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时尚格调|比“开一瓶 82 年的拉菲”更拉风的是……

2017-01-31 bee 上享生活

“来瓶 82 年拉菲!”这句话,朋友们是不是很耳熟呢? 1989 年发哥电影里这句话给了骚年们关于“有钱大佬”的装 X 想象,然后 82 年拉菲一度变成了拉风的葡萄酒界网红(虽然现在听来成了个段子……)

 


连老牌男神古天乐泡妞时都得拿这个梗出来显摆显摆~



这种装 X 的重点就在于“高质量的葡萄酒价值连城”,连有钱人也以拥有一瓶为吹牛的资本。


前几年流行一个段子,说是两个天朝的土壕在欧洲某酒店吹牛打擂,用啤酒杯子干掉了两瓶拉菲之后,一边砸着嘴感概好酒就是不一样,一边向服务生表示要再开一瓶,被服务生果断地拒绝了,理由是好酒不能这么糟蹋。


正如好马需要配好鞍,好酒自然需要好的酒杯来盛,两者相得益彰,甚至能让酒发挥得更好。以后大家吹牛就可以换新梗了。


虽说都是高脚杯,但葡萄酒酒杯形状多了去了,有时候一套杯子数量甚至超过百种,看得人眼花缭乱~ 一般来说有杯肚子大点儿的红葡萄酒杯,杯肚略小的白葡萄酒杯,还有细长的香槟杯。

如果真的让你不同的杯型(希拉杯,波尔多杯,勃艮第杯)喝同一款酒,


左为波尔多杯 / 中为勃艮第杯 / 右为希拉杯


从口感的角度来说,确实有区别。主要区别在于酒液入口时冲击的方式和力道。


波尔多杯最高、入口既宽又深,冲击力最强。希拉杯的外沿最紧窄,酒液进入时最集中,但不会直接送到口腔后部。勃艮第杯的外沿是豁口,所以有利于酒液先接触舌尖(舌尖对甜最敏感的区域),进入口腔的方式最温柔。


咱还是从葡萄酒杯的基本元素开始说起,


进阶之前先入个门


身为一只葡萄酒杯需要满足喝酒的三个需求——

1)帮助闻到香气(所以需要杯口往里收,否则香气都跑掉了);

2)帮助晃杯(所以需要有杯脚/杯茎,加之杯体里的酒不能倒得太满,以便在晃杯过程中挥发酒精,让香气更强烈);

3)帮助保持温度(所以需要有杯脚/杯茎,这样保证手的温度不会让杯中酒过快升温)。



一般来说,越好的杯子越薄(除非是那种专门秀水晶的传统审美)


所以一般一摸杯子的厚度,就能感觉出杯子的品质来。


更高阶的酒杯姿势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迈克尔·布罗德本特精心设计的品酒专用杯,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认证,酒杯高六英尺,杯脚矮,杯肚瘦,呈郁金香形,杯口内收充分。



但平日如果用过了比较大气尺寸的酒杯,就是那种至少有一本平装书的高度,简单的球形杯肚的杯子,是不会再回头用这种六英寸小杯的。说到现在专业人士对酒杯的讲究程度,这都得归功于一位奥地利玻璃杯制造商— 乔治·力多(Georg Riedel,Riedel酒具品牌的第十代掌门)。倒不是说他是活雷锋,在八九十年代,他热情的举办了各种品酒会,积极的让大家比较他的酒杯和市场上其他牌子的产品。


力多当然也更加符合葡萄酒的品鉴需求:杯壁相对较薄;杯肚呈漂亮的碗形;杯脚高度合适,晃杯时不会影响酒温


如果有强迫症、需要见杯行事的童鞋,请参见下面这份酒杯使用对照图:



最后附赠Riedel的多种酒杯系列




 ---  E N D ---

上享生活

生活社群 / 主题活动 / 粉丝福利
有奖投稿 / 大众评选 / 
美学课堂

微博:@ 上享生活

微信群:上享生活

下厨房:上享生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