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澜专访 | 我所理解的这个时代

2018-02-11 文化十分 CCTV文化十分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编者按: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纪念。在这个特殊的年份,“CCTV文化十分”将陆续推出一系列的文化名人专访,邀请他们畅谈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自己的人生变化,和他们感受到国家发生的变化。

今天要和大家见面的,是媒体人杨澜。



采访杨澜之前,我有点紧张。她作为中国最有名的访谈节目主持人之一,即将坐在我的对面接受我的采访。对我来说,是一种很难得也很奇妙的人生体验。


正当我在一旁准备采访稿的时候,杨澜来了,风风火火,微笑地和每一个人打招呼,礼貌地握手。


她身着一身靛青色的套装,脖子上围着精致的丝巾,显得大气而不张扬,清爽而不单调。她把西装干练精简的韵味发挥得淋漓尽致,举手投足之间透露出她的优雅与自信。


放弃,并不意味着失去 


杨澜父亲是北京人,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当教授,妈妈是上海人。杨澜出生在北京的一所医院里。杨澜刚出生时,爸爸正在阿尔巴尼亚作外援专家,一直等到杨澜4岁时,他才回国。


▲杨澜小时候(资料图)


出生后不久,杨澜就被妈妈送到上海的外婆家寄养。外婆住在上海城隍庙附近的侯家路,是一条窄窄的小巷。在外婆身边,杨澜一天天地长大。 一直到10岁时,杨澜才被父母接回北京。


杨澜曾在访问中说她的偶像是外婆,外婆在她心中是个奇女子。虽然杨澜的外婆不识字,但是外婆17岁那年为了逃避包办婚姻,只身一人从绍兴辗转跑到上海,进手帕厂打工自食其力。经历了战乱、船难、运动、蒙冤、抄家等坎坷的人生。


“外婆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改变命运的自信和力量,使她有一种特别的美感。”杨澜说。


▲杨澜小时候(资料图)


改革开放那会儿,杨澜还在上小学。那时候,一些流行的文化一下子涌进来,国家也恢复了高考。


“那个时候上大学已经成为孩子们从小学开始的一个梦想和追求,我记得当时上大学的比例还是比较少的,所以我们整个中学生涯似乎在为走高考这个独木桥在努力,终于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去努力,每个人都感到非常地珍惜。”


改革开放初期是中国的思想和学术领域非常开放和活跃的时期,有大量世界上的文化、思想和学术等都传入中国,无论是大学生,中学生都会煞有介事地去看萨特、尼采。那时候的年轻人如饥似渴地想去学习这些新的东西。


在杨澜的中学时代,当时有一本小说对她的影响非常深——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这是一本讲个人奋斗的书,它描述了一个年轻人的痛苦的成长、挣扎、纠结和他灵魂的升华。


▲杨澜(资料照片)


当时最打动杨澜的是罗曼·罗兰在序言当中的一句话——“到底什么是人生的快乐?”罗曼·罗兰认为人生的快乐就是“创造”,如果没有创造,人只是无关紧要的飘浮在地上的影子。


“我觉得罗曼·罗兰那时候这句话给我很大的一个影响,直到现在,我也会以我创造了什么,我创造了什么样的价值作为我自我衡量的一个标准。


在杨澜高中快毕业的时候,当时她很懵懂也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要选择什么专业。她当时对人文学科都比较感兴趣,在她拿不定主意的时候,父亲建议她学一门外语。


杨澜的父亲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了,会有很多对外交流的机会,外语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学好它以后也可以出国留学。


▲杨澜(资料照片)


后来杨澜去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主修外国语言文学,在她大学快要毕业的那一年,中央电视台第一次面向社会招聘主持人,而且是一个周末版的黄金时间的综艺节目,杨澜非常幸运地通过自己努力得到了这个机会。


“当时中央电视台也希望找到新鲜的面孔和方式,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那个时代年轻的知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我到了央视之后,《正大综艺》也是第一个允许主持人自己撰写主持词的节目。


我记得当时和我的搭档姜昆老师和赵忠祥老师,我们都有很多的自由发挥的机会。特别是和赵忠祥老师,我们会形成年轻一代和上一代人观念和思想的冲撞,这在过去的电视屏幕上是很难见到的。


所以我觉得这也是那个时代需要让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去表达自己的声音,我很幸运能够赶上这样的一个时代。


1994年,从事电视主持仅4年的杨澜,就获得了中国首届主持人“金话筒奖”。这是中国电视主持人的最高荣誉,在很多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心目中,杨澜不仅仅是当时最杰出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也是当时中国最杰出的女性之一。


▲中央电视台第一期《正大综艺》(资料图)


▲杨澜和赵忠祥搭档主持节目


那时候杨澜主持的每一期的节目大概都有百分之二三十的收视率,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可想象的数字——意味着有两亿多人同时在收看,所以她一夜成名。


“对于年轻的我当时是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因为关注度太高,会觉得处处受到约束和关注。我变得不敢笑、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


当时我的搭档和老师姜昆先生跟我说:你要记住,永远不要让外界的期待左右你自己真实的想法,忠实于你的内心永远是最重要的,你不可能讨好所有的人。他的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的心态也慢慢变得平和。”


