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光之山传奇

谢远东 有种乐土 2019-11-04

 

 

 

 

1839年。白沙瓦。

 

兰吉特-辛格在奢华的王宫里盛情招待英国贵宾布尔内斯。

 

宫殿里金光闪闪,处处奇珍异宝。

 

兰吉特的王宫陈设每天更换,每日一色调。布尔内斯造访那天颜色是黄色。所有人是一身黄色衣装。摆放鲜花是黄色的,甚至连花园的鸟儿也是一身金黄。

 

辛格虽是军阀头子,沉溺于酒色,且是个瘾君子。不过,兰吉特大王却不失虔诚,特地念诵了一段锡克教经典《阿底格兰特》。

 

那经典更是用十层布包裹着,每层颜色不同。不用说,最外面那层是黄色的。

 

经文读罢,最期待的时刻到来:

 

兰吉特大王骄傲地拿出那颗“光之山”,请贵宾一饱眼福:

 

钻石“足有半个鸡蛋大小”。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声名显赫的钻石。

 

 

献 宝

 

 

兰吉特,1801年称王旁遮普,开创了雄拔印度的锡克王朝。作为18世纪前半期印度最杰出的统治者,以蕞尔小邦树起锡克王国大旗,堪与英印帝国并驾齐驱,称雄一时,端属了得。

 

说来兰吉特与光之山结缘已有些年头了。

 

那还是20来年前。

 

1808 年, 英国特使埃尔芬斯通前往当时属于阿富汗冬都白沙瓦,拜谒阿富汗国王舒贾,看到国王带着镶嵌“光之山”的手镯。

 

那时他的左手戴着一串珠链,半个鸡蛋一样大的宝石让在场所有人印象深刻,闪耀的光芒让人头晕目眩。

 

不久,舒贾就被废黜。1813 年,一路疯狂南逃,来到了拉合尔,热切的期待着与辛格大王会面的时刻。为了表达诚意,他将那颗大钻石,仅仅的包裹起来,揣在怀里。

 

他知道这玩意比生命还重要。

 

没想到的是对方收下钻石后,却把他投入了地牢。俗话说,人一走,茶就凉。这王一被废弃,送去的是光之山,收获的却是暗无天日。

 

舒贾求生无望,只好靠自己想辙。得亏这个地牢是个豆腐渣工程,阿富汗前国王靠着千金之躯,生生挖了条地道与下水道打通,最终挣脱魔掌。(这竟然是一个阿富汗国王版肖申克救赎。)

 

布尔内斯见到宝石之前,就在卢迪亚纳,就是旁遮普的那个大城市,见到了那个献宝者:阿富汗的前国王:舒贾-沙阿,还有他的哥哥泽曼-沙阿。

 

两人都是阿富汗首位国王艾哈迈德-沙阿的孙子,都做过短命君王。

 

泽曼-沙阿下台时,还被继任者刺瞎双眼,以确保他无能复辟。元凶就是舒贾。

 

好在舒贾统治期间(1803—1809),与英国人交情不错。这样英国人才在卢迪亚纳给他一处房产和一笔津贴,足够他和那几百名妃嫔维持生计。

 

失明的哥哥表情阴郁吓人,舒贾则是一直长吁短叹,牢骚满腹,总在抱怨命运不公。

 

他似乎不在意光之山了。

 

 

赐 名

 

 

光之山,在阿富汗王宫里流传的时间算来不过60来年。

 

那时1847年。正当乔治-华盛顿初登北美历史舞台之时,遥远的中亚,一个帝国正在艾哈迈德-沙阿的手中已然成形。

 

艾哈迈德确是个大人物。16岁时即为波斯国王纳迪尔-阿夫沙尔赏识有加。

 

纳迪尔也非寻常角色,出身草莽,性情残暴,一心重现波斯帝国荣光,几乎梦想成真。

 

1739 年,纳迪尔沙远征印度,洗劫德里。莫卧儿皇帝穆罕默德-沙生无可恋,只是把那宝石藏在包头巾里,以期躲过波斯人的盘查。

 

这块钻石的美名早已灌满纳迪尔沙的耳朵。这次印度之战,说是为此而来,也不为缪。

 

纳迪尔沙虽知道皇帝将宝石藏了起来,但除了宝石,还有土地,还有人民,后面都要皇帝配合,直接严刑拷打,刮地三尺,显然不合适。

 

 “堡垒要从内部攻破”。败家的娘们尤其坑。关键时刻,一个失宠妃子逮住了复仇的机会,向波斯王纳迪尔沙吐露钻石藏身的秘密。

 

那就好办了。

 

纳迪尔沙请穆罕默德-沙商议大事。为郑重其事,为友好见证,波斯王建议双方按照穆斯林体现友谊的最高礼节交换包头巾。

 

穆罕默德·沙一听脸都绿了。

 

可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长长的包头巾一圈圈解开,璀璨的大钻石光芒四射,纳迪尔沙脱口赞道:“光之山!”

