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归来

谢远东 有种乐土

 





01

 

 

 

 

拨通了塔利班头目的大哥大,他对着话筒喊道:“美国人要来干死你啦,等着瞧吧!”

 

杜斯塔姆将军透过夜视仪看着那一束激光指向远处的目标,手抚着激光定位仪。

 

他嘿嘿的笑着:“这玩意真神。”

 

他可不只是过嘴瘾,那些不可一世的塔利班分子往往闻讯,丢盔卸甲,甚至反戈一击,缴械投降的也不少。

 

这一仗堪称经典,多少年过后,还为很多美国人怀念。

 

5000之众的塔利班,30多辆坦克,70多门火炮,被歼。12个美军士兵,大获全胜,一举拿下马扎里沙里夫,无一死亡。

 

这是911之后美军对塔利班的第一轮攻击。

 

无论是对塔利班,还是基地组织来说,失败的耻辱,莫此为甚。

 

15年后,那是在CNN纪录片《同泽军团》首映式上,杰森-阿默林才第一次见上马克-努奇, 15年前执行共同任务的战友才相见相识。

 

 

 

2001年10月19日,马克-努奇上尉率595小组绿色贝雷帽12名战士,从乌兹别克斯坦一处废弃的前苏联空军基地起飞,半夜抵达阿富汗。

 

“我们没有任何作战计划”。投放到那个偏僻的山区,马克-努奇首要任务就是和马扎里沙里夫地区的阿富汗北方联盟杜斯塔姆将军接上头。

 

[左一杜斯塔姆将军,中为马克]


这场山地战争的交通工具主要靠马。当时只有马克会骑,其他人那就只好在战中学。马克的队伍被称为“马兵”。

 

杜斯塔姆将军似乎随时可以夺取马扎里沙里夫。但他的部属不足千人,也只是聚集在马扎里沙里夫以南的村落,距市中心25公里之远。

 

塔利班在该地区兵力5千,还有最勇猛善战的基地人员。

 

马扎里沙里夫,说是用鲜血和泪水浸泡的土地一点也不夸张。四战之地,也是必争之地。对于刚刚发动的美国阿富汗战争,至关重要。

 

当时,杜斯塔姆将军重型武器供应不足。要运送武器,根本无路可走。最可行的途径只有依靠直升飞机了。

 

进展不快啊,国防部长拉姆齐菲尔德有些不耐烦,发了封电邮追问。在白宫草坪上,布什总统向全美宣读马克上尉的回复邮件:

 

“我在协助着一群人,他们只是骑着马去对抗T-72坦克,迫击炮和机枪。我原以为,骑兵这样的战术,在机枪发明后就应该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他们每个人的AK47就只有10发子弹,连狙击手的弹药也不到100发,忍受着干渴和饥饿.......我们亲眼目睹着这些骑兵,翻山越岭的去攻打塔利班的据点,最后的几里路,往往顶着枪林弹雨.......但是所到之处,百姓和士兵们都不吝告诉我:他们很高兴美国人来了,他们期待着塔利班倒台后,会有一个更好的阿富汗!

 

马克说,“我把乌兹别克、哈萨克和塔吉克族的指挥官聚集在一起,为的是确定作战计划。我们就是华盛顿军事和政治权力机构在当地的耳目。后来,我把我们组的小伙子们分派到阿富汗各个队伍里。我们可以12个人在一起工作,也可以分为6个人、3个人分头工作。即便在今天看来,595小组在阿富汗的行动依然是美国特种部队历史上独一无二的”。

 

携带先进的无线电通信器材、激光指示设备和全球定位系统,马克他们给出六到八位数的坐标,轰炸机以此精确定位轰炸点,对杜斯塔姆空中火力支持。照马克的话来说,他们要让杜斯塔姆觉得,美国人能帮助他们打赢塔利班。

 

美国的空中支持当然遭到塔利班的火箭炮攻击,但问题不大,空中打击造成了毁灭性的效果,大幅撕开了塔利班的防线。

 

北方联盟反击,杜斯塔姆开始向马扎里沙里夫移动。遭受重创的塔利班,斗志尽丧,往昆都士方向溃逃。

 

11月9日,595小队取得阿富汗战争的首个胜利。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画面。3个星期就完成了预料要耗时2年才能取得的成果,当属美国陆军史上最值得骄傲的战绩。

 

除了纪录片,好莱坞也拍了电影《12勇士》。不过,里面演绎的内容不少,比如马克他们飞驰策马,端枪突突塔利班的镜头。

 


在世贸大厦911遗址,骑兵雕像就是为此而塑造,绿色贝雷帽的拉丁语座右铭“解放被压迫的人”(DeOppresso Liber)写在底座上。

 

 

 

与此同时,在南部杰森-阿默林领导574小组开展行动,他们的任务是保护未来的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协调普什图盟友摧毁塔利班在坎大哈的据点。

 

9-11后,美国潜入阿富汗打击塔利班像这样的小组,一共有5个,合计60位特种兵绿色贝雷帽。

 

15年后,当年的老兵首次揭秘这一行动。

 

5个小组各有目标, 595小组(534小组不久与其会合)往马扎里沙里夫,586小组负责昆都士,555小组负责喀布尔和574小组负责坎大哈。

 

 “这些年来,战争仍在继续,我们彼此不知对方的故事,”杰森和马克听到对方故事时,惊讶是相同的。

 

