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宋城怀古|景福围居然还有纪念亭!在哪里你知道吗?

贾穗南 端州发布 2020-02-16


记载治水历史的

景福围纪念亭


景福围纪念亭,乃一处记载肇庆市端州区治水历史的地方。只要你细细地品味,才能领略到它的独特韵味。

▲日落下的景福围更平添几分韵味(图片源于西江网)

景福围是景丰联围其中一段堤围,位于肇庆市端州区境内、西江下游北岸,西起三榕峡出口,东抵羚羊峡入口。全长17.79公里,分为桂林、白沙、城基、正东路、渡头村、下黄岗、羚山、水基八个堤段。共有防汛站仓九间、电动排灌站两个和大、小涵闸十四座十八孔,其中水闸两座、堤下通道闸七座十一孔、堤下涵闸五座七孔。


那么,为何称为“景福围”呢?

景福围,古称“附郭堤”,又名“护城堤”、“皇城围”,始建于北宋至道二年(996)。

清康熙四十年(1701)夏,西江暴发特大洪水,附郭堤飞鹅潭段堤围出现裂痕。是夜,决堤于黄岗墟,毁坏民舍二万一千六百余所,淹没田地七千九百余顷。

西江洪水退后,肇庆府高要县(今广东高要区)知县景日昣带领民众砌石重修飞鹅潭段堤围,大修水基全堤。

▲景日昣雕像

景日昣(1661-1733),字冬旸,一作东旸、冬阳,号嵩崖,开封府登封县(今河南登封市)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考中第十四名举人。康熙三十年(1691),考取第三甲第三十六名进士。康熙三十六年(1697),任肇庆府高要县知县。

堤围修复后,景日昣取七星岩石室岩下的石室洞内东壁石刻“景福”两个字,作为堤围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景福”二字位于肇庆七星岩石室岩龙岩洞入口近水处

“景福”两个字,乃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李邕题书。

自此以后,上自桂林堤、附郭堤,下至羚山堤、水基堤,联成一线,统称“景福围”。

民国四年(1915)5月27日,西江河水暴涨,水位高达13.27米。景福围“堤决于水,桂林、大曲、油柑塘等处决七口,三祃街决一口,塔根决三口,街尾决一口,下黄岗新基决一口,水基决四口,通共决十七口。袤延四百丈,荡析千万家,郡城一隅,尽成泽国。屋宇颓圮,人畜漂流;瞻乌哀鸿,触目皆是;童号妇泣,惨不忍闻。”(林世恩《高要县景福围志》)

邑人梁赞燊等纂修于民国年间(1912-1949)《高要县志》载:该年洪水水位比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洪水水位高四尺二寸,高要县境内决堤二十五围、八十六处,全县难民十余万,受灾田地近六十万亩。

灾后,广东省救灾公所、香港东华医院等慈善团体,以及各界爱心人士助资修复景福围。

民国五年(1916)秋,按照前年洪水水位的高度,动工筑建崇禧塔脚至东门街(今正东路)堤围的混凝土截水墙与水闸,于次年岁杪竣工。

▲景福围纪念亭

民国九年(1920)3月,景福围增建崇禧塔脚的水射。

民国十二年(1923)3月,因兵燹战火,东门街堤围的混凝土截水墙、水闸均被毁坏。

次年,将东门街一带的泥基加高培厚,改成马路(今正东路)且作为堤围,并拆毁古宋城墙的雉堞,化城墙为堤基。

民国十七年(1928),加高镇南路(今阅江路),使之与正东路为同一水平线,亦路亦堤。

邑人梁赞焱等纂修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补修高要县民国志稿》云:“民国七年夏,淫雨大水,景福围内塱水大涨,杂粮作物被淹。民国十七年,景福围内塱水涨,全围田禾被淹浸。”

景福围纪念亭

民国二十三年(1934)2月16日,高要县政府成立“整理围内水利委员会”,筹建抽水机站。广东省财政厅拨借毫洋(广东、广西等地通行的本位货币)十五万元,向田塘业户、殷富商贾借银一万七千元,购置德国制造的一百八十匹马力柴油抽水机四台,用以抽排堤围内的渍水。其中,三台抽水机安装在跃龙窦侧,一台抽水机安装在水矶窦侧。同时,还修建“景福围纪念亭”,且立下《高要县景福围民国五年修复全围纪念碑记》,以垂永志纪念。

