你看到了哪些颜色?
学生交流,教师随堂点评。
3.追问:为什么演员服装会变色呢?猜一猜是什么原因。
学生交流,教师随堂点评引导。
4.小结:同学们认为灯光颜色改变了服装颜色,到底是不是?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聚焦“为什么服装会变色”的问题,引导学生猜想、验证]
二、新授
实验一:探究舞台上演员服装变色的原因。
1.教师演示示范
教师出示实验材料边解说边示范:
(1)演员,白裙子娃娃。
(2)灯光,手电筒。
注意点:手电筒的光照在娃娃裙上,不能对着人眼照射,实验时,尽量站在手电筒这一侧。
变色:玻璃纸(板书),出示玻璃纸,蒙在手电筒前方,打开手电筒,观察灯光颜色变化,观察白裙子颜色变化。
2.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实验汇报交流。
学生交流。
小结:手电筒蒙上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照射白色裙子,白裙会变成相应的颜色。光能改变物体的颜色。原来演员服装变色的奥秘就是这个原因啊!
4.生活中的应用
(1)提问:你能解释生活中这些现象吗?
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广州塔变色,彩色喷泉。
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
(2)提问: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也是因为有色的光照了而变色?
学生交流,教师随堂点评。
(3)总结:有颜色的光照射物体,物体的颜色会因此而改变。人们把这个原理应用到生活中,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我们通过用手电筒的光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来使白裙变成不同的颜色,玻璃纸还有什么神奇的本领呢?我们来继续“玩玻璃纸”。(完整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验证,明白光透过有色玻璃纸照物体,物体颜色会随之改变。用用此科学知识来解释和说说见过的生活中的实例,学以致用,更深刻和广泛的感受到科技给社会生活环境带来的改善。]
实验二、探究透过玻璃纸看狮子“变身”的秘密
1.观察预测
打开书本,仔细观察狮子图案,预测:蒙上红色玻璃纸后,狮子颜色会有变化吗?
2.实验验证
学生操作,对比实验:一本书不蒙,一本书蒙红色玻璃纸, 一本书蒙黄色玻璃纸
蒙上红色玻璃纸,和原图比较,描述图案发生了什么变化。
蒙上黄色玻璃纸,和原图比较,描述图案发生了什么变化。
和蒙红色玻璃纸的图案比较,描述图案发生了什么变化。
3.汇报交流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总结。
总结:蒙不同颜色玻璃纸,狮子“变身”了。透过不同颜色玻璃纸看物体,物体颜色会发生变化。
过渡:玻璃纸还有更多功能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实验,重点描述看到的图案变化,明白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物体,物体颜色也会改变。]
实验三:透过不同颜色的透明玻璃纸去看更多的物体
1.用红膜卡片看书上的字,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红膜卡片可以帮助学习英语单词。
2.室外活动,透过不同颜色玻璃纸看更多物体,完成实验记录。(1)明确室外活动注意事项
重点强调:不宜长时间透过玻璃纸看事物,防止产生视疲劳,不能对着太阳看。
(2)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提示:可以试着把2种或3种颜色的玻璃纸重叠看。(可根据实际操作情况拍摄图片供之下环节使用)
(3)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随堂点评小结。
总结: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我们看到了和原来色彩不一眼的世界,真的好神奇啊!
[设计意图:通过透过不同颜色的透明玻璃纸看更多的物体,让学生充分感受光与色彩变化的神奇魅力,玻璃纸可以叠加起来让学生玩,不同颜色的组合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发现更多颜色的奥秘。]
三、拓展
1.(课件出示图片)解说:我们回家可以和小伙伴或者爸爸妈妈一起,根据狮子变身原理,尝试自己设计彩色图案,蒙上彩色玻璃纸看,变成更多有趣的造型;在透明塑料纸上作画;也可以利用玻璃纸或者透明胶带贴在玻璃瓶上,当烛台用。老师期待你们更多有创意的作品。
[设计意图:低年级孩子,更适合融合教育,此环节主要体现STEAM中的A(art艺术)的应用,让学生明白,科学,艺术等是可以跨界的。]
【板书设计】
12.玩玻璃纸
有色光能改变物体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