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编辑推荐 | 张国立+王刚+张铁林,“铁三角”新作口碑爆棚

2017-11-21 文化十分 CCTV文化十分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7月份的时候,我们推荐了邹静之担任编剧的话剧《断金》。(回顾戳链接:有料 | “铁三角”十七年后再聚,合演邹静之话剧作品《断金》


8月份,《断金》在全国5城共上演14场,场场爆满,座无虚席,一票难求。


△《断金》海报


“铁三角”张国立、王刚、张铁林十七年后再聚,用炉火纯青的演技,为两万余名观众演了一出现实主义京味儿大戏,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不同阶层的三个人物在时代背景下对欲望的追逐与悲欢离合,被观众称为“活体表演教科书 ”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话剧《断金》。


张国立请吃饭“铁三角”   请邹先生写剧本



2015年底,张国立突然请客吃饭,邹静之便和“铁三角”在饭桌上重聚了。


席间,这三人又一次提起了演舞台剧的梦想。


“2003年的时候,我给人艺写的《我爱桃花》刚刚演出,就把他们演舞台剧的心勾出来了。他们让我写个和纪晓岚有关的话剧。”邹静之说。


△话剧《我爱桃花》主演梅婷


“我写了一稿大纲,写的有超现实主义,有梦幻,幻觉,挺好玩儿的,很新鲜。那个话剧都建组了,可是我们天天看电视里说非典越来越厉害了,后来我们就说算了。算了以后,就没了。这一下儿十几年过去了。


“他们一说演舞台剧,还说要演纪晓岚,我说那个我已经没兴趣了。你瞧,我这一等就等了六七年。”


“之后又一次说起来要演舞台剧,我就说我这儿有一个本儿,写三个男人一个女人的戏。仨人儿一看都喜欢,就开始讨论谁演谁的问题了。”


“铁三角”分起角色来,都想演剧中有脾气的贵宝。“谁都觉得贵宝有彩儿,就像拍《五月槐花香》的时候大家都想演范五爷一样。但是演员的行当不能错,张国立就是老生,张铁林就是花脸。”


最后,张铁林演了想吃开口饭的旗人贵宝,张国立演见过大世面、家道中落的富小莲,王刚则演了善于钻营、一门心思想要出人头地的魏青山。


△《断金》剧照


“铁三角”分好了角色,就建组排练了,他们还建了个微信群讨论创作问题。


“这一建微信群,我算惨了。这仨人特别认真。我夜里、早上都因为他们讨论角色被吵醒过。”


“他们仨,不迟到,不早退,吃盒饭。按照他们的收入,这一个来月排戏,和他们排影视的经济收入没法比,他们在这儿就是赔本赚吆喝。”


45 33775 45 15263 0 0 1453 0 0:00:23 0:00:10 0:00:13 3600王世襄先生写过天天玩儿葫芦玩儿蝈蝈儿的人,他们没有收入却乐此不疲,他说这是不冤不乐。演话剧不赚钱,还赔钱,以前我自己也往里赔钱。这就是不冤不乐,它不挣钱,但是我快乐,干吗事儿事儿都想着拿秤约约,价值观就是在不值中产生的。”邹静之说。


邹静之说,这三个人在排练现场比在拍戏现场快活得多,走词儿,吊嗓子,唱戏,互相提建议。


“我终于理解了,比如来北京演《理查三世》的凯文·史派西他们为什么每年都去剧场演戏。舞台上那种表演的连续性和实对实的台词,不像拍电影都是演片断,能让演员提升清洗一下。


△《断金》排练照


在彩排场结束后,张铁林在台上说,我没上过台,所以我演得特努力。


“铁三角”登台次数有限,但邹静之却对他们的表演赞不绝口:“他们上过没上过台都不重要。我后来发现一点,为什么说好演员是祖师爷赏饭吃。要是让我演,我一辈子也演不出他们的从容劲儿。”


“他们身上带着天生来的东西,就是吃这碗饭的。有好多人跟我说,这么多年都没看过表演这么活色生香的话剧了。”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把程式化的舞台腔,把话剧的面具扔掉了。这就好比是大剧院请多明戈来演歌剧,他一个男高音要演男中音,人家来排一天,却像排了俩月的,由不得你不鼓掌不喝彩。”


“我特别庆幸这个剧本,搁呀搁呀,搁到彩排那天,我看到它成了观众喜欢看的戏。”


△《断金》排练照


三十多年前,张国立出演话剧《朱莉小姐》,获得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张国立依然带着当年梅花奖获得者的舞台功力和认真敬业排练《断金》。导演黄盈也总是看到“铁三角”比剧组其他人更早到排练厅。


有好多人问《断金》的导演黄盈,和“铁三角”合作会不会压力很大,“实际上一点儿压力都没有。”黄盈说。


“三位老师合作太久了,他们互相说话总是在调侃逗闷子,逗得有时候我都接不住了。三位老师人都特和善,排练之余还能听王刚老师聊聊明清家具。


大时代里生存,争,还是不争?



