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 | 漫画家蔡志忠:地球上真有“三体人”!

文化十分 CCTV文化十分 2020-02-10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作者:王言

初见“老顽童”

万万没想到,对漫画家蔡志忠的采访是从魔术表演开始的。

△蔡志忠先生与《文化十分》记者王言


落座后,蔡先生稍稍理了理一头随意的披肩红发,拿出一副红色的扑克牌,请我们的记者随意抽牌,神秘地微微一笑,开始第一场魔术。


不等我们从错愕、惊叹中回过神来,他迅速洗牌,对着导演和我又开始第二场、第三场表演。


手上不停,口中念念有词地一直变了5个不同的魔术,他好像才略微尽兴:好啦,你们准备采访我什么啊?


这感觉就像老顽童见到杨过后,非要先让杨过用“黯然销魂掌”和自己热热闹闹地打一场、过过招,这才问起来意:杨兄弟,怎地今日来找我啊?


表演魔术时眼神闪现的狡黠、手法的快速灵动、以及先生今年已古稀之年的事实,都让我觉得这位名动亚洲的漫画家活脱脱是一位老顽童。


蔡先生的工作室一楼是两大间敞亮的厅堂,两间屋子里陈设不繁,以画、笔、书三样东西最多。最吸引人的还是铺满桌面、甚至铺展到地面上的画作。

△蔡志忠先生工作室


西湖之南有一座叫“满觉陇”的山谷,因这里桂花飘香而有“满陇桂雨”的美誉。我曾在此间一家餐厅二楼的茶室内,见到一幅禅意十足的绘画:画面下方一位似达摩般的人物闭眼打坐,一身红色袈裟亮眼又可爱;身旁一个“禅”字拖着长长的一竖,像一根僧人的法杖、又像一盏笔直的青灯。


那间茶室面积很大,但屋内别无旁物,仅一张茶桌和一幅挂画,画风简洁空明、意境淡然,空气中桂香清雅、如嗅幽兰,整间茶室成为我对杭州最美好的记忆。



在蔡志忠工作室里,我脱口惊呼:这些画我好像见过?!


蔡先生近几年的画作基本以此类小品画为主,既有丹青水墨的大块熏染,似山似水、似石似潭;又有卡通似的佛陀、菩萨形象,宝相庄严而不失幽默情趣;佐以云气、飞鸟、小人偶等元素点缀,再有“佛”、“禅”等文字或是一两句佛语、偈子加以点题,麻雀虽小,意蕴悠远。


一问方知,我从前见到的画作正是茶室主人从蔡先生处求得的。


兵贵神速

蔡志忠是以漫画成名的,早年的《大醉侠》等作品风靡台湾,后来的“漫画中国诸子百家思想”的系列作品不乏幽默感和思想性兼得的佳作,而且畅销海内外,成为不少人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口。



其实,哪怕从没看过他的漫画,单是看到工作室里这些可爱的小品画,就会难掩对漫画家的欣赏之情;更让我讶异的是,蔡先生颇有“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的境界,寥寥几笔,人物的形象就跃然纸上,这些画作创作起来竟似速写一般快捷异常!


为了配合我们拍摄,蔡先生一共画了三幅30厘米见方的小品画,最慢的一幅也只用时2分40秒。令人莞尔的是,他童心不减,一定要求我们认真计时,而且画完了还意犹未尽地笑道:配合你们采访我才停笔喔,我一般一坐下就至少画好10张才起身呢!


我一下想起蔡先生自传里的一段记载:

我自己连续做了整整157星期记录,

平均每天画4.7页漫画,

等于一年画14本122页的漫画书。

当年高效漫画家的作画手段也被运用到了禅意小品画中来,我对此有些不解:漫画是快餐文化,但对于修身养性、探求完美的绘画艺术,为什么还要追求这种惊人的速度呢?



“无论做什么都一样,要自我要求。就像我每次画画,我一定要求自己今天要画得比昨天更好,今天要画得比昨天更快。你只有越画越好,越画越快,才会变得很厉害。要是越画越慢,慢慢地就不画了。”

——蔡志忠



禅意画风背后竟有一股极强的好胜心,一股苟日新、又日新的勇猛精进。

 

绘画结束后,我们布设下一个拍摄场景,蔡先生则一只一只地收拾画笔。我从旁静静观察,竟突然醒悟过来:他选笔、收笔的时间比绘画用时还长!



细数了数,在作画之前,他选定了14支笔,有铅笔、水彩笔、毛笔、蜡笔,笔的颜色又分黑、红、绿、白、蓝等,他作画之时就只用了桌上摆好的这14支笔。


所以,他选笔的过程就是打腹稿、构思内容的过程。而准备工作一旦就绪,就只需要把数十年的积累、数十年的习练迅速画出来,把“胸中之竹”一挥而就为“手中之竹”。


功夫在诗外

或许大凡名家,都是“功夫在诗外”吧?


