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敬大国工匠丨大工传世——古丝绸修复专家王亚荣

2017-05-03 CCTV文化十分 CCTV文化十分

今天的“致敬大国工匠”系列,我们来认识一下我国古丝绸修复领域的专家王亚蓉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399j6xnin&width=500&height=375&auto=0点击视频观看本期节目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王亚蓉参与的丝绸复织项目从东周时期到清代,时间跨度长达2000多年。出土的丝织物大部分在墓中会与湿软的泥沙混为一体,王亚蓉的工作就是从这些“古丝绸泥糊”中提取信息。复织那些消失已久的经纬丝线,难度究竟有多大?下面小编带你揭秘。

 

年逾古稀  醉心丝绸


2007年1月6日,江西省靖安县发现一座东周墓葬。经过半年多挖掘,地下世界全景展现:墓坑里竟然装着刮纱刀、打纬刀,以及木质的绕线框、梭子、陶纺轮等,这些物件被考证为纺织工具。而墓穴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珍宝就是纺织品。



令人极度焦虑的是,墓中堪称稀世珍宝的古代织物都与湿软的泥沙混为一体,已成泥糊状,一触即碎,入水就溶。古丝绸修复领域的资深专家王亚蓉精心撮取墓中的“古丝绸泥糊”,拿出去冷藏起来。9年后的2016年7月,在冷冻后的“古典泥糊”中提取东周丝织品的工作开始了。



冷冻9年的时间长度对沉睡20多个世纪的东周丝织品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王亚蓉则已经从当年的花甲初度到如今的年逾古稀。


70多岁的王亚蓉心脏里有6个支架,可一旦面对这些古董,她就会变得精力焕发,眼神精确,手头稳准,尖锐的小镊子能够钳住一颗颗细如针尖的沙粒,哪怕它们已经隐身了2000多年。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王亚蓉:

你看虽然那棺材密封得很紧,但是你看这种沙粒,也不知道它怎么进去的,(得)用这种眼科手术的镊子。


绝学惊艳 绝品精妙 


包裹古丝绸的泥沙很难看出薄厚深浅,贸然用硬物剔除会严重伤害目标物。王亚蓉掌中的羊毫笔如轻风般拂过“泥坨”的表面,一点点扫落粘脱泥土,目标物却不会受到一点擦伤,这份功夫全在力度的拿捏。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王亚蓉:

这下边的情况千变万化,要不说必须得全神贯注,手、脑、眼并用。


仁厚的大地珍存了两千多年的绝品不能在自己手里受到一点损伤,王亚蓉要以自己的绝学使之璀璨人间,再续恒久。因此,她对自己手里这支扫泥之笔的体贴胜过书法家对笔的珍爱。



不足尺方的这么一块织物,打开它的古老泥封用去了一个多月时间。

历史的面目在王亚蓉眼前呈现了:这是珍存千古的工匠杰作,这是东周的颜色,这是2600多年前的精致纹理。在200倍的显微镜下,丝绸的经纬线清晰可见——每厘米排列240根经线,每根线的直径只有零点一毫米!现代化设备织出的高档布料经线密度大约是每厘米100多根,而2600多年前的祖先用手工织机做到了一厘米排列240根经线。东周女工纺织秀手的精妙让电脑时代的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王亚蓉:

你看它一条一条的经纬线,都非常均匀,也就是说当时养蚕缫丝的技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复织经典  毕生追求


冷藏的织锦从泥土中渐渐剥离出来后,还需要清洗、染色、刺绣、织造等多方面入手,才能还原其本来面目。而要把两千多年前的东周织锦复织出来,更是需要丰富的纺织考古经验和传统织造技艺的功底。



王亚蓉要对织锦出土的地域、年代进行考证,还要结合当时的纺织方法,才能设计出完整的修复方案。修复的时间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甚至十多年。这件两千多年前的东周织锦复织出来尚需时日,而王亚蓉对唐代的“四经绞罗”的复织即将大功告成。


1987年,王亚蓉在陕西的法门寺地宫里,第一次看到了唐代的“四经绞罗”,那是让她惊艳而敬仰的创造物。然而令人无限沮丧的是,现世已经找不到它的织造技术了。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王亚蓉:

它主要从机械问题上,等于说罗机子机械方面等于说断层了。织造的工人也一年比一年少,有经验的越来越少。


唐代的四经绞罗和长沙马王堆汉墓的素纱襌衣一样,是汉唐盛世“中国制造”的旗帜性品牌。然而它们竟然曾经消失得无影无踪,重现中国古代丝绸的旷世经典,是王亚蓉的工作动力。


长沙马王堆汉墓的素纱襌衣


2016年3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纺织考古科研基地正式落户苏州。丝织业的能工巧匠聚集在这里,目的就是要复织宋锦、缂丝、四经绞罗等传统丝织珍品。这个基地里有五台木质大织机,都是王亚蓉和她的团队参照古代织机设计制造的。现代大工匠的创造力让今天的人们可以不仅仅满足于欣赏糟朽的考古残片。




说起中国丝织品,最习惯的提法就是绫、罗、绸、缎,罗属四大代表性名品之一。“罗”的透气性好,穿着凉爽,亲肤性极佳,垂感流畅,成衣美观。但是由于“罗”的纺织难度大,织造成本高,其技术在晚清逐渐失传,只有极少数地方还保有素罗的纺织技术。而唐代的“四经绞罗”属于“花罗”类别中的极品,技术难度更大,早已彻底失传了。王亚蓉以法门寺的唐代古物为范本,深入研究,搞清楚了“四经绞罗”的经纬编织结构。


 

这时,王亚蓉特别需要与能够操作传统织机的老匠人合作,重现经典。2013年,她在苏州找到了老织工李德喜夫妇。



江苏省织造技艺大师 李德喜:

她(王亚蓉)就是说:“我们这辈子要把老祖宗的好东西,把它复织出来,不要从我们这代人手里边灭绝,不要把我们的技术带到棺材里去,我们要把我们的技术传给后人。



王亚蓉和李德喜夫妇构成的这个“三人组合”,总年龄加起来超过两个世纪。岁月的积淀反而充实了更厚实的钻研热情,他们用已经不可多得的人生岁月,诠释“一丝不苟”的真实含义。


一年多的反复尝试和探索,第一块唐风“四经绞罗”终于在王亚蓉和李德喜夫妇的手中复织出来了,这是复原中国古代纺织技艺的重大突破。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王亚蓉:

中国现在经济这么好,等于说是盛世。我觉得衣食住行,就是衣,每一个人都需要。我们就应该在高等级(丝绸)上我们拿出中国最好的东西,也就是我们丝织品纺织,金字塔上的那个顶尖,要向全世界展示。



丝绸,是中国千古物质文化的经典。从东周墓中的朱染双色织锦、马王堆汉墓的素纱箪衣,到唐代法门寺地宫里的四经绞罗,乃至宋锦明缎,中国丝绸文化瑰丽绚烂,千丝万缕,绵绵密密。可谓成于工匠之手,成于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正是一代又一代的接续传承 ,让曾经连通世界的丝绸文明奔流不息。


记者 | 文卫民 叶蕾

编辑|聂雅颀

运营|邓荣


往期节目推荐

专访迪玛希:哈萨克的翅膀 “一带一路”上的音乐使者

●致敬大国工匠 | 工匠担当——马宇“复活”兵马俑

●致敬大国工匠 | 毛胜利:坚守宣纸制作古法


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CCTV《文化十分》官方公众号

官方微博:@CCTV文化十分

合作邮箱:wenhuashifenxmt@126.com


CCTV-3  每周一至周五中午11:50

敬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