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徐克"老"了么?

文化十分 CCTV文化十分 2020-02-11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今年春节档,本该是《四大天王》上映的日子,徐克却爽约了,影片避开了强者如林的春节档,瞄准市场潜力巨大的暑期档,其野心不容小觑。

 

7月27日,《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正式上画,但映后观众口碑褒贬不一:赞扬者,称颂徐老怪的视觉表现登峰造极,而批评者,则对影片的剧情内容大呼失望。

 

影片上映15天,报收票房5.91亿,这与许多人的预期相去甚远。

 

一部耗资数亿,纷繁华丽的商业巨制,最终票房却难尽如人意,那个一向在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徐克,这次到底怎么了?



撰文 | 满建锋


大唐世界里,徐克的纵情想象



皇殿之中金龙飞升,三藏寺内大鱼浮游,巨猿腾跃,大理寺上天王交战。


这些《狄仁杰之四大天王》里的场景,不禁令人啧啧称奇,而这些绚丽的场面表现,也再次证明了“徐老怪”无与伦比的想象力。


徐克的作品一向以险,奇,诡的影像艺术和叙事风格著称,在《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徐克为他心中的大唐世界,也披上了一层鬼魅奇异的外衣。

 


武则天为制衡狄仁杰的力量,从民间找来方术士,而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方术”,也贯穿了影片的始终。


无论是中原方术,还是域外方术,都为徐克想象力的高飞,提供了极其广阔的施展空间。


而影片中关于“方术”的种种视觉呈现,徐克都为其着上绚丽的色彩,刻画出逼真细节,同时营造出气势磅礴的视听氛围,这般繁盛的特效想象场面,也与徐克一直所钟情的大唐盛世气质相吻。


徐克以描绘武侠江湖闻名,而传统武侠中的硬桥硬马,飞天遁地,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徐克的胃口。


随着电脑CG技术时代的到来,徐克的想象力再度膨胀,2001年的《蜀山传》就有着惊人的1600多个特技镜头。


而在《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我们能更加清晰地感觉到,徐克对于宏大视听场面的执意追求。



68岁的徐克功名盛载,他无需再向世人证明什么,于是这次他借托大唐气象的华丽外衣,尽情追逐一场放肆诡谲的幻梦,在千奇百怪的“方术”之下,其实就是徐克内心缤纷想象的直接表达。



此次在《四大天王》中,徐克更是将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


毫无疑问,影片顺畅的场面调度,极富标识性的美术道具,以及出色的3D出屏效果,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无比震撼的视觉演出。



徐克对于颜色的运用,一向十分大胆,本片中亦是如此。


而纷繁绚烂的色彩构成,并没有让影片的美术观感失去调和,反而将大唐包罗万象的气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面对无比庞杂的视觉元素,徐克展现出炉火纯青的掌控能力,影片的整体影像风格杂而不乱,多而有序,富有独特的审美气质。


与此同时,本片中所体现的种种华美视觉效果,也堪称是华语电影最高技术水准的代表。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的叙事不足


作为悬疑片,《四大天王》有着一定的“先天不足”。影片选择使用全知视角进行叙事,而并非紧紧跟随主人公的限知视角,所以观众一直会知道反派是谁,而影片的悬疑元素也被大幅削减。

 


与此同时,对于影片中的种种怪诞意象,徐克给出了一个十分模糊的答案:“方术”。

 

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方术”,不是民间把戏,就是幻象幻术。影片总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却缺乏一个具有足够说服力的解释。

 


《四大天王》涉及人物繁多,但每个人物的单一功能性更强,影片没能塑造起足够丰满的人物形象。

 

比如,武则天迫使尉迟真金前去夺锏,其深意是离间二人,削弱狄仁杰身边的力量。

 

一边是兄弟情深,一边是圣命难违,尉迟真金明夺暗助,最终狄尉两人感情不减反增,而到后半段,尉迟却近乎“隐身”,其存在只推动了一小段情节的叙事。

 


沙陀亦是如此,整部影片文戏部分的剪辑都十分凌厉,惟有在沙陀与水月的情感线上,着墨甚多,而在其他部分,沙陀的存在感着实不强。

 

与此情况类似的还有,阮经天饰演的圆测大师。

 


一个饱满的人物形象,应具有丰富的人物情感以及多角度的刻画。


如《通天帝国》中邓超饰演的裴东来,虽然外表冷酷阴郁,内心则正义凛然,大公无私,这让观众感受到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而并非一个简单生硬的人物符号。

 

 

《四大天王》中涉及了太多的人物,这反倒成为了导演处理上的一个难题。囿于时长的原因,影片对人物的刻画都未能触及深层。


比如武则天“夺锏”十分心切,但人物动机过于单一。


如果影片设定改为,是狄仁杰的某些举动,让武则天起了疑心(实则是误会),那么武则天的忌惮不安就有了更加合理的解释,其人物形象就更加立体。

 


