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野 | 温哥华教育领事:进入加拿大高校竞争才刚开始。努力,才是留学的正确姿势

2017-03-03 KMF 考满分留学家长圈


温哥华教育领事:

进入加拿大高校竞争才刚开始。

努力,才是留学的正确姿势

共计2122个字 |  建议阅读:4分钟 作者:harris

进入3月,国内一波又一波由权威网站或机构组织的国际学校展向家长们袭来,离开公立校,远离高考,开始留学旅程成为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的选择。


“国外的高考更人性化,学习氛围也更自由、宽松。”这是许多家长心中外国学校的样子,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太骨感。


这只是你以为。


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教育领事乔正顺说:进入加拿大高校相当于刚刚进入“国内高考”,竞争非常激烈。一流高校大一、大二的淘汰率约为20-30%,如果不努力,可能惨遭淘汰。博士阶段淘汰率也不低,要想4年毕业很不容易。


其实,加拿大大学生的竞争压力,不过是冰山一角。放眼全球,几乎所有海外大学生都面临着同样的处境。记得很早之前,网上流传过一篇很火的励志鸡汤文,内容主要讲的是哈佛凌晨四点半的自习室,文章中说,在哈佛图书馆,凌晨四点半的时候都是灯火通明,学生在里面熬夜苦学。现实中,哈佛学生的努力程度虽然不像文章里说得那样夸张,不过比较起来,努力程度仍然让人咋舌。

 

01

海外高校:成绩比什么都重要

 

留学前,中国孩子往往幻想着影视剧中那种自由自在的外国大学生活。总觉得成绩已经不再重要,但其实,在西方大学,成绩,是一切压力的来源,学生为了成绩付出的努力,跟中国高三学生差不多,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申梦晗曾说,在哥伦比亚大学乃至所有美国大学里, 学生们在学习上确实是不偷懒的,除了平时上课和参加学校活动之余,大家都会泡在图书馆做作业,比起学生活动中心或者宿舍,晚上图书馆才是最热闹的地方。一般一门课有一到两个期中考试、四到十份作业、一篇论文或者一个小组项目,还有一个期末考试。每一个环节都会算上分数。所以,为了拿4.0的完美GPA,在不能确保自己期中、期末考试都拿满分的情况下,大家都力求每一份作业拿满分。此外,美国公司在招人的时候,对于GPA是有严格要求的,最低分数是3.7,学生要想在求职中跑到前面,成绩首先得过关。

 

所以,快乐留学只是幻想,拿不出像样成绩的大学生,结局只能是被淘汰。

 

02

学业重压下的海外本土学生


成绩压力大,学业压力大,课程安排紧,长期高压下的西方大学生,心理问题逐渐增多。美国《职业心理学:研究与实践》所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美国大学平均每年约有1100名本科生自杀, 高居全球榜首。而自从1950年以来,美国15~24岁的青少年自杀率扩大了3倍,这一数据还在继续攀升,并从2009年的6.3%上升到了2015年的7.8%。在美国大学群体中,每六人就有一人认真考虑过自杀,每12人中就有一人有过轻生企图。而在 1950年,自杀还只是排名第五位的死亡原因,到了现在已经上升到第二位,仅次于交通事故。


而西方大学生除了成绩,还有学费,校园暴力,经济压力等负担。这里面,重点要说下经济压力,一般来说,学生预算缺口往往由奖学金和贷款来填补。奖学金需要学业出众,贷款要靠日后工作偿还。因此,几乎每个大学生都要面对不同程度的经济压力。


03

夹缝中的中国留学生


西方大学生尚且压力巨大,那对于人生地不熟的中国留学生来说,压力下的留学生活更是让他们喘不过气。其实中国留学生的压力比较单一,主要来源,依然是学业压力。但这一个压力足以压垮中国留学生。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学生的语言能力达不到沟通要求,语言不通,作业没法出色完成,市场需要面临被淘汰的险境。其实,中国留学生一直在高校中拼命挣扎,因为沟通问题导致的主流圈子没法良好融入,但后退一步又面临被淘汰的危险,高不成,低不就,步步艰难却没法回头。这样的夹缝生活,让中国留学生极易走极端。


2016年1月,芝加哥大学的陆同学跳湖自杀;

2016年12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杨同学自杀身亡;

2016年12月,俄州州立大学物理系的学生刘同学举枪自杀;

 

夹缝中的中国留学生,压力下的留学生活是一抹灰色。

 

04

留学生心理大厦将倾,能否扶住需要看家长的努力


快乐留学的幻想已经破灭,即将出国的中国留学生,有多少是准备好了的?没有家长能做保证。但,留学前,家长能做好的,是给孩子一个好的心理暗示,暗示孩子即将要面对外国高压的大学生活,同时锻炼孩子适应压力的准备。这样,孩子就能在出国前有个心理预期,明白自己即将面对的是什么。心理问题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从一开始的不适到最终爆发,潜伏期很长。家长们在和孩子沟通过程中,一旦发现孩子心理上的种种不适,就应该果断给孩子做疏导。防微杜渐,才能避免悲剧。而除了日常的沟通,客观方面,外国大学也给孩子准备了健全的心理问题治疗系统。


以美国为例,全美2/3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同时,全美所有大学建立校园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用来疏导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引导他们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来面对学业压力。对于中国家长来说,中国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明显,当家长发现孩子有心理问题时,无论是心理课程还是校园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都是家长的最好选择,更直接的方式,则是求助心理医生。这样的层层防护下,孩子的健康问题才能慢慢得到解决。

 


西方精英教育,是宽进严出下的人才筛选机制。走向留学这条路,注定要接受学业与生活的双重考验,而作为留学生家长,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才是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正确方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