 “……真好,羊杂碎的味儿还有,冬天要是刮北风,东来顺的味,能飘半条街……再冷的天,想着有碗羊杂碎在等着你,那日子真就是好日子……


要是手上再托上个艾窝窝,又凉又糯的在手心里晃着像颗大水珠似的,那该有多么的惬意……


您说它怎么就叫了个艾窝窝呢,姓艾的一个小窝窝,想着真让人舍不得!”富小莲(张国立饰)的这段独白,立刻将观众带入一百多年前北京王府井东安市场热闹而温馨的市民生活里头。


△《断金》剧照


《断金》里,哥儿仨合伙在东安市场做买卖,从清末、民国到新中国建国后的几十年间,买卖做大了,兄弟为利闹分了,到头来社会历史的变迁让王刚饰演的、一辈子惦记出人头地的魏青山黄粱梦醒,又被打回了原点。


△《断金》剧照


而张国立演的富小莲则早早儿就经历了历史变迁造成的家道中落,他一辈子代人写书信,干着自己最擅长的事儿,挣着只够温饱的钱。他的“不争”与魏青山的“争”形成了鲜明对比。


到这儿,一句《哈姆雷特》式鸡汤在无数观众脑海里浮现:争,还是不争,这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人生的态度。


三个男人加一个女人话剧《断金》也符合着邹静之的作品定律。从《康熙微服私访记》到《铁齿铜牙纪晓岚》,莫不如是。但这恰恰是邹静之的高明之处。


要发挥铁三角各自的演技所长,让他们在舞台上挥洒自如,相互碰撞出火花、激发出灵感来,非来点量身定制不可。


《断金》的故事情节或许并无多少新意,话剧舞台也不是一个靠讲故事来取胜的场所。对一个话剧编剧而言,最能出彩的地方,还得是台词


△《断金》剧照


邹静之的台词,精雕细琢,细腻、精致、耐人寻味,富有人生哲理,彰显大师功力。再加上“铁三角”极富个性的表演,往往是一出口,便获得满堂彩。


邹静之在剧中写了一句台词:“四万万人都拔尖儿,那不得扎着啊。”


他还在剧本中借富小莲之口解释人生:“人生在世犹如进场看戏,早到的有座,晚到的站着。站着也好坐着也好,都能把戏看完了。就有那样的人,进了园子不看戏,争好座儿,台上演的青山绿水,花前月下不知道。等好座儿争下来,戏散了,幕落了,灯黑了,想看没了……”


戏演完了,谢幕了,富小莲、魏青山、贵宝逐渐远去。


舞台上,邹静之将剧中人物典型化,而生活中,人们却从来都不是非白即黑。


△《断金》剧照


每个人的身上,或许都有那么一点富小莲的坦荡恬淡,有那么一点魏青山的雄心壮志,有那么一点贵宝的洒脱不羁。


在你的一生中,是否有过贵宝的阶段?魏青山的阶段?富小莲的阶段?看完话剧《断金》,你到底是争,还是不争?


这依然不是一个问题。争,是一种选择;不争,是一种选择;游离于争与不争之间,也是一种选择。


△《断金》剧照


在我看来,大时代的世事浮沉中,每个人一生所经历的终有不同,而面对人生境遇的不同又会产生不同选择。


有的人,青春期的奋力抗争也许能延续到老;而有的人,却在为人处世的圆滑世故里变得寡淡妥协,不争不闹。而人性又是复杂的,无论处在人生的那个阶段,做出何种决定,都应该褒贬勿论。


时间,终将给每个人、每种选择一份最终的结果,正如纳兰性德在《饮水集》中所言: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断金》即将在下个月开启第二轮巡演




监制 | 任永蔚

制片人 | 石岩

主编 | 纪萱萱

编辑 | 潘   婷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

● 国外的教育真的就比中国好吗?看看这篇你就知道了…

● 编辑推荐 | 这个冬日,你需要的也许不仅是保温杯里泡的枸杞,还有红烧肉里不可或缺的那块桂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