身为大学教师的杨澜父母对功名利禄看得比较淡,所以他们也教育杨澜做人不要看重一时虚名,人一定要有自己的能力,这才是值得珍惜的财富。    


一个人的能力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去提升的,所以父母鼓励杨澜更多去关注还可以去学习些什么去提升自己,而不是只关注自己的知名度。


▲杨澜在英国


如果说杨澜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正大综艺》主持人是第一次机遇的话。那么出国留学可以说是杨澜的第二次机遇。


就在她的事业上取得出色的成绩之后,杨澜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主持红极一时的《正大综艺》,赴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和公共事务学院主修国际传媒。


“在中央电视台工作了四年,我在那个时候决定出国是希望自己能够在国际传媒这个领域有更进一步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工作经历之后,选择就不再盲目。


所以当时就报考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国际公共事务学院,主修国际传媒专业。我觉得其实在不同的时代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是不一样的,可能在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人出国是相对比较盲目的,但是在我的那个时候在出国的时候就比较有针对性,希望在专业上能够有所成就。”


▲杨澜在哥伦比亚大学


1996年,杨澜从哥伦比亚大学学成归国。当时,美国几大电视网都希望她去做一名出镜记者,报道美国华人社区和亚洲事务相关的新闻。


“但我觉得,这不是我想做的事情。我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就是文化行业,这和IT、商业、金融和工业都完全不同,我去美国的时候我就知道我是一定会回来的。”


就在当年,杨澜孕育了她的第一个孩子。


1998年,她剪去了长发,去了香港凤凰卫视,开始推出访谈节目《杨澜工作室》(后改名为《杨澜访谈录》)。



杨澜一直没有放弃她的文化理想,她非常喜欢纪录片,也觉得中国需要有一个记录中国文化和价值的平台。在2000年的时候,她创办了阳光卫视,制作和播出以纪录片为主的电视节目。


杨澜非常关注女性,关注与女性相关的话题。2005年,她创办了主要针对中国都市女性的大型谈话节目《天下女人》,并由此发展成以电视、网络和教育培训为平台的互动式跨媒体女性社区。


▲杨澜《幸福私享课》发布会


20多年以来杨澜始终活跃在第一线,作为一个事业和家庭双丰收的成功女性,很多人问她关于成功的秘诀。她觉得没有一个成功的秘诀是适用于每个人的,但是有些品质确实是必备的。


“每一个人的家庭背景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天赋天分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坚韧不拔是一个人能够取得更大成就的一个必备的条件。


所以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需要具备这样的一种特制,无论在顺境和逆境当中,都忠实于自己的初心、坚韧不拔。这应该是成功必备的品质。


杨澜觉得所谓的成功女性,不能以事业成功作为衡量的唯一标准。她觉得每个来自内心的真诚选择都应该得到尊重。愿意相夫教子也好,愿意叱咤职场也无妨,关键是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觉得过去的社会赋予女性很多的期待,比如说她要有自己的事业,他也必须是一个贤妻良母。女性被预设了很多的条件才能够真正做自己,我认为这是不公平的,今天的男性也需要平衡事业和家庭。


我给年轻女性的一个建议就是,要想挑起事业和家庭两个担子,首先自己要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支点,成为身心平衡的一个个体。自身要充满元气,充满创造力,充满能量。



亲历三次申奥


1993年的时候,她作为央视的记者和主持人参与了第一次申奥,她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为国际奥委会的考察团介绍北京的情况和中国的文化,后来又和宋世雄老师一起去往蒙特卡罗负责直播报道投票情况。


▲1993年杨澜代表北京做申奥陈述(资料图)


杨澜说,当时的计划是如果北京申奥成功,她会在当地主持一场盛大的答谢酒会。所有人都抱着获胜的心态做了很多精心的准备,但是那一次,北京却以两票之差失去了承办权,所有参与申奥工作的人都感到非常地失落。


“通过这次申奥的经历,我看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是有很多的偏见和误解的,另外我们自己也进行了反思,当时我们在管理能力和应对国际传媒的能力还是有一些不足的,所以当时百感交集,内心也非常地复杂。”


在回国的专机上,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先生跟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握手表示感谢。当他走到杨澜座位边时,还轻轻地对她说了一句:杨澜对不起,让你白跑了一趟。


当时杨澜百感交集,忍不住落了泪。于是两个人一边握手,一边落泪。这一幕给杨澜的内心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当时深深地觉得自己像一个井底之蛙,因为那是我第一次去到西方世界,看到西方的一些传媒对于北京的一些报道其实是不真实和片面的。


心情非常地复杂,这也坚定了我想出国留学的决心,我觉得一定要知己知彼,一定要了解媒体运作的规律究竟是怎么样的。”


正因为有着93年第一次申报奥运失利的遗憾,所以2001年杨澜没有任何犹豫就接受了出任北京的申奥大使并且代表北京去莫斯科对国际奥委会做陈述的邀请。


▲2001年北京申奥团合影


她记得那一次,在陈述词的最后,特别要求加上了一段自己特别想说的话:当年马可波罗将要离开人世的时候,人们问他,你的那些有关东方神秘国度的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马可波罗告诉他们:我告诉你们的,不足我看到的一半。


