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皖南回忆 | 油伞、宣笔、剃须店和那些遗忘在时光里的老故事

2017-06-07 Lao。pao 凤凰微视觉



皖南地区多山,因自古交通闭塞,行成了独特的区域文化,民间遗存着众多别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年少时懵懂,对它们并没有特别的在意,直到有一天突然发觉它们正在消失,儿时居住的那条老街上,母亲曾经牵着我去过多少次的老剃头店变成了发廊,街尾的铁匠铺早已拆迁变成了高楼大厦,那个喜欢边干活边和人唠嗑的老铁匠很多年前就搬去南方的小儿子家里歇着了……

城镇发展和先进生产技术的引入,必然会导致传统技艺的式微,也使所依附的业者、技艺、器具等逐渐退出我们的生活,而它们之所以令人怀恋,是在使用功能之外,还附带着传统社会里一份珍贵的人情,是家的味道,是故乡的味道。因为这份怀念,我从去年末开始对徽州、泾县和铜陵地区还健在的老手艺进行了走访,寻找那些传承,通过镜头留住那些过往,留住手艺,就是留住文明的记忆。


泾县孤峰镇,皖南泾县制伞业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宋元时期就有制伞的记载。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辉煌一时的油布伞,只剩下孤峰镇国民油布伞厂这一家了。油布伞的制作12道工序,因选料要求高,纯手工制作复杂,一把油布伞从材料到成品一般需要一周时间。由于是手工制作,制作技艺长期以来全靠老师傅的口传心授,师徒传承,世代相传,工匠全凭悟性和长期的实践积累才能掌握。流传千百年的油布伞制作工艺,保留下来不容易。



泾县宣笔制造厂,宣笔历史悠久,始于秦代,产于皖南泾县。因泾县昔时属宣州总管府所管辖,属制毛笔又主要集中于宣州集散,故因地得名曰“宣笔”。宣笔技艺独特,取料精致,品种齐全,适用广泛。宣笔的制作不仅精于选料,更注重工艺。其制作需经过选料、水盆、制杆、装套、修笔、镶嵌、刻字、检验包装八大工序一百零八道工艺,技艺极为复杂。而想要制作好一支宣笔,需要的不光是耐心,还有那份一辈子只做一支笔的匠人精神。


泾县后山村, 后山剪刀制作技艺起源于宋朝末年,是伴随宣纸技艺中的剪纸出现而存世的。前期后山剪刀主要以方口沉重的宣纸剪为主,从点炉、裁铁到出坯、镶钢,再到轧钢、淬火、敲口整形,后山剪刀制作需要经过24道工序,成品剪刀硬可断铁软可剪棉,被广泛应用于宣纸剪纸、女红、制衣、农事等生产生活领域。目前后山剪刀古法技艺已处于失传的境地,以前几十家剪刀铺子,一两百号的手艺人烧炉锤铁热闹场景再也无迹寻觅了。后山剪刀的传承人俞师傅说:“现在我就是不赚钱也要把后山剪刀做下去,不仅因为我一生的心血都放在了上面,更希望和其他为数不多后山剪刀传人,一同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歙县富竭镇,《舌尖上的中国》古法木榨油的拍摄地,一部记录片带火了这个古老的榨油坊,每天前来参观和买油的客人络绎不绝。现有四名工人,平均年龄五十岁,他们每天早上六点开工,平均每天制作160个坯饼。老板娘五十来岁,一看就是那种精明能干的类型,丈夫去世后,独自一人将这个老榨油坊打理的红红火火。闲暇之余,逗弄着心爱的小孙女,怡然自乐。她说不管怎么样,木榨油房会继续办下去,这个传承不能丢。


铜陵大通古镇,“夏洪兴老秤店”位于大通镇澜溪老街,已有百年历史,祖上从湖北孝感迁到大通,已有三代,制秤手艺声名远播。做一杆老秤工序很复杂,在做一杆秤前,要先用法码在秤杆上定位,再用钻花在秤杆上打出均匀的秤眼。没有熟练的手艺是做不好这一道工序的,秤眼的深浅、大小,都决定了一杆老秤是否精确无误。做秤不只是手艺活,更是良心活。既要手艺细腻精致,更要心态安静平和。店主夏大明说:“做秤一两就是一两,做秤的人心平手稳,用秤的人才会公平买卖”。如今,许多顾客买杆秤已经不把它当作一个度量器具,而是当作具有文化内涵的工艺品来收藏。



泾县琴溪村,制陶是这个村的传统产业,在这里你可以体会到最原始的制陶工艺,可以看到最古老的制作方式,触摸到最真实的制陶人的生活。琴溪陶窑主要生产缸、罐、坛等多个品种的日用陶器,这些陶器虽然外型上质朴、简单,但却折射出它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痕迹。历史悠久的纯手工土陶制作工艺被誉为“泥与火的艺术”,不但是一种技术、一种民间工艺,也是种文化传承。然而由于社会不断发展,轻便美观的塑料和铝制品大量进入市场,代替陶器使用,以致陶器业陷入了困境,传统的制陶业陷入无人传承的尴尬境地,陶窑村不可避免逐步走向衰落,传统陶器也日薄西山,令人惋惜。


休宁万安老街,这个老理发店很有些年岁了,老师傅姓黄,七十多岁的人了身体仍很硬朗,在这干了一辈子,他说以前这里就叫剃头店。我们走进他的店铺,他很热心地亮出那些颇有年份的“宝贝”,用了40多年的铝制电吹风、石头做的台盆,还有蝴蝶牌的老式理发椅。店里的面积很小,大概七八平米,东西很多,但都规置的整整齐齐,布局非常合理。这么多年来这里一直是一个老理发师,一张斑驳的老理发椅,还有一些从小到大都在这里理发的老街坊。


关于作者:

陈波

Lao。pao)


陈波,网名:Lao。pao,安徽铜陵人,生活在皖南地区,临近徽州,擅长人文纪实及风光摄影。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GettyImages China签约摄影师,中国国家地理专栏作者。作品曾多次刊登于《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报》、《中国国家地理》、《孤独星球》、《摄影之友》、《摄影旅游》、《人与自然》、《中国国家旅游》、《中国周刊》等杂志刊物。


本文源:Lao。pao

视觉盛宴更多精彩


高考:青春舞出的生命轨迹

芒种:五月的心思,在六月成熟

感受"最难的瞬间摄影"

美若天堂的慵懒之城

水上狂欢节——龙母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