在蔡先生的自传中,他说自己9岁时就已经明白这个道理:


我与别人不同的是:打从一开始便知道漫画最重要的是故事内容!画画技巧只是呈现故事的工具,漫画只是故事的手段、故事的语言。


所以他从小就“看尽了所有自己能接触到的书”,并不断提高自己“创作故事的本事”。


我疑惑道:很多著名画家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和后人不同,比如明代大才子徐文长说“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而大画家齐白石也说自己“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您好像对自己的评价也不把绘画才能放在第一位?


△齐白石《河虾图》


蔡先生道:“我这人,画一点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里面的思想。我99%的时间在研究内容,比如漫画诸子百家,99%的时间都在研究道家思想是什么、禅宗思想是什么、儒家思想是什么、国学思想是什么,只花1%的时间去画出来。”



内容为王的道理说来简单,但蔡先生所学之博,和他对自己各项才能的排序还是令人大吃一惊:

现在的我,最厉害的是物理,然后是数学,还有桥牌(他和棋圣聂卫平联手参加过多次国际桥牌比赛,拿下过一百多个国际桥牌比赛的奖杯),再是禅宗思想、道家思想研究,接下来可能才是动画、漫画吧。


“三体”智慧

在整整一面墙的大书架下层,挤满了两层的文件夹,那是蔡先生研究现代物理、空间解析几何、微积分、中外历史、佛像画像等各种“杂学”的笔记。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笔记并非浮光掠影式的摘录、抄写,而是有逻辑、成系统的学术笔记,内中还有不少他独家的物理学发现。

在读蔡先生自传时,就看到他对光、对时间等物理概念的专文论述,以及他对诸多艰深物理问题的解答。比如“目前实验所量赫伯常数所得出的宇宙年龄约在80~120亿年,比宇宙中最古老的球状星团还要年轻,这是为什么?”“超光速的迅子到底存不存在?”“宇宙的维度是四度还是超过?若有超出之维度应该如何测量?”等等。


如果不是这些笔记中繁杂的公式、文字旁许多五彩图案和卡通人物的点缀,我几乎忘记了它们是出自一位漫画家之手。


我们的记者夸赞蔡先生颇有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全能”风范,他却像受到冒犯似地摆摆手:达·芬奇很多物理认知都是错误的,他的很多科学猜想都是不着边际的,我给你们举两个例子吧,比如......(这里的省略号不是我懒惰,请原谅我一个从中学开始就头疼数学物理的学渣实在听不懂呐)


金庸笔下最“笨”的大侠靖哥哥的父亲郭啸天曾经和东邪黄药师的弟子曲灵风有一段对话:


郭爸爸说:“我小时候听爹爹说,一个人不论学文学武,只能专心做一件事,倘若东也要抓,西也要摸,到头来定然一事无成。”


曲三道:“资质寻常之人,当然是这样,可是天下尽有聪明绝顶之人,文才武学,书画琴棋,算数韬略,以至医卜星相,奇门五行,无一不会,无一不精!只不过你们见不着罢了。”说着抬起头来,望着天边一轮残月,长叹一声。




在大刘的科幻巨作《三体》中,地球人在面对三体人碾压人类的先进科技时,在面对反物质发动机、水滴、智子这些“天外之物”时,也曾绝望地“长叹一声”。


△刘慈欣《三体》


站在蔡志忠工作室内,被这些画作、奖杯、文件夹环绕,我真切地感觉到蔡先生就像“无一不精”的黄药师再世,就像一位活生生的“三体人”。


蔡先生对自己的超高智商充满了自信:“几十年来,我还没有遇到比自己智商更高的人。”他的自传也毫不客气地取了一个霸气十足的名字:《天才与巨匠》。


读书与记忆的独门秘笈

当蔡先生谈到自己的思维方法和读书方法时,我好像明白了一点他如此天才的原因。

 

蔡先生读书与绘画一样,最大的特点就是快!


这种快不是翻书的速度快,而是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强。


常人看书就像买了毛坯房就马上买家具,或是面对一块建筑空地就先买家具。因为你不知道房子的具体结构、布局,所以看到质量上乘、模样精美的家具就会想着“先买回家再说”。这样一来就会买回一大堆鸡肋,对高质量的家居生活非但无益,而且费时占地。


蔡先生读书就像建好了房屋,而且是完成了精装修后再去购买家具。要添置的家用物品都在清单上条分缕析、清清楚楚,这样就能快速采购、精准采购;如此“采购”还有一大好处:杜绝了“无用功”,哪怕是再漂亮的花瓶,只要和现在的客厅装修风格不搭调就绝对不买!