《高要县景福围民国五年修复全围纪念碑记》镌刻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冬,高2米,宽1.11米,端砚石。碑额“湛恩汪濊”四个大字为篆书,正文为楷书,景福围董事会董事长龙兢持撰写。


原文:


高要县景福围民国五年修复全围纪念碑记

盖闻德莫重于救灾,功莫隆于捍患。我景福居西江下游。考西江之水,为中国三大川流之一,发源于滇省南、北盘两江,由滇转黔,经桂入粤,以达于海。沿途汇群山万壑之流,建瓴东下,而高要首当其冲。是以西江潦患,历以高要所属为最。因县属下有羚羊峡,将水束咽,水势至此,怒不可骋,必至横决,势使然也。民国四年,西潦之大,为空前所未有。且东、北两江同时暴涨,下流梗塞,水无所归。加以霪雨兼旬,飓风助虐,水势湍急,溜直如箭。隔江各围,次第崩决,水势仍有加无已。景福围民众一心一德,群策群力,奋勇救护,誓与波神相抵抗。无如人力虽尽,天意难回。五月念七日,始决于塔脚,继决于黄岗,再决于桂林。崩决十七口,袤延四百丈。同日,峡下诸围悉不保,殃及广州,西关亦成泽国,荡析离居,鸿嗷遍野。嗟嗟?昊天不吊,降此鞠凶,小民何辜,遭此荼毒。惟是灾祸已成,无可挽救,修重之举难缓图。独是受创愈深,工程愈大,需费愈巨,筹措愈难。经治河处派员估勘,谓非三十余万金不能集事。但贫瘠如景福围,又当饥馑之余,莫不仰屋兴嗟。屡议无效,辄唤奈何!时省政府以灾情奇重,设立救灾公所。香港东华医院各善董,又成立劝捐救灾义举。适里人邓君瑶光长全省警务,关怀桑梓,历向省港政、善两界,商请补助。而省港政、善两界,关心民瘼,慨然允诺。邓君随偕同港绅叶君兰泉,救灾专员凌君福彭,联翩莅肇,轻骑减从,亲诣灾区视察。以景福围屏障峡下各围,诚重且巨。由东华医院优拨修基费拾伍万元,救灾公所拨修秋拦费一万元,余由围内各田亩筹足,修复之议遂成。由是鸠工庀材,克日举事,椓之阁阁,筑之橐橐。始工于五年秋,竣工于次年岁杪。从此,狂澜克障,安堵无忧,微东华医院各善董优拨巨款之力,曷克臻此!全围民众饮水思源,爰建亭勒碑,永垂纪念。

董事长梁钓显、龙兢持、郑元松,围董梁仰山、李耀廷、赵仲诒、朱泓楷、罗静周、郑元勤等,暨三屯代表公立。

中华民国廿三年冬。

碑文所说“邓瑶光”(1886-1934),字昆山,肇庆府高要县(今广东高要市)人。广东将弁学堂毕业,任广州府顺德县(今佛山市顺德区)都司、协台官,迁广州府(今广东广州市)五仙楼千总,擢巡防营管带。民国元年(1912),授予陆军少将衔。次年8月,任广东省警察厅厅长。民国三年(1914),任广东省警务处处长。

碑文所说“叶兰泉”(1868-1948),香港绅士、社会活动家和慈善家。原名“灏明”,号瀚群,肇庆府鹤山县(今广东鹤山市)古劳乡罗江村人。民国元年(1912),任香港东华医院总理。

碑文所说“凌福彭”(1854-1930),原名“凌福添”,字仲桓,号润台,广州府番禺县金鼎乡(今广州市黄埔区深井村)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考取第二甲第三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升户部主事,迁户部员外郎,擢户部郎中。京察考核—等,记名以道府用。光绪二十七年(1901),任天津府(今天津市)知府。光绪三十二年(1906),任保定府(今河北保定市)知府。次年,任天津道护理。光绪三十四年(1908),任顺天府(今北京市)府尹。宣统二年(1910),任直隶布政使。民国元年(1912),被委派督修崇陵(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陵寝)工程。民国三年(1914),任约法会议议员、参政会参政。次年,任广东水灾宣抚使,兼广东省救灾公所专员。

再说,民国二十四年(1935),抽水机安装竣工,试机抽水。后来,因抽水机耗费大而作用微,大失众望,未几停废。

▲理睬摄 图片来自肇庆市旅游局

景福围纪念亭位于城东塔脚路北侧,东邻崇禧塔。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坐北向南,砖木结构,呈正方形,边长为7米。斗栱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向外延伸1.70米;重檐歇山顶,上覆绿色琉璃瓦,金柱四条,檐柱四条。

