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的小中专:那些错过清华的人

谢远东 有种乐土

 

 

老孙成为中科院的研究员都好几年了。但即使在今天,一旦提起自己的学历,还是很 “憋屈”。

 

那一年是1984年,那年中考,14岁的老孙考了全县第一名。“可以上省重点高中”。欣喜之后,他选了中等师范学校。“全家都很开心”。

 

村支书也很开心,专门放了三场电影,方圆十几里的人都知道:“他们村考了个中师生。”

 

当年的校门现在很阔气,然而却成了“差生才会去上的学校”。昔日他的母校——师范学校,如今的希望高中,即使高考录取率如此之高的当下,2019年,这个学校高考所有的希望只存在校名上:希望高中。

 

如今的高中学校基本考不上大学,和他们当年考中中师,一样稀奇,难得。

 

真的是黄钟毁弃,泥沙俱下。

 

往日的尖子扎堆学校,今天的“华丽”变身,算是时光弄人吗?

 

像老孙一样心有不甘的人不少。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这批天资聪颖的少年,初中毕业以优异成绩选拔进入师范、卫生、农林、财税中等专业学校。

 

称他们为时代的宠儿,一点都不过分。

 

录取率不足10%,包学费、包分配,上学时还有粮油供应和现金补助,早早转成城镇户口,毕业后的“铁饭碗”,还有干部身份。

 

那时,户口就是城里人和乡下人之间不可逾越的天堑,而吃上商品粮,就是吃皇粮。

 

光芒四射,眼馋死人了。

 

这是一个曾经的中国梦。

 

考上中师和中专便是一步登天,从此人生开挂!

 

全县上万考生,前100名才有希望!得多强悍!

 

考不上中专的人才去读高中,中专文凭雄踞学历鄙视链的最顶端。

 

 

 “师范岁月是什么?是《童年》、《橄榄树》、《军港之夜》和《外婆的澎湖湾》,是总披件蓝色旧棉袄的数学老师在立体几何课堂上的挥洒自如,是上语基课时总爱诵读《陌上桑》前四句的老夫子,是那个听说毕业于北师大但却只给我们教过几个礼拜世界历史课的洋气小伙子。”

 

老孙在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

 

那是3年“非功利”学习的时光。师资配备是王牌的老师,定位不是高考,教材跟高中不太一样。以成为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为目标,应试压力并不大。师范教育综合性很强,除了数理化,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也都会教。

 

老孙记得,同学们中有喜欢美术、音乐的,也有怀着文学梦、作家梦的。而他自己则对高等数学和物理有着纯粹的喜欢。

 

同学们是周围各县初中毕业生中的尖子生,他们是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许多同学给人印象是:沉默、郁闷、茫然、朴实。

 

为了让新生适应环境,学校组织学生自学歌曲:唱《小草之歌》暗示当小学教师是要奉献一生的;唱《故乡的云》是说终究要回到乡村去……

 

若干年后,老孙才体会到中师教育真的是素质教育,让他们受用终身,良好的综合素质,谁一旦改行,一定脱颖而出;大部分没改行的同学,也绝对是各地的教学骨干。

 

3年后,当年的初中同学参加高考,也有考上重点大学的,离开离开家乡去了大城市颇有几个,他们则回到小城市或者农村,成为小学老师、乡镇医生、供销社职员……

 

而老孙则成了离家五十里开外的山村教师。

 

“要是我参加高考,会什么样?”老孙看着那些曾经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考上了重点大学,心头凄凉,自己的人生一眼就看到了头。

 

失去动力的他开始消沉,每天下班之后的活动就是“一帮人聚在一起打牌”。

 

基层信息闭塞,一些想证明自己的人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找出路。对老孙来说,他就是不想被“憋死”。

 

 “那时工资每月80块钱,一年都花200块钱订报刊,《考试报》什么都看。”,老孙搜集各种信息,参加自学考试。随后他取得郑州大学专科毕业文凭。三年后考入复旦大学读研究生,而后出国读博。

