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经常有机会与阅读者交流对于阅读的理解和感受,对话通常遵循固定的模式:一开始感叹自己读了很多书,但记住的不多;接下来说感觉自己想要读的书还很多,最后会让我推荐书单。他们不少人读书的数量比我多,但依然有很强的阅读焦虑。这时我会问一个问题:你觉着孔子一生大概读过几本书?综合考虑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应该可以推断,尽管孔子活的岁数很大且弟子三千,大约能搜罗来供他阅读的书,不会超过现代社会一个普通高中生的阅读量。然后我会问第二个问题,你觉得孔子的智慧比普通高中生如何?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我们不该忧虑阅读的数量,而是要把目光放在如何通过阅读获得智慧的方面。可以肯定的讲,孔子是非常热爱读书的:《史记·孔子世家》这么记述:“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对《周易》的字数,各有说法,最多者不过一万六千字——孔子反复翻阅,把连接竹简的牛皮绳弄断很多次。那么勤奋的读《易》是为了什么呢?《论语·述而》:“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读《易》不是为了开班上课,核心是为了自身可以“无大过”。第一, 也许不用读很多书,便可以有很高的人生智慧;
第二, 重读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方法;
第三, 一定要明确阅读的目的,建立阅读与生活的联系。
不过现代社会已非春秋时代,目前我们可以选择阅读的书籍数量,大到穷尽一生,也读不完其中的万分之一。孔子假使活到现在,除了高兴有这么多书可供选择之外,一定也要面临这样的选择:无限的书籍与有限的人生之间的矛盾,怎么样选择那些自己要读的书籍呢?这意味着,现代人必须有意识的培养出一套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明确的阅读目的、有效的筛选机制和成熟的阅读方法,这样才能从阅读中得到最大的收益。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被很多人当做自己的阅读座右铭。此说出自《五柳先生传》,并非谈如何治学的文章,而是一篇自述。大凡涉及自己,多数古人会抱持慎之又慎的谦虚态度,故陶渊明这样写:“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毫无疑问是一种谦辞,如果把这个学来当做读书之道,那么诸葛亮的《出师表》里,“临表涕零,不知所云”,也可以作为写作心法了。就我的意见,学习阅读方法还是要找一本专门谈阅读方法的书来读,而不是随便找一句古话当座右铭。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我读过至少十遍。作为把阅读作为职业的人,我还读过其余几十本谈阅读的书,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讲,没有比这本书更好的讲述阅读方法的书了。我向所有想学习阅读的人,都隆重推荐这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可以回答上一节末尾涉及到的关于阅读习惯的所有问题。首先是阅读的目的:艾德勒认为阅读的目的在于提高自己的理解力。本质上,阅读是一种非辅助性的学习。对象是那些对世界理解力水平高于你的作者写作的书籍,我们要透过阅读,透析作者的思想,把他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变成我们理解世界的基础。最近许倬云的一篇访谈中,许老说要把前人所走的路,都变成你走过的路,虽然说的是历史,实际上也暗合阅读的逻辑;这本书谈了四个层次的阅读,除去基础阅读,其余三个层次的阅读都承担了一定的功能:检视阅读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略读是初步的筛选。阅读者要培养15分钟了解一本书的能力。这要求你通过序言、后记、目录,以及快速翻越自己感兴趣的章节,以及书的开头和结尾部分,迅速做出判断这本书是否值得花时间粗读。第二阶段:粗读,对于通过第一阶段的书,要能够用一定的时间(通常根据书籍的篇幅在1-10个小时内),从头到尾完成粗读,以辨析作者的理解力水平是否在你之上。我碰到很多阅读者问我,一本书看着看着,感觉不是自己想要的,但是已经看了一半,又感觉读不完就把以前花的时间也浪费了,所以硬逼自己读下去——这通常是没有进行好检视阅读的缘故。良好的检视阅读的前提是,你要很清楚自己要寻找什么样的书,比如“一本能够涵盖所有西方哲学家重要思想的,写给哲学入门者的书籍。”带着这个明确的定义,你便可以从繁多的哲学书籍中,筛选出符合自己要求的书籍。分析阅读就是我们所谓的精读。凡精读的书籍,都是经过第一步检视阅读筛选过的,理解力高于自身水平的书籍。分析阅读与作者的写作过程正好相反:作者写作是从思想到修辞,到逻辑,再到语言的过程。而阅读者必须借助一定的方法,经由语言分析得到逻辑,借助逻辑理解修辞,借助修辞了解思想。因为篇幅的关系,我这里不详述分析阅读的十五个步骤,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原文。完成分析阅读的标志,是能够体察作者的思想,并以此为基础,将阅读所得应用于个人实践当中。比如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成书于五十多年前。德鲁克写书时,一定对整个世界如何运作有一个基本的看法,这便是他的思想高度。这本书中,彼得·德鲁克分析当时条件下的管理者包含的范围,知识劳动者的成效是什么,应该如何体现和衡量,以及提出了怎么才能达到“卓有成效”的状态。这个分析发生在五十多年前,德鲁克分析的场景和现在已经不同。直接应用其中分析的结果,显然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但德鲁克对知识型劳动的认识,对贡献的定义等更为基本的、思想层面的内容则依然可以用于分析当下的实践。