马扎里沙里夫是美军在阿富汗地面战的首次重大胜利。由此,美军拥有了一个战略据点和一座阿富汗北部的机场。

 

在美国发动的 “持久自由”行动中,美军对塔利班和基地组织负责空中打击,在地面上美军特种部队与阿富汗本土的北方联盟一同作战。

 

这项行动取得了令人震惊的胜利。野蛮政权很快被摧毁。

 

而今天,世界几乎忘了: 2001年10月7日至12月20日,这场最初阿富汗战争已成功结束了;也忘了那时美国并没有进行地面军事干预。

 

有美国特种兵绿色贝雷帽相伴的阿富汗战士已赢得了这场战争。

 

在电影《十二勇士》的最后,杜斯塔姆将军说:

 

“这里是阿富汗,很多帝国的坟场!今天你的朋友,明天就可能是你的敌人,你们也是一样。美国,很快也会成为这里的族群中的一份子。如果你们逃离了,你们会被认为是懦夫,但是如果你们留下,你们就会是我们的敌人.....”

 

这只是事后电影的台词。

 

 

 

 

02

 

 

 

 

胜局初定,开始分桃子。有些急了。

 

还是在千里之外的德国波恩。有些远了。

 

就这样,波恩会议圆满结束。

 

2001年12月5日,卡尔扎伊被任命为阿富汗临时总统。

 

卡尔扎伊出身阿富汗名门,父亲是普什图波帕尔查伊部落首领。像他这样手上没有血迹,有影响,还和美国关系良好的阿富汗人,还真数不出几个来。

 

这位普什图人,颇具魅力,身材高大,时而西装革履,时而皮帽长袍,众望所系。

 

卡尔扎伊1982年参加反苏入侵的斗争。纳吉布拉垮台后,担任过外交部副部长,他同前国王查希尔是好朋友,与塔利班也有过接触。后来,老父亲被塔利班暗杀,从此,与塔利班反目。

 

911事件后,他秘密返回阿富汗,在南部坎大哈省集结反塔利班武装,成为一方领袖。

 

卡尔扎伊在美国的关系盘根错节。美国第一家著名的阿富汗餐厅,旧金山赫尔曼德餐厅,便是兄弟马哈茂德的门脸。马哈茂德在美国属成功人士。卡尔扎伊的美国朋友也很厉害。比如,老友哈利勒扎德,曾是里根总统的阿富汗事务顾问。那时,苏联入侵阿富汗,事情可多了。

 

卡尔扎伊自己能力一点也不差,记得当年优尼科石油公司准备在阿富汗投资吧?卡尔扎伊,没少帮忙。卡尔扎伊一看就很精明,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塔利班政权崩溃之后,阿富汗立刻陷入派系割据的熟悉状态。阿富汗民族历史复杂,宗教势力强大,部落社会结构更是牢不可破。地方强人势力不小,强人间拉帮结派,一片纷乱中保持控制权。

 

北部基本上是北方联盟天下,分成四大山头;南部是普什图人说了算,门户众多。如何把这些势力整合为一个团结的政府?波恩会议似乎有办法。

 

圆满的波恩会议对于最大族群、历史上长期掌权的普什图人来说,那要多不靠谱就多不靠谱,这次会议硬是不带他们玩。

 

卡尔扎伊?哦,他所属的那个波帕尔查伊仅是其中一个部落而已,还是长期被普什图人视为敌人,惨遭屠戮的部落。

 

塔利班勃兴于阿富汗之南。很多普什图人是塔利班。这要是普什图势力掌控会谈,塔利班岂不又重夺政权了?这仗还打个什么劲啊?

 

问题是,普什图人在阿富汗就是多啊,排除他们,渴求局势稳定?

 

就这样,军政要职被北方民族批量带走,人家带着胜利者的光环。北方联盟以惊人的速度控制了阿富汗大片地区,占据了首都喀布尔。这多是因为美国的军事支持奏效,杜斯塔姆立了功。

 

北方联盟仅代表一部分阿富汗人民。而那些普什图族人,包括那些从来就没有参加过塔利班,也对塔利班毫无好感的人,都不会答应北方联盟统治整个阿富汗。

 

南北权力完全没有平衡,这恐怕又是未来一个大雷。

 

也有深谋远虑的政治家看到问题的核心,阿富汗求得安全不能不考虑塔利班,哪怕他们现在处于崩溃状态。那就说服奥马尔等塔利班领导人参加和谈会议吧?

 

反正当时太仓促了,再说塔利班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无论自身的实力,还是大的环境,恐怕都无能也无意愿参加这个会议。总之,最后塔利班无人与会。

 

有关兴都库什山这个危机国家的讨论来得太急了,很多事情准备不充分,条件不成熟,连阿富汗人中有哪些代表参加,人数是多少,会前都是未知。

 

这次会议召开之所以如此迅速,则完全因应于阿富汗军事形势的发展。军事是政治。但把政治完全等同于政治,恐怕就是波恩会议犯下的最致命的错误,也许是无意识的。

 

会议的构想是,建立一个由阿富汗各民族代表组成的,有广泛基础的过渡政府,而后由过渡政府召开全国大会,并由全国大会制定宪法。

 

阿富汗的每一个部族和每一个民族,按照他们的人口比例,在未来的政府和行政管理机构中参政。

 

想法很好。

 

阿富汗人,那可是长期习惯于分裂,这一下统一了,还民主了,幸福来得太突然,太强烈了。以此谋求阿富汗和平,还是长久和平,这真的有点像神迹。只是,这个神是谁的主呢?

