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生活美学 |04:对食物用心
蒋勋简介
蒋勋﹙1947年-﹚,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祖籍福建福州,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现任《联合文学》社社长。
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辅仁大学,担任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
现在都市人,是不是越来越没有安全感,要用一道防盗锁和铁窗把自己关起来,我们害怕什么?到底是因为社会真的这么多盗窃犯?还是因为我们心里上对人没有尊敬?我们觉得所有人可能是窃盗?这种防范,使得心里在一种不安全的状况,谈美就是难上加难。
请让我们静下心来,聆听台湾美学大师蒋勋的《生活美学》,一起进行“美的沉思”,感受与品味生活的美。
蒋勋谈生活美学04:对食物用心
我们怀念一个地方,是因为美食。在世界许许多多的角落里,你会怀念几个小小的市或镇,小小的街道,是因为那里有你特别怀念的小食。
生命里真正让你眷恋的,常常不是那些很贵很贵大饭店的美食菜肴,反而是一些偏僻巷弄里的小吃。为什么会是小吃呢?也许因为小吃里有一个人,用一生或是几代人的心血放进去,将一碗面或是一碗米饭,真正的煮好。
有时候对人最好的关心,不一定是语言,而是味觉上的照顾。
生活美学是安慰自己、鼓励自己一个方法。并不需要一个将大道理人生格言的书,或是一本很沉重的哲学的书来让我们快乐。其实快乐可以建立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上,选一个喜欢的杯子,泡一杯茶,坐在窗台慢慢品,这个过程也是一种快乐。
我们在生活美学中提到食物,希望大家不要误会是教大家去做菜。而是希望在食物的料理过程中,发现不同的食物、不同的文化提供给我们最精彩的味觉美学,从品尝食物开始,建立起自己对生活周遭点点滴滴小事的关注。
文学上非常优美的英国,曾经理一度建立庞大的英帝国,却没有自己的料理美食文化。在所有国家的料号,中国菜是最有名的。
比如说在日本料理中,一条鱼做成生鱼片,有最贵的部位,也有丢弃的部位。在中国菜中,很少有会丢弃的,可能是因为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曾经有直贫穷的岁月,食物吃的方法会非常复杂,有些不吃地方,也会想办法拿来吃。比如说美国人,吃鱼不吃鱼头和鱼尾,因为太过富有,认为处理起来太过麻烦,所以只能吃简单的鱼肉。西方人吃鸡鸭,只吃鸡胸肉,可是中国人笑话不会吃鸡鸭的人才吃胸膊的肉,真正的会吃是吃鸭脖、鸭舌、鸡爪等这些身体活动的部位。
在中国的食物中,很多被西方人忽略的部位,却能做成美食。食物其实影响美学,所以美国的速食文化,对今天的影响非常大。
美国式的速食文化常常被对食物讲究的人嘲笑,但是也不能怪他们,因为他们的文化非常短,对食物处理的记忆和经验也不多。中国对食物料理经验是世界第一,最为复杂。
在历史上有所谓的改朝换代,政权转移中,在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里,美的信息的传递才是大事,如果这个美的信息中断,对于文化来说就是一个历史的罪人。传承历史、传承文化、传承了美,这个传承是把美放在生活里让我们去认识,所以才弥足珍贵。
回过头来想想,我们的三餐是怎么度过的,我们是否在三餐里感觉到一种非常优美的文化,还是草率的打发。这里应该提醒自己,恢复食物的品质,最基本的生活美学,从这里建立起来。
希望大家能够在生活细节里,重新唤起对食物的记忆。大都市的人太过匆忙,匆忙到失去精致品味生活的可能,千篇一律慢慢被速食取代,人找不回原有的那种小镇文华的悠闲和精致,所有的美通常产生在悠闲文化中。
这也为什么人常常想逃离都市,到周边的小镇上重新找回我们的小吃。提醒一下大家,再去感觉一下,你找的可能不是小吃,你找的可能是周遭人的生活美学,周遭人的一种温暖以及小镇文化给你非常重要的历史的记忆。
☟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每天送你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