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十分记者看非遗 | 大歌故事

2017-09-22 文化十分 CCTV文化十分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今早走在上班路上,秋风乍起,忽觉凉意。


来台里上班与同事聊起来,才发现明儿就是秋分了。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古代中国人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而秋分居于秋季九十天之中,平分秋季。


所以,秋分才是秋天真正来到人间的日子。


天高气爽,万里无云。秋风拂面之时,眼前浮现出一派景象:


古老的侗寨鼓楼高耸,鼓楼下面的男女老少欢聚一堂,女人们把头发高高盘起,身上挂满了银饰在风中叮当作响;男人们用黑白相间的格子布包头,上身穿着或白或蓝的对襟褂子。


烈日当头,正是秋老虎发威的正午,众口齐开,人群中传来一阵清泉般闪光的音乐。


△身穿侗族服饰的侗族孩童


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这种奇妙的歌唱形式在2011年的时候曾进入了一张流行音乐CD:尚雯婕的《阿修罗》。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013oaqtoi&width=500&height=375&auto=0△尚雯婕《阿修罗》


《阿修罗》开头空灵飘渺的音乐叫做“侗族大歌”。它比最近几年大热的“阿卡贝拉”的历史更为悠久。


“阿卡贝拉”出现于公元第10世纪,而“侗族大歌”则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


早在宋代,“侗族大歌”就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宋代诗人陆游在其《老学庵笔记》中记载了“仡伶”(侗人自称)集体唱歌的情况: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


至明代,邝露在其所著《赤雅》一书中更加明确地记载了“侗人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的情景。


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最近大热的hiphop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的目光,“双押”(歌词中出现的双字押韵)、“punchline(歌词的炸点)”、“verse(主歌)”、“hook(一首歌的高潮)”、“chorus(和声部分)”等等专业名词颇受追捧,其实,“侗族大歌”的技巧也足够令你打开另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侗族大歌”的结构一般由“果(组)”、“枚(首)”、“僧(段)”、“角(句)”构成。


唱“侗族大歌”是比较讲究的,一般是在重大节日、集体交往或接待远方尊贵的客人时才能在侗寨的标志性建筑鼓楼里演唱。


△侗寨鼓楼下的侗族人们


侗族只有侗语,没有侗文。所以,学唱“侗族大歌”并非易事。


它的分部合唱形式是领唱(独唱)与众唱相结合,与普通的合唱概念有所不同。


主旋律在低声部,高声部是派生的。


低声部是众唱的,声音大;高声部由1个或2、3个歌手在低声部旋律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即兴freestyle


但有时候高声部也可作为主旋律,即当低声部唱一个漫长的持续低音时,唱高声部的歌手以自己较为鲜明的旋律线,形成相对独立的变体。


△唱大歌的侗族少女


虽源自低声部,但超过了低声部的地位,而形成了主旋律。


“侗族大歌”一般由若干句构成一段,若干段组成一首,每首歌开始有一个独立的段落,称为序歌,中间部分由若干句组成,最后有一个尾声部分,形成首尾呼应的结构。


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是侗族大歌的一大特点。它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和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之声。


说到这,上视频为证: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551kwc3vo&width=500&height=375&auto=0△点击欣赏“侗族大歌”  来源:中国青年网




如果听不过瘾,就去实地学一下吧。学唱“侗族大歌”的最好去处莫过于它的起源地:小黄村。


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小黄村,被公认为“大歌之乡”


△小黄村 


小黄侗寨位于高增乡后坡的山顶上,距从江县城有20多公里。全村有3000多人,人人会唱“侗族大歌”。


75岁的国家级侗族大歌传承人潘萨银花4岁就开始学习唱歌,25岁开始教人唱歌,教了50年。


△被各路记者围绕的潘萨银花


潘萨银花的真名其实是潘银花,但侗族人的习俗是当了奶奶之后,就要在银花前面加个“萨”字。


已是古稀之年的潘萨银花,绾着银发,穿一身黑亮的褶裙,打着绑腿,坐的笔直,口齿清楚,目光炯炯。


小黄村的人们常说:饭养身,歌养心。物质基础贫乏的年代里,潘萨银花的奶奶、外婆、婆婆、妈妈都是唱着大歌洗涤着一代代人。


她的记性好,嗓音亮,高音低音都唱的了,别人还没学会她已经清音琅琅。就这样,“侗族大歌”在上世纪80年代唱到了巴黎。


18岁时,潘萨银花嫁人了,嫁给了一个叫潘显文的小黄村人。潘显文只读到小学五年级,但是他爱看书,是那个时代的文人。


天有不测风云,46岁时潘显文撒手而去,那一年,潘萨银花40岁。她拖着三个孩子讨生活,日子过得苦,却也坚持不再嫁人。


这段难熬的日子是歌声陪她熬过。白天上坡干活,晚上就去歌堂教歌,小黄村人的心里有一杆秤,衣食之上,还有心灵


如今,她每天都教歌,每天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半小时不等,没有固定的地点。有时候她陪着孩子们放学,在回家的路上就教他们唱起来。


潘萨银花的一生是“侗族大歌”生动的教科书,没有书面的曲谱,几百首大歌的旋律都深深烙印在她的心底。


在半个世纪的教歌生涯中,小黄村里的大多数人都跟她学过唱歌,最小的只有三岁。


吴荣德7岁开始跟着潘萨银花学唱歌,现在是小黄村“侗族大歌”歌队队长。


△吴荣德


侗族的歌曲种类很多,各种各样,在各种场合唱的都有。因此,种类繁多的侗歌便营造了一个小黄村侗人们交流的圈子。


十几个同龄人就可以组成一个唱歌班,农闲时,吴荣德都会随着大家在晚上去唱歌。


男歌班去找女歌班对歌,而如果一个小伙子不会对歌,那么,是没有女孩愿意跟他在一起的。



吴荣德就是用歌声打动了姑娘。回忆往昔,他不禁羞涩起来。以歌传情整整三年,终于获得了姑娘的芳心。


吴荣德在“侗族大歌”传承的这条路上走的并不容易。他曾在1994年离开小黄村,全国各地四处演出、表演侗族大歌,直到1999年他决定回到小黄村。


最开始,他在寨子里开餐馆,用于维持家庭生计。后来,小黄村组建了民歌队,还创办了传习基地,吴荣德便挑起了队长的担子。


如今,小黄村的表演队已有50多人。



他说,“我没办法不唱歌。侗人离不开歌,离开了歌,就没有了生活。”


1986年,“侗族大歌”唱响巴黎;2014年,“侗族大歌”表演团队参加美国华盛顿史密森尼民俗文化节;2015年,又远赴德国莱比锡城参加当地的无伴奏合唱节。


如今,这穿越千年的歌声,将掠过古梦边缘,回荡在岁月的长河里,愈荡愈响。





监制 | 项   飞   

制片人 | 石岩

主编 | 纪萱萱

记者 | 潘   婷

编辑 | 潘   婷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

● 《又见敦煌》| 另一个视角里的王道士与敦煌

● 陈家泠:我要让国外的人看看中国自然风光的美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