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春蕾:数据可得性影响指标选取,呼吁多地公开噪音等数据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搜狐城市 Author 翟杨

6月11日,《2021一季度中国城市环境舒适指数报告》发布。
 
报告发布会上,上海闵行区青悦环保信息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刘春蕾表示,以公开的模型、公开的数据对中国城市环境舒适性进行评价,保证了评价的公平性和公信力。同时,环境舒适指数评价体系有助于各城市找到自身的强项与短板,并据此调整城市建设的节奏与优先级。
 

此外,作为榜单数据处理的主要负责人,刘春蕾指出大部分指标数据的获取比较畅通,但多地水源地水质数据公布不够及时。若数据可得性情况得到改善,未来中国城市环境舒适指数评价体系有望扩充紫外线指数、噪声等监测指标。

以下是访谈实录:

 
-01-
多地水源地水质数据公布不及时
紫外线指数、噪音等监测指标有待扩充
 
搜狐城市:作为榜单的联合制作者之一,在您看来,清适指数评价体系对中国城市创建优良的人居环境有哪些启示?
 
刘春蕾:一是以公开的模型、公开的数据对中国城市环境舒适性进行评价,保证了评价的公平性和公信力,有助于提升各个城市的认可度;二是从这个评价体系中,各个城市可以明显地找到各自在环境方面的强项和短板,比如有些城市水质不够好,有些城市大气不够好,从而有助于这些城市据此进一步调整城市建设的优先级和节奏;三是对于一些短期内不能改变的事项,有利于城市居民有针对性地进行规避或者趋利避害,比如气候方面的影响。
 
搜狐城市:在处理环境舒适指数数据时,据您实操经验,这些数据的获取渠道通畅吗?您认为环境舒适指数评价体系未来还可以扩充哪些监测指标,这些指标一季度榜单未能纳入监测的难点是什么?
 
刘春蕾:大部分数据获取比较畅通,但很多地方水源地水质的数据公布不够及时。在指标扩充方面,例如紫外线指数、负离子数等空气清新程度(浙江已公开了相关数据)、噪音等都是值得监测的指标,都和城市环境舒适性密切相关。这些数据本次未能纳入监测的主要原因还是数据的可得性不是很好,很多城市没有公开相应数据。
 
-02-
大数据对提升城市环保能力效果显著
实现“碳中和”的主要短板在于城市规划与管理
 
搜狐城市:据您观察,近年来中国城市在环保方面有何进展,哪些新技术的应用对提升城市环保能力有显著效用?
 
刘春蕾:近年来,中国城市普遍更加重视绿化,大气污染防治和水污染防治都取得了很大进展。新技术在监测技术、污染防治技术、大数据与AI等方面都有应用。我认为信息化或者说大数据对提升城市环保能力效果显著,这主要是有助于城市管理机构随时掌握环境状况并及时做出调整,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搜狐城市:“碳达峰”、“碳中和”承诺下,许多城市将面临更加严格的低碳约束,在您看来,低碳约束主要会对城市运行中的哪些环节产生影响?要想如期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城市还有哪些短板要补齐?
 
刘春蕾:低碳约束下,主要会对城市运行中的耗能环节产生较大影响,这包括主要工业企业的生产、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比如化石能源等)、交通出行等等,因为这些都是碳排放强度较大的环节。
 
目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短板在于城市规划与管理,如何找到切实可行、统筹当前与长远的转型路径,同时既不能因为减碳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又要扎实逐步推进,并形成全民参与的局面,这对城市管理者而言都是不可回避、亟待解答的重要课题。

数据驱动绿色发展


关于青悦:

上海闵行区青悦环保信息技术服务中心,2015年1月在上海市闵行区民政局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致力于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Powered by www.epmap.or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