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乔新论述评
乔姆斯基是语言学界说一不二的泰山北斗,我这一辈儿的语言学和NLP同行,基本是读着他的书长大的。在深度学习大举扫荡NLP领域的时候,老乔出来说话了。他对深度学习的评论,可以暂且放在一边。我今天主要来讲讲他重提句法自治句法优先的这档子事情。
老乔举了一个例子。当我们说“The guy who fixed the car carefully packed his tools.” 这是个歧义句。OK,我认同,英语副词的修饰方向本来就是两可的,汉语的形容词在作补语还是作定语上,也面临歧义选择,比如“喝好酒”,“好”作补语就是喝的体验好,“好”作定语就是酒好。到此为止,一切正常。
然后,老乔话锋一转,说,如果我们把“Carefully”挪到句子最前面,会发生什么呢?“Carefully the guy whofixed the car packed his tools.” 这时候,Carefully修饰的动词一定是packed,而不可能是fixed。当然,语义上这俩动词都搭调,听句法的也不错。下面老乔又出招了,他把packed his tools换成了is tall。这carefully和is tall可一点都不搭调,修饰过来毫无意义。但是,句法如此,语感就如此,说英语的人还是认为这个Carefully修饰了is tall。
通过这个句子,老乔一边拔高,一边回归到了自己的理论旗帜下面:语言是线性的,从左往右看过去肯定是先看到了搭调的fixed,然后才看见远距离的is tall。舍近而求远,舍搭调而求不搭调,这说明结构是比距离、比搭不搭调更重要、更优先的因素。作为熟读他的著作的学者,这话听着分外耳熟,就差脱口而出“思想在睡觉”了。
我承认老乔是我学生时代的崇拜对象,只是后来接触了太多活生生的汉语素材,加上导师和前辈的点拨,才逐渐了解了自然语言的一小部分真相。但是,如果因为这个句子、因为这番拔高论述就回归句法自治的大旗之下,那可太对不起本人这么多年对汉语句法和语义分析的研究积累了。我认为,就这个例子而言,问题根本不在句法和语义谁更优先,而在纠错和容错谁更优先。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在第一眼接触这个句子的时候,脑海里自动脑补出了句首状语Carefully的替代物——hopefully。如果简单地做这样一个替换,虽然句法结构没变,然而所有不搭调都烟消云散了。而如果坚持要把carefully跟fixed拉郎配,不仅要在结构上拉飞线,而且要对句法结构动一系列的手术来最后达成语义的和谐。这个容错的代价,可比纠错的代价大太多了。我简单地认为副词用错了,换一个就OK,结构动都不要动,何乐而不为呢?
有人说,你怎么知道就该是hopefully呢?也许说话人心里想的是另外一个副词,比如——unfortunately? 好,那又何妨?就算一千个人脑袋里有一千个替换副词,反正又没提供语境的更多现场信息,我怎么替换是我的事情。就像天上一朵云彩,你说像羊,我说像狗,本来就是发散的,何必一定要一个标准答案呢?况且,再怎么替换这个副词,结构都没有变,如果以词为单位的话,与原句的编辑距离都是相等的。这正好说明我的“纠错优先于容错”的观点的确能够比老乔的观点更好地说明老乔给出的语言现象。
回到著名的例句(简化版)“思想在睡觉”。这个句子真的说明了句法可以不管语义而自立门户吗?不是的。我们人类在看到这样的句子的时候,一定有一种把语义上的不搭调解释成搭调的冲动,而且,办法是有的,具体有三策:
(1) 一切皆专名。“思想”也不例外。也许,一个人的名字、笔名、外号、代号就叫“思想”,这个人在睡觉,没毛病吧?这是上策。
(2) 修辞。修辞的闸门一旦打开,放进来的可就都是水了。思想不能睡觉吗?那我总可以引申“睡觉”的本意吧?放松警惕,高枕无忧,懒于思考,人云亦云,行尸走肉,什么都可以解释得出来。这是中策。
(3) 层次缠绕。这句话就是一个语言学家在探索语言现象时构造出来的一个例句,或者是一个胡思乱想者玩的一个语言游戏。这里这句话就是一个元层次上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有意义也可以胡说八道。这是下策。
Unfortunately,老乔说这个例句的场景正中了我的下策。不管那一策,语义都是绕不过去的幽灵。语义通,才是真的通。
话说回来,老乔他老人家这么高龄还就AI的事儿发声,还是很了不起的。这个例句翻不了句法和语义之间沉寂已久的公案,反而促使我们思考,NLP这么火却基本上没语言学什么事儿,到底是NLP不正常还是语言学不正常——在我看来,答案是显然的,语言学太需要改变一下面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