 

从此这块大钻石有了专有名字。

 

纳迪尔沙的一个爱妃说:“如果一个壮汉向东西南北方各扔出一块石头,再向上抛出一块石头,再用黄金将这5 块石头的最远点之间的空间填满,这些黄金的总价值也比不上‘光之山’。”

 

不得不说,这个爱妃有创意,很萌,也很有空间数学家的天赋。感谢她,让今天的我们,晓得怎么计算光之山的价值。

 

攻伐期间,深得信任的艾哈迈德效命波斯国王左右。波斯一支4000多人精锐骑兵直接听命于这个十多岁的阿富汗部落青年。

 

1747年某夜。波斯哗变。国王纳迪尔被亲信杀死。而后的一夜混乱不堪,将领们忙着争权夺位,士兵们在尽情抢掠。

 

和国王一道出征的后宫妃嫔,自然成了乱兵垂涎的战利品。艾哈迈德当时正在王室女眷下榻处当差值守,他凭借一人之勇,打退了好些前来骚扰的醉汉。

 

最终,他成功守护了一屋子的女性,并召集手下突出重围,踏上了回家的行程。

 

那个晚上,艾哈迈德逃出了纷纷扰扰的波斯军营。国王生前攒下的大批财宝被此人劫掠一空。黄金、宝石自不必说。

 

曾深受纳迪尔沙器重的阿富汗青年艾哈迈德被手下拥立为阿富汗国王。

 

这样,“光之山”落入了阿富汗王国之手。

 

 

孔雀宝座

 

 

大航海时代之前,印度是钻石的国度。“光之山”就出自东南部的安得拉邦。十三世纪时,开采到这颗巨大的钻石,未切割时竟有793克拉重,当时的国王将她镶在寺庙女神眼中。

 

1526 年,南下印度的莫卧儿人首领巴布尔,开进德里城。至此,光之山落入这个成吉思汗和帖木儿的后裔手中。

 

那个时候“光之山”还没有名字,他将其称作“巴布尔的钻石”。

 

到了莫卧儿第五代皇帝沙贾汗统治时,他将钻石镶嵌在那华丽的孔雀宝座上,此时的蒙兀儿帝国可说是空前强大:沙贾汗大兴土木,在德里修筑了德里红堡,在拉合尔兴建了沙利马尔皇家花园,当然还有他为悼念亡妻所修建的泰姬陵。

 

泰姬陵建成后第三年,沙贾汗重病,他的儿子奥朗则布夺权称帝,将父皇软禁直至去世。光之山被放在窗旁,父皇沙贾汗只能透过钻石的反映端详泰姬陵,日夜思念爱妃。

 

孔雀王座实在是太震撼太奢华,这里不能不单独细细说一下。

 

孔雀王座是莫卧儿帝国统治者沙贾汗用黄金和珍宝打造的御座。孔雀王座由莫卧儿帝国最著名的艺术大师巴德奥斯设计,长约1.8米,宽1.2米,高约0.65米,制作宝座用去了1吨多黄金。王座上镶嵌着191克拉的“光之山”钻石和182克拉的“光之海”钻石(光之海故事也是多多,以后有机会说说)。

 

除了钻石之外,孔雀王座上还镶嵌了108粒红宝石,每粒重量都超过100克拉,大的甚至超过200克拉;还镶有116粒祖母绿,每粒重达30至60克拉;王座上还悬挂着成串的圆形珍珠,每粒重达6至10克拉。

 

孔雀王座上面有12根柱子支撑的天蓬,天蓬上有黄金制作的孔雀模型,孔雀上镶了巨大的红宝石和蓝宝石,其中一只孔雀的眼睛是用“阿克巴沙阿”钻石做的,还挂了一粒重达50克拉的梨形珍珠。孔雀的四周点缀着用黄金和宝石制作的一束束花朵。

 

这样的细节,不能不让人惊叹印度是个黄金的国度。而所有这些不过都是光之山的陪衬。

 

由于法国旅行家让-巴蒂斯特-塔维涅的描述,“孔雀王座”在欧洲成为“神秘东方国度的巨大财富”的象征,光之山在欧洲声名大噪。

 

 

作别南亚次

 

 

对阿富汗前国王舒贾又狠又黑的兰吉特-辛格,其实是一位非常能干的君主,史称“拉合尔雄狮”。

 

1813年。 74 年之后,“光之山”重回到印度人兰吉特·辛格的手中。

 

兰吉特那个爱啊:外出时,光之山一定要放在马鞍上,时时以慰念想;宴会上,请出光之山,那是兰吉特的压桌菜。

 

说完半个鸡蛋大小的布尔内斯,如此形容,“这颗钻石的光芒可以媲美火焰,或胜过火焰,循环不已地闪烁着,并且不时地从他的独眼中反射出来。”

 

即使有宝钻护身,死亡也是无法抵挡的。1839年,“ 拉合尔雄狮”去兰季德-辛格驾崩。锡克帝国群龙无首,陷入混乱。

 

