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木卡姆:非典型的人间天籁
新疆喀什麦盖提县是刀郎文化的发祥地,年轻的卡伦琴老师古再努尔买买提毕业于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的木卡姆专业。大学毕业后她回到家乡当老师,与当地的老艺人们一起传承刀郎木卡姆。
古再努尔买买提在麦盖提职业中专教卡伦琴已经十年了,她13岁开始师从于卡伦琴大师阿布吉力力肉孜学习木卡姆,毕业于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的木卡姆专业。
古再努尔买买提教学生们刀郎木卡姆
“木卡姆”是阿拉伯语,在古代维吾尔语中是聚会、规范的意思,在现代维吾尔语中,则是“古典音乐”的意思。木卡姆音乐分布在西亚、中亚、南亚、北非19个国家和地区,这得益于横贯欧亚的古代陆上交通大动脉——"丝绸之路",木卡姆作为东、西方乐舞文化交流的结晶,记录和印证了不同人群乐舞文化之间相互传播、交融的历史。2006年11月25日,木卡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第三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评选中以全票通过了申报。
“丝绸之路”上的木卡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521h88v8t&width=500&height=375&auto=0
▲点击视频观看刀郎木卡姆演奏
古再努尔买买提不仅能谈能唱,通晓维吾尔音乐理论,还深谙古老的刀郎木卡姆内涵与灵魂。大学毕业后古再努尔买买提在乌鲁木齐的一家歌舞团找到了高薪工作,但她放不下家乡的刀郎木卡姆,又回到家乡当老师,传承刀郎木卡姆。
“古再努尔买买提
我的理想是培养刀郎木卡姆传承人,所以我回来麦盖提县我自己的家乡。
古再努尔买买提开设的刀郎木卡姆班
像其他的木卡姆传承人一样,从女儿很小的时候古再努尔买买提就开始教授她学习木卡姆,在古再努尔买买提眼中,孩子就是这一古老艺术的未来。
古再努尔买买提教女儿学习木卡姆
麦盖提县从2006年开始在职业县中专开设了刀郎木卡姆班,连续十年招收学生近千名。
麦盖提职业中专艺术部教务负责人
阿曼谷·依明
现在木卡姆专业的学生每年一般招一个班,大概35个到45个学生。这些学生一般三年毕业之后参加专业考试,参加高考,都是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艺术学院,都是免学费的,我们也很高兴。
刀郎木卡姆是木卡姆的一个重要分支,起源于公元十世纪,流传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一带,当地人自称为“刀郎人”,自古狩猎,民风彪悍。这种性格赋予了木卡姆一种特殊的气质,从而形成了重要流派——刀郎木卡姆。
塔克拉玛干沙漠上的“刀郎人”
刀郎木卡姆演艺大厅
木卡姆没有文字记载,长期以来都是师徒相传,口传心授。在麦盖提县,有两位76岁双胞胎老人,继承了祖辈的刀郎木卡姆艺术,并将其带到海外。他们分别叫艾山·牙牙和玉山·牙牙。两位老人已成为刀郎木卡姆艺术第四代传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可以用50分钟时间将全部9套木卡姆连续唱下来。刀朗木卡姆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据说原有12套,现在能收集到9套,而能唱全这9套的人则是凤毛麟角。
当地人演艺刀郎木卡姆
艾山·牙牙
我从10岁开始刀郎木卡姆,到现在为止还在学,已经66年了,因为演唱刀郎木卡姆去过7个国家。我们虽然不懂他们的语言,但是每次弹完以后音乐一停,他们就使劲鼓掌,特别欢迎我们。在法国的时候,观众把我们围起来问这个问那个,特别感兴趣,木卡姆特别受欢迎。
艾山·牙牙
这些艺人中间就有我培养的徒弟,还有下一代,就是他们的儿子那一代也有我培养的徒弟,已经出师了。我自己的一个孩子在麦盖提县艺术团工作,也是弹木卡姆的,全乡全县都有我的徒弟,可能超过150名吧。
当地人随着刀郎木卡姆载歌载舞
为了让这们古老的艺术后继有人,麦盖提县从娃娃抓起,让木卡姆悠扬的歌声从小就融入到孩子们的血液中。我们在麦盖提县的刀郎中学看到了这样的一幕:课间操的喇叭里传出来的不是我们熟悉的广播体操的旋律,而是有着鲜明民族特色的刀郎木卡姆。学生们跟着乐曲翩翩起舞,乐在其中。
刀郎木卡姆“从娃娃抓起”
正是因为从小有了这样的艺术熏陶,刀郎木卡姆才像血液一样融入到了麦盖提县居民的生活里。晚饭过后,各族人民汇集在广场上跳起了热情洋溢的刀郎木卡姆,这是他们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
“麦盖提县居民
因为我们市区里面汉族各种民族都有,把他们拢过来,在这里跳舞,我们就觉得特别开心、和睦。
刀郎木卡姆粗犷的歌声和苍凉遒劲的力量感都体现了“刀郎人”坚强、粗犷的性格特征。在麦盖提县,刀郎木卡姆不仅是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艺术,更是老百姓生命中流淌的血液。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节目视频
监制 | 任永蔚
制片人 | 石岩
主编 | 纪萱萱
记者 | 孟颖 任思晔 路一鸣
编辑 | 张震宇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
●《文化十分》两周岁啦!我想对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