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调查 | 你看艺术电影吗?

文化十分 CCTV文化十分 2020-02-11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你知道吗?当前观看艺术电影58%的用户是女性,20-29岁用户占到观影用户总群体的60%。

这是淘票票负责人李捷在16日举办的“艺术电影推广论坛”上分享的数据。


另外,李捷还提到,北京和上海占据了中国艺术电影票房70%的市场,成都、杭州、深圳与广州的占比正逐步升高,艺术电影市场还没有完全得到释放,具备较大开发空间。


这是一个好消息,也是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是三四线城市还没有被开发出来;好消息是中国整个艺术电影的市场还没完全释放。如果等到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观众都去看艺术电影的时候,艺术电影的票房会更好。


▲王家卫执导的电影《爱神-手》曾提名金马奖最佳创作短片,而此次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是首次在大银幕放映时长为60分钟的加长版。 


《文化十分》的记者也随机采访了身边的几位文青,听听他们对艺术电影的看法~


23岁  艺术生小p(女):


我从高中的时候就爱在电脑上看电影了,但那会我们县城只有一个电影院,并且学生时期也没什么时间看。所以,我是一直到大学才到电影院看了第一部电影。但那是一部纯粹的商业片,叫《警察故事2013》,是成龙和景甜演的。



但其实我高中用电脑看的都是些艺术片,也跟高三学艺术有关,辅导老师都会给我们放映第三四五代导演的片子。


▲《小城之春》剧照


比如费穆的《小城之春》,谢晋的《芙蓉镇》,吴贻弓的《城南旧事》,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张艺谋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我的父亲母亲》《秋菊打官司》《千里走单骑》,贾樟柯的《小武》《天注定》,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搜索》《赵氏孤儿》等等。


▲《阳光灿烂的日子》剧照


其实在我高三接触电影的时候,没觉得那些电影是所谓的艺术电影,我认为电影就是一门艺术。


从2013年之后,我才慢慢发觉,原来还有那么多在院线上映的电影没那么多艺术性却依旧票房大卖。



我身边的女性朋友看艺术电影的要比男性少。但这也许是因为我的人际交往圈子都是导演编剧居多,而这部分人大多数是男性。


说到艺术电影,就不得不提到新浪潮。


新浪潮电影产生于1958年的法国。


当时安德烈·巴赞主编的《电影手册》聚集了一批青年编辑人员,如克洛德·夏布洛尔、特吕弗、戈达尔等50余人。他们深受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提出“主观的现实主义”口号,反对过去影片中的“僵化状态”,强调拍摄具有导演“个人风格”的影片,又称为“电影手册派”或“作者电影”。


他们拍的影片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爱情和性关系,与传统影片不同之处在于充满了主观性与抒情性。


这类影片较强调生活气息,采用实景拍摄,主张即兴创作;影片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手法上也比较多变。


新浪潮电影是个发射台,它把那些既不在助手的“跑道”,也不在短片的“跑道”上的人引上了拍摄故事片的道路。


新浪潮电影至少有一个积极的贡献:摄制班子不臃肿、在实景中拍摄、不拘泥于过分僵化的专业规则。这种解放思想的作法影响了以后的年代。


那时,在电影开始起步的中国,导演们最希望掌握的就是这方面的经验。正是由于这几点确实摆脱了陈规旧习的思想,新浪潮电影才成了传奇。



▲1959年是“新浪潮”的幸福年:特吕弗凭《四百下》在当年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8岁  媒体从业人员小z (男):


我第一次去电影院看电影是五岁,是我妈带我看的,看的是《红河谷》,那时候买票还是排队在窗口买票。



小学初中时,学校组织我们去看《董存瑞》《刘胡兰》《刘伯承》。高中时,自己会去电影院看《变形金刚1》《蜘蛛侠1》。大学时候选择就更多了,看冯小刚的《非诚勿扰》《指环王》《哈利波特》系列等等。


▲《非诚勿扰》剧照


工作之后,一般都是在黄金档的时候集中看几部,《夏洛特烦恼》《地心引力》《蝙蝠侠》系列。



我之前很少看艺术电影,可以说我分不清楚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我一开始以为,艺术电影拍出来是不会在电影院上映的,只是给小众观看的。


▲《相爱相亲》剧照


之后和喜欢看艺术电影的朋友交流,就看了很多艺术电影,《别离》《相爱相亲》《村戏》《水形物语》《吾栖之肤》《矮婆》这些。


▲《村戏》剧照


看了艺术电影之后,我自己感觉艺术电影原来不是像空中楼阁一样,而是基于现实进行表现,会用艺术的手法更巧妙精准地刺痛内心,会更理性地分析一个故事的逻辑和镜头运用。


▲《水形物语》剧照


我不会觉得艺术电影比商业电影高级,他们两者是各有利弊的。


现在我能分清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了,商业电影追求的是票房,艺术电影是导演所想表达的思想意识。



《变形金刚》

《吾栖之肤》



47岁  影评人小s(男):


看艺术电影的女性比男性多?那我作为一个男性,我也决定要多看艺术电影了,这不就是给了我们男性一个消费导向吗。


什么算艺术电影?我小时候看杨德昌的《青梅竹马》,算艺术电影吗?


▲《青梅竹马》剧照


从一开始卢米埃尔兄弟拍的比较纪实风格;梅里埃是法国人,就比较爱对着月球空想。


▲梅里埃《月球旅行记》剧照


一开始就有区别,但这种区别就跟豪放派和婉约派,都是宋词。但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区别,一个硬币的两面而已。


任何一个艺术电影只要卖出一张票,就是一个商业电影,任何一个商业电影,有一定艺术标准,它也是一个艺术电影。


▲《冈仁波齐》剧照


所以现在强行划分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当然,推广艺术电影院线是好的,它未必是专门为小众开的,它只是想做拓展而已。


我认为,我最近喜欢的电影和我最近不喜欢的电影,这是最真实的划分。



从电影诞生开始,它就是一门艺术。它集合了表演艺术、视觉艺术以及听觉艺术。


尽管,现在的国内电影市场将电影划分为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两个部分,但任何一个成功的商业电影在艺术上一定有着高水平的发挥。


《村戏》导演郑大圣说,对于拍电影的人而言,电影每多放映一次,就获得了一次新的生命。他还打了一个比喻:


“希望整个电影的态势不是动物园,而是一个敞开、自然生长的生态。它应该什么样的动物都有,应该什么样的品类都有,希望它是能够形成良性自循环。”


▲《村戏》剧照


杨德昌导演说,电影将人的生命延长了3倍。行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时你会想象,如果上帝将你的灵魂赋予了另外一个人,你又会有着怎样的一生?而电影,就在荧幕里帮你实现了这个愿望。



我们爱电影,电影才会爱我们。


艺术电影是需要身心投入的,我们衷心希望更多影迷看到更多好的电影。


你看艺术电影吗?


还记得你看过的第一部艺术电影吗?


欢迎在留言里说出你和艺术电影的故事。




监制 | 项    飞

制片人 | 石岩

主编 | 纪萱萱

记者 | 潘   婷   

编辑 | 潘   婷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

  殷硕:我愿化作舞台上的一束灯光

  “段子手”作家刘震云:不是我幽默,是生活本身太荒唐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