当然本片中最为遗憾的是,狄仁杰个人魅力的散失。


由于对探案情节的削减,所以狄仁杰的人物魅力大打折扣,而影片为了铺设出更加宏大的格局,加入了圆测这一人物,通过狄仁杰的不断闪回将其引出,但圆测却在最后关头抢了狄仁杰的风头。

 

与此同时,本片还刻意放大了亢龙锏的效用,加之圆测的入场,于智于勇,狄仁杰身上的英雄色彩都被极大弱化。


徐克电影创作心态的变化


2010年,《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帮徐克打开了电影世界的新局面,在经历过漫长的蛰伏之后,徐克迎来了事业的又一春。

 

自此以后,徐克高歌猛进,佳作频出。

 

《龙门飞甲》(2011年,票房5.39亿)、《狄仁杰之神都龙王》(2013年,票房6.00亿)、《智取威虎山》(2014年,票房8.81亿),徐克的电影受到市场热捧,影片叫好又叫座,票房更是一部高过一部。

 


与此同时,徐克心境也逐渐从一位踟躇者的迷茫,转变为胜利者的喜悦。

 

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影片充满了探案和悬疑的色彩,凶手沙陀到最后十几分钟才真正现身,而随着种种谜团的揭开,故事的动作戏份也进入决战部门,观众的视觉体验和情感体验双双达到高潮,令人大呼过瘾。

 

而在《神都龙王》中,影片进行到一半时,反派霍义就在导演的镜头下现身,观众心中的悬念被导演自行化解,余下的看点,就只剩下动作场面和视听想象。

 


在拍《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之前,徐克已经许久未碰武侠题材,拍摄的几部现实题材作品都反响平平,很多影迷也渐渐开始遗忘徐克这个名字。

 

《通天帝国》中所表达的种种冒险与探案,其实也是徐克忧茫心境的一种折射,狄仁杰为破获真相而四处寻觅,而彼时的徐克同样也是在自我找寻。



这种沉下心来不断完善故事细节,仔细雕琢每个人物形象的创作心态,在《神都龙王》中已有些许飘忽,影片后半段专注于动作场面的打造,对于故事主题和人物塑造的深化,只是匆匆落笔,蜻蜓点水。

 

在《四大天王》中,一开场观众就知道了武后想要夺取亢龙锏,故事毫无悬念感可言。

 


徐克向来钟情描绘巨物,《倩女幽魂》里的黑山老妖,《蜀山传》里的幽泉血魔,《神都龙王》里的东岛鳌皇等等。

 

在《四大天王》中,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方术”和巨怪,而这些五彩斑斓的饱满画面,却只是衬托出故事剧情的无力和苍白。


相比之下,《通天帝国》中既无猛兽,也无巨怪,一只小小的赤焰金龟,便能搅动着整个神都不得安宁,徐克若是能继续探笔下测人心,其震撼必将胜过巨物千倍万倍。


横跨八年,三部《狄仁杰》系列电影,徐克导筒之下的人物刻画愈发扁平,故事深度也转向浅薄,纵使拥有无比华丽的视觉想象,却也只能抓住观众的眼睛,最终失去了观众的心。

 


胜败硝烟尽,再望“徐老怪”


细数徐克近些年的几部作品,从《西游·伏妖篇》、《奇门遁甲》(监制)、到《狄仁杰之四大天王》,都呈现了一个相同的问题,那就是“重画面,轻叙事”。

 

诚然,徐克是一位视觉想象的魔术师,我们也丝毫不怀疑徐克强大的创造力,但徐克在追求“更新更奇”的道路上,却不知不觉间,总让华丽场面与电影文本彼此脱节。

 


试问纵横江湖数十载,谁又能笑傲一生?


世上本就没有永远的胜者,而今天我们对于徐克的“种种苛责”,均是出于对徐克作品的热爱,以及对那个飘逝武侠世界的永远缅怀。



8年前的徐克,用探案+武侠的类型杂糅,成就了《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也成就了自我。


今天的徐克,仿佛又在自我置设的“方术”中陷入迷思。



对于一个只忠于内心的人来说,所谓胜败,也许毫无意义。


兴许有一天,徐克会乘风破浪仗剑天涯,将一个快意恩仇的武侠江湖再次推到世人面前,为我们再度带来惊喜和感动。


——END——



监制 | 任永蔚

制片人 | 石岩

主编 | 马戎戎

编辑 | 满建锋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

  《一出好戏》:喜剧的内核是忧伤

  孟京辉 | 做一个通过现代艺术形式探索文化根源的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