蔡先生说:“看书要整理出系统,因为同一类型的书,可能超过一千本,甚至超过一万本,一般的读者看书就是逐字去扫描文字,其实看书不应该是这样。一般的读者看一本二、三十万字的书,要花一个礼拜,我看二、三十万字的书大概只需要花三个钟头,因为需要看的部分很少,自己在大脑里面已经建立了架构。”


你看,这个“整理系统”、“建立架构”的过程就是盖房子、装修房子的过程。

 

很多人读书有一大困惑,就是记不住。感觉读过一本书,没过多久就忘了书中大意。


在采访中,我感觉70岁的蔡先生思维清晰,记忆力惊人,经常对某年某地的某事,甚至某事细节说得清清楚楚。细问之下,发现他有一门独家记忆法。



首先是筛选有效信息,最大限度节省脑力:


他说:“我常常对助理讲,不需要的垃圾资讯请不要告诉我,我不想知道。因为大脑里面可以放的东西不太多,当你把没有经济效益的资讯放在大脑,真正摆上你需要的东西时,就非常地少。”


这个说法和柯南道尔笔下的大侦探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福尔摩斯探案集》中,初相识的华生对福尔摩斯竟然不知道地球公转的道理感到震惊,但福尔摩斯却淡定地说:“即使我懂得这些,我也要尽力把它忘掉。你要知道,人的脑子本来像一间空空的小阁楼,应该有选择地把一些家具装进去。只有傻瓜才会把他碰到的各种各样的破烂杂碎一股脑儿装进去。这样一来,那些对他有用的知识反而被挤了出来;或者,最多不过是和许多其他的东西掺杂在一起。因此,在取用的时候也就感到困难了。”



蔡先生记忆法的第二个诀窍是建立好自己的知识坐标系,通过已知事件去展开联想:


比如他讲记忆年份,就只记两位数字。例如要记某人出生在1855年,就只记他出生在鸦片战争后15年;要记1455年,只要记住迪亚士绕过好望角是1488年,所以那是在此前33年就可以了。


他还拿出纸和笔,细细演示他的英文单词记忆法:


先画一个笛卡尔坐标,把L、D、P、SP、B、SH、M写在垂直的轴,平行X轴上写后续字母ARK,将它们组合起来,就记住了7个单词,然后再把它们串联成一个故事:一只云雀(LARK)去一个黑暗(DARK)的公园(PARK)透过星星之火(SPARK)在树皮(BARK)上雕刻鲨鱼(SHARK)的商标(MARK)。

等等。


访谈时间有限,我们只能略略一窥蔡先生超强大脑的冰山一角,但这些独属于他的思维方法、记忆方法的强大已足以让人啧啧称奇。



颇有古风


要知道,蔡先生于15岁就放弃了学业,今天却能熟练地用英语、日语进行交流;他虽然没有一张“像样的文凭”,但作家三毛、李碧华,数学教授蔡聪明,舞蹈家林怀民,还有两岸三地的诸多高僧大德都称赞他是一位真正的“天才”。

 

如果非要给这位天才“三体人”鸡蛋里挑骨头地找找茬的话,我感觉他的爱情观有点“过时”,有点静态。


他说:“两个人相爱总是爱对方当初的模样,那么在一起生活后为什么要要求对方作出改变呢?而现实是,人总是会变,变得和当初可爱的模样不一样。”


想起《天龙八部》里的无崖子,文武双全,多才多艺,相伴的天山童姥、李秋水等也都堪称奇女子,但他最后竟然爱上了自己雕刻的精美玉像,只有玉石才能一眼万年,定格美好。


难道艺术家大抵用情如此:只如初见,不问后来;一往情深,不能自已?

 

如此天才,却生活极简。


和满屋的书、画、笔相比,蔡先生的生活用品特别精简,感觉精神世界如此丰富的一个人物质诉求却如此质朴,颇有良辰孤往、植杖耘耔的古人之风。

他说“一千多平米的工作室,我自己其实只使用了四平米”。


这“四平米”在内屋的一角,这里有一张3米多长的书桌,四台电脑,一架1.2米宽的中式木床,一床棉被,一个颈枕。蔡先生至今还保持着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习惯,他一般晚上9、10点钟休息,凌晨1、2点就起床,其余时间都在思考、读书、绘画。


他笑道:“我平日睡4个小时,如果第二天接受采访或者做节目就会多睡2个小时,说话费神嘛。”


我问:为什么现在还每天这么长时间地绘画、工作呢?


他说:我一生没工作过。我画画55年,但这是我喜欢的事情,这不叫工作,我只是生活。

 

有人说,杭州城里现在住着两位奇人,一位是马云,一位是蔡志忠。


我想,蔡先生的奇特,他的天才,他的博学,他的霸气,他简朴的生活,他禅意的绘画,都源自于他的真纯。


当年,他孤身从乡下到台北求职,把自己的作品拿到报社去,直接请人转告报社老板:我已经在你们楼下了,我的作品很棒,要不要下来看一看?


那一年,他15岁。


△蔡志忠送给《文化十分》栏目的画作


监制 | 任永蔚

制片人 | 石岩

主编 | 纪萱萱

记者 | 王言 焦雯

编辑 | 梁珊珊 马千惠

运营 | 邓   荣


延伸阅读

蔡志忠:一辈子照自己的意愿而活,那你就有资格大笑而死


往期节目推荐

 血红 | 爱阅读的“网络大神”养成记

 网络作家血红:“我每次荐书都是这一本——《基督山伯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