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先生讲堂第二场丨听梁钦元讲述他心中的“大先生”梁漱溟
“我不单纯是思想家,我是一个实践者。我是一个要拼命干的人。我一生都是拼命干的。”4月12日,由大沥镇总工会、大沥镇教育局、大沥镇文明办联合主办的大沥镇“大先生大讲堂”第二场在海北中学礼堂开讲。
讲坛上,资深心理咨询师、中国孔子基金会梁漱溟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专攻北大”课题组首席心理专家、西南大学特邀研究员梁钦元眼神坚定,对着场内观众复述起其祖父梁漱溟的话语,一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大讲堂”开讲
梁钦元介绍“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梁漱溟
“大先生大讲堂”是大沥“礼仪大先生”大赛的系列活动之一。作为第二场“大先生大讲堂”的主讲嘉宾,梁钦元以《行其所知——我的祖父梁漱溟先生》为主题,向场内百名观众讲述起梁漱溟生平的故事。梁漱溟,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原名焕鼎,字寿铭,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为观众讲述梁漱溟,梁钦元表示,这不仅是因为梁漱溟是自己的祖父,更因为其精神令人赞叹。他说,梁漱溟的优秀品质一直影响着自己和整个家族的成长,是以其品质而行之,是以其品质而承继之。
介绍中,梁钦元还指出,梁漱溟其实不喜欢哲学,没想到却教授了哲学;他不曾读过《孔子》没想到却“讲了”孔子;他没读过《大学》没想到却教了大学;而身为标准京城人的他,没想到却致力在乡村工作当中。四个“没想到”铸就了梁漱溟看似平凡却颇为伟大的一生,而这,也正是难能可贵的“大先生”精神。
“行其所知”
梁钦元的讲述让大沥职工从新认识梁漱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有志不在高,身体力行,为国为民,亦可谓之‘大先生’矣。”在场,听了梁钦元的讲述,一名老师感慨道。
一个个生动的、鲜为人知的故事,通过梁钦元的讲述,还原了梁漱溟的一生,为在场观众描述出一个生动、形象、深刻的儒者。“苍生为念,忧国忧民”,梁钦元说,祖父生平一腔热肠、一身侠骨,他深知“冗员耗财伤民”,因此屡次上书,欲为民、为社会寻上正义之道。虽是家贫却立志高远,能省则不豪奢,即便前路险阻也要勇于前行。
观众席上,从事教育事业多年的胡老师听完梁钦元的介绍,感慨道:“以前我就听说过梁漱溟,但今天在‘大先生大讲堂’上听梁钦元讲述梁漱溟的故事,感觉跟自己脑海中的形象很不一样,通过今天的课堂,梁漱溟在自己心中的形象不仅变得更‘有血有肉’,更丰满形象,而且也带给了自己在教育事业上的启发。
梁钦元老师精彩语录:
难得与大先生近距离接触,现场老师们也禁不住探讨起学生的“育儿经”,对此,梁钦元老师给出了几个建议:
孩子有问题多出于家庭。只有家长做对了,孩子就会做对。如果想让孩子改变,作为家长的你,一定要先改变自己。同时,他推荐老师和家长可以看看美国心理学家帕蒂.惠芙乐《倾听孩子》。
2
如何让孩子跟别人友好的交流?梁钦元老师推荐了另一本书:《朝话》,这本书是30年代时,梁漱溟先生在山东邹平建设研究院,每天早上开早会对每个人讲的话,里面的内容对每个人的成长,包括对孩子的教育都很有用。此外,他还推荐《必要的丧失》、《少有人走的路》两本书。
3
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和老师要学会放弃对满分的追求,学习本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要求太严苛可能会让孩子透支自己,也会让他内心变得痛苦、糟糕,由此认为学习是一件痛苦、别扭、困难的事。所以要放弃对满分的追求,允许犯错。
4
家长可以在孩子三年级之前把这三个方面基本固定,等四五年级的时候,不断地放手了。等到孩子上了初中,学习已经是孩子自己的事了,家长已经可以彻底放手。
深化“大先生”内涵
打造大沥的城市文化新名片
“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寄语教师群体所说的话,在梁漱溟身上展现地淋漓尽致。这也是大沥镇“礼仪大先生”大赛的核心指导思想。
今年3月22日,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大沥镇“礼仪大先生”大赛终于正式启动。本次大赛由大沥镇总工会、大沥镇教育局、大沥镇文明办联合主办,面向大沥镇教职工,在全镇42所中小学中广泛开展,持续8个多月时间。
据悉,作为本次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大先生大讲堂”将通过邀请全国各地的“大先生”亲临佛山授课的方式,为大沥职工赋能,深化“大先生”内涵,将“大先生”打造成大沥的城市文化新名片,也通过开展“大先生大讲堂”,为广大教师队伍提供思想指导,为推动大沥镇精神文明建设再供新能量。
往期回顾
编辑: 大沥总工会微信编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