 

果不其然,波恩会议之后,杜斯塔姆将军就宣布,抵制喀布尔的临时政府。首先给人难堪的居然是他。

 

好在后来将军又改口了:“虽对波恩会议的决定不满,但将就我们的要求谈判,我们不会开战。”

 

对了,塔利班虽然跑了。但原塔利班政府的6名部长,扯下黑包头换上白色的,公开成立一个政党,目标是实现阿富汗和平。

 

他们赞成波恩协议。

 

他们是赞成。

 

他们是在会外,是在阿富汗,那是遥远的决策中心之外。

 

波恩会议召开之时,战事未曾结束。

 

那时,美国和北方联盟向东南的洞穴群发起进攻,本-拉登却跑了。

 

不过,这些都不影响与会各方代表对前景的乐观。未来计划出台了。

 

这个计划非常理想,计划的终点的是宪法,重建阿富汗的成功标志也是实施宪法。

 

宪法。波恩计划设想完美得无可挑剔。

 

两年后,那时已是2003年12月,宪法草案已然成形。

 

有人就宪法问题在街头和一位阿富汗男子闲话,他摇了摇头,“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宪法?”

 

他的回答好奇怪?奇怪,那是对于习惯现代思维的你是这样。

 

他笑了,“我们明明已经有了宪法,我们的宪法就是沙里亚法。”

 

沙利亚法,噢,这是伊斯兰教法。伊斯兰教法,是这个啊。

 

是,基本法,人家阿富汗早已有。沙利亚法。外国佬太太太多此一举。

 

阿富汗的纷争还在那里,波恩会议开出的方子,离开现实太过梦幻。

 

但国际社会那么负责,肯定是要帮到底了。让阿富汗回归世俗化,一系列重大援助就此展开。

 

2002年3月18日,美军司令弗兰克斯宣布主要战斗已经结束,美国取得了胜利。

 

现在,波恩计划可以实施了。

 

能落实宪法,世人高兴,阿富汗人自不例外,波恩计划承载着满满的希望。

 

大国民会议定于6月召开。此前,前国王查希尔表示,他不会复辟。北方联盟领袖也无意角逐。

 

这样,卡尔扎伊先生即将成为阿富汗过渡政府的总统,也是唯一人选。

 

太过顺利。一切。

 

会议未开,结果已明。

 

美国人选择了卡尔扎伊先生。大家都知道,他能当选。

 

大国民会议,秀而已。

 

外国人的操纵,算不得数。太多阿富汗人心里这样想,猜忌的种子迟早都会发芽,未来长成疯狂的野草,还是参天的大树,只有时间知道。

 

到2005年初,宪法有了,议会和总统也选了。

 

波恩计划完美落实。

 

事情就这样成了。

 

阿富汗的好日子要开始了。

 

城市里再次响起了音乐。

 

电影院里开始上映新电影。

 

海外的归侨纷纷回家乡投资建设。

 

女人们开始工作,女孩也去了学校……

 

一派欣欣向荣。

 

 

 

 

03

 

 

 

 

凯文掐了掐腿,不在梦里。导弹就要命中目标,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突然潜入洞穴中,没影了。

 

战斗机刚离开,他们又钻了出来,扔石头,挥手顿足,大声叫骂,嘲笑武装整齐的美国大兵。

 

失败而又令人愤怒,这位美军上尉和他战友一样,在寒风中颤抖,寒冷让制服变得僵硬。

 

凯文请求再次空袭。

 

如是反复,都三次了。

 

终于,战斗结束。敌人死了4个。

 

这是蟒蛇行动的一次战斗,美国常规部队首次参加攻击行动。在这次大规模的地面战中,美军第一次占据领导地位,阿富汗盟军只作为次要角色。

 

以往,美军与阿富汗盟军合作,就是采用马克与杜斯塔姆那种合作模式。但现在阿富汗武装力量往往不愿意冒险进入山洞。要命的是他们立场捉摸不定,军官常收受敌人好处。

 

“今天你的朋友,明天就可能是你的敌人”,杜斯塔姆将军说。

 

然而,蟒蛇行动开始时,参加地面战美军及其盟国部队遭遇了最黑暗的一天。

 

其实,这一天才是美国阿富汗战争的真实缩影,未来十六年里,塔利班的战法会花样翻新,迭代升级。美国会发现,他们和塔利班还真不是一个量级。塔利班是消灭不了的。

 

 

最,都是靠不住的。记录,是用来打破的。

 

时间来到了,2005年6月28日,驻阿富汗美军经历了伤亡最惨重的一天。

 

本-沙阿,这名塔利班头目潜伏于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交界处库纳尔省村庄附近,多次策划恐怖袭击。美军将其列入定点清除名单。

 

小分队由四名海豹队员组成,潜伏在附近山上,侦查行踪,以待目标确认,主力部队前往清缴。是为“红翼行动”。

 

一切照计划进行,就等着凯旋而归。完美。

 

反正没什么事,趁打盹的功夫,聊聊给女友买马这档事,请战友给个主意,也不错。

 

意外不期而至,阿富汗牧羊人一脚踩到队员身上。一老人,一儿童,一青年。三位牧羊人。怎么办?

