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馆之宝 | 猜猜,毛主席笑称能煮下一头牛的文物是什么?
暑假已经过了大半,除了游山玩水,来博物馆涨涨知识,也是个衔接暑假与开学的不错选择。接下来几天《文化十分》就带大家逛逛博物馆,看看各馆的镇馆之宝。
△后母戊鼎
铸鼎记事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大家最熟悉的青铜鼎器,就是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后母戊鼎了,但是很多人却不了解楚大鼎。今天,我们就来讲述这尊楚大鼎的故事。
楚大鼎与后母戊鼎并称为鼎中之首,它的体积是目前我国出土的大鼎当中体积最大的。2400多年前,它是楚国之宝,现在,它是安徽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在安徽博物院的青铜器展厅,醒目地摆放着一件青铜器,它就是安徽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楚大鼎。
在2014年12月13日,我国的首个国家公祭日上,一尊高1.65米、重2014公斤的国家公祭鼎的原型正是这尊楚大鼎。
△国家公祭鼎
安徽省博物保管部主任 徐大珍
鼎在青铜时代是最重要的一个礼器,也传承到了现代,现在很多重大的纪念日都用鼎。比如香港、澳门回归都用鼎来祭祀。鼎在中华文化当中,代表着权威、权力。现在引申出团结的力量,还有人们希望、祈求、祝福我们的国家安定。
楚大鼎以其身躯的庞大和制造工艺之复杂,闻名于世。它是战国时期最大的青铜鼎,重达400公斤,高133厘米,直径是87厘米,也是我国目前出土体积最大的青铜圆鼎。
1954年,毛泽东来到安徽博物院视察,就对楚大鼎赞不绝口。
安徽博物院讲解员 胡蝶
这张照片记录了当时一个非常珍贵的和精彩的瞬间,这是1958年毛泽东主席视察安徽博物院时的情景。毛主席当时对这件大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围绕大鼎一圈并看了个仔细,风趣地说:“这么大口鼎,大得可以煮下一头牛”。
作为典型的战国鼎,楚大鼎气势恢宏,三足为马蹄形,膝上和口沿有精美的图案,华美绚丽。足跟部雕的是战国时期流行的兽守纹。
△兽守纹
纹饰是鉴别青铜器时代特征的一种标志,鼎上的铭文,是研究器物的参照。在楚大鼎的前足足根和左腹下外壁刻有两个“安邦”字样。
△“安邦”铭文
在春秋战国这个群雄并起的年代,各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用于争雄,而楚王不惜耗时费力,去制造这样的一个大鼎,既是为了显示霸气,也是楚国繁盛之期,楚王要称霸天下的印证。
安徽省博物保管部主任 徐大珍
这个鼎从它的铭文,从它的形制、大小,从铸造的难度来说,它是力量和气势的完美结合。
△鼎腹部“安邦”铭文拓片
从楚大鼎鼎身上的铭文,就可以看出楚王当年的雄心壮志。大鼎身上的“安邦”二字,也反映出楚国作为当时泱泱大国,争雄天下,统一中国,结束战乱的霸气。
△鼎膝部“安邦”铭文拓片
安徽省博物保管部主任 徐大珍
从“安邦”的铭文看出,当时楚王对国家的一种雄心壮志。所以“治国安邦”这个理念也是中华民族一直传承下来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对国家统一、国家强大的向往和祝福。
△楚大鼎十二字铭文拓片 点击查看大图
除了“安邦”二字已经被确认,在楚大鼎的口沿上,还有12字的铭文,专家学者对它多有着不同的解释。
△“铸客”铭文拓片
不过,开头的两个字“铸客”,基本已经在业内达成共识。所以,楚大鼎,也被称为“铸客大鼎”,而铸客也是那个时代的烙印。
安徽省博物保管部主任 徐大珍
到楚国来专门铸造的工匠,称为铸客。说明铸客已经有比较自由的身份,因为早期在殷商时代,铸造青铜器的工匠,往往是没有自由身份的。
然而作为镇馆之宝,楚大鼎的发现背后,有着一段令人痛心的经历。它是在盗墓分子的疯狂盗掘中与其他楚国重器一起出土的。
在安徽北部的一个小县城——寿县,古称寿春,公元前241年,楚国都城东迁至寿春,自此至楚灭亡,历时不足19年,但遗留下了数量众多的文物。
安徽省博物保管部主任 徐大珍
1933年春天,寿县这一带发生大干旱和灾荒。所以一部分的乡绅和乡民就以此为借口来盗这个墓葬。
随着盗卖文物消息的走漏,当时的国民政府要求,将盗取的所有藏品,要统一收缴到当时的安徽省政府所在地——安庆,安徽省立图书馆保存。而接下来,这尊大鼎也开始了它颠沛流离的命运。
当时,水路被日寇封锁,楚大鼎,只能采用陆路滚雪球的方式运输。这次的运输对楚大鼎的伤害巨大。抗战胜利之后,这批楚器又被运回南京,存放于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
△安徽博物院
1948 年 11 月,国民政府开始着手将故宫博物院与中央博物院等西迁珍贵文物运往台湾。局势混乱之际,时任安徽省文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李则纲抢先将这批楚器运回安徽芜湖。而这批楚器,最终被安徽博物院收藏。
安徽省博物保管部主任 徐大珍
当时我们在50年代初,就请了当时的专家,一起修复楚大鼎。我们的修复原则一般是保留修复的痕迹。
△楚大鼎的修复痕迹
安徽博物院讲解员 胡蝶
所以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它伤痕累累的痕迹。让我们更真实的感受到,在炮火的大迁移当中楚大鼎的经历。它与我们国家一样,经历了一段生死存亡的历史。
楚大鼎身上的伤痕记录了民族危亡的关头,文物得不到保护的屈辱历史。如今,和平与发展修复了楚大鼎身上的创伤,而楚大鼎上“安邦”的铭文也传递着中华民族对国泰民安的向往与祝福。
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观看本期完整节目
监制 | 项 飞
制片人 | 石岩
主编 | 纪萱萱
记者 | 彭德全
编辑 | 王 晋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
● 让更多人看到老奶奶的故事!网友业界齐刷刷力挺,《二十二》排片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