“我想用这句话来告诉所有人,其实中国非常的大、非常的丰富,也很多的值得你去了解的。


那个时候的心愿就是让世界上更多从来没有来过中国,对中国不了解的人能够真正了解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人民以及我们社会的变化。”


▲杨澜担任火炬手


2015年,杨澜受邀加入北京陈述团,代表北京参加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这是杨澜第三次助阵北京申奥,当时距离1993年北京第一次申办奥运会已经过去22年。


▲2015年杨澜代表北京参加2022年冬奥会的陈述


这次冬奥会的陈述,杨澜在陈述开场的两段法语陈述再次让人眼前一亮。


法语是国际奥委会的官方语言之一,因法语的语法严谨,所以基本上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尤其是书面语言都会要求附英法文件各一份。


在访谈中杨澜透露,虽然之前对法语并不熟悉,但她的老公吴征当年曾在法国留学,这段时间一直追在后面督促她练法语。


杨澜为了让自己的法语显得更专业,在三周的时间里每天重复苦练厚厚的陈述资料,以至于后来别人都以为她之前学过法语。事后法国奥委会主席对她的这段演讲赞不绝口。


在这次申奥的陈述中,杨澜出场时自信的笑容再次展现出飞速发展的中国的气度,她向世界介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


经历了三次申奥,杨澜觉得国人对待奥运的态度已经发生了一种微妙的变化。从第一次觉得世界很大我们很小,到如今我们这个国家也可以为世界体育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个文科生眼中的人工智能


从2015年开始,《杨澜访谈录》就已经开始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了,她是一个对世界有着探索欲和足够好奇心的人。



2016年,她带着团队走访了五个国家,采访了30多个人工智能顶尖实验室、有80多位科学家和当事人做了探寻人工智能的讲述。杨澜以此制作了10集纪录片《探寻人工智能》,这是目前国内外首档全面、系统、深入的人工智能题材纪录片。


其中既有未来感的科技展示,也有通过对人工智能历史回溯、对于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问题、争议,人机关系等的探讨,展现这一话题的深度和锐度。


杨澜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引领观众去体验包括无人驾驶汽车、仿真机器人、家用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盲人眼镜、机器人酒店等在内的最新科技,向大众展示语音识别、人脸识别、自动驾驶、深度学习等在内的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


她用一个文科生的视觉,以充满人文气息的讲述,普及了一个更有人情味、更通俗、更有温度的人工智能。


“今天中国的传媒不仅可以来讲中国的故事,其实也可以来讲世界的故事。人工智能就是一个关于全人类的世界性故事,因为人工智能颠覆性的技术革命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


经过长达一年的走访拍摄,杨澜不仅在人工智能领域看到非常活跃的华裔科学家的身影。同时她也看到由于大数据的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的存在以及大量年轻工程师的存在,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方面属于国际第一梯队,除了在原创的理论研究方面可能还稍逊于美国。



杨澜笑言,纪录片的拍摄速度远远赶不上科技发展的速度。可能等纪录片播出的时候,有些技术就已经落后或者被超越了,所以有必要不断地去跟进这种科技发展的脚步。


她现在也在筹拍《探寻人工智能》的第二季,会继续探讨人工智能新的领域,比如智慧城市的管理,区块链,数字货币等。这些技术会对整个社会、经济和商业各个方面都产生影响。



科学的发展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人工智能就是一面镜子,它折射出来的是人的各种欲望和需求,包括矛盾和利益的冲突,最终也要看人类怎么去使用它。科技只能决定我们的奔跑的速度,但是爱决定我们奔跑的方向。


“新闻学里说的五要素类的新闻报道,人工智能可以轻易地来驾驭。像九寨沟发生地震的时候第一个发出新闻搞的就是人工智能合成的,而不是人类的记者来手写的。未来这部分的新闻一定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但这同时又为媒体的工作者提供了新的赋能,过去需要一个编辑部才能够完成的美编、设计等等一系列工作,现在可能用人工智能的一些专业软件就可以让一个记者足够强大到运作自己的自媒体。”



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我觉得国力也好、经济规模也好,我们城市面貌也好,这些发生的变化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人内心发生的一种变化。


就是对于年轻人来讲他们有更多的可能性,而且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勇敢地追求和探寻这些可能性,或者成功、或者失败,但是他们起码有机会去尝试,我觉得这是这个时代最深刻的一种改变。”


这是杨澜所理解的这个时代。变化与坚守,推翻与重建,唯一不变的是她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谈笑间透着一个成熟女性的智慧与锋芒。


所以我们才相信,即使是在这个多变的时代里,我们也总能找到自己的方式去成就自己的精彩。



监制 | 项   飞

制片人 | 石岩

主编 | 纪萱萱

记者 | 桂姝蕾  焦雯

编辑 | 桂姝蕾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

  专栏 |《狂飙》给我们一点儿颜色看看

   寻找年味 | 花馍的滋味,是家的味道

   又见春晚 | 独家揭秘狗年春晚最大的“主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