至今,景福围纪念亭保存完好,由肇庆市堤围管理所管理。

此外,景福围纪念亭还立有一块《景福围维护七十二鱼埗诸公纪念碑记》。

民国十一年(1922),为彰表景福围于民国四年(1915)决堤后,不遗余力救灾的广东省警务处处长邓瑶光、广东省救灾公所专员凌福彭、香港东华医院总理叶兰泉三人,端州绅民建三君祠以垂永志纪念。

三君祠,又称“纪念三君祠”、“报功祠”。1984年,被定为“肇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城北路的今端州区人民医院篮球场(已拆毁)。建筑结构与一般的祠堂不同,乃书室式结构,坐西向东,单檐硬山顶,面积为336平方米。内里分为两层,上层铺设楼板。首层中间部分为厅堂,旁侧为居室,以天井分隔厅堂与居室。

民国二十四年(1935),端州绅民又将造福桑梓的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军长余汉谋、广东省民政厅秘书梁祖诰两人列入三君祠,以垂永志纪念。

▲余汉谋

余汉谋(1896-1981),字幄奇,广东高要县(今肇庆市端州区)正西路人。清宣统二年(1910),考入黄埔陆军小学。民国八年(1919),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民国十四年(1925),建国粤军第一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第十一师三十一团团长,参加“粤桂战争”。民国十六年(1927),任第四军第十一师师长。民国二十年(1931)5月,第八集团军总司令陈济棠等反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蒋介石,在广州另立国民政府,任广州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兼第一集团军军长。

梁祖诰(1889-1972),字孝郁,祖籍是肇庆府德庆州(今广东德庆县),世居于今肇庆市端州区正西路。幼年,就读于肇庆府中学堂(今广东肇庆中学前身),后升读于两广高等工业学校。清宣统三年(1911)四月,加入中国同盟会。民国元年(1912),考取赴日本国留学。民国四年(1915),毕业于日本国东京早稻田大学。民国九年(1920)回国,先后在广州广雅中学(今广东广雅中学前身)、广东工业专门学校任教务主任。民国十三年(1924),先后任万宁县(今海南万宁市)、封川县(今广东封开县)、惠阳县(今惠州市惠阳区)知事。民国十九年(1930),任江门市市政局局长。次年,任四会县县长(未到任)。是年3月,任广东省民政厅秘书;6月,任中山大学事务管理处主任。

景福围纪念亭(图片源于西江网)

同时,端州绅民还将三君祠改称为“纪念五君祠”,且立下《景福围维护七十二鱼埗诸公纪念碑记》。

《景福围维护七十二鱼埗诸公纪念碑记》镌刻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高2米,宽1.10米,端砚石。碑额“惠泽绵长”四个大字为隶书,正文为楷书,景福围董事会董事长龙兢持撰写。


原文:

景福围维护七十二鱼埗诸公纪念碑记

事有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善弗继。如我景福围之得有七十二鱼埗,其中波折,赖有诸公后先维护,诚足纪焉。缘景福围复修全围之后,佥以围工今以告成。前车既覆,后车当鉴。景福围关□之千□,自应筹一的款,时加修葺,以增卑培厚。否,恐西潦再涨,亦与未修复等耳。众韪其言,正筹划中。适有疍民□□、梁福等,联同四水□□,即新江、杨柳、盈塘、笋洞等疍民,到局献议。以县属上至梅子汎,下至羚羊峡,一河两岸,有七十二鱼苗埗,原系该疍民资生之业。近被土豪占据,攘为私人所有。拟请化私为公,收归景福围局管业批租。除照旧缴渔课、濠租、囚粮,并加给疍户资生及地方公益费外,悉数拨充景福围修基经费。时董围务者为林、孔二君,商之邓、凌、叶三君,佥曰:“可。”遂联衔呈请李巡按使,蒙批:“准令县妥订管理章程,呈复立案。”此景福围得有七十二鱼埗之始也。然案虽准立,照仍滞给。十余年来,妒嫉者有之,觊觎者有之。如民国二年,西江财政处成立,拟收归处有,以充军糈。十六年,二区农会拟将梅子汎以下,华光顶以上鱼埗,拨归该农会。幸赖冯厅长祝万竭力□□□,得免拨。二十一年,三区大湾围拟将座落大湾三埗拨归该围修基,因而涉讼。建设厅又拟收归国有。在省务会议时,蒙区厅长芳浦力为调护,遂免置议。风雨飘摇,难保无得而复失之虑。二十三年,奉令将围局改组为围董会。兢持德薄能鲜,加以衰耄,荷三屯民众不弃,被选为董事长。得悉景福围与鱼埗有密切关系,盖围基之坚窳,系于鱼埗之存亡,系于埗照之领否。谨将围基、鱼埗关系利害,缕陈于乡先达余幄奇、梁孝郁两君,请其设法妥领埗照。余、梁二君,素以造福桑梓为志,知景福围连年藉鱼埗之租息修补患基。是以民六年夏,西潦再涨,县属各围十决其九。而景福围如灵光之岿然,皆由绸缪于未雨之先,始能有此。是知保鱼埗即保景福围,保景福围兼下游各围。余、梁二君,据实转商广东财政厅厅长区公芳浦,慨然准给执照。于二十三年四月,奉发高要县景福围七十二鱼埗执照,下会只领在案。随呈准县政府割四水疍民渔课户,推入景福围户输纳,此七十二鱼埗确定为景福围之所有也。由是业权已定,妒嫉自消,觊觎以戢。全堤巩固,永庆安澜。□邓、凌、叶三君创始于前,余、梁二君曲成之后,暨广东财政厅厅长区公芳浦及冯厅长祝万维护之功,曷克臻此。三屯民众援有功德则祀之例,除建祠崇祀外,更勒之贞珉,以留纪念。

董事长郑元松、龙兢持、梁仰山,围董赵仲诒、李耀廷、朱泓楷、梁兆铭、罗静周、李顺舆等,暨三屯代表公立。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  月吉日,濯深梁凤丹书,本市厚玉泐石。

碑文所说“林、孔二君”,是指景福围绅董林焕饶、孔庆埙二人。邑人林世恩纂修于民国十三年(1924)《高要县景福围志》云:“大总统以围绅孔庆埙、林焕饶二人于此次修基有功,奖给五等嘉禾勋章,以为鼓励。”

碑文所说“邓、凌、叶三君”,是指广东省警务处处长邓耀光、广东水灾宣抚使凌福彭、香港东华医院总理叶兰泉三人。

碑文所说“李巡按使”,是指李国筠(1881-?),字斐君,榜名为“筠寿”,庐州府合肥县(今安徽合肥市)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考中举人。历任庐州府(今安徽合肥市)中学堂监督、合肥县教育会会长、庐州商会总理、安徽省谘议局副议长、安徽省资政院议员。民国元年(1912)12月,任安徽省财政司司长。次年9月,任安徽省内务司司长,后兼任安徽省财政司司长、国税厅筹备处处长。民国三年(1914)5月,任广东巡按使。

碑文所说“冯祝万”(1879-1954),肇庆府鹤山县(今广东鹤山市)古劳乡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考入北京陆军大学。民国十二年(1923),任广东军政府军务局局长,后任西江督办署财政处处长。民国十六年(1927),任广东省政府财政厅、农工厅厅长兼国税管理公署署长。民国二十年(1931),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任上将参谋团主任。次年,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厅长、西南政务委员会委员。

碑文所说“区芳浦”(1891-1951),名普春,广州府南海县(今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国十五年(1926),入广东军阀陈济棠幕下,累升至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兼广西省梧州市市长。民国二十一年(1932),任广东省政府财政厅厅长兼财政部广东财政特派员。

碑文所说“余幄奇”,是指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军长余汉谋;所说“梁孝郁”,是指广东省民政厅秘书梁祖诰。

▲阅江楼

现在,《高要县景福围民国五年修复全围纪念碑记》和《景福围维护七十二鱼埗诸公纪念碑记》均移到肇庆市博物馆(今阅江楼)碑廊。


下期预告

这期“宋城怀古之记载治水历史的景福围纪念亭”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下一期我们将为您讲述后乐亭与佶闲亭,下周我们不见不散!

注:本文摘自贾穗南著《宋城怀古》,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撰稿:贾穗南

编辑:梁泽麟

编审:吴竞先

往期文章推荐

宋城怀古|肇庆人常说的“绿瓦桁”,你知道原名是什么吗?

宋城怀古|带你去寻找“广善堂”的踪迹

宋城怀古 | 市一院旧址藏着这座亭,竟为纪念肇庆曾经历的这场战乱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