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风险规避】近期全球恐袭高发 海外华人要注意掌握正确防范方法

2017-04-21 顶针安全公司 TestforGZB



近期,看似安全的欧洲多国发生多起针对平民、外国游客、军警、国际机构等的恐怖袭击事件,全球已进入恐怖袭击高发期。3月22日,英国议会大厦附近发生汽车恐怖袭击,造成5人死亡,包括一名中国人在内的40余人受伤;4月3日,俄罗斯圣彼得堡地铁发生爆炸,造成至少12人死亡,47人受伤;4月7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发生汽车冲撞人群,造成4人死亡,15名人受伤;4月11日,德国多特蒙德足球队大巴遭爆炸物袭击,已造成1人受伤。这些恐怖袭击多采用“独狼”形式,行动较为隐蔽,往往造成惨重的伤亡,并可能对其他恐怖分子形成“示范效应”。广大海外华人华侨近期需高度关注恐怖袭击风险,掌握必要防范方法,维护自身生命和财产安全。



首先,要重视恐怖袭击风险的识别。识别的对象包括对恐怖嫌疑人、嫌疑车辆、疑似爆炸物、高危地区和场合的识别。

 

对恐怖嫌疑人的识别主要是观察周边人员行为举止是否出现异常,如神情异常、着装异常、行为异常、作息异常等;警惕无故在商场、医院、车站等人群密集地游荡、观察、记录的可疑人员;要善于发现蛛丝马迹,设法规避和防范。


对嫌疑车辆的识别主要是注意观察车牌异常、乘员异常、行驶异常,停留异常等,如无牌或车牌被遮盖、车窗门锁有撬压损坏痕迹的车辆,警惕乘车人员较多,乘客东张西望,行驶轨迹左右摇摆、忽快忽慢、无故驶入并快速驶离施工现场和营区的车辆。


对疑似爆炸物的识别要注意观察、判断可疑物品或可疑部位有无暗藏的爆炸装置。一般黑火药含有硫磺,会释放出臭鸡蛋(硫化氢)味,自制硝铵炸药的硝酸铵会分解出明显的氨水味,如闻到此类气味要特别注意警惕。


高危地区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多数国家;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孟加拉国;东南亚的菲律宾;但近来美国和欧洲多国也频频遭受“独狼”式恐怖袭击。所谓危险高发场合,指的是游行集会、人群集中的车站、购物中心、学校、教堂等、大型演唱会和球赛,以及外国游客或使节出没的地方。



其次,当恐怖袭击已经或正在发生的情况下,要学会必要应对。从作案手段来看,刀具砍杀、爆炸、枪击和汽车袭击等是恐怖袭击的主要方式。需针对以上几种具体恐怖袭击行为,分类处置应对。


刀具袭击杀伤范围有限,容易直接造成人体伤害,瞬间致死率不高。但这种袭击对视觉冲击力大,容易使受攻击者陷入巨大恐慌,很多被袭击者都是在恐惧中转身逃跑时被砍伤。对于此类袭击,一定要注意冷静躲闪,如若近距离遭受袭击又不能瞬间脱离暴徒的情况下,不要惊慌失措、盲目转身逃跑从而导致被追逐砍杀,可利用随身携带的物品或利用附近木棍、砖头、皮带等抵御袭击,减少伤害,争取救援时间。海外营地如遇个别或少数暴恐分子持刀斧闯入行凶,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集中优势力量,迅速奋起反击,击退恐怖分子。


爆炸包括引爆汽车炸弹、背包炸弹和投掷爆炸物。这是比较常见的恐怖袭击手段,其特点是体积小、杀伤威力大,也便于携带。发现或遭遇各类恐怖炸弹袭击,宜采取如下应对措施:迅速跪地弯腰抱头,尽量辨明爆炸来源,弯腰快速远离爆炸中心,躲避可能产生2次爆炸的物品;切勿腹部直接贴地趴在地面,也不宜直立起身逃跑,以免遭继发性爆炸伤害;可寻找合适掩体,等待救援。


恐怖枪击是危害仅次于汽车炸弹的另一种恐怖袭击。一旦遭遇恐怖枪击,宜采取如下应对措施:立刻卧倒在地,寻找密度、质地不易被穿透的掩蔽物,如墙体、立柱、大树干、汽车前部发动机及轮胎等,不要躲在车门后;冷静观察环境,迅速辩明枪手位置,避免过长时间盯视;选择逃脱路线时,不选直线,不选空旷路线,不选无掩护物路线,两个掩护物间距尽可能短;在写字楼、宾馆、住所等密闭环境,要迅速关紧房门,寻找可用器械,做好歹徒闯入时迅速反制的准备;尽量避免沿走廊逃离。


汽车恐怖袭击是恐怖分子近来常用的作案手法,因其目标隐蔽、工具易于窃取、方便掌控,防范难度大而屡试不爽。我们目前可以做的是要遵守交通规则,在道路上行走时,最好选择面对机动车的便道行进,以便更好地观察或及时发现迎面而来的危险车辆。遇到恐袭车辆时要保持头脑冷静,尽快向侧前方移动,以便有效避开对面而来的车辆。若车辆从后方驶来,切记不要在汽车正前方奔跑,应斜向躲避并寻找路上的有效障碍物躲避,不给肇事车辆追逐和碾压的机会。



注: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