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神秘末日列车:中俄核导弹列车

2016-11-12 网易军事 军武次位面

据俄罗斯《晨报》网站11月7日报道称,俄罗斯战略火箭军将重新启用独一无二的作战“隐形列车”——“巴尔古津”铁路导弹作战系统,列车上装备的弹道导弹发射装置无法被卫星辨认。


根据消息人士透露的信息和国防部发布的官方声明,今年11月至12月将测试从列车上冷发射“亚尔斯”导弹。为保护列车免遭弹道导弹主发动机气流影响,苏联的设计人员研发出了特殊的冷发射方式。全球再无其他核弹列车,就连美国也在上世纪60年代因项目造价过高而被迫放弃。末日列车的主要优势在于,无法被卫星和雷达系统识别。



在渺无人烟的西伯利亚荒原,一列看似寻常的列车突然打开中部车厢的顶盖,高高竖起一枚重型战略导弹,随后在浓烟和火光中,该导弹携带着核弹头冲天而起,奔向美国或欧洲的战略目标……这一幕,堪称冷战期间最让西方恐惧的末日场景。

 


幸运的是,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于2005年退役了所有铁路机动洲际导弹。然而随着近年来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再度恶化,俄战略导弹部队副司令费拉托夫发表声明说,将于近期重新恢复这种导弹列车的建造。




据俄新网报道,12月17日,俄战略导弹部队将庆祝成立55周年。按照部署方式的不同,陆基战略核力量分为发射井、公路机动和铁路机动三大类。费拉托夫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俄现有的6种陆基战略导弹中,唯独缺少威慑力最强的铁路机动导弹。




 他认为,铁路机动导弹作战系统具备独一无二的优势,它能在常驻地1500公里范围内执行战斗巡逻任务,既可以在行进期间发射导弹,也能在停车期间发射。费拉托夫透露,近期将落实新型铁路机动导弹系统的相关设计,建造计划有望在近期内实施。



 

20世纪80年代,在苏联辽阔的西伯利亚的原野上,经常出现一些绿色的神秘列车。这些列车只有6~8节车厢,列车中间的一些车厢像是没有窗口的铁路保温车,然而却比铁路保温车要长得多,接近旅客客车车厢的长度。这些车厢采用的是货车的转向架,甚至是采用4轴转向架。

 


这些神秘列车从来不停靠在城市,都是在边远的隐蔽侧线上停放,且有武装军人严密把守,国际情报机构一直在追踪这些神秘列车,这就是位于俄国中部科斯特罗马的俄战略弹道导弹机动发射列车第10师。——苏军铁拳,前苏联机动弹道导弹列车。

 


70年代苏联的667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开始服役,但是其噪声水平高,只能在受到己方严密保护的苏联近海执行核威慑战备值班,因此苏联仍然继续发展铁路机动发射系统。1986年苏联三级固体燃料的PC-22多弹头弹道导弹开始服役。

 


很快苏联就将这种被西方称为SS-24的洲际导弹部署在铁路列车上。PC-22铁路机动发射由一列发射列车作为一个作战单元,列车一般由6~8节车厢组成,其中有两节铁路发射车厢各装一发导弹,电源车车厢、测控车车厢、指挥通讯车车厢各一节,其余为人员生活车。

 


列车平时停放在导弹基地的车库内或支线、专用线上,战时可做长距离的机动转移,在铁路上的任一点实施发射。铁路机动发射作为一种发射方式,它的最大优势是机动速度可达150kmh,机动距离远,一次可机动转移2000km,可以做大范围的机动,便于摆脱敌方侦察手段的跟踪。

 


弹道导弹发射车与下一节车厢的特殊设计,这是为了应付导弹发射时产生的巨大力学效应,SS-24导弹起飞重量高达105吨,车厢在发射瞬间要承受数百吨的冲击力,这个装置可以将力量传递到其他车厢,来平衡物理力学效应。

 


弹道导弹铁路机动发射时,要求导弹应能实现全方位发射。铁路线路的方向是因地而异的,机动途中的列车如在任一点益实施发射,无论列车朝向如何,都能保证导弹在起飞后,自行准备飞向目标。

 


发射车内的控制系统。弹道导弹的机动发射要求平台能实现快速定位定向,列车在铁路的任意点皆可实施发射,由于事前已无法测定发射点处的经纬度,高程和基准方向。因此,要求发射列车上装载快速定位、定向设备,到列车停稳后,很快给出需要的数据。

 


图片是位于圣彼得堡的俄罗斯火车博物馆,馆内陈列的前苏联铁路机动导弹系统。苏联的铁路核导弹系统通常被称为“好汉”号15П961型军用铁路机动火箭综合体,载有15Ж61 (РТ-23 УТТХ 北约称为SS-24)型洲际弹道导弹。1980-91年间该型号综合体生产了12辆。

 