 

“我是一直在跑的人。”老孙说, “过程的甘苦只有我自己知道。”

 

与他相似,有相当多的中专生,在忙碌的个人工作之外,继续自学,改变命运,有限的资源里完全凭照兴趣,完成了“另类的大学教育”。在周围人进入结婚、生子的同一时期,部分中专生选择了孤灯苦读,过上了“下班就学习”的日子。

 

后来,一些人成功了。他们考上研究生、考上博士,进入国家机关、著名高校,人生轨迹也从此改变。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专地位一落千丈,从原来的重点高中之上“沦落”于普通高中之下。对于不熟悉中国教育制度变迁的很多人而言,“差生去的地方”成为了中专的标签。

 

此中专非彼中专,此学校非彼学校。

 

老孙郁闷的是,一些人对教育制度变迁的无知,竟然想当然地鄙视老孙的母校。对于这些想当然的人,开始老孙还总是耐心解释。“到后来,觉得无聊就不说了。”

 

 

 

 

中等专业教育学制源自苏联,以行业办学为主。3年学时“短平快”,可以大量填补中国百废待兴的人才急缺。

 

中专毕业生在寻求突围的同时,中专学校本身也面临着发展瓶颈。大学扩招加之中专福利减少,大批生源的流失迫使不少中专寻求转型升级。升格大专,是其中一条路径。但改为职业中学,也不在少数。

 

最早的一批中师生已经50多岁了,最后一批也快40了,这一生似乎有很多选择的机会,却又无从选择,他们最好成绩去了中师,最好的年华给了学校。

 

像老孙这样的人毕竟少之又少,绝大多数中专生则留在了基层,开启的是另一种奋斗。

 

命运依然和最初的平台捆绑在一起。在学校工作的,成了中国基础教育尤其是中国乡村基础教育的基石;在乡镇工作的,成了中国基层党政工作的基石。在卫生系统工作的,成了中国基层卫生工作的基石。由于他们的素质和天份很高,尽管他们工作在最底层,依然将自己的那一份工作,做到最好。

 

他们优秀到什么程度?

 

以后几十年各行各业做得好的普遍都是师范生,无论是从政还是经商,相当一部分都是教师改行的,成为各行业的精英,那一时期很多政府机关选拔人才,都是直接从学校老师里挑选。

 

以至于很多地方教育系统明文规定不允许老师跳槽,不允许在教师中挖人,即便如此,也有很多通过各种途径离开学校后大器有成的。

 

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谈起往事的时候,常常有失落感,慨叹自己当年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而付出了自己前途的代价。

 

当然,他们之中,也有极少数人,通过自身的努力,考上大学,考上研究生,成了大学教授,或者在仕途上有所成就。也有极少数人,在文学与艺术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考上中专,跳出农门,准国家干部,在当年的乡村,就犹如中了头彩,轰动一时。家人和那些牛娃,一时间踌躇满志。

 

最初的兴奋消退,这些进入中专学校孩子,很快发现所谓的中专,其实是农村孩子进入城市的最低门槛。草根阶层 “洗脚上岸”的这个“岸”,并不是城市宽阔的街道,依然是崎岖的乡间小路,深山老林的寂寞峡谷。更高社会阶层的孩子,鲜少报考,而是选择上高中读大学。那里有着不同的前景。

 

几年后取得的这一纸文凭,会将他们约束在最基层,他们的发展平台一辈子都会被这一纸文凭约束。

 

失落感由然而生。老孙当年还属于比较木纳的一种。

 

个别学生发现这一奥妙,他们选择退学,去上高中,考大学。这些极少数的个例,当然不易。

 

然而更多的,是在犹疑之中等到了毕业。

 

在毕业之际,他们经受了青涩岁月最大的冲击。

 

三年之后拿到那一纸薄薄的毕业文凭,等待分配工作的时候,最先等到的消息,却是他们当年考不上中专只能上高中的同学,这个时候拿到了大学通知书。

 

