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博解说员“河森堡”为你解锁打开博物馆的正确方式

文化十分 CCTV文化十分 2020-02-08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今天(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博物馆的英文是“museum”。

相传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九位主司科学和文艺的女神被统称为缪斯(Muses)。后人们往往将杰出的艺术作品放在缪斯女神的神庙中,这就是博物馆(museum)的起源,本意即“缪斯的神庙”。


作为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缩影,博物馆连接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时,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


所以,我们每新到一个地方,博物馆都应该是了解这座城的必去之地。



近几年,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化节目的热播,原本高冷的博物馆一改往日的枯燥严肃,逐渐成为很多人接踵而至的“打卡圣地”。


国家博物馆解说员“河森堡”(袁硕),对此深有体会,“比如,北京市的中学现在经常会统一来国家博物馆上历史课。”而在之前,这并不常见。

                               

河森堡

(原名:袁硕)

国家博物馆解说员


那么,来到一家博物馆,应该如何参观才能尽可能丰富我们的艺术体验?而不仅仅是“走马观花”,观展结束后并不曾记住什么。


这也是“河森堡”经常被提问的一个问题。


河森堡说,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他想先探讨一下另外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不应该怎么参观博物馆”。



在我看来,参观博物馆有以下几点忌讳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在参观博物馆时,不要用金钱来衡量藏品的价值


“这东西值多少钱?” 问出这样的问题很失礼,也很让自己显得浅薄。


因为一件文物可以陈列在博物馆里并不在于它很值钱,而在于这件文物被布置在展览中的某个位置上可以用来陈述某个事实,进而撑起整个展览的逻辑。


如果说一个展览是一篇议论文的话,那么每一件文物都是这篇文章中的论据。


周口店遗址的石器说明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已经会使用工具;

曾侯乙墓中的漆箱纹饰说明先秦时代的中国人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天文观测知识;

琅玡刻石的碑文说明秦帝国已经形成了辐射全国的中央集权制度;

清帝退位诏书说明在20世纪初中国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石锤、石砧,旧石器时代早期 (距今约42万年)

1958年北京房山周口店第一地点出土


这些文物的承重远远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在展厅里询问“这东西值多少钱”是参观博物馆的大忌,因为这个问题会让人们在精神上失焦。


第二,不要拍摄展厅里的展板和文物介绍。


我做讲解员多年,时常看到一些观众会在展厅里用手机或相机拍摄展板上的信息和文物一侧的介绍,他们认为现在先拍下来,等回家以后可以再好好学习一番。


但以我的经验来看,这种行为真的只是一种心理安慰,或者说是一种“自己得到了知识”的错觉,绝大多数人回家以后看是不可能看的,这辈子都不会看的,甚至有些人可能会完全忘记了这些照片的存在。


在我看来,这种行为也是一种参观博物馆的忌讳,因为它让人产生依赖,却不能给人真正的收获。


大家以后再参观博物馆时,尽可能少拍照,多用脑,摆脱对手机的依赖,毕竟参观博物馆不在于手机相册里存了多少张照片,而在于有多少东西留在了心里。


第三,不要轻易评断自己不了解的知识和文物,因为这会污染我们的记忆。


有时候,亲属们或者朋友们在一起参观博物馆时可能会对展厅里的一些文物或者历史背景发表观点,或许是为了避免尴尬,也或许是为了满足虚荣心。


人们时常会对自己并不是那么拿得准的事情做出评断,但自己说出的话有可能会进入自己的记忆中,并渐渐地沉入意识的底层,自己当时随口说的一句话时间久了就可能会被偏差的记忆认定为事实,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污染。


这也当然会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误导,如果我们不加节制地这么做,参观博物馆不仅会没有收获,反而有了损失,是我们应该尽力避免的。



在规避这些不良参观习惯之后,河森堡说,我们接下来或许可以再来探讨一下,如何正确地参观博物馆。


我认为要是想全面深入地体会到博物馆的价值,要在展厅里努力追寻三个词:逻辑、知识、情绪


在展厅里抓住逻辑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在脑中问自己一个问题就好了,那就是“为什么这件文物要放在这?”这件文物摆在整个展览的这个位置到底想说明什么问题?如果能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展览的逻辑也就理解了。