 

[改编自红翼行动电影《孤独幸存者》]



1.杀掉他们,他们有可能会去通风报信。

2.放了他们,杀了他们,会被判军法。

3.绑在树上,那会被狼吃了,也可能冻死,和杀了他们没区别。

 

队长墨菲决定投票。结果是遵守交战规则,放了他们。

 

结果很糟糕。

 

一个多小时后,塔利班包围了他们。200人携带AK47,还有榴弹炮包围了4名队员。

 

半天之内,海豹4人小组,3人死亡,1人幸存;前来增援的一架直升机被击落,机上16名美军士兵阵亡。

 

遵守日内瓦公约交战规则,导致整个行动失败。

 

7月11日,小队最后一具尸体找到。他的整个脸都给打烂。

 

幸存者马库斯痛不堪言,“谁要是现在跟我提日内瓦公约,我很可能会控制不住自己。”

 

哈佛教授桑德将这场军事行动的困境带进他的课堂,在《正义》课程从哲学的角度切入,讨论政治和法律上的问题。这是哈佛最受欢迎的一门课,也是网络上最火的公开课。

 

然而,这一切对幸存者马库斯并没有用。

 

他的内心每一天都备受煎熬。他梦到阿莱克斯,梦到马修临死前在岩石上大声呼唤他的名字。他自责,怀疑自己当时是否已经竭尽全力。

 

放人还是灭口?任务,还是道德?理智的选择,良心上过得去吗?放走他们,袭击与死亡是必然,搭上小组的性命,还要赔上16条救援弟兄的生命。

 

问题是纠结的只是一方,问题还在于遵守规则的也只是一方。

 

那,惨败倒不一定,陷身泥潭,是必然的。

 

像马库斯那样每天的内心纠结和煎熬美军士兵应该不少,他们真的不知道,站在面前的这位阿富汗市民、官员、农民,或者孩子,到底是平民,还是塔利班。

 

而答案只在阿富汗人心里。

 

 

 

 

04

 

 

 

 

 

美国阿富汗战争开打,进展顺利,垮台的塔利班逃亡南部沙漠,一时间几乎彻底消失。

 

在这段期间,阿富汗人民享受着久违的也是短暂的和平。美军则忙于重建千疮百孔的阿富汗,连结四个城市的公路也建好来。

 

也许,阿富汗战争应该塔利班隐藏南方之时止步。但美国并没有因此撤军,反而要彻底消灭塔利班。塔利班更是一种意识形态。这玩意,恐怕弄不干净。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美军似乎一下子醒悟,阿富汗战争并没有结束,塔利班仍在。

 

他们就在阿巴边境,还一直与阿富汗、巴基斯坦政府对抗。还分支出巴基斯坦塔利班这个更极端,也更纯粹的组织。

 

从阿富汗南部坎大哈出发,越过高山,沿着公路一路往南,越过边界,就到了巴基斯坦城市圭达。这里是阿富汗塔利班的最高指挥中心所在,主脑所在。

 

历史开始转折。

 

卡迈勒是南部乡下农民,上过宗教学校,说是塔利班也不算错。不过,他以前从没参加过战斗。

 

推翻塔利班,他就是生气。他要向世界宣告,塔利班还在,仍在战斗。他只想出名。

 

他杀了医院里的护士。他有了恶名。

 

几个星期后,又杀了联合国的一名工作人员,人人都喜欢这位工作人员,还有他的工作,那些善事。人民的愤怒了。卡迈勒要的就是这些。驱逐外国势力,代价就是战争与苦难。

 

政府千方百计争取民心,卡迈勒千方百计加以摧毁。他的一切所为,就是要人民恐惧,恐惧与政府关联。

 

纳斯的工作要和警察打交道。卡迈勒勒令他退出,威胁他后果严重。纳斯无视。

 

一天,纳斯的儿子,就在家门口被杀。接着,小儿子被绑架,被斩首。纳斯只好听从指使。

 

要盖房子,卡迈勒也不放过。盖房子是好事,卡迈勒欢迎。但须经他的批准。几经骚扰,老板求上门。于是,万事大吉。规矩就这样立起来了。所有人都知道,在这里开展业务,要经过卡迈勒的同意。卡迈勒才是这个地方的统治者。

 

塔利班残余逃至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两侧。奥马尔在巴基斯坦奎达再树旗帜。

 

那几年,数百个卡迈勒一类的人,组成庞大的网络。最大的是阿富汗东南部哈卡尼领导的。

 

抗苏期间,他就有了名。哈卡尼令人生畏的名声来自于对美国人的系列“集群式”打击,自杀性袭击了印度驻阿富汗大使馆、当地的五星级酒店和餐馆。还袭击了以北约为首的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和美国驻阿富汗大使馆。

 

哈卡尼声称奥马尔是自己的精神领袖。哈卡尼一直兼任塔利班“奎达协商会议”成员。

 

“基地”组织是塔利班倚重的另一支。他们充当财神,提供资金、人员以及培训等。其他的还有伊斯兰党等等。

 

如今的塔利班,聚集了各式人物,挥舞着塔利班的大旗。这些组织有的附属于塔利班,有的同情塔利班,在反美、反西方和反政府上与塔利班高度一致。

 

