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狼叔推荐神级纪录片

狼叔江湖随笔 江湖潜规则 2022-11-14

1、《我在故宫修文物》

英文名:紫禁城大师! 


这是狼叔今年目前为止看到的最好的纪录片,没有之一。


我是在清明某日的假期里一口气看完的。过后心里却是满满的钦佩与向往之情。


我们常称赞日本的匠人文化与精神,在这部纪录片里,我却觉得故宫里的文物修复员们在这种匠人气质上更多了一层淡然之气,不管他们是为了保护文物也好,为了传承也好,能领着在北京不甚高的薪水,能好好待在小小的故宫小院里,用着传统加改良的工艺,伺候这些几百上千年的老物件,已经是这个浮躁社会中难得的匠人了。


我们已经太久没有静下心来做一件事,我不知道别的地方的年轻人是怎样的,但我身边的年轻人大多忙着考证、看各种最新的电视剧或者刷微博刷贴吧,然后在挫折,就业或者某些关键的转折点才会幡然醒悟。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英文名字是Masters in forbidden city,直接传达了纪录片意图传达的精神。文物修复者们尽管从事的不是创造性的工作,但是都是大师,值得敬佩与景仰。而中文原名,则很富有生活气息。片子很生活化地表现了修复师们作为普通人的工作生活与职业生涯,故宫从古代堂皇的宫殿也变成了再平凡不过的工作场所。古典与现代、神秘与平淡就这样融合在一起,亲切而迷人。


狼叔是王师傅粉,喜欢他身上那种儒雅淡然,温润如玉的气质,也喜欢片中这种旧时光的温暖,在这种环境中一粥一饭的清香很容易的就被品尝出来吧。

骑自行车在太和殿广场,打杏子,这些看似简单,实则蕴藏太多温情。

我们这个浮躁社会的人,被太多喧嚣的东西左右。

他们这样一不小心就是一辈子,既是值得尊重又让人羡慕。




2、《最后的棒棒》



这是一部很特别的纪录片,它的主题平凡,很难抓人眼球,诱人来看,不过,如果你无意中点开了它,几分钟内就会被它的真实与厚重所震撼,根本无法移开视线,非要一气看完。


纪录片描述的是一个正团级的退伍军官拜师棒棒,从此走进一个名叫自力巷53号的地方,跟着一群基层劳动人民一起一整年的生活、工作经历。根据不同人物的经历与发展,描述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进而对生活对生存做了阐述,能够看到导演想要深入表达的那层东西,能够看到那种内心深处的挣扎与呐喊。


看完片子之后我深吸一口气,没有流泪,没有呐喊,也没有挣扎。我只是极力把片子推荐给了身边最亲密的朋友,希望他们能够去看看。有人问我,看这些灰色调的影片,除了影响心情,还能有什么用?我说,这些影片能改变一个人看待问题的眼光和心境,帮助我们理解那些和我们不太一样的人,提醒我们不对别人的行为做绝对的价值判断,让我们成为更宽厚和谦卑的人。


一个人是不是井底之蛙,自己说了不算。假如有一天你能饱览井底甚至是井上的风光,真不是井底之蛙了,心存一点谦恭,总不是坏事。





3、《人间世》



医疗题材的纪录片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出现。

纪录真实的良心之作一向能受到观众的好评。

聚焦妇产科故事的《生门》,尽显悲欢离合的《生命缘》,捕捉生死瞬间的《急诊室故事》等等。

而这次狼叔要推荐的是这部让我几度泪目的《人间世》

曾听到一个故事: 夏衍临终之时,秘书说去叫医生,夏衍说,不是去叫,是去请。此后,他再也没有醒来。医生本身的职业崇高性,本应如此。然而现如今,医患之间却如此紧张。


我对医生群体的抱怨非常理解,都是人,谁能完事周全?但我特别想说的是,我更佩服那些在如此泥泞的现实里,心中也没有太多设防的医生,他们等不到环境变好的那一天,因为心里着急,一心只想着救人性命。