图片为发射系统的供给机组内。由加里宁工厂生产于1986年。装配有4个100千瓦马力的柴油发电机,以保障发射舱和高架电网桥接与分支设备的自主工作。

 


图片为发射车厢内。由加里宁工厂建于1986年。在荷载135吨四托轮八轴车厢的基础上,安装了液压开启式顶盖。火箭主体为10个马力0.43公吨的分导式弹头,以及突防综合措施。射程10100公里。

 


图片为指挥车厢,由加里宁工厂生产于1986年。用于不同级别的战斗准备中担任军事执勤,保障火箭发射能够独立于部队指挥而按照最高领导的命令实行。并安装了专门的高架电网桥接与分支设备。

 


图片为导弹检测站。弹道导弹的机动发射要求平台能实现快速定位定向,列车在铁路的任意点皆可实施发射,由于事前已无法测定发射点处的经纬度,高程和基准方向。因此,要求发射列车上装载快速定位、定向设备,到列车停稳后,很快给出需要的数据。

 


图片为已经废弃的检测厂房。由于铁路陆基有三角坑和弯道内外侧轨道高差问题,需要对发射车底底盘进行自动校水平。长期机动战备值班的列车在转移过程中,需要一边行进,一边对导弹进行测试检查及射前准备工作。

 


由于苏联境内电气化铁路区段多,丘陵和山区是发射列车最为活跃的地域,而此区域电气化铁路所占比例也最大,如何在电网下实现发射筒起竖和发射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图片为导弹列车的接触网悬臂。在铁路电气化电网下实现起竖、发射前,要将接触网悬臂转开接,发射完毕后,再恢复接触网。在紧急或故障情况下,苏军发射分队可以炸掉接触网。

 


SS-24导弹采用的是运输发射筒封装。由位于发射筒底部的固体燃气发生器瞬间爆发的高压,将导弹射出发射筒。起飞重量104.5吨的SS-24象迫击炮弹一样射出,车辆底盘的瞬间过载可想而知。由于铁路车辆无须千斤顶,车体的行走缓冲机构会有很大的震动和反弹颠簸。

 


可能影响相邻的导弹发射车厢,所以挂接车厢时,都有缓冲隔离车厢隔开发射车。在极端情况下,可能连续密集挂发射车厢,在此情况下发射时,同批发射的车厢要保证间隔一节车厢,以免发射抖动相互影响。这批发射完毕后,在将原来充作隔离车的发射车导弹起竖,进行第二轮发射。

 


可见铁路机动发射能力力不亚于弹道导弹潜艇。正是由于弹道导弹铁路机动发射的巨大威慑,一些国家都尝试这种部署。某核大国在70年代也开始进行了研究。美国同样也对铁路机动发射系统很感兴趣,其对铁路机动发射的研究几上几下。

 


70年代后期,美国的MX导弹计划提出后,美国进行了多种发射方式的研究,其中包括铁路机动发射方案。1987年底MX已按临时方案部署在地下井内,美国国会及五角大楼经过一翻艰苦的讨价还价后,正式决定MX导弹采用铁路机动发射的部署方式,空军计划将50枚MX导弹部署在25列列车上。

 


铁路机动发射作为一种发射方式,最大优势是机动速度为100多公里/小时,机动距离远,一次可机动转移上千公里,可以作大范围的机动,可以“打了就跑”,便于摆脱敌方侦察手段的跟踪。中国也进行了相关研究。

 


导弹列车经过严密伪装后与民用列车很难区别开来,而且此类弹道导弹机动发射列车有自己独立的动力系统。这类列车都是采用能快速启动、不依靠外部供电的柴油机车,以免如电力接触网等被摧毁后,导致列车机动受阻,因此能够随时机动,使隐蔽性增强。

 


图片为站在导弹发射管内。按当年美国战略空军估计,如果25辆火车50枚MX都部署完毕,遭到紧急情况,能够在6个小时内完全疏散。苏联要想攻击分布在全国各地铁路线上的列车,就需要消耗苏联当时全部的308枚SS-18导弹。

 


图片为前苏联导弹列车的休息室。铁路机动发射列车可以全天候值班,一年四季都可以在严酷的环境下保持战备。此外,一列铁路机动发射列车一般情况下可以携带4~6枚弹道导弹,有必要还可以加长列车,使之相当于一艘核潜艇的发射数量。

 


中国有没有弹道导弹列车呢?据外国媒体称,中国目前已经具备了空中投放、水下潜射和陆地公路、铁路机动发射三位一体的战略导弹攻击能力,因而具有了较强的战略核导弹反击能力。




由于铁路机动发射弹道导弹技术要求极高,核战争条件下生存力极强,目前得到证实的只有俄罗斯拥有此技术。因此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如果有导弹列车的话,那么机动性和隐蔽能力都将大大增强,也使西方情报机构跟踪监视导弹发射的难度大为增加,中国的战略核打击能力在继核潜艇发射弹道导弹成功后实现了又一次质的飞跃。

 

本文源于:网易军事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