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让小四拍《爵迹2》,我只好审判《爵迹1》
资深的喷子往往有一套万能理论,你和他不管如何辩论都是输。
例如,如果妳长得漂亮,他会说你长得这么美一定整容过,如果你长得丑,他会说你长得这么丑为何还不去韩国整容。为了不让喷子认为我们在黑《爵迹》,只好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审判它。
首先先将此片定性为烂片(拒绝观看),因为它烂出了新的高度,本怀着人道主义从不去批烂片,可是他居然要拍《爵迹2》为了大家以身试险,忍受着两个小时的煎熬看完此片,看到结尾剧情的伏笔是赤裸裸的要拍《爵迹2》等系列的节奏。
我一般看片只是看角色和故事,不会留意是那个演员或者导演,也就是不会针对某个人而是就作品而言。既然《爵迹》拍烂了,我们今天就分析下它被拍失败的原因。
据说此片用,3D扫描技术和动作捕捉技术。
为了深入理解此片制作,我先说说cg动画制作流程:
角色设定→建造3D高模和场景→上uv贴图(也就是设计二维平面贴图)→骨骼绑定→分镜制作动画→集成角色植入场景→特效师加入特效及渲染→然后剪辑粗片→后期处理及配音和调色。
整个过程是极其复杂,不得不佩服导演也是费尽了心血。
为了说明此文并非无中生有挑漏洞,笔者拿出一个闲暇时自己用Maya制作的模型,来说明,CG制作是极其复杂的过程,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就这个模型耗费了一个业余人的二天时间。
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明白3D动画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虽然在审判此片,但是不得不佩服导演的付出。
整体制作的禁区
正因为此片在制作过程使用3D扫描和动作捕捉技术,这项技术早在好莱坞7年前就有了,曾经《阿凡达》就是使用过,为了不走进恐怖谷效应的禁区,对角色进行了化妆和体格改造,来使模型非人格化。
科普恐怖谷理论。恐怖谷理论是一个关于人类对机器人和非人类物体的感觉的假设。
它在1969年由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昌弘提出假设,当机器人与人类相像超过95%的时候,由于机器人与人类在外表、动作上都相当相似,所以人类亦会对机器人产生正面的情感。
直至到了一个特定程度,他们的反应便会突然变得极之反感。
郭导恰好走入这个误区,导致模型与人相似度到达了90%的行列,会让人对僵硬的模型动作产生反感,观影过程人时刻会脑补角色与真实明星的对比图,细微的差错会使人不舒服之感,引起消极情绪。
为了避免这一禁区,有二种做法,一种是降低相似度到70%(好莱坞常用做法),其二是提高相似度到100%(目前来说很难,也快了)。
罗列3D扫描的成功之作
《阿凡达》的梦行者采用了表情捕捉及模型扫描,通过降低相似度成功。
论细节重要性
《变形金刚3》其中整个芝加哥城市细节都通过3D扫描技术(场景一般提高相似度),还原整个芝加哥给人视觉震撼。
城市的真实感
《速度与激情7》部分保罗通过CG扫描技术建模来完成(高度相似),已经难以区分保罗真与假的程度。
《最终幻想15》这是日本作品,已经将表情捕捉发挥到极致了,可以说是要超好莱坞的节奏,不过不完全成功,还有1%的不相似度。
无限逼近100%相似度
分流程分析此片硬伤
【角色设定与建模】基本没有设计角色,直接以明星的造型作为角色蓝本。
模型与真人相似太高。这两处都不可取。(注:为了文章的严谨性,我特地咨询问过一个从事CG行业的朋友)
【骨骼绑定与动画】影片开始有一段废柴少年的跑酷的动画,给人感觉肢体很僵硬,动作流畅度不连贯,别扭中带着不符合实际感。
这段不是捕捉动作而是绑定的,一般绑定分为二种FK(正向动力学)和IK(反向动力学),通俗讲FK是父级控制子级的跟随动作,IK是子级控制父级的反向动作。
拿废柴少年甩臂动作来说,肯定运用FK,但是动作不完全跟随,明显小臂摆动频率比肩膀高出一倍,给人以小臂好像骨折后的摆动感。以及与实际吻合度,一般跑步是都是双臂贴紧或者贴近二侧。而废材少年的摆臂是远离了两侧并幅度夸张于现实。
给人怪异感,如同本来是齐步走幅度夸张到了正步走。