我能想到的一个画面,就是这样的一群医生,闷头赶路,因为只顾着前方,一路泥泞,却顾不上甩一甩腿上的泥点子。




4、《三十二》



历史不该被遗忘。 

当35分那首歌亮起,不禁红了眼眶。 

日头出来点点红,照进妹房米海空。 

米海越空越好耍,只愁命短不愁穷。 

江水去悠悠,一朵莲花水面浮。 

何时有心把花起?你无心无意看花浮…… 

天上下雨路又滑,自己跌倒自己爬。 

自己忧愁自己解,自己眼泪自抹干…… 


这部纪录片没有什么技巧,b站的画质也不够高,可这是部能从头哭到尾的纪录片。

片子仅仅讲述了一个九旬慰安妇的人生历程,不煽情,不做作。


当老人声音一发出的时候,内心最柔弱的地方已经被触动。 


像《鬼乡》拍得那样,女孩子们被带到了军营,沦为日本人的泄欲工具。她们大多正值青春,豆蔻年华,却遭受这样的暴行。不得不想起鲁迅先生那句“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这样的行为,早已突破人性的底线。


自己至亲的丈夫,也没有原谅自己。在那样一个时代,一个女孩被日本人带走,的确很是丢脸,在中国传统思想还依旧顽固的当时,这样的女性,是没有贞洁的。可她们受到的苦难又怎么能是我们所能理解的呢,这样的人生早已充满了苦痛。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早已止不住的流。

这是最质朴的话语,道尽了她一生的辛酸。

她有了身孕,是日本人的。

丈夫不要她生,她奶老让她生。

她取名“罗善学”。

他小时候被人叫日本人

他不知道自己是哪国人

他知道了日本人的行为

他一生只能放牛

他读不了书

他吃饭只有白米

他每天要挑无数次扁担

他说有一餐稀饭就谢天谢地了

他是中国人

她不像别人想的那样脆弱

“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出这条命来看。

我们多少人抱怨世界的不公

多少人因为一点小事心生死念

你以为你的穷困

对于别人来说也许是一生渴望的奢侈

三个月九十

她买洗衣粉都要挑是十块的还是五块的

她不敢买别的菜只买白菜

她九十岁要一个人生活去挑水种田

她却说,“这世界真好”。

那么活在城市里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荒废?

战争不光是在战场上,也曾在人心里,战争的影响不仅是在那时,也在当下和未来,战争的损害不止是肉体,也是灵魂。 

铭记 也反思。 几年来,幸存慰安妇人数已少十余人,而现在的年轻人知道这一事实的只怕了了,甚至有人把日韩明星奉为神明,但这都不应成为我们忘记那段历史的理由。一旦连我们也要把她们忘记,那这世上只怕便再也无人会记得了。


慰安妇题材的纪录片,《三十二》并不是第一个。然而这部纪录片最打动我的,就是“等”,等待着讲述者一点点把故事讲完,等待着她慢慢诉说平时没有机会说的话,等待着她告诉观众生活还是美好的,等待着她用自己的乐观感染屏幕那方的你。


这世界红红火火,想过要死吗?没想的。


“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出这条命来看。”


    哀而不伤,静心聆听,不扣问历史,缓缓展示生命平静而有力的光芒。很庆幸在选择的一瞬间,我邂逅了这么一部震撼人心的影片。




5、《河西走廊》


这是一部狼叔在群内曾多次推荐的纪录片,虽在15年,18年已看过2遍,但今年再次重温,依旧浑身颤栗,激动不已。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你可能从书上听过中华民族的苦难深重,却从没有感受过,而这个纪录片将会告诉你,这片土地上的民族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洗礼,才会经久不衰,生生不息延绵至今。


这样一部神作,影响力延伸到了国外,油管上就出现了外国网友的大量好评。


我推荐所有年轻人都看看这部央视纪录片,看看中国历史跨越千年的雄壮、辉煌与苍凉!