2005年前,他们还不敢对学校下手。他们不愿突破底线,毕竟他们有朝一日还想统治全国。

 

但,顾忌是突破的。

 

一个小道消息在流传:进入西方办的学校,孩子长大了肯定会背弃伊斯兰。

 

塔利班分子对学校发动了袭击。

 

一年内, 200多所学校关闭。

 

没人愿意上学了。

 

塔利班运动不再是一盘散沙。

 

在巴基斯坦,类似的塔利班叛乱组织正在形成。塔利班本是阿富汗普什图人发起。普什图人作为巴阿边境跨界民族,民族认同和伊斯兰信仰一直是边界两侧的强大纽带。

 

对数千万普什图人来说,英国人1893年划定的“杜兰线”从来没有道理。对居住在边境地区的普什图人来说, 自由穿越“杜兰线”是他们的日常部分。

 

苏联入侵阿富汗时, 巴基斯坦是阿富汗难民逃避战祸之地, 难民自由出入。2001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后, 这里成为塔利班的巢穴。

 

传承千年的“普什图法则”是生活的基石,部落长老组成议事会解决纷争,维护部落尊严。政府权威在这里是露水一样的存在。 “恩仇必报,乐善好施,尽全力保护求助者”等普什图法则, 为亡命此处的阿富汗塔利班提供强大的保护, 也因此被美国称为极端恐怖分子的天堂。

 

塔利班还有更为广阔的海洋。乡村男人个个摩拳擦掌,就等一声号令。素日里,这些人是标准的农民。塔利班多既不识字,也很穷,入伙就是生计。

 

外国战士也不少,多来自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俄罗斯的车臣地区。这些人把阿富汗作为“圣战”的战场,一般都有个官职,多为指挥副职,重要任务会交由他们执行,他们比本地塔利班更为凶残。

 

塔利班的袭击日渐频繁,规模逐步扩大。谋杀、暗杀和小型游击战术机动灵活,作战规模不过百人,后来才至数百。从不恋战,几小时内,消失得干干净净。

 

大致从2007 年始,转向南部的大中城市,控制全国的交通干线,更多地采用自杀式炸弹、路边炸弹等方式。

 

面对这样的武装分子,政府军与美国人有劲无处使。抬升阿富汗政府的安全代价,制造战争疲劳。塔利班信心满满,时间永远在他们一边。

 

如今,塔利班组织严密。这是一个与阿富汗政府一致的平行机构,结构体系有三层,即中央领导层、省级体系及区市级体系。

 

奥玛尔一直担任中央领导层最高领袖,在助手及奎达协商会议协助下工作。奎达协商会议是最高行政和军事指挥中心。

 

奎达协商会议之下设地区总长,负责领导地方事务。省级由 “影子省长”、“省级军事委员会”及“影子法庭”组成。

 

“影子省长”还负责组建和管辖 “省级、区市级军事委员会”及省级“影子法庭”。

 

塔利班还与地方强人、军阀合作,有些还能与安全部队,特别是警察达成某种协议,让他们间接支持塔利班,或直接说服他们加入塔利班。

 

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更愿意相信塔利班。

 

塔利班 “影子法庭”被视为合法、公正、便捷、廉洁的象征。以前央求政府评断所有权和继承权纠纷,腐败就不说了,真要解决问题,没个三五年,想都不要想。 “影子法庭”依据沙利亚法,短短数小时就行。据说,既廉洁又公正。

 

甲男付给乙男约定的鸦片。乙男却没有交出答应交换的女儿。 纠纷上告,“影子法庭”肯定表示理解。而政府法官,必定严格执行政府法律:卖女儿,买卖鸦片,都是犯罪,都得关监狱。这叫阿富汗国情。不对,塔利班实情(还是不准确)。

 

对了,鸦片可是塔利班最重要的财源。

 

和以前不同,塔利班不靠种植罂粟卖钱,而是征税,还有鸦片走私,牟取巨额利润。2008 年塔利班罂粟征税1到4 亿美元。

 

如此,阿富汗成为世界上头号鸦片生产和出口国就很正常了。在阿富汗鸦片生产地,鸦片就是货币。人们携带鸦片作为现金,进行消费。

 

鸦片贩毒集团主要在阿富汗、伊朗及巴基斯坦三国交界处的俾路支地区。分工合作,塔利班负责联系罂粟种植农户。这部分巨额利润除上缴中央外,大多用于地方武装自身。

 

就这样,塔利班是阿富汗政府的替代者,这是一种阿富汗政府无法抗衡的力量。也因此有人将阿富汗总统戏称为喀布尔市长。他的权力真的好有限。

 

阿富汗政府的孱弱,除了塔利班的挤压打击,也有其自身严重的问题:安全状况恶化,城市基础设施缺乏,人民生活贫困,政府内斗和腐败严重,地方军阀势力强大。

 

 

 

多年前,阿富汗总统府外的那座交通塔,投下的阴影,久久地包裹着这个国家的政治。哪怕昔日的交通塔今天已不复存在,这种心理的阴影也无从去除。

 

1996年9月27日,塔利班攻占喀布尔当天。前任总统纳吉布拉破损的尸首就高高悬挂在这根塔柱上。

 

他是阿富汗人口中苏联的傀儡和走狗。

 