仅仅照着德鲁克所说的具体方法去做,不一定可以得到适合的结果。只有运用德鲁克的思想去行动,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这也是分析阅读为什么要还原到思想层面的原因。很多人会在这里质疑,阅读是一种享受啊,按照这种方法,哪里还有阅读的乐趣?我想说的是,阅读方法就像是游泳技术,没学会之前,你的乐趣就是在水里泡着,只有刻意练习,并把方法变成习惯,你才能体会在水中遨游的乐趣。分析阅读方法中的大部分,只要完成高中阶段教育的阅读者,都已经或多或少地学到过。大部分阅读者缺乏的是两到三年时间的整本书阅读练习。在每一次阅读中运用这些阅读方法,逐渐你便会发现,同样时间内你的阅读所得会倍增。当方法变成潜移默化的习惯时,就像开车一样,最终我们不用考虑是不是该换挡,离红绿灯多少米开始减速,这些动作都会非常自然地完成,你会得到比以往多的多的阅读乐趣。同时分析阅读也是检查和突破旧有认识结构的工具。有阅读者问我,在阅读中,经常会只看到那些和自己观点一致的部分,而忽略那些不了解的内容,感觉阅读再多,也只是原地踏步——有意识地运用十五步的分析阅读法,严格执行对结构关系的分析、对重点概念的诠释、关注论点与论据和论证结构,都会迫使你去看到那些被忽略的部分,从而帮助你突破旧有的见识,这也是分析阅读的第二个功用,分析阅读是一种检查的工具。分析阅读通常需要重复多遍,才能达到理解作者思想的高度。这也是在第一部分里孔子重读的原因。《如何阅读一本书》讲述阅读的角度,是把阅读者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而阅读者终究是一个个个体,因而有必要从个体角度解析一个阅读者怎么样建立自己的阅读系统。著名的天才发明家特斯拉有一个特点,他的发明通常是做成实物就能投入使用。而别人的发明则在做出模型以后需要经过大量的调整才能使用。对此特斯拉的解释是:事物总是创造于天才之脑,而非自然。特斯拉的大脑可以精确地模拟自然的运作,他的思考就可以代替实验。在事物存在之前,就已经在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图像——人类总是经由大脑进行“第一次创造”,进而在现实世界中完成“第二次创造”。我们对现实越了解,我们思考的质量就越高。相应的,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实践结果就越好。通过通识阅读我们锻炼自己的大脑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建立对现实世界的更精确的模型。通识阅读可以具体表现为每个阅读者建立的一份以理解世界为目标的通识书单。这份书单应该涵盖科学常识、中西哲学、历史以及各种文类的文学作品。牛津通识书单是很好的参考,但不能直接拿来作为你的通识书单,阅读者必须通过检视阅读,检查每一本书是不是自己想要阅读的类型,以及很重要的一点,自己是不是喜欢。这里的喜欢,是指一种情绪上的因素,可能包含对作者的情绪,对文字的情绪,对书中故事的情绪。把情绪因素纳入到检视阅读中,是《如何阅读一本书》没有谈到的,但是现代学习的理论证明,情绪会影响学习环境,从而对阅读质量造成深入的影响。所以很可能我们会遇到完全符合我们理性要求的书,但情绪上你并不喜欢,这时不妨换一本。通过检视阅读建立起一整套通识书单以后,阅读者需要制定一个阅读计划,在三到五年内使用粗读或者分析阅读方法,完成整个通识书单的阅读。通识书单帮助你了解世界,但这不足以创造一个你所乐意的生活。阅读者还需要通过阅读了解自己。为此,我们还需要建立用于自我探索的个人书单。与通识书单不同的是,个人书单的目标是通过阅读完成和自己对话,帮助找寻自己人生的方向和意义。这需要借助他人的眼睛来看待自己的世界。个人书单可以从任何自己面临的问题开始——自己的工作,兴趣爱好,通过分析阅读,解析到作者看待世界的方法和角度。并用这个思想高度,去探讨和思考自己面临的问题。个人书单的阅读,包含着高质量的思考。高质量的思考是人类最为稀缺的行为,当下所有的学习方式中,只有阅读才能够完全根据学习者的要求调整节奏。借助作者在书中设定的逻辑框架,阅读者将自身场景代入其中进行思考,有效地结合了学与思,思考的质量可以大幅度的提高,这也是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含义。伴随着高度的自我意识,让我们感受情绪,完成对自己的更好的体认。由于这种思考的持续性,个人书单的阅读,将会从一本书的分析阅读,上升到对一个核心问题了解的愿望,进而变成多本书的主题阅读。我的个人书单的核心是“现代世界如何形成,又向何处而去”。以此为基础,选择《第五项修炼》《黑天鹅》《非零年代》、部分讲述古代和现代史的书籍和部分的文学书籍。每本书都有对核心问题的认识,我则把这些认识转化成为与自己想法的对话以及这些想法之间的对话。这个探索帮助我不断完善对核心问题的认识,也影响到了我的生活实践。这就是很多人,描述的“无用阅读”,这种阅读对于人生而言有着更大的“用处”——思考现代性的同时,思想以一种看得见的方式被我自己展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明白了自己是谁,喜欢什么,憎恶什么,也让我摆脱了自身的工具性,切身感受到可以完全为了自己,而非作为社会的工具来生活——个人书单为我打造出围绕自身价值的心灵家园,这个家园所构筑的精神生活帮助我抵抗庸常生活的困扰,忍受不能忍受的痛苦。这也是阅读马拉松希望推进的价值——围绕阅读致用的核心,创造更多的主动阅读者——他们会建立自己的通识书单以及个人书单,通识书单和个人书单的内容,不断随着自身认识世界和认识自身的过程而调整。有明确的阅读计划,通过阅读持续改善自身的工作和生活。这也算间接回答了文章题目的问题。曾有一个阅读者向我描述了他理解的人生意义:自己的每个美德,和每一次善行,都向组成社会的人类群体传达了一种善意,这种善意像水波纹一样,通过人群传递,并让整个人类社会受益。我坚信,主动阅读者的阅读行为,就是这样的美德和善念,我们通过阅读成为自己的时候,必将影响周围的人产生行动,这个社会会因而成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社会。这既是每个阅读者的责任,也是每一个阅读者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