两次英锡战争后,锡克帝国被迫签署了《拉合尔条约》,其中一条说:“由君王兰吉特-辛格手中取得,以光之山为名的钻石,拉合尔君王将会放弃,并且奉献给英女王”。

 

1850年,为纪念东印度公司成立250年,光之山钻石永远的离开了印度。

 

同年2月1日,光之山钻石乘坐美狄亚号轮船前往英国。这颗被诅咒的钻石,即使是远离家乡,厄运也如影随形。当轮船抵达法国殖民地毛里求斯的时候突然爆发了霍乱,当地人下令美狄亚号马上开船,否则立刻会向法国总督要求向船开火。没办法美狄亚号只能离开,又在海上又遭遇了长达12小时的强风。但最终轮船还是有惊无险的于7月3日抵达英国。

 

“光之山”到了英国人手上。

 

诅 咒

 

 

舒贾不在意光之山的失去,或许是他读懂了那条记录:

 

自1306年,当此钻石首次现身,就有记载写得清楚”男人拥有了这颗钻石,就能拥有全世界,但他将从此厄运缠身。只有神和女人才能随心所欲地佩戴它。”

 

钻石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也是流血和死亡的祸根。700年来,光之山引发了无数次的血腥屠杀和争斗。

 

许多一度拥有它的君主,最终厄运当头。这颗钻石有着难以置信的灾难史,几乎每个拥有它或触碰过它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许多著名宝石背后都有一段血腥的历史,这些经常为持有者带来厄运的惊世珍宝当中,光之山是最具这种黑暗力量的。

 

一连串的恐怖历史直追名剧《冰与火之歌:权力游戏》的惊悚情节。这些曾经是巨钻拥有者的人,有被下毒而死、乱棒打死、以砖击头而死,还有各种肉体凌虐,甚至是用烧红铁针刺瞎双眼。

 

最惊悚的案例:一名波斯王子被敌人俘虏后遭到严刑拷打,敌人甚至在他的王冠里倒入镕化的铅以逼问钻石下落。

 

1851年,作为日不落帝国的荣耀,光之山在英国水晶宫举行的万国工业博览会中展出。大量游客前来一睹这颗传世宝钻的尊容

 

“光之山”虽巨大,但还不够璀璨夺目,观者无不大失所望。几度蒙尘的光之山,已经黯然,失去了钻石应有的闪耀。为此,1852 年7 月17 日,开始雕琢工作了。

 

雕琢历时38 天,耗资8000 英镑,完工后的“光之山”只剩下105.6 克拉(折合21.12 克),尺寸为3.6×3.2×1.3 厘米,拥有多达66 个切面,璀璨夺目,光彩照人,更是辉煌灿烂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标志。

 

尽管维多利亚经常佩戴“光之山”,但女王深感不安。19 世纪70 年代写给其长女、德国皇后的信中说:“没有人比我对印度的感受更强烈,没人知道我是多么反对占领那些国家,以后不愿再侵占了,因为那样做是非常错误的,对我们没有什么好处,你也知道我是多么不喜欢佩戴‘光之山’。”

 

不仅维多利亚女王不喜欢这颗邪恶的钻石,英国王室也似乎世代坚信关于光之山的诅咒。维多利亚女王驾崩之后,光之山一直由女性王室成员佩戴。

 

光之山和切下的碎钻先是镶嵌亚历山德拉王后的王冠上,接着又被转移到玛丽王后冠上,而后则在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母亲——伊丽莎白王太后的后冠上闪耀。

 

2002年的3月30日伊丽莎白王太后在狩猎行宫去世。当灵枢被放置在威斯敏斯特宫进行国葬时镶嵌着光之山钻石的王冠便安放在伊丽莎白王太后的棺木之上静静地供人观赏。

 

有20万人见到了充满传奇魅力的光之山钻石真容。

 

在葬礼结束后光之山被存放在泰晤士河北岸的伦敦塔内等待着下一位王后再次拥有它。

 

而关于它的诅咒和传说也会继续流传下去成为那段纷繁复杂而又波澜壮阔的历史的一个见证之物。

 

 

 尾 声

 

 

在光之山耀眼光芒惊艳世人之前差不多两千读年前,同样在这块土地上,一位王子静坐菩提树下修行数年,那一日觉悟。

 

他最著名的一部说法也最为中国人所熟知。

 

这部佛法卷前《开经偈》写道: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四句妙言,道尽光之山的前世今生,还有未来。

 

他的这部法叫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者,钻石也。

 

般若波罗蜜,是法。是大法,无上之法,不可思议的法。

 

可惜的是,光之山流传在这块大地上之际的几百年,佛陀说法或东传,或南渡,或北上。只是中亚或者南亚这块土地上的过客们,没有机会聆听教诲。

 

百千万劫。

 

阿弥陀佛。



更   多


帝国的坟场

中亚大博弈

世界上这个最神秘的国家,你知道多少

搞垮这样一个富裕的国家要有真正的天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