卡尔扎伊总统绝不会忘记这个场景。他熟知历史,阿富汗现代领袖一旦向现代文明示好,最终不能善终。

 

2001年底塔利班倒台,卡尔扎伊就开始担任临时政府总统,后来选举为总统。前后十四个年头。

 

这十四年,卡尔扎伊总统每每置身聚光灯下,穿梭国际舞台,世人几乎熟悉了他额头每一条皱纹,他的每一件长袍。

 

2014年,是他执政的最后一年。卡尔扎伊希望自己的下场能比自己的前任更体面些,他赌了一把:他开始狠狠地中伤美国盟友,为了政治上自救。

 

他命令美军特种作战部队撤出一个关键省份、抗议中央情报局行动计划、拒绝接受美国移交被扣押者的条件。

 

他正在竭尽全力地试图通过迎合民族主义情绪和宣扬阿富汗主权,来改变自己在众人眼里的美国仆从形象。他一再称呼激进塔利班成员为兄弟,呼吁他们举行和谈,但是未能成功。

 

卡尔扎伊 “不愿给世人留下一个失败政客的印象”,“所以他想让人们认识到,他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他把外国人踢出了国门。”

 

 

 

即使在今天,为西方军队运送食品、瓶装水和杂货的车队在穿越连接阿富汗与巴基斯坦的开伯尔山口时,经常遭到塔利班的袭击。

 

现在好了,这些车队中绝大多数都能安全通过山口。

 

这是因为美英两国雇佣的保安公司向塔利班交付巨额保护费,车队得以安全通过。

 

 

 

 

05

 

 

 

 

 

2018年10月18日,阿富汗南部坎大哈省长官邸。

 

北约驻阿富汗高官与当地官员例会正在举行。突然,一保镖开枪,阿富汗最高安全指挥官、坎大哈省长等人应声倒地,三名阿富汗高官当场死亡。

 

事后塔利班称,此次袭击的首要目标是北约驻阿指挥官、美国陆军上将米勒。言下之意,死了几个傀儡官员,而让正主脱走,此次袭击并不成功。

 

袭击的同时,塔利班和美国谈判一直在进行。

 

塔利班相信,军事失败,美国人不得不谈。

 

 

 

阿里的钱包里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家人的电话、他的血型和工作地址。

 

塔利班对喀布尔的袭击,几乎无时不有。这位年轻人和大多数喀布尔市民一样绝望。

 

这位28岁的公务员常给父母电话,告诉他们自己的行踪。

 

"没人会知道明天是否会遇袭,至少这张纸能帮我找到家人。"而今,对这位年轻人来说,人心惶惶的日子也许就要结束了。

 

2019年7月19日,美国与塔利班和谈文件草案曝光:美方明示驻阿美军撤离时间表,塔利班同意停战等。力争到9月1日达成协议。

 

阴云始散,阿富汗上空即将迎来一抹曙光。

 

这场战争持续近18年,仅过去五年,有4.5万阿富汗军警丧生,过去10年,阿富汗有3.2万平民丧生。美国同样代价不菲,约2400名美军命丧阿富汗,花费近1万亿美元。

 

而直到现在,塔利班依然控制着阿富汗近一半土地,其金源鸦片不曾受美军空袭重大影响。

 

特朗普政府指示与塔利班直接谈判。此举不寻常,显示美国政府亟欲结束这场所费不赀的战争。

 

塔利班和谈的动机,颇引人好奇。他们目前在战场上势头,并没有立即和谈的压力。

 

7月20日,塔利班政治办公室发言人沙欣还说:“现在他们明白了,现实就是,这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

 

对沙欣的嘲讽,最好的回答还是几年前的奥巴马:“这不是一个完美的国家,美国也没有义务使它完美。”

 

当然,50年前尼克松的回答也不错:“其他国家必须认识到,将来美国作为世界警察的作用很可能是有限的。”

 

 

 

 

多年来,美国对塔利班的政策一直在打谈间转圜。而塔利班的温和派对谈判一直保持兴趣。2008年,一个塔利班代表团开始会见联合国驻阿富汗特使。

 

好景不长,对话在2010年2月戛然而止。塔利班二号人物在巴基斯坦遭到拘留。巴方承认:“我们逮捕他是因为(塔利班)试图在没有我们的参与下达成协议。”

 

3个月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见阿富汗总统,取消与塔利班接触禁令。当年11月,美外交官在德国首次会见塔利班代表。

 

2011年后,美逐步将塔利班作为“可用资源”,积极拉拢,推动和谈。

 

不共戴天的敌人,如今共筑和平?

 

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申明,任何协议都要求塔利班放下武器,接受阿富汗宪法,并与基地断绝一切联系。

 

这条件,塔利班没法接受。崩了。2012年初,塔利班不再接受谈判,拒绝同阿富汗政府谈判。

 

解铃还需系铃人。2013年6月,奥巴马公开宣布美塔和谈。双方再回谈判桌,不过,笑脸未收又冷场,终因塔利班无视阿富汗政府抗议,在多哈办公室悬挂旗帜,再次翻脸。

 

2014年,在阿富汗政府苦心经营下,塔利班释放美国战俘,换取5名关押在关塔那摩的塔利班转移到多哈。

 

之后,再次僵局。如此反复,外界深感无望。和谈消息年年有,不过是塔利班来回翻盘。

 