两千多年前,27岁的年轻人,张骞,承载着寻找月氏国的使命,西渡黄河,踏上了河西走廊。

曾经上历史课时,“张骞出使西域”,短短六个字,我从来没细想过他的旅途是多么艰辛 。随着纪录片直观地勾勒出他走过的路线,我才意识到这是怎样的毅力才能完成的壮举。甚至连纪录片的旁白在讲到张骞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时,都不无赞叹地说:“时至今日,我们甚至已经无法在古籍中找到,张骞经历了怎样的磨难,穿越这无边无际的沙漠。”

真正让我感动的是,纪录片提到了张骞的匈奴妻子------一个如果你搜索张骞,在他的百度百科条目里都毫无踪影的女人。在张骞第一次被匈奴俘虏时,作为让张骞归化匈奴的手段,一名匈奴女子被许配给张骞为妻。“史书中对这个女人的着墨少之又少,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正是这段爱情,给了张骞在大漠坚持数年的力量“。影片中这样说。描写一个普通的人物,试图揣测他/她在历史进程中的命运、想法、爱恨情仇,这种手法让我想起了当年明月。

"无数个在灯下孤独地读史的夜晚,正是这种把历史人物看成活生生的人,去用心感受他们的故事,才一直让我坚持下去,完成这本明朝那些事儿"(大意)。

在一起生活了七八年之久后,张骞找机会出逃了。他没有选择东归,而选择了继续西行,去完成他未完成的使命。

我无法想象他的匈奴妻子在他走后经历了怎样的非议和痛楚。外界的压力,和内心对丈夫的思念,两千年前的这个女人,是怎样撑过去的?

找到大月氏并在大月氏待了一年之后,张骞和他的随从决定返回长安。为了避免再次遇到匈奴,他选择了穿过帕米尔高原,经过羌人的领土回到中原。没想到这时羌人已经成为了匈奴的势力范围。他再一次被匈奴俘虏了。神奇的是,匈奴再一次赦免了张骞(古籍中记载,“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也许他在匈奴中确实真的很得人缘)。费尽力气,张骞再一次回到了他的妻子身边。

史书中当然不会记载张骞那时的场景。不过能够回到这个给了他宽慰和无条件的信任的女人怀抱中,那一刻的张骞应该是悲欣交集的吧。

一年后,军臣单于死,匈奴发生内战,其弟左谷蠡王,伊穉斜自立为单于并打败军臣单于太子於单,张骞等得以乘乱归汉。

这一次,他带上了他的妻子。

看到影片中的这一幕,我感动得无以复加。他的匈奴妻子,抛下了她的一切,去追随自己的丈夫,去自己的丈夫魂牵梦绕的故土------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地方,这是何等的勇敢,这是怎样的深爱?

十三年了,张骞终于回到了长安。彼时他已从一个27岁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不惑之年的中年人。汉武帝也已而立。他带来了无数西域的情报,地图甚至种子。我不知道那时汉武帝的心里所想,但是看着自己十三年前派出去的使者,当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的时候,十三年后又饱经沧桑地站在自己面前,说,我回来了,你给我的使命也完成了。纵然身为九五之尊,也难免为止动容吧。影片中,汉武帝跪坐台前,张骞长跪不起,风吹动珠帘,两人十三年后的见面,竟然这么美。

张骞被封为太中大夫,这么多年一路追随他的随从堂邑父被封为“奉使君”。

回到故土一年之后,追随他归来的匈奴妻子染病而亡。影片中,妻子在张骞身后忙碌的身影渐渐淡去,最后两人的手在桌前对角而列,妻子的手渐渐消失,只剩张骞一人。



至此这个普通的女人的故事完结了。史书中甚至没有记录她的名字。

张骞之后第二次出使西域,被封为博望侯。甚至主导了连通西南的计划。夜郎自大的成语就出自他派出的汉朝使者在夜郎国发生的故事。他的人生在亡妻之后又持续了十一年。在无数个孤独的夜晚,这个伟大的人、意志坚定的使者、忠诚的英雄,有没有思念过他故去的匈奴妻子?

我想,一定有吧。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