比如说,在《复兴之路》的展厅的第三部分结尾专门陈列了一本台历,这本台历曾经放在蒋介石本人的办公桌上,后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攻破南京总统府时,这本台历也被解放军战士缴获了,它的时间也因此永远地停在了1949年的4月23日,这是南京国民政府的最后一天,在那之后,中国人民也就迎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所以这本意味深长的台历也就被放在了第三部分展厅的结尾,成为了一个历史时期的休止符,这就是展览想要体现出的逻辑。


大家看,只要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件文物要放在这?” 展览的逻辑也就能体会到了。




有的时候我们难以理顺展览的逻辑,是因为我们不了解文物内在的知识,毕竟如果我们连论据陈述了什么都搞不清的话,又谈何理解逻辑呢?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讲解员出场了,讲解员就是在展厅里为观众阐述文物知识的专业人员,在我看来,一个优秀的讲解员给公众传播的应该是那些“水面以下”的知识,所谓的“水面以下”的知识就是那些如果不说,观众就无法自我感知的知识。


比如说半坡遗址的猪下颌骨上出现了齿列扭曲的现象,说明其是驯化的家猪。


▲西周利簋


再好比说,青铜利簋内壁的铭文中“岁鼎”等天文现象的记载给了牧野之战的发生时间以相对准确的定年线索,等等。


将这些深埋在文物内部的知识挖掘出来呈现给观众,是讲解员的职责所在,有了这些专业人士的帮助,大家对展览对博物馆的认识也就更加深入了。

最后是情绪,当我们面对一件文物时,不妨思考一下,这些文物在它们被历史点亮的那些瞬间,蕴含着怎样的情绪。


在日寇投降书上签字用的毛笔蕴含的情绪是喜。

五四运动时期学生用的印刷机蕴含的情绪是怒。

林觉民烈士写下的《与妻书》蕴含的情绪是哀。

中国运动员荣获的奥运会金牌蕴含的情绪是乐。

这些文物中的喜怒哀乐交织羁绊在一起,隐约间形成了展厅里的背景音乐,而它们安放的位置也暗暗体现出了布展者的感慨和情怀,只要我们小心地去感受这些文物精神上的温度,我们也就能体会到整个展览的情绪。


把握逻辑,学习知识,感受情绪。


在我个人看来,这就是参观博物馆的正确方式。



此外,在参观博物馆之前,建议大家先自行去博物馆官网查询,了解近期有哪些展览?展览的主题是什么?以及什么时段会有解说员的公益讲解。之后再按照自己的兴趣有选择性地观展,避免走马观花,收获不大。

当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在节假日带孩子去博物馆参观学习,河森堡建议:


家长在带孩子来参观之前可以自己先做一番功课,同时在态度上要明确,到博物馆不是玩的,博物馆是个严肃庄重的地方,不是嬉戏游玩的地方。


孩子观展的时候绝对不要有任何勉强,因为有的孩子现在不喜欢,以后说不定还有机会。但是如果孩子现在不喜欢,家长却强迫孩子看展览,会让孩子从此恨上这个博物馆,这就得不偿失了。


正值国际博物馆日,河森堡推荐国家博物馆必看展览:

《古代中国》《复兴之路》


注:除周一外,上午9:30有《古代中国》的公益讲解,下午14:00有《复兴之路》的公益讲解。



《古代中国》的基本陈列如果能从头到尾都了解清楚的话,在心里就会有了一个中国古代通史的大体框架了,以后有了新的历史知识,也只要把它安装到相应的位置上就好了。


《复兴之路》这个展览熟悉了之后,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脉络在心中就大体清晰了,最重要的是这个展览的措辞和叙事方式非常标准严格。


这些内容要是都谙熟于心的话,对于那些想考研政治或者写党政材料什么的,那感觉就和手术刀切奶油差不多了。


监制 | 任永蔚

制片人 | 石岩

主编 | 纪萱萱

记者 | 梁珊珊

编辑 | 梁珊珊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

   专访董卿 | 我只管播种,把收获的事交给土地

  《百年巨匠·梅兰芳》精编版播出,这套纪录片不容错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