美军逐步撤离阿富汗,局势越发动荡。塔利班显然意识到,战争不可能达到他们全部目的。形势变了。

 

 

 

18年了,美国未能摧毁塔利班。未能摧毁基地。

 

2011年5月2日,本-拉登被击毙,这本该是阿富汗局势的转折点。2001年美军进入阿富汗,抓捕本拉登是这场战争的公开目的。

 

美国似乎可以宣告得胜,而后撤军走人。

 

可惜,一切为时已晚。美国政府已经在阿富汗泥足深陷。

 

本拉登死后,阿富汗的反政府势力进一步壮大。6月,枪手与自杀式人体炸弹冲入喀布尔的洲际酒店。当时,一些外国代表正在讨论阿富汗的前途问题。

 

9月,他们向美国大使馆发射了火箭弹。

 

然后,北方联盟领导人拉巴尼遇刺身亡。

 

事态似乎永不平息。

 

阿富汗看上去毫无希望。

 

当年小布什总统发动阿富汗战争时宣称:“没有什么目标比实现世界和平更宏大的了。”

 

世贸大厦已重建,伤痛渐抚平,反恐战争遥无期。

 

小布什计算过得失:“我不想用上百万美元一枚的火箭袭击只有5美元价值的帐篷。”而这恰恰是美国攻击阿富汗所面临的现实。

 

对胜利小布什总统的信心,溢之言表:“这场斗争是由别人选择时间、选择条件打起来的。但是,这场斗争将会按照我们选择的时间和条件结束。”

 

现实是,想结束而不能。

 

每一任总统都认为自己找到了赢得这场冲突的钥匙。每一次,钥匙都崩断了。

 

 

 

这已是美国卷入的史上最长的战争。这场“打不完”的战争仗,让美国人疲惫。“当我还是总统候选人的时候,我已骄傲的承诺要走一条新路。伟大的国家不会打没有尽头的战争。”特朗普总统说。

 

漫长的苏联阿富汗战争,在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的过程中,扮演了“致命绊脚石”的作用。经此近9年的战争,这个大国,终于崩溃。

 

特朗普一再重复历史学家的观察:“就是因为阿富汗战争,苏联才解体了。”

 

有很大的区别吧?

 

苏联人是来扩展苏维埃帝国;美国呢, 911之后是要铲除恐怖主义,实现阿富汗民主的。

 

大踏步进来,他们都以为建立一个好的政权。一年就好。

 

事实上,泥潭深陷,困境无路,苦海漫长,代价高昂。最后,只能抽身走人,越快越好。

 

苏联那场更血腥,150万人丧生,这一次估计10万人丢命。

 

代价远超上一次。收获更小。

 

30年前苏联撤军,至少有一个还算稳定的亲苏的政府。从1989年到1992年整整四年才垮台。那时苏联也垮了。现在阿富汗政府连现阶段谈判都没资格。

 

发誓剿灭基地组织,推翻塔利班, 18年了。就要撤了,目标实现?似都没有。

 

还有一个先例。1839年的英阿战争。正在鼎盛之时的日不落帝国,几万人的部队,狼狈逃回的只剩一个。

 

这是帝国坟场吗?

 

翻开历史,征服阿富汗者比比皆是:古波斯帝国,亚历山大,蒙古帝国,莫卧儿帝国……阿富汗人照样匍匐听命。

 

黑格尔说:我们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是,从来没有人汲取历史教训。

 

历史教训是什么西征的蒙古人,曾经的奥斯曼帝国人……什么不在乎的,胆敢反抗,灭族就是宿命,哪有什么规则,拳头真理。而现代呢,有规则的,永远打不过没规则的。

 

再说了,你们的好,人家看来就是毒药。女子上学,在那大逆不道。你觉得人家水深火热,人家幸福的要死,你就不知道了吧。去那里施行道义,普度众生,必落得天怒人怨。所以,历史的教训是,自救者救,诉诸他者祸。

 

历史的规律不独适用于阿富汗。

 

 

 

 

06

 

 

 

 

与2001年底败走求和的塔利班相比,今日之情,恍如隔世。

 

那时塔利班只求和谈,只愿联军停止攻击,以保平安。

 

如今却是吃定了美国注定撤军,要价高,手段硬,姿态强悍,全然一副胜利者模样。

 

他们有本钱。如今,塔利班只完全控制4%阿富汗领土,不过其势力可及已占全国70%的地区。塔利班控制着多数山区和部落地区,人口增速超过政府控制区。

 

虚弱的阿富汗政府是在2001年塔利班倒台后在美国的扶植下建立的。但从卡尔扎伊政府到加尼政府,阿富汗政府一直依赖美国的军事和经济支持,滥用人事权,高层内讧严重,行政管理低效。民众支持率不高。官员贪腐,防卫无能无力,让人民长久处于危险之中(怎么说也是一大半都是塔利班害得吧?)

 

塔利班一直不愿与阿富汗政府谈判,认为后者是美国傀儡。没有阿富汗政府在场,却要谈美国撤军后阿富汗的和平进程,让阿富汗政府情何以堪?