内心的冲击,即便是几十年后的今天,也难以平复。

 

在最紧巴的日子,普通老百姓哪里知道什么叫望子成龙?只盼着把孩子养大,领一份工资帮衬家里,就是出息了。

 

那些孩子,如果留下来读高中,完全可能考入更好的大学,分配到更好的工作,他们的人生大部分都会改写。

 

历史赋予他们光环,在时代变迁的洪流中无情的变成酸楚。

 

数十年时光,似乎不能说他们被埋没,因为他们是社会的基石,但他们确实被埋没了,理想荒废身不由己。

 

为那份早早获得安稳的工作,却押上了自己一辈子的出息。这批极具天赋的孩子,在没有灌满浆之前,就被提前收割。

 

整整二十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考上中专是那些家长、那些老师和那些学生梦一样的追求。

 

只是不曾料到,梦的实现,却成为心中永远的惆怅。

 

这些优秀的学生,从此少有机会继续接受最好的教育。在初中毕业即以最优秀的成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进而成为底层技术人员。

 

中专本来就是职业教育,思维训练、文化积淀欠缺,没有多少“内功”,教学质量不说比大学,甚至还可能比不上好的高中。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他们的发展后劲和未来的成就。

 

厚积才能薄发,这些冒尖的人,却早早被掐了尖,奉上的是一杯寡淡的茶水。原本可以抵达的高峰,中途却迷路了。

 

那些以前本来不如他们的同学,上了重点大学,出国留学,成为专家……而他们呢?……又能怪谁?自己?十多岁的孩子那样已经很好了;家长?农民父母如何能看得那么深远?老师?学校?都不能怪啊。

 

在关键人生转折点上,做了错误的选择,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甚至耽误了整整一生。而最痛心的是,早早拿到了一手好牌,生生弄砸了,砸了还知道砸了。

 

这其实是逆淘汰

 

当年在初中任教的一批有识之士,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有少数学校,对学习成绩特别优异者,不让他们报考中专,而是让他们考高中上大学。

 

些微之力,又何以扛得住滚滚洪流?

 

那些年,全国成绩优秀的初中毕业生选择中专,按一个县有100人, 1800多个县区,一年至少20万,按15年算,也近300万人。这还是一个相当保守的估算数字。

 

就国家而言,在如此长的一段时间内,如此多的优秀学生没能继续接受最好的教育,势必影响优秀人才的涌现。

 

要是那些考上中专的数百万优秀学子,进一步深造,又该有多少杰出的学者、科学家、艺术家呢?

 

如今,他们当中的大多人成为最普通的技术人员,尚在为生存而忙碌奔波。

 

惟愿这些悲剧和教训被铭记,不再悲剧!也愿当年的中专生与他们的后代,明天更美好!

 

 

 

 

老孙是众多中专生中的一个,当大部分中专生,陷入命运迷局之时,选择了顺从与妥协,终其一生。

 

但他没有。

 

没有放弃,没有颓废,没有无休止的抱怨,他做了不同的选择。

 

纵使你曾经是最优秀的中专生,如果不顺时而变,生活只会变成寒夜悲歌,悲情而又伤感。

 

社会固有瑕疵,政策固有缺憾,环境固有糟糕,这些固有,我们纵然无法改变,但这些不是停下脚步的理由。

 

读中专中师,后悔无益,但不妨有一颗进取之心,命运终究会改变。

 

是的,曾经,他们是老师的宠儿,父母的骄傲,曾经,他们为提前跳出农门而庆幸,这是一段曾经闪光的路程,只是随着时光流逝而黯淡。

 

转眼间,这批最早毕业的中专生,已近花甲,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世态炎凉已尽尝。一辈子总是太快,才觉人生只如初见,却已浮生向晚。



更 多 


这么变态的国家,凭啥这么牛?


高考:不是人生赌注,只是年轻的一次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