其中也有一段神音攀爬树枝的动画,攀树枝应该是IK却用了FK,本来是小臂先运动再带动大臂跟随,以至于是大臂先运动的,导致整个胳膊是僵直的特别不自然。
诸如此类,还有倒水的细节等等。
【特效的滥用】记得有次在追杀五度王爵时,根本不需要那个冰桥奔跑式,完全可以用坐骑。其次人物的伤口,人物已经是高仿了,伤口的真实度也应该跟的上这个级别。
其次那段打怪特效,知道是奇幻世界最起码遵循下设定的基本逻辑,角色的碰撞,遵循下基本的动量守恒,起码让角色和怪兽碰撞具备基本的弹性。好莱坞特效最起码,遵循基本物理,各个力场和爆炸。
【劣质毛发渲染问题】全片基本使用的是AO烘培的纹理贴图。
除了范冰冰和另一个人,用了毛发生成器,生成的真实3D毛发外基本上都是假的,给人视觉体验是头发是一个整体纹理不分明。
【NO1硬伤,所有角色渲染问题】所有角色都出现了重影现象,也是本片致命的硬伤。不知道是全局光照渲染的问题还是动作捕捉留下的后遗症,诸多类似问题贯穿了整片。
废话不多说,请看上图(请放大观看细节)。
【后期调色及美术画面的滥用】虽然笔者不具备美术欣赏能力,但是我知道整个影片,除了夜晚的色调,所有场景都是黄昏的温色调。
没有早上和中午,每个场景除了黄昏还是黄昏。
故事设定的败笔
故事讲了一个废材少年被高富帅带到大城市游玩,然后升级打怪的故事。
前一个小时都是,废材少年接受传功,大街装x,撩妹兼打装备。后一个小时是与高富帅和妹子们,去岛上组队打怪刷副本。
并且发现了一个秘密(也就是副本的bug),原来以前的一度王爵和现在的五度王爵并不是背叛了,而是发现了白银祭司是外星系流放到这个星球罪犯的秘密,每当有王爵发现这个秘密都会以背叛名义除去,于是高富帅就有了拯救世界的使命了。有了这个被好莱坞用的稀烂的主题。
论一个烂故事的影响力
【本片的主要问题还是选择了一个失败的故事】故事就这样稀烂,没有巧妙的诡计让人震撼,也没有让人热泪盈眶感人结局,也没有深刻的思想要传达。
其次,选择的一个西方奇幻故事的蓝图,却用中国的明星造型强硬去附合,不亚于你穿着旗袍去跳拉丁舞的滑稽感,强行用东方人的脸去堆积西方人独有的表情,强行将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注入西方躯体的傀儡般故事。
居然还埋下拍第二部的伏笔,不拍的话我也不会写这些。
演员与角色的融洽败笔
首先选了一群面部表情基本接近面瘫的演员来表情捕捉就是一个失败的决策(不是针对演员,如果演其他剧随便选,但是要捕捉表情需要谨慎)。
导演选择陈学冬演废柴少年真是人生最大的失败,一下子让进入到了《解密》的气氛中,完整的帮他在《解密》里那份“大智若愚”的幼稚淋淋尽致地移植到了废柴少年身上,害的我时刻脑部容金珍与废柴少年的对比图。
我觉得像这种西方故事,用纯粹西方演员最佳,次之,选一些面部表情演技高深的演员也可以,种不能去捕捉一群僵尸脸的表情,导致全片一个个僵尸和木偶般角色来糊弄观众。
以上虽然吐槽那么多,但是我还是要说此片再烂,也没必要拿一星去侮辱人家的影片,最起码也得二星半的评分去客观评判,没有功劳起码有苦劳,就冲着人家那份呕心沥血的努力也得多给一星的鼓励奖吧。
事实再次证明用功不等用用心,尽管你每日熬夜到半夜做作业未必能拿到一张高分的答卷,因为你没有用心。
有人说中国的CG做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可以我只知道国内有个CG制作的影视剧,实力打了电影行业的脸。
我一直相信民间有少量高手,《秦时明月》的3D动画,你绝对不会相信它是一个民间团队制作的,他们没有雄厚的投资,没有最好的设备,没有最先进的技术,却怀着对CG的一腔热血,拿着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的薪水,在幕后为CG行业做着贡献。用实力证明了用心是可以做出好作品的。
就目前CG行业真的不顶气。许多导演不愿意去探险,收益和风险不成正比,制作人员也得不到好收益,现实往往给他们的梦想浇了一盆凉水,成批的影视制作者都转行去做游戏了,中国的页游确实是一块肥肉。
未来CG发展真的前途坎坷。郭导有这这么雄厚的投资,不去拍奥特曼续集真的屈才了,非要拍《爵迹2》,我真心为他的勇气点赞,他唯一为我国3D动画做出的贡献是,敢于探险,摸着石头找到了过河的路,避免了后人要走的错路。还是那句老话,
当你走的太远了,不要忘记当初为何出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