 

这条曲折和谈之路,谈判桌上灯光照亮的始终是美国与塔利班的代表。阿富汗政府急于推门直入,而始终不得。阿富汗政府想方设法,争取和塔利班有直接对谈,而对方一句话怼过来:你没资格。

 

连美国对阿富汗政府都不怎么待见。有报道称“美国为撤军不惜抛开阿富汗政府”。在美国与塔利班会谈结束后,阿富汗总统顾问莫希卜多次怒斥这种谈判是对“911事件”遇难者的“羞辱”,而之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也拒见到访华盛顿的莫希卜。

 

中美俄三方在华盛顿举行阿富汗问题磋商会,尽管强调尊重阿富汗自主权,却没见阿富汗代表与会。

 

 

而和谈在塔利班看来,分歧只有一个,就是美国撤军。他们是看准特朗普急于兑现撤军承诺的决心。

 

如果特朗普最后真能压下国内反对声音,顺利撤军,18年格局将为之一变。至于大变后,会否回到之前的塔利班政权,则仍属未知之数。

 

现在美国基本不对塔利班进行斩首行动,而将打击重点放到基地组织身上。

 

基地组织虽与塔利班夹缠不清,但前者是以美国为敌,而塔利班则以重夺全国政权为目标。其本身对美国或周边国家并不能构成威胁。

 

“最重要的两点。对他们而言,是阿富汗的土地不应被用来反对他们(美国)和他们的盟友;对我们(塔利班)来说,是外国军队撤出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表示。

 

最终,塔利班从恐怖组织名单中剔除,变成了反政府武装。恐怖组织必须打,反政府武装是可以坐下来谈的。

 

在当前阿富汗复杂局势下,彻底消灭极端组织,完全歼灭恐怖分子,既不可能,也不现实。但将威胁控制在可容忍范围内,同时推进阿富汗重建与民族和解,却不失为可取之道。

 

在美塔第七轮谈判首日,即6月29日,塔利班袭击阿富汗南部坎大哈省马鲁夫地区,致使至少8名独立选举委员会雇员死亡;7月1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市中心发生汽车炸弹爆炸,至少34人在爆炸中丧生,另有68人受伤,阿富汗塔利班已宣布对此爆炸事件负责。

 

然而,正如最近的袭击事件所预示的,随着美军急于“回家”,塔利班的“胃口”不断膨胀。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阿富汗政府和美国或继续坚持清剿与和谈同时进行的策略,而塔利班也可能继续扩大与政府军对抗的规模,制造更多的安全事件,以迫使美国更多让步。

 

与美国的和谈成功与否,对塔利班而言只是能不能减少一个主要的直接敌人而已。即使美军撤离了,塔利班仍旧有许多其他的敌人。

 

美国谈判代表说:“如果塔利班坚持回到他们曾经拥有的制度,我个人认为,这意味着战争的延续,而不是和平。”

 

不过若是如此,阿富汗经历无数生灵涂炭,竟重回原点,亦见世事荒唐。

 

 

另一边厢,塔利班的政治攻势也是有板有眼。2019年2月,塔利班与由阿富汗前任总统卡尔扎伊等一众政治人物,在莫斯科会面。卡尔扎伊称会谈将会带来“和平、稳定,以及没有外国军事力量的阿富汗”。

 

塔利班在袭击阿富汗的同时,还向邻国派出外交使团。与乌兹别克人对话,在伊朗会议上发言,同俄罗斯人和印度人相处融洽。

 

这是一个显着的变化,塔利班一改唯巴基斯坦命令是从的态度。

 

在阿富汗,今天的敌人不一定就是明天的对手。部落立场的转换比心情变化都快,他们早已习惯了这种日常。

 

塔利班还开展舆论攻势。在过去两年中,塔利班形象翻天覆地,多个塔利班外交官一口流利的英语,在电视侃侃而谈。

 

塔利班谈判代表甚至表示,塔利班决不愿以军事力量占据全国,又指塔利班并不会独霸政权。声言女性未来都能上学工作,呼吁阿富汗人不必担心。

 

诚然,阿富汗妇女问题并非塔利班一手造成,而与阿富汗的社会文化不可分离。要想彻底解决,只能依靠阿富汗人自己的努力。完全平等,也许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时间。

 

问题还在于,至少目前并不是阿富汗人都接受这些改变,为数不少呢。

 

同样明显的是,阿富汗伊斯兰国的出现威胁着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还有那些急于加入和谈之局那些周边国家这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又一个未来对话的窗口,向塔利班敞开。

 

这真是一个比坏的时代。

 

多年战火洗礼,塔利班成了国际外交的老手。

 

 

 

 

参考文献:

Ahmed Rashid , Taliban  Militant Islam, Oil and Fundamentalism inCentral Asia

Learning from the First Victories of the 21st Century:Mazar-e Sharif —A Preview. William M. Knarr, Jr Robert F. Richbourg, JohnFrost. Institute for Defense Analyses. 2004

Operation Enduring Freedom Battle Reconstruction: BattleSite Survey and Ground Force Data

https://warontherocks.com/2015/10/a-soldier-can-never-die-in-vain/

Reconciliation. William M. Knarr Jr, John Frost.Institutefor Defense Analyses.2004

http://www.darack.com/sawtalosar/misinformation.php

《帝国的坟场:阿富汗战争全史》

朱永彪《阿富汗和解进程:现状、原因与前景》

王二峰《9.11事件后阿富汗塔利班的重组现状、原因及影响》


更多精彩



帝国的坟场

革命者霍梅尼

危局:伊朗不战而胜

王的革命覆灭

Modifie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