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曾岁月静好的阿富汗

谢远东 有种乐土

 

1967 年夏,美国亚利桑纳州立大学教授鲍德力克带着妻子玛格丽特,两个女儿简和佩格来到阿富汗。

 

在喀布尔的两年,教授拍下了当时他所见。

 

喀布尔,一个繁华都市。汽车,公园,身着休闲服饰的男男女女,有的甚至是完全来自西方的款式和品牌。

 

无论是外国人,还是阿富汗人,他们可以自由自在街头巷尾溜达闲逛。

 

乘巴士去参观历史古迹,或是穿过边境远足巴基斯坦。没问题。安全不是事。和平之地。

 

这些珍贵照片所呈现的印象,是一个和平,正在迈向现代化的阿富汗,与今日战争蹂躏,惨遭伊斯兰极端主义荼毒的失败国家,恰成强烈反差。

 




关于爸爸威廉(左二),佩格说:“他总回忆自己二战那会……上战场就是想为和平尽力。1967年他受雇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专家在喀布尔服务两年……他对社会研究兴趣浓厚,无论去哪里,相机不离手。在阿富汗也如此。”鲍德力克教授当时在喀布尔高等师范学校教书。


 



“我是在亚利桑那的坦佩长大。有机会和爸爸、妈妈,还有妹妹来阿富汗,我嗨翻了。”佩格(右)说。“去异国读高中,而不是亚利桑那种。当然,从亚利桑那到阿富汗跨度有点大,难度是有的。但这不算什么。那里的人总那么热情友好,虽说我只是个毛手毛脚丫头片子,也没遇到啥难缠的麻烦事。那是温情岁月。”

 

鲍德力克,这位业余摄影师,记录下那难忘的时光。教授1981年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退休,2008年去世,终年92岁。

 




佩格(戴太阳镜者)和家人一起去巴基斯坦白沙瓦途中。



“浏览父亲的照片,我难忘阿富汗这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她几十年来饱经战火摧残,无论耳闻,还是目睹,都让人痛苦。顽强自立,还有些风趣的阿富汗人,被奇葩而又可怖的暴力打惨了。”



 

简在喀布尔西北30公里的乡村集市购物。“一个阳光灿烂的六月清晨,我们来到这里……我一眼瞥见路边飘荡着深蓝、绿色,还有栗色的鬼魂,太吓人了。爸爸说,在阿富汗有些妇女只有穿着那些罩袍才出门。”

 




【简(左)和佩格在喀布尔公园,如今不复存在。】

喀布尔的“王之山”。二十世纪初,阿富汗王阿曼诺拉汗周游欧洲、伊朗、印度后建造。当时,这个花园对公众开放,进入者须着西式服装。




女孩放学回家。“那时女孩和男孩一样,一直可以读到高中。孩子们穿校服,女孩禁止穿罩袍进校。当然,女孩也可以上大学。”

 




【阿富汗学生在校园跳舞,老师伴奏】

 




【在喀布尔河游泳】

 




 “母亲总是把在喀布尔住的那地方,和科罗拉多的丹佛相比。40年代他们在那住过。海拔1600米,阳光充沛,远处青山如画。”

 

“在我眼里,干旱少雨更像亚利桑那,我更喜欢这种风光。”



 

【泥巴墙教室里化学课】

 




【喀布尔河畔的清真寺】

 




【正在修饰甜点的男娃】

 




 “1968年春,我们一家坐大巴长途旅行经阿富汗开伯尔口岸去巴基斯坦白沙瓦和拉合尔。”佩格记得。

 

“那路颠死了。路边时而有山崖崩落,而另一边岩石壁立,好怕啊。临行前,爸爸请人祈祷,那人围着巴士拜了一圈。我猜一定是那个起作用了,旅程一路平安。”

 



【苏联援建的兴都库什山隧道。2.6公里,1964年开通,连接阿富汗南北】



 

【喀布尔郊外年轻人】



 

【巴米扬山谷(上),坐落在那里的著名大佛2001年被塔利班炸毁】



 “一路坎坷。但宽阔碧绿的山谷,还有两尊大佛,我终生难忘。即便我是根本不懂历史和建筑的小白,也深深震撼,那些雕像太赞了。”

 



【巴米扬山谷小一些的佛像】


 

 

【喀布尔高等师范学校学制两年,位于喀布尔西面。这是两位老师】



 

【香茶,欢歌,还有音乐】




 

【小贩在煎阿富汗糖耳朵(小吃)】




 

【小妹妹,摆个泡姿】




【在喀布尔国际学校的佩格和简。那会有250个学生】

 



【阿富汗军乐团】



 


【在国际学校佩格年龄算大的(上左)】

 


“在美国坦佩,我要走四个街区到学校。在喀布尔,校车停到家门口。司机一按喇叭,我和简就跑出去。穿印度莎丽的女士照看着我们,大约20个孩子。校车沿山而行,一路向西。”





【鲍德力克先生在山下】

 

 

鲍德力克教授在阿富汗期间,正是末代国王查希尔执政时期。

 

1933年,19岁的查希尔登上王位,在位40年大力吸收西方文化,推动改革,允许妇女接受教育。然而,他的改革也招致保守部族的强烈反对。

 

1973年,担任首相的堂兄,趁他访问意大利之际发动政变,将其废黜,阿富汗此后陷入长期动荡。

 


如果不加说明,只看图片,有几人会知道这里是阿富汗?阿富汗,恐怖袭击,塔利班,女性浑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集合了世间所有的灾难和悲伤,与和平闲适无关吧。

 

但,这是阿富汗。


上世纪,几十年前,一个面貌清丽的阿富汗。浪漫迷人。岁月静好。

 

佩格说:“这些照片让人们看到阿富汗这个国家曾经的样子,看到它本可以成为的样子,人们尽管被国家所分隔,但我们有太多的共同之处。”

 

其实,给阿富汗留下美丽倩影的不止鲍德力克教授,你看,还有:




【1962年喀布尔的卫校学生跟老师学习】




【1959年欢迎艾森豪威尔访问喀布尔】




【1961年喀布尔水果店】



后来发生了战争……


哪一个才是真的阿富汗?

 






历史的车轮在泥潭中打转。这是倒退还是前进?


台上和台下观感不同。





好在山河碎碎,上苍依旧慷慨,天地不为塔利班亡,风景仍在,只是距离善良的人们路途更遥。



【雪山远眺】



【阿富汗西北曼马纳山】



【位于喀布尔西的班达米尔湖国家公园】






【紧邻中国,古丝绸之路一部,瓦罕走廊】



资料来源:https://www.rferl.org/a/afghanistan-as-it-once-was-the-photographs-of-william-podlich/29222700.html




更多精彩


塔利班前传

危局:伊朗不战而胜

伊朗五十年石油风云

革命者霍梅尼

